阜平縣四依皇祖元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阜平縣四依皇祖元韻原文

春寒勒李桃,春氣發柳杞。

太行西南來,到此稍平址。

斯民三代民,古風在鄙俚。

皇祖蠲井稅,民弗病耘耔。

至今利灌輸,溪田足新水。

鳴鞭問民依,行行且復止。

問吏曰無貪,問俗曰有起。

其然信然乎,留心閱閭里。

雖未臻大當,實可稱小美。

重熙休養恩,保赤黎元喜。

所以荒瘠區,幸成谷帛市。

勤思繼述方,敢懈惕乾理。

詩詞問答

問:阜平縣四依皇祖元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阜平縣四依皇祖元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紙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二十一

2. 見平縣皇祖阜詩

參考注釋

春寒

指春季寒冷的氣候

春寒料峭

冬暖易春寒

李桃

櫻桃的俗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二·山嬰桃》﹝釋名﹞引 孟詵 曰:“此嬰桃俗名李桃,又名柰桃。”

春氣

(1).春季的癘疫之氣。《禮記·月令》:“﹝季春之月﹞命國難,九門磔攘,以畢春氣。” 陳澔 集說:“春者陰氣之終,故磔攘以終畢厲氣也。”

(2).春季的陽和之氣。《莊子·庚桑楚》:“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寶成。” 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集上·種葡萄法》:“異時春氣發動,眾萌競吐。”

(3).春天的氣象。 唐 杜甫 《宿白沙驛》詩:“萬象皆春氣,孤槎自客星。” 元 迺賢 《雪霽晚歸偶成》詩之二:“聽得隔簾人笑語,夜來春氣似 江 南。” 蘆芒 《回春曲》:“此刻,祖國春氣正濃, 北京 的暖氣更襲人。”

柳杞

泛指柳樹。杞,柳的一種,也叫紅皮柳。《文選·張衡<西京賦>》:“周以金堤,樹以柳杞。” 薛綜 註:“金堤,謂以石為邊隒,而多種杞柳之木。” 李善 註:“杞,即楩木也。” 唐 儲光羲 《貽余處士》詩:“秋苑故池田,宮門新柳杞。”參見“ 杞柳 ”。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諸峰。——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3) 指我國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區

斯民

指老百姓。《孟子·萬章上》:“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斯民之良也。” 晉 陸機 《答賈長淵》詩:“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鞏 《福州上執政書》:“寇旱之餘,曾未朞歲,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鞏 與斯民與蒙其幸!” 魯迅 《悼楊銓》詩:“何期淚灑 江 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三代

指中國古代夏、商、周三個朝代

古風

(1) 古人之風。指質樸淳古的習尚、氣度和文風,也指質樸的生活作風

這個山村的人衣冠簡樸,古風猶存

(2) 詩體名。即古詩、古體詩

鄙俚

(1).粗野;庸俗。 晉 左思 《魏都賦》:“非鄙俚之言所能具。” 唐 孟棨 《<本事詩>序》:“拙俗鄙俚,亦有不取。”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二》:“然其詞鄙俚,殆可笑噱。” 魯迅 《熱風·隨感錄十七》:“高雅的人說:‘白話鄙俚淺陋,不值識者一哂之者也。’”

(2).指粗俗的人。《三國志·魏志·荀彧傳》“ 太祖 遂為 魏公 矣” 南朝 宋 裴松之 註:“凡諸云云,皆出自鄙俚。”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下:“鄙俚重之,以為異饌也。”《新五代史·雜傳十七·劉岳》:“而其事出鄙俚,皆當時家人女子傳習所見。”

