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化軒志愧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淳化軒志愧原文

由儉入奢易,由奢反儉難。

百年太平世,民物誠熙然。

以此諸物貴,平之豈易言。

設使嚴禁令,罹法必多焉。

游手好閒輩,亦藉謀食權。

使其盡歸農,安得如許田。

均田雖有法,亦惟故紙傳。

富者必失業,貧者詎被全。

圖治先致亂,可不思其艱。

蒿目補苴策,淳化徒名軒。

詩詞問答

問:淳化軒志愧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淳化軒志愧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十二

參考注釋

奢易

《論語·八佾》:“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後因以“奢易”指喪禮奢侈鋪張而缺乏真實感情。《紅樓夢》第 * 回:“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讀書人,説是喪禮與其奢易,莫若儉戚的。”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平世

太平清明的時代

民物

(1).泛指人民、萬物。 漢 蔡邕 《陳太丘碑》:“神化著於民物,形表圖於丹青。” 宋 張孝祥 《與明守趙敷文書》:“執事以慈惠之師,有來作牧,布宣德意,使田野按堵,民物康阜。”《清史稿·世祖紀二》:“朕親政以來,夙夜兢業,每期光昭祖德,蚤底治平,克當天心,以康民物。”

(2).民眾的財物。《後漢書·翟酺傳》:“帑藏單盡,民物彫傷。”《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天作淫雨, 冀州 水出,漂沒民物。”

(3).猶民情、風俗。《宋書·武帝紀下》:“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覽民物,搜揚幽隱,拯災卹患。” 宋 蘇舜欽 《先公墓志銘》:“既省政,惡民物之薄。” 明 申涵光 《宿金提驛》詩:“暫宿 恆 南驛,重悲 薊 北天。山河仍故國,民物憶初年。”

以此

(1).猶言用這,拿這。《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君因謂 武侯 曰:‘試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 劉大白 《小鳥之群》:“如果枷鎖鐐銬,是一種榮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驕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

(2).因此。《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當是時,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剛為柔, 朱家 亦以此名聞當世。”《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原來納粟入監的,有幾般便宜:好讀書,好科舉,好中,結末來又有個小小前程結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願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學生。”

設使

如果;假使

禁令

禁止某種活動的法令

罹法

觸犯法律。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吾為帝統治水土,調民安居,使得其所。今乃罹法如斯,此吾德薄不能化民證也。”《新唐書·食貨志五》:“太學高第,諸州進士,拔十取五,猶有犯禁罹法者。”

游手

(1) 不乾正事,四處遊蕩

游手無賴

(2) 徒手;赤手

謀食

設法尋求維持生活的門路

歸農

(1).回鄉務農。 漢 晁錯 《論貴粟疏》:“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賊平之後,易使歸農。”《七國春秋平話》卷上:“﹝帝﹞令公子 田文 告歸農。”

(2). 明 制,凡生員歲考列末等者,除去學籍,黜為民,叫“歸農”。 清 顧澹湖 《消夏閒記·明季歲考等第》:“ 明 季歲考綦嚴。一等若干名,則以六等配之,如一等之數;二等配五等;三等配四等。四等者用朴作教;五等罰為吏,剪去巾飄帶;六等挑紅糞桶出署,褫去衣衿,謂之歸農。”

如許

(1) 多么,這么

花兒美如許

(2) 如此多,那樣多

這狗官竟貪污了如許資財

行路如許難,誰能不華發。——宋· 范成大《盤龍驛》

均田

(1). 漢 代按等級分賜田地的制度。《漢書·王嘉傳》:“詔書罷菀,而以賜 賢 二千餘頃,均田之制從此墮壞。”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自公卿以下至於吏民名曰均田,皆有頃數,於品制中令均等。今賜 賢 二千餘頃,則壞其等制也。”

(2). 北魏 至 唐 中葉計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文獻通考·田賦一》:“ 魏孝文 始行均田,然其立法之大概,亦不過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文獻通考·田賦二》:“ 孝文 太和 元年……均田之制,始於此矣。九年,下詔均給天下人田,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 劉澤華 等《中國古代史》第十章第五節:“ 北魏 政權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和穩定社會秩序,便著手解決土地問題,於公元485年( 孝文帝 太和 九年)頒布了均田令。”

耘田。《大戴禮記·夏小正》:“農率均田。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農夫急除田也。” 孔廣森 補註:“均讀為耘,故傳言除田也。”

故紙

(1).舊紙。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造神麴並酒》:“用故紙糊席曝之,夜乃勿收,令受霜露。”《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箇祇因惜字紙拾得一張故紙,合成一大段佛門中因緣。” 清 戴名世 《<意園制義>自序》:“偶於破麓故紙之中檢出,淘汰其十二三,存其可觀者三百篇。”

(2).指積年的文牘簿冊。《北齊書·韓軌傳》:“安能作刀筆吏,返披故紙乎?”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台省·六科廊章奏》:“此皆積年堆棄殘帙、各衙門緊要章奏及四夷番文,共十三萬二千餘本……此等無用故紙,正合付一炬。”

(3).指古書舊籍。 宋 楊萬里 《題唐德明建一齋》詩:“平生刺頭鑽故紙,晚知此道無多子。” 金 元好問 《論詩》詩之二:“詩腸搜苦白頭生,故紙塵昏枉乞靈。” 清 黃遵憲 《雜感》詩:“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紙研。”

失業

(1) 能夠工作的人找不到工作

大批工人失業,等待救濟

(2) 失去職位

圖治

想辦法把國家治好。 明 劉基 《郁離子·千里馬》:“今之用人也,徒以具數與?抑亦以為良而倚以圖治與?”《清史稿·穎毅親王傳》:“圖治在人。”

可不

可不是,用反詰形式加強語氣,表示贊同附和別人的話

蒿目

(1).極目遠望。《莊子·駢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 宋 王安石 《憶金陵》詩之二:“蒿目黃塵憂世事,追思陳跡故難忘。”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蒿目為時憂,年未艾霜雪盈頭。”

(2).猶言蒿目時艱。《明史·職官志一》:“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間有賢輔,卒蒿目而不能救。”參見“ 蒿目時艱 ”。

補苴

補綴,縫補。語本 漢 劉向 《新序·刺奢》:“今民衣敝不補,履決不苴。”引申為彌補缺陷。《明史·武宗紀贊》:“猶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鈞諸臣,補苴匡救,是以朝綱紊亂,而不底於危亡。” 清 陳學泗 《紀事》詩:“漫議補苴停轉運,最憐剜肉賜全租。” 李大釗 《警 * 父老書》:“ 民國 肇造,邦基未安,方期舉我全國剛毅強國之人心,嘗膽臥薪之志氣,艱難締造,補苴彌縫。”

淳化

(1).純正平和。《素問·五常政大論》:“陽和布化,陰氣廼隨,生氣淳化,萬物以榮。”

(2).敦厚的教化。《文選·張衡<東京賦>》:“清風協於玄德,淳化通於自然。” 薛綜 註:“淳厚之化,通於神明也。”《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四》:“陛下自膺人望,歲時豐稔,亦淳化所致也。” 宋 洪邁 《容齋續筆·權若訥馮澥》:“削之無益於淳化,存之有光於孝理。”

(3).猶馴化。《史記·五帝本紀》:“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

詩詞推薦

淳化軒志愧原文_淳化軒志愧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