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贈別博明二古原文
三年客零陵,所得惟二古。
彼室雖屢空,高誼詒先矩。
顧我被遷斥,數過南山塢。
攘臂豈無人,久要何足數。
君無一樽酒,我無一柈黍。
相見動移晷,不及市朝語。
博古練世故,黑白誰敢侮。
明古喜方術,虛懷安疾苦。
古人處其道,足以察臧否。
何用輕薄兒,口舌賣州府。
度直始詩書,襟靈各翹楚。
陰德有陽報,終當大門戶。
老夫趣北歸,顧予求所處。
昏悖何可言,愧汗欲如雨。
詩人慎加餐,斯意亦可取。
不忘雙鯉魚,遙想瀟湘渚。
詩詞問答
問:五言贈別博明二古的作者是誰?答:沈遼
問:五言贈別博明二古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沈遼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遼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2. 原作柸,據四庫本改
參考注釋
零陵
古地名。在今 湖南 寧遠 東南。相傳 舜帝 葬於此。《史記·五帝本紀》:“﹝ 舜 ﹞南巡狩,崩於 蒼梧 之野,葬於 江 南 九疑 ,是為 零陵 。” 裴駰 集解引《皇覽》:“ 舜冢 在 零陵 營浦縣 。” 漢 應劭 《風俗通·聲音·管》:“昔 章帝 時, 零陵 文學 奚景 ,於 冷道 舜祠 下得生白玉管。” 吳恭亨 《諸將》詩之一:“鬼責人非事可知, 零陵 一旅起參差。”
所得
指所獲得的東西
所得無幾
屢空
(1).經常貧困。謂貧窮無財。《論語·先進》:“ 回 也其庶乎!屢空。” 何晏 集解:“言 回 庶幾聖道,雖數空匱而樂在其中。” 晉 陶潛 《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詩:“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 清 袁枚 《續新齊諧·受私橋》:“ 臨安府 張大興 李二 為莫逆交, 李 家雖屢空,然賦性不苟,故 張 重之。”
(2).多次空了。 宋 蘇軾 《趙清獻公神道碑》:“令皆喜,爭盡力, 虔 事為少,獄以屢空。”
高誼
(1) 敬稱別人對自己或他人的崇高的情誼
高誼薄雲
(2) 崇高的信念或行為。也作“高義”
遷斥
貶斥,放逐。《文選·謝靈運<七里瀨>詩》:“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 李周翰 註:“遷斥,謂貶出也。”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且究問前日史臣,悉行遷斥。” 清 吳偉業 《送何省齋》詩:“無書悼遷斥,有夢傷迢遞。”
南山
指終南山,在陝西省西安市南
攘臂
捋起袖子,露出胳膊表示振奮
於是韓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史記·蘇秦列傳》
攘臂高呼
無人
(1).沒有人才。《左傳·文公十三年》:“﹝ 士會 ﹞乃行。 繞朝 贈之以策,曰:‘子無謂 秦 無人,吾謀適不用也。’” 金 元好問 《曲阜紀行》詩之八:“吾謀未及用,勿謂 秦 無人。”
(2).沒有人;沒人在。《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王 屏左右,宮中虛無人。”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良思書》:“足下去後,甚相思想。《叔田》有無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風人之作,豈虛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詞:“深院無人,黃昏乍拆鞦韆,空鎖滿庭花雨。”參閱《詩·鄭風·叔于田》。
久要
(1).舊約。《論語·憲問》:“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久要,舊約也。平生,猶少時。” 邢昺 疏:“言與人少時有舊約,雖年長貴達,不忘其言。” 晉 葛洪 《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歲衰而不渝者,信人也。” 元 無名氏 《契約文字》第一折:“著他回本鄉去,認了伯父伯娘,著他一家兒團圓,也見的我久要不忘之意。” 章炳麟 《八月十五夜詠懷》詩:“丈夫貴久要,焉念睚眥仇。”
(2).舊交。《文選·曹植<箜篌引>》:“久要不可忘,薄終義所尤。” 劉良 註:“久要,久交也。” 唐 沉亞之 《秦夢記》:“公謂 亞之 曰:‘本以小女將託久要,不謂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 宋 王安石 《老人行》:“古來人事已如此,今日何須論久要。” 明 汪錂 《春蕪記·訪友》:“憶昔風塵訂久要,奈雌伏鹽車老。”
足數
(1).實足的數額。《醒世姻緣傳》第十回:“兩個把與 晁大舍 看了,只得一一應承,差了人各處當舖錢桌,分頭尋覓足色足數金銀,分文不少,託得二人交付進去。”《醒世姻緣傳》第六六回:“糶了十六石絶細的稻米,得了三十二兩銀子,足數足色。”
(2).猶作數,算數。 郭沫若 《豕蹄·孟夫子出妻》:“師母,你不去,好么?我剛才的話是不足數的。”
樽酒
(1).杯酒。《易·坎》:“樽酒簋貳,用缶。” 唐 杜甫 《客至》詩:“盤飱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2).代指酒食。 唐 羅隱 《讒書·後雪賦》:“ 梁王 詠嘆斯久,撤去樽酒。 相如 竦然,再拜稽首。”
相見
彼此會面
整個代表團在終點站與他們相見
移晷