皇祖

(1).君主的祖父或遠祖。《書·五子之歌》:“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 孔 傳:“皇,君也,君祖 禹 有訓戒。”《儀禮·聘禮》:“孝孫某,孝子某,薦嘉禮於皇祖某甫。”《左傳·哀公二年》:“曾孫 蒯聵 ,敢昭告皇祖 文王 ,列祖 康叔 ,文祖 襄公 。” 漢 張衡 《南都賦》:“皇祖止焉, 光武 起焉。” 明 孫傳能 《剡溪漫談·曾孫》:“今朝廷祭告宗廟,高祖而上,概稱皇祖;自稱皆孝玄孫,乃不稱曾。”

(2).對已故祖父的敬稱。《隸續·晉右軍將軍鄭烈碑》:“遝至曾祖先生,皇祖徵君。”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伊皇祖之弱辰,逢時艱之孔棘。” 唐 韓愈 《祭十二兄文》:“惟我皇祖,有孫八人。惟兄與我,後死孤存。” 宋 歐陽修 《瀧岡阡表》:“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清 梁章鉅 《稱謂錄·亡祖》:“ 李習之 述其大父事狀題曰《皇祖實録》。當時不以為怪;若施之近代,則犯大不韙矣。故古時稱有不可通於今者,此類是也。”

井稅

田稅。《魏書·李世安傳》:“井稅之興,其來日久。” 唐 錢起 《觀村人牧山田》詩:“貧民乏井稅,塉土皆墾鑿。” 宋 陸游 《即事》詩之五:“井稅無餘負,川原已飽犁。”

耘耔

語本《詩。小雅。甫田》:“今適南畝,或耘或耔。”謂除草培土。後因以“耘耔”泛指從事田間勞動。 漢 張衡 《東京賦》:“兆民勸於疆埸,感懋力以耘耔。”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宋 辛棄疾 《水調歌頭》詞:“萬卷有時用,植杖且耘耔。” 清 黃宗羲 《陳乾初先生墓志銘》:“如五穀之性,不藝植,不耘耔,何以知其種之美耶?”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灌輸

(1) 謂水流注輸入;猶灌溉

這座水庫灌輸著一萬畝田地

灌輸藥液

(2) 輸送(知識、思想等)

把一個堅強的意志灌輸到整個縱隊每個人心中。——《老山界》

新水

(1).新汲之水。《儀禮·士虞禮》“明齊溲酒” 漢 鄭玄 註:“明齊,新水也。言以新水溲釀此酒也。”《藝文類聚》卷五引 晉 夏侯湛 《大暑賦》:“沃新水以達夕,振輕箑以終日。”

(2).春水。 唐 雍陶 《晴》詩:“新水亂侵青草路,殘陽猶傍緑楊村。”

鳴鞭

(1) 抖動鞭子出聲

鳴鞭走馬

(2) 古代皇帝儀仗中的一種,鞭形,振動時發出響聲,叫人肅靜。也叫“靜鞭”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簾第幾重?” 陳毅 《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行行過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況進展或時序運行。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逯欽立 註:“行行,漸漸。” 唐 王建 《行見月》詩:“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強半馬上看盈缺。”

(3).猶言走一走。《西遊記》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這猴兒不去取經,卻來我處何乾?’ 行者 道:‘取經取經,晝夜無停;有些阻礙,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堯臣 《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詩:“以此贈行行,無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韓愈 《柳溪》詩:“柳樹誰人種?行行夾岸高。” 明 袁凱 《京師得家書》詩:“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歸鄉。” 林庚白 《坡行即目》詩:“炊煙燹後行行淚,物價兵間寸寸金。”

(2).各行各業。參見“ 行行出狀元 ”。

剛強負氣貌。《論語·先進》:“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貢 ,侃侃如也。子樂。” 何晏 集解:“ 鄭 曰:‘樂各盡其性,行行,剛強之貌。’” 唐 元稹 《青雲驛》詩:“上天勿行行,潛穴勿悽悽,吟此青雲諭,達觀終不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趙 行行殊不置意。”

