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頭自嘆原文
短髮如冬霜,一朝白一朝。
又如深秋柳,槁葉迎風凋。
白者不再黑,白者不復牢。
羲娥疾馳驥,乾坤虛懸瓢。
人生寄其間,泛泛波上藻。
百歲一大夢,倏忽已隔宵。
胡不適所適,而乃隨滔滔。
富貴撇眼電,榮華過耳飆。
木散故得壽,龜靈徒取焦。
甘拙自安吉,役智滋勞忉。
所以柴桑人,不肯折此腰。
詩詞問答
問:梳頭自嘆的作者是誰?答:戴炳
問:梳頭自嘆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戴炳的名句有哪些?答:戴炳名句大全
注釋
1. 小集作短
參考注釋
短髮
(1).稀少的頭髮。指老年。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僕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隨肩趨刻漏,短髮寄簪纓。” 宋 張孝祥 《念奴嬌·過洞庭》詞:“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 宛新彬 等註:“短髮,稀髮。”
(2).短頭髮。
(3).斷髮。剪短頭髮。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寧寺》:“短髮之君,無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稟蕞陋之質。” 周祖謨 校釋:“短髮者,即斷髮也,與文身為對文。”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國語·晉語》
深秋
秋季的末期
迎風
(1) 面對著風吹的方向
迎風飛翔
(2) 隨著風吹去的方向
彩旗迎風招展
不再
(1)
放棄;停止進行
不再反對…協定
(2)
結束;停止;終止;放棄
我決定不再想你
羲娥
(1).日御 羲和 與月神 嫦娥 的並稱。借指日月。 唐 韓愈 《石鼓歌》:“ 孔子 西行不到 秦 ,掎摭星宿遺 羲娥 。” 朱熹 考異引 孫汝聽 曰:“ 羲娥 ,日月也。 羲和 ,日御; 嫦娥 ,月御。” 宋 王安石 《聞望之解舟》詩:“黯黮雖莫測,皇明邁 羲 娥 。” 清 姚鼐 《答王生》詩:“塵霿苟不興,萬里曜 羲娥 。”
(2).泛指歲月。 宋 蘇軾 《次韻楊褒早春》:“破恨徑須煩麴櫱,增年誰復怨羲娥。” 宋 辛棄疾 《西江月·壽祐之弟時新居落成》詞:“只將緑鬢抵羲娥,金印須教斗大。”
(3).指日夜。 宋 文天祥 《真州雜賦》:“四十羲娥落虎狼,今朝騎馬入 真陽 。”自序:“首尾恰四十日。”
疾馳
飛快地賓士
警車疾馳而過
乾坤
(1) 天地
扭轉乾坤
(2) 男女
懸瓢
(1).葫蘆瓢。古代用為盛酒器。 唐 張說 《詠瓢》:“美酒酌懸瓢,真淳好相映。”
(2).相傳 許由 飲水無杯,有人贈以一瓢, 由 飲畢,懸於樹上。後以為隱居的典故。 南唐 李中 《贈蒯亮處士》詩:“吾君側席求賢切,未可懸瓢枕碧流。”參閱《太平御覽》卷七六二引《琴操》。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其間
(1) 在中間
兩幢房子及夾在其間的院子
頹然其間者。——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北與寇往來其間。——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袍敝衣處其間。——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時出於其間焉。——蔡元培《圖畫》
(2) 指某一段時間
參加這項工作已有半年了,這其間,他學到不少新的知識
泛泛
(1) 蕩漾的樣子,浮動的樣子泛泛其景。——《詩·邶風·二子乘舟》
(2) 又
泛泛楊舟。
(3) 不深入;平平常常
泛泛之交
百歲
(1).百年。指長時間。《鶡冠子·近迭》:“兵者百歲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韓愈 孟郊 《遣興聯句》:“平生無百歲,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歲也是死,何處黃土不埋人?”
(2).終身;畢生。 明 葉憲祖 《丹桂鈿合》第七折:“願齊眉廝守,百歲和睦。”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歲康強。”
(3).死的諱稱。《詩·唐風·葛生》:“百歲之後,歸於其居。”《史記·呂不韋列傳》:“夫百歲之後,所子者為王,終不失勢。” 唐 白居易 《讀張籍<古樂府詩>》詩:“恐君百歲後,滅沒人不聞。” 宋 蘇軾 《漢高帝論》:“天下望以為君,雖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歲後,誰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大夢
(1).古人用以喻人生。《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 唐 李白 《與元丹邱方城寺談玄作》詩:“茫茫大夢中,惟我獨先覺。” 宋 蘇軾 《李憲仲哀詞》詩:“大夢行當覺,百年特未滿。遑哀已逝人,長眠寄孤館。” 明 陳所聞 《端正好·贈羅江城》套曲:“不放緑樽空,不厭青山眺,任疎狂白髮蕭騷,好將大夢閒中覺,倚杖掀髯笑。”
(2).古大澤名,即 雲夢澤 。《淮南子·墬形訓》:“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南方曰 大夢 ,曰 浩澤 。” 高誘 註:“夢, 雲夢 也;浩亦大也。”
倏忽
(1) 很快地
倏忽往來,莫知其方。——《呂氏春秋·決勝》
倏忽已三年
(2) 忽然
倏忽之間
胡不
何不。《詩·鄘風·相鼠》:“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詩·唐風·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史記·張耳陳餘列傳》:“苟必信,胡不赴 秦 軍俱死?”《漢書·韋賢傳》:“黃髮不近,胡不時監?”