日影移動。猶言經過了一段時間。《漢書·王莽傳上》:“人不還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為寧朝。”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歷觀文囿,泛鑒辭林,未嘗不心游目想,移晷忘倦。” 唐 孟簡 《惜分陰》詩:“對景嗟移晷,窺園詎改陰。” 明 歸有光 《<王梅芳時義>序》:“坐語不覺移晷。”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幾年前
(2)
趕不上,來不及
躲避不及
後悔不及
(3)
夠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為對風采的描繪…,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
市朝
眾人合集的場所;公共場合
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戰國策·齊策》
博古
通曉古代的事情
雅好博古
世故
(1) 通達人情,富有待人接物的處世經驗
老於世故
有些人還繪聲繪色,說他如何世故。——《瑣憶》
(2) 應酬;敷衍
他也世故了幾句
(3) 生計
不治世故
(4) 世事變故
世故尚未夷
(5) 世交
世故相逢各未閒
黑白
(1) 黑色和白色的統稱
(2) 比喻是非、善惡、清濁
方術
古時指方士求仙、煉丹的方法;也指醫、卜、星、相等技術
虛懷
胸襟寬大,虛心謙退
一見能傾座,虛懷只愛才。——杜甫《李監宅》
疾苦
指生活上的困苦
關心人民的疾苦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足以
完全可以
憑他的成績足以取勝
足以立事。——《資治通鑑》
力尚足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火尚足以明。
臧否
(1) 褒貶,評論
陟罰臧否。——諸葛亮《出師表》
臧否政界
臧否人物
(2) 善惡
未知臧否。——《詩·大雅·抑》
何用
(1).為什麼。《詩·小雅·節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孔穎達 疏:“何以不監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傳·莊公六年》:“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
(2).憑什麼;用什麼。《穀梁傳·僖公元年》:“是 齊侯 與? 齊侯 也。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 漢 王充 《論衡·骨相》:“人曰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不須。《後漢書·孔融傳》:“ 文舉 舍我死,吾何用生為?” 唐 王泠然 《題河邊枯柳》詩:“今日摧殘何用道!數里曾無一株好。”《續資治通鑑·帝顯德元年》:“今皆國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驚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韻雲……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
輕薄
(1) 言行不莊重、不敦厚
像他的長子一樣輕薄
(2) 輕佻;不正經;放蕩
舉止輕薄
(3) 玩弄、侮辱婦女
(4) 不貴重;不豐厚
禮物輕薄
口舌
(1) 口和舌。說話的器官
(2) 口角,爭吵;爭執
我是個良善人,從不曾同人口舌,經官動府。——《儒林外史》
(3) 指勸說、爭辯、交涉時的言語
費了很大的口舌才把他說服
(4) 指言語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是非口舌
州府
(1).州署收藏文書簿籍等的府庫。《禮記·內則》:“州伯命藏諸州府。” 孔穎達 疏:“州府是州長之府藏。”
(2).州治。 唐 杜甫 《越王樓歌》:“ 綿州 州府何磊落, 顯慶 年中 越王 作。” 仇兆鰲 註:“州府,府之州治也。”
(3).舊時地方行政區劃的州和府的合稱。
詩書
(1) 指《詩經》和《尚書》
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泛指一般書籍、詩文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漫捲詩書喜欲狂。——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襟靈
(1).襟懷,心靈。 唐 沉珣 《授韋博淄青節度使制》:“文苑騰芳,儒林擢秀,襟靈曠遠,風度詳閒。” 宋 范仲淹 《清白堂記》:“又引嘉賓,以 建溪 日注 臥龍 雲門 之茗試之,則甘液華滋,説人襟靈。” 明 宋濂 《<清嘯後稿>序》:“將以洗濯其襟靈,發揮其文藻,揚厲其體裁,低昂其音節,使讀者鼓舞而有得聞者。”
(2).指蘊藏在胸中的聰明才智。《舊唐書·李德裕傳論》:“觀其禁掖彌綸,巖廊啟奏,料敵制勝,襟靈獨斷,如 由基 命中,罔有虛發,實奇才也。” 宋 曾鞏 《授中書舍人謝啟》:“如 鞏 者識慮少通,襟靈多蔽。徒恐隳於先緒,頗能味於經言。” 宋 王安石 《賀慶州杜待制啟》:“北律方嚴,沖真尚遠,伏希上為宗社,保固襟靈。”
翹楚
楚:荊木。高出雜樹的荊木。《詩·周南·漢廣》:“翹翹錯薪,言刈其楚。”後用“翹楚”比喻優秀特出的人才或突出的事物:翹楚可敬|推為小說之翹楚。陰德
指在人世間所做的而在陰間可以記功的好事;陰功
陽報
