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告詩上侍讀原文
詩句親題慰下僚,清心洗盡渴心焦。
雲移星月來幽隱,風轉英莖下寂寥。
肝膽塵生知幾日,齒牙病久起今朝。
篇章盡出樵蘇鄙,不識鰲宮路徑遙。
詩詞問答
問:病告詩上侍讀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病告詩上侍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病告詩上侍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蕭韻
參考注釋
詩句
詩的句子。亦泛指詩。 唐 韓愈 《和侯協律詠筍》:“ 侯生 來慰我,詩句讀驚魂。” 元 薩都剌 《登北固山無傳上人小樓》詩:“百年詩句里, 三國 酒杯間。” 郭小川 《把家鄉建成天堂》詩:“我的詩句是戰鼓。要永遠永遠催動你們前進。”
下僚
(1)
(2) 下屬;屬官
(3) 職位低微的官吏
清心
(1) 心情恬靜,沒有牽掛
清心寡欲
(2) 純正之心
月白清心
(3) 又指居心清正
一向清心做人
心焦
心中著急煩躁
幽隱
(1).隱晦;隱蔽。《荀子·非十二子》:“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説,閉約而無解。” 漢 蔡邕 《述行賦》:“想 宓妃 之靈光兮,神幽隱以潛翳。” 葉聖陶 《一個青年》:“這一回必須吐出細微幽隱的心情,如實表達,不稍移易。”
(2).指隱蔽之處。《韓非子·六反》:“夫陳輕貨於幽隱,雖 曾 史 可疑也;懸百金於市,雖大盜不取也。”
(3).隱居;潛藏。 漢 嚴忌 《哀時命》:“寧幽隱以遠禍兮,孰侵辱之可為。”《禮記·表記》“君子隱而顯” 唐 孔穎達 疏:“君子身雖幽隱,而道德潛通,聲名顯著,故云隱而顯也。”
(4).指隱居未仕的人。《後漢書·郎顗傳》:“改元更始,招求幽隱,舉方正,徵有道,博採異謀,開不諱之路。”《明史·于謙傳》:“且 亨 位大將,不聞舉一幽隱,拔一行伍微賤,以裨軍國,而獨薦臣子,於公議得乎?”
英莖
《漢書·禮樂志》:“昔 黃帝 作《鹹池》, 顓頊 作《六莖》, 帝嚳 作《五英》, 堯 作《大章》, 舜 作《招》, 禹 作《夏》, 湯 作《濩》。”後以《英》《莖》泛指古代的雅樂。 隋 許善心 《於太常寺聽樂》詩:“澤竭《英》《莖》散,人遺憂思深。” 宋 范仲淹 《今樂猶古樂賦》:“舉今古而酌中,與《英》《莖》而豈異。” 宋 張淏 《雲谷雜記·書侍郎徐公帖後》:“淫哇亂雅快一掃,《英》、《莖》、《韶》、《濩》重鏗鍧。”
寂寥
(1) 空廓
寂寥無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2) 寂靜;無人倍伴的,獨自一人的
肝膽
(1) 肝和膽的總稱。比喻真摯的心意
肝膽相照
臣願披腹心,輸肝膽,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史記·淮陰侯列傳》
(2) 比喻勇氣、血性
他肝膽過人
齒髮益衰謝,肝膽猶輪囷。——宋· 陸游《詩酒》
(3) 比喻關係密切
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莊子·德充符》
知幾
謂有預見,看出事物發生變化的隱微徵兆。《易·繫辭下》:“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凟,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後漢書·袁紹傳》:“監軍之計,在於持牢,而非見時知幾之變也。” 唐 吳筠 《覽古》詩之十二:“達者貴量力,至人尚知幾。” 清 方文 《贈錢馭少》詩之二:“ 伯子 知幾早,逃名 震澤 西。”
齒牙
(1).牙齒。《漢書·東方朔傳》:“ 朔 對曰:‘臣觀其臿齒牙,樹頰胲,吐脣吻……臣 朔 雖不肖,尚兼此數子者。’”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詩:“自從齒牙缺,始慕舌為柔。”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葡卜冰》:“啟竇摘食,齒牙淅淅作聲。”
(2).口頭。《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此特羣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況此小寇,安足置齒牙間?”
(3).稱譽,說好話。 宋 蘇軾 《與王荊公書》之二:“願公少借齒牙,使增重於世。”《水滸傳》第八一回:“萬望恩相不惜齒牙,早晚於天子前題奏,速降招安之典。” 清 王晫 《今世說·德行》:“凡詞塲藝苑,苟擅一長,必傾心倒屣,不惜齒牙為游揚。”
起今
從今,從現在開始。 宋 錢易 《南部新書》壬:“朝廷設科取士,門目至多,有官者令詣吏曹,未仕者即歸禮部。此外更或延引,則為冗長,起今更不得薦聞。” 宋 王溥 《五代會要·起請雜錄》:“起今後凡有諸色前資,若合命官者,除近曾任朝官,及有科第歷清資官為眾所知外,並須追到前任告敕,中書點檢,方可進擬。”
篇章
(1) 指篇幅與章節。比喻卓越的成績與貢獻
歷史的新篇章
(2) 常指作品
文學篇章
樵蘇
(1).砍柴刈草。《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千里餽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 裴駰 集解引《漢書音義》:“樵,取薪也。蘇,取草也。”《梁書·武帝紀下》:“越界分斷水陸採捕及以樵蘇,遂致細民措手無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勞山道士》:“道士問眾:‘飲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寢,勿悞樵蘇。’眾諾而退。”
(2).打柴砍草的人。 晉 左思 《魏都賦》:“樵蘇往而無忌,即鹿縱而匪禁。” 唐 虛中 《石城金谷》詩:“狐兔閒生長,樵蘇靜往來。” 清 吳偉業 《蘆洲行》:“樵蘇猶到 鐘山 去,軍中日日燒陵樹。”
(3).柴草。 晉 潘岳 《馬汧督誄》:“城中鑿穴而處,負戶而汲,木石將盡,樵蘇乏竭,芻蕘罄絶。” 唐 杜甫 《哭李尚書》詩:“樵蘇封葬地,喉舌罷朝天。”《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後遭 安祿山 賊黨 史思明 攻陷 東都 ,殺戮僧眾,將鐘磬毀為兵器,花果伐為樵蘇。”
(4).指日常生計。《南齊書·東昏侯紀》:“郊郭四民皆廢業,樵蘇路斷,吉凶失時。” 唐 曹松 《己亥歲》詩之一:“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明 謝榛 《秋日懷弟》詩:“生涯憐汝自樵蘇,時序驚心尚道途。”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鰲宮
亦作“鰲宮”。指禁中宮殿。因宮殿陛石鐫刻巨鰲,故名。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孟冬行朝饗禮遇明禋歲行恭謝禮》:“聽鳴弰,輦路宴罷鰲宮,瞻仰天顏有喜,君恩霈寰宇雍容。”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七:“ 江村 姚雲文 《艮岳詞》(《摸魚兒》)云:‘摩雙眼,看塵世,鼇宮又報鯨波淺。’”
路徑
(1) 指通向某個目標的道路
路徑平坦
迷失路徑
(2) 門路
找到了成功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