且復

猶言姑且再。《莊子·應帝王》:“子之先生不齊,吾無得而相焉。試齊,且復相之。”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既非公家用,且復還其私。” 宋 陸游 《十月八日九日連夕雷雨》詩:“牽蘿且復補茅屋,飯豆何妨羹芋魁。” 明 劉基 《劉宗文菜窩遣興》詩:“且復擷其蔬,獨酌慰衰晚。”

問俗

訪問風俗。《禮記·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鄭玄 註:“俗,謂常所行與所惡也。” 宋 葉適 《除秘閣修撰謝表》:“及此扶行而問俗,幾成屍素以具官。” 清 黃景仁 《荻港舟次》詩:“疇昔五馬來 江 東,停麾問俗何雍雍。”

其然

(1).猶言如此。《論語·憲問》:“子曰:‘其然,豈其然乎?’”《後漢書·黨錮傳序》:“若 范滂 、 張儉 之徒,清心忌惡,終陷黨議,不其然乎?”《周書·王傑王勇等傳論》:“ 耿豪 、 王勇 ,不其然乎。”

(2).必如此。《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申豐 ﹞對曰:‘其然,將具敝車而行。’” 杜預 註:“其然,猶必爾。”

信然

確實;誠然

留心

小心;注意

留心別寫錯了

閭里

鄉里

聽閭里以版圖。——《周禮·小宰》

雖在閭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後漢書·岑晊傳》

大當

(1).謂大致相當。《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時已昏, 漢 、 匈奴 相紛挐,殺傷大當。” 司馬貞 索隱:“以言所殺傷大略相當。”

(2).星名。《廣雅·釋天》:“妃星謂之大當。”《太平御覽》卷六引《樂汁圖》:“天宮,紫微宮也;鉤陳,後宮也;大當,正妃也。”註:“大當,鉤陳末大星也。”

重熙

舊時用以稱頌君主累世聖明。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至於帝皇,遂重熙而累盛。”《舊唐書·賈耽傳》:“ 太宗 繼明重熙,柔遠能邇。” 宋 王禹偁 《謝手詔別錄賜生辰國信表》:“伏念臣才非兼濟,運偶重熙。” 王闓運 《哀江南賦》:“蒸重熙以慈馭,祀二百而盂安。”

養恩

(1).保持、培養恩德。《漢書·劉向傳》:“臣見眾人聞 堪 ( 周堪 )前與 劉更生 等謀毀骨肉,以為當誅,故臣前言 堪 不可誅傷,為國養恩也。”

(2).設法鞏固恩寵。謂明哲保身。《新唐書·張九齡傳》:“自是朝廷士大夫持祿養恩矣。”

保赤

養育、保護幼兒。語本《書·康誥》:“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 孔 傳:“愛養人如安孩兒赤子,不失其欲。” 清 陳元龍 《粵西舊無育嬰堂創建告成有作》詩:“聖治重仁育,保民如保赤。”

黎元

百姓;民眾

所以

(1) 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

因為刻苦訓練,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2) 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4) 原因;緣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荒瘠

荒蕪而不肥沃

變荒瘠為良田

谷帛

穀物與布帛。亦泛指衣食一類生活資料。《列子·天瑞》:“夫金玉珍寳,穀帛財貨,人之所聚,豈天之所與?”《後漢書·龐參傳》:“今復募發百姓,調取穀帛。” 唐 元稹 《茅舍》詩:“號呼憐穀帛,奔走伐桑柘。”

勤思

勤苦思索;時時想念。《孔叢子·居衛》:“ 禹 、 湯 、 文 、 武 及 周公 ,勤思勞體,或折臂望規,或禿骭背僂,亦聖。” 三國 吳 韋昭 《博弈論》:“勞神苦體,契闊勤思。” 晉 陶潛 《閒情賦》:“徒勤思以自悲,終阻山而滯河。”

繼述

繼承。繼,承受,繼承。述。遵循

繼述先烈遺志。——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詩詞推薦

阜平縣四依皇祖元韻原文_阜平縣四依皇祖元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