在人世間得到的報應。與“陰報”相對。《淮南子·人間訓》:“夫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世說新語·德行》“古之美談” 南朝 梁 劉孝標 註:“母曰:‘夫有陰德,必有陽報,爾無憂也。’” 北周 庾信 《孫叔敖逢蛇贊》:“ 叔敖 朝出,容悴還家,母氏顧訪,知埋怪蛇。爾有陰德,陽報將加。終為 楚 相,卒有榮華。”參見“ 陰報 ”。
大門戶
富家,豪族。《紅樓夢》第七九回:“這門親原是老親,且又和我們是同在戶部掛名行商,也是數一數二的大門戶。”
老夫
年老的男子自稱
老夫自有主張,爾等不必多言
所處
指所駐之地。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其經略使若置在 邕州 ,與賊隔江對岸,兵鎮所處,物力必全。”
愧汗
羞愧得冒出了汗,形容羞愧至極
愧汗絕足追奔塵。——袁桷《絡馬圖》
如雨
(1).形容多。《詩·齊風·敝笱》:“ 齊 子歸止,其從如雨。” 毛 傳:“如雨,言多也。” 漢 李陵 《答蘇武書》:“當此之時,猛將如雲,謀臣如雨。”
(2).謂別後很難重逢,就像落下的雨不再回到天空。 漢 王粲 《贈蔡子篤》詩:“風流雲散,一別如雨。”
(3).悽苦貌。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湫兮如風,淒兮如雨。”
詩人
作詩的名人
生來就是一個詩人,不是造就出來的
加餐
(1).慰勸之辭。謂多進飲食,保重身體。《後漢書·桓榮傳》:“願君慎疾加餐,重愛玉體。” 唐 李頎 《送三陰姚丞攜妓之任兼寄蘇少府》詩:“加餐共愛鱸魚肥,醒酒仍憐甘蔗熟。” 清 納蘭性德 《送張見陽令江華》詩:“吾憐 張仲蔚 ,臨別勸加餐。” 郁達夫 《奉答長嫂兼呈曼兄》詩之四:“刪去相思千萬語,當頭還是勸加餐。”
(2).猶進餐。 清 戴名世 《詹烈婦傳》:“至三日,烈婦收淚請姑加餐。姑曰:‘汝食,吾方食。’”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一部:“人的五腑六髒只供那些烏鴉加餐。”
意亦
(1).表示測度。大概,也許。 漢 張衡 《西京賦》:“及帝圖時,意亦有慮乎神祇,宜其可定以為天邑。”
(2).表示選擇。還是。《荀子·修身》:“不識步道者,將以窮無窮,逐無極與?意亦有所止之與?”《戰國策·秦策二》:“誠病乎?意亦思乎?”
可取
(1) 可以選用、取用
老張的為人確有可取之處
(2) 指切合實際的、謹慎的和有利的
這樣做是可取的
(3) 值得讚許或學習
他後半生的寫作確有可取之處
雙鯉
(1).兩條鯉魚。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一:“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 祥 ( 王祥 )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
(2).一底一蓋。把書信夾在裡面的魚形木板,常指代書信。 唐 韓愈 《寄盧仝》詩:“先生有意許降臨,更遣長鬚致雙鯉。” 錢仲聯 集釋引 孫汝聽 曰:“古樂府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宋 張輯 《垂楊柳·寓謁金門》詞:“前度蘭舟送客,雙鯉沉沉訊息。”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歸田》:“自憐,雙鯉音無見,離恨難傳,知甚日大刀環。”一說是結為鯉魚形的書信。 明 楊慎 《丹鉛總錄·雙鯉》:“古樂府詩:‘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書。’據此詩,古人尺素結為鯉魚形,即緘也,非如今人用蠟。《文選》‘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即此事也。下雲烹魚得書,亦譬況之言耳,非真烹也。”
遙想
回想很久以前的事
遙想當年
瀟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經·中山經》:“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 江 淵, 澧 沅 之風,交 瀟湘 之淵。”《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詩》:“ 洞庭 張樂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隨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遠別離》詩:“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記》:“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鮮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韻》:“ 鳳池 分付夔龍去,萬頃 瀟湘 屬 湛然 。” 明 徐禎卿 《古意》詩:“帝子葬何處, 瀟湘 雲正深。”
(2). 湘江 與 瀟水 的並稱。多借指今 湖南 地區。 唐 杜甫 《去蜀》詩:“五載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關塞阻,轉作 瀟湘 游?”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歸輔五雲丹陛,回首 楚 樓千里,遺愛滿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詩:“長風度關塞,九月下 瀟 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