適所
得所,得到合理安置。 清 揆敘 《鷹坊歌》:“羣飛眾動各適所,丹山鸞鳳常游翔。”
而乃
(1).連詞。表示承接。猶然後。《史記·呂不韋列傳》:“乃往見 子楚 ,説曰:‘吾能大子之門。’ 子楚 笑曰:‘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 漢 王充 《論衡·初稟》:“當 漢祖 斬大蛇之時,誰使斬者?豈有天道先至,而乃斬之哉?勇氣奮發,性自然也。”
(2).連詞。表示轉折或另起話題。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夫一局之弈,形算之淺,而 弈秋 之心,何嘗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見,妄抑大猷,至獨陷神於天穽之下,不以甚乎?” 宋 葉適 《始議一》:“非惟不務討伐二虜以定西北之疆域,而乃反行聘使封冊以申百年之誓信。” 明 方孝孺 《豫讓》:“苟遇知己,不能扶危於未亂之先,而乃損軀殞命於既敗之後,釣名沽譽,眩世炫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魯迅 《書信集·致許廣平》:“而乃年屆結束,南北東西;雖尺素雲能通,或下問之不易。”
滔滔
(1) 形容大水奔流貌
白浪滔滔
(2) 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連續不斷
他滔滔地辯論著,臉上興奮得通紅。——茅盾《第一階段的故事》
這使他們驕傲了,一路滔滔開向平型關,…。—— 周立波《悼田守堯同志》
年滔滔而自遠兮,壽冉冉而愈衰。——《楚辭·東方朔·七諫》
(3) 盛大;普遍
天下滔滔,知我者希。——《新唐書》
況且老荊那樣的人,滔滔者皆是,換一個來,何嘗會比他好?—— 茅盾《路》
(4) 和暖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辭·九章》
富貴
富裕而又有顯貴的地位
公子為人…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史記·魏公子列傳》
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家人讀書有幾?——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眼電
比喻明亮的目光。 宋 蘇軾 《借前韻賀子由第四孫斗老》:“爛爛開眼電,磽磽峙頭玉。”
榮華
開花,引伸指人之顯貴
富貴榮華
得壽
(1).延年益壽。《孔子家語·五儀》:“智士仁人,將身有節,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亦可乎。”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三:“丹汁入井,是以飲水而得壽。”
(2).享年。 清 戴名世 《孫宜人墓志銘》:“明年,宜人得疾,遂不起,以正月二十八日卒,得壽六十有二。”
徒取
謂無功取祿。《韓非子·飾邪》:“人主又以過予,人臣又以徒取。”《呂氏春秋·務本》:“主雖過與,臣不徒取。”
安吉
(1).語本《詩·唐風·無衣》:“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後以“安吉”稱美命服。 宋 蘇軾 《謝賜對衣金帶馬表》之二:“時遣拾遺補過之臣,出為承流宣化之任,子衣安吉,不待請而得之。”
(2).平安吉祥。 漢 焦贛 《易林·觀之鼎》:“天所顧祐,禍災不至,安吉不懼。” 唐 馮贄 《雲仙雜記·朱書禹字渡江河》:“渡江河者,朱書‘禹’字佩之,免風濤,保全吉。” 金 元好問 《賈漕東城中隱堂》詩:“安吉總輸中隱士,典刑真見老成人。”《再生緣》第 * 回:“錦衣玉食身安吉。”
役智
運用心智。《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吾自立身,不營世利;經涉累朝,通否任時;初不役智,有所要求,今日之舉,非所願也。”《宋書·律曆志中》:“夫天地之所貴者生也,萬物之所尊者人也,役智窮神,無幽不察。” 唐 錢起 《豹舄賦》:“何役智以宣驕,乃自躬而刑國。”
所以
(1) 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
因為刻苦訓練,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2) 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4) 原因;緣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柴桑
(1).古縣名。 西漢 置,因縣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東漢 末, 諸葛亮 見 孫權 於此,共圖抗 曹 。 晉 以後歷為 潯陽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廢。 晉 郭璞 《江賦》:“鼓洪濤於 赤岸 ,淪餘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晉 陶潛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稱。 清 錢謙益 《吳封君七十序》:“指 婁水 為 潯陽 ,即家園為 廬 阜,飲 柴桑 之酒,一觴獨進;鼓 少文 之琴,眾山皆響。” 陳三立 《次韻黃知縣苦雨》:“陸沉共有神州痛,休問 柴桑 漉酒巾。”
(3).據《宋書·隱逸傳·陶潛》載, 潛 晚年隱居故里 柴桑 ,有腳疾,外出輒命二兒以籃輿舁之。後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趙翼 《哭亡兒耆瑞》詩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題墓,歸到 柴桑 孰舁輿?”
不肯
——用於否定式助動詞表示拒絕
他不聽勸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裝一台輔助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