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羅香·林居秋夜原文
水月空池,樓霜粲瓦,人立小庭方夜。
風泄幽涼,颯颯暗吹林下。
書窗靜、不映疏燈,香霧重、微聞飄麝。
近初更、竹樹朧朧,數螢流影照簾罅。
悠然沉慘欲絕,又聽遙鍾起,春融煙瀉。
忍盡孤情,無奈斷魂消乍。
山低處、冷逼愁來,愁還到、客心閒掛。
重門閉、獨與秋居,碎蛩留壁話。
詩詞問答
問:綺羅香·林居秋夜的作者是誰?答:王翃
問:綺羅香·林居秋夜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翃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翃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部
參考注釋
水月
(1).水和月。 唐 劉禹錫 《洞庭秋月行》:“山城蒼蒼夜寂寂,水月逶迤繞城白。” 宋 楊萬里 《夜離零陵留二絕簡諸友》:“思歸日日只空言,一棹今真水月間。”
(2).指明淨如水的月亮。 唐 鄭谷 《南康郡牧陸肱郎中辟許棠先輩為郡從事有寄贈》詩:“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花月痕》第十回:“小飲偶然邀水月,謫居猶得住 蓬萊 。”
(3).水中月影。常形容明淨。 唐太宗 《大唐三藏聖教序》:“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 唐 李白 《贈宣州靈源寺仲濬公》詩:“觀心同水月,解領得明珠。”
人立
如人之直立。《左傳·莊公八年》:“﹝ 齊侯 ﹞射之,豕人立而啼。” 宋 王安石 《陰山畫虎圖》詩:“逶迤一虎出馬前,白羽橫穿更人立。”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黑狐》:“予始登廁,即見一黑狐人立壁角。”
小庭
小庭院。 南朝 梁 張纘 《秋雨賦》:“周小庭而密下,泫高枝而疎落。” 南唐 李煜 《搗練子令》:“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
颯颯
形容風吹動樹木枝葉等的聲音
秋風颯颯
寒雨颯颯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
獨此林下意,杳無區中緣。——李白《安陸寄劉綰》
香霧
(1).香氣。 南朝 梁 劉孝標 《送橘啟》:“南中橙甘,青鳥所食。始霜之旦,采之風味照座,劈之香霧噀人。” 明 張月塢 《一封書·次韻送別》曲:“離亭宴未終,玉肌消,金釧鬆,晴波香霧籠,人自傷心水自東。” 茅盾 《子夜》一:“而在這香霧中, 吳老太爺 看見一團蓬蓬鬆鬆的頭髮亂紛紛地披在白中帶青的圓臉上。”
(2).指霧氣。 唐 杜甫 《月夜》詩:“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仇兆鰲 註:“霧本無香,香從鬟中膏沐生耳。” 宋 蘇軾 《與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歸》詩:“淒風瑟縮經絃柱,香霧淒迷著髻鬟。” 清 龔自珍 《南歌子》詞:“香霧漫空溼,珠簾窣地橫。”
微聞
(1).隱約聽到。《史記·項羽本紀》:“諸將微聞其計,以告 項羽 。”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門生》:“ 高宗 更化,微聞其事。”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章:“忽耳畔微聞犬吠聲,余念是間殆有村落,遂循草逕行。”《“五四”愛國運動資料·章宗祥賣國之反動》:“微聞警廳苟不放出學生,將有學界同盟罷課之事發現雲。”
(2).稍稍嗅到。《史記·滑稽列傳》:“羅襦襟解,微聞薌澤。”
初更
舊時毎夜分為五個更次。晚七時至九時為“初更”。 宋 孫光憲 《臨江仙》詞:“暮雨淒淒深院閉,燈前凝坐初更。” 宋 范成大 《燒火盆行》:“春前五日初更後,排門然火如晴晝。”《水滸傳》第五回:“約莫初更時分,只聽得山邊鑼鳴鼓嚮。”
朧朧
(1).微明貌。 晉 夏侯湛 《秋可哀》詩:“月翳翳以隱雲,星朧朧以投光。” 宋 嚴仁 《鷓鴣天》詞:“寒淡淡,曉朧朧,黃雞催斷丑時鐘。”
(2).昏暗貌。 清 朱彝尊 《夏日瀛台侍直紀事》詩之二:“朧朧深樹里,忽露九枝燈。”
悠然
(1) 安閒、閒適的樣子
悠然自得
(2) 深遠的樣子
(3) 形容韻味未盡
餘韻悠然
(4) 久遠的樣子;遼闊的樣子
年代悠然
欲絕
感情極其強烈的,感情非常激動的
悲痛欲絕
春融
春氣融和。亦指春暖解凍。 唐 羅隱 《春日湘中題嶽麓寺僧院》詩:“春融只待乾坤醉,水闊深知世界浮。” 宋 蘇軾 《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詩之三:“ 浮玉山 頭日日風, 涌金門 外已春融。” 元 趙麟 《玉山草堂賦》:“ 藍田 日暖, 玄圃 春融。”《清會典事例·漕運》:“沿河水次,截卸漕糧……暫行收儲,統俟明歲春融,雇覓小船,剝運赴 通 。”
無奈
(1) 沒有別的辦法
無奈反對意見太多,只得取消會議
(2) 表示“惋惜”的轉折
魂消
見“ 魂銷 ”。
還到
返回;回到。《史記·大宛列傳》:“ 騫 還到,拜為大行,列於九卿。”《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此言之誠,有如 大江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初 東里袞 為 于禁 軍司馬,前與 周 俱沒,又俱還到,有詔皆見之。” 晉 常璩 《華陽國志·蜀志》:“ 惠王 知 蜀王 好色,許嫁五女於 蜀 。 蜀 遣五丁迎之,還到 梓潼 ,見一大蛇入穴中。”《宋書·謝方明傳》:“嘗年終, 江陵縣 獄囚事無輕重,悉散聽歸家,使過正三日還到。” 南唐 張泌 《寄人》詩:“酷憐風月為多情,還到春時別恨生。”
客心
(1).旅人之情,遊子之思。 漢 王粲 《家本秦川貴公子孫遭亂流寓自傷情多》詩:“ 沮 漳 自可美,客心非外奬。常嘆詩人言,式微何由歸。” 南朝 齊 謝朓 《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詩:“ 大江 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關山近,終知反路長。” 唐 韓翃 《和高平朱參軍思歸作》:“一雁南飛動客心,思歸何待秋風起。” 金 元好問 《永寧南原秋望》詩:“烽火苦教鄉信斷,砧聲偏與客心期。” 趙朴初 《木蘭花慢·科倫坡海濱旅館聽潮》詞:“一夜客心如水,波濤萬里鄉情。”
(2).與本心相對之心。 清 唐甄 《潛書·法王》:“是故古人之心,如鏡蒙塵;今人之心,如珠投海。本心既亡,客心篡入而為之主;嗜慾內膠,人己外隔。”
重門
(1).謂層層設門。 漢 張衡 《西京賦》:“重門襲固,姦宄是防。” 晉 左思 《蜀都賦》:“華闕雙邈,重門洞開。” 唐 杜甫 《彭衙行》:“延客已曛黑,張燈啟重門。” 宋 張先 《青門引》詞:“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
(2).宮門;屋內的門。《文選·謝朓<觀朝雨>詩》:“平明振衣坐,重門猶未開。” 呂向 註:“重門,帝宮門也。” 唐 李白 《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見贈》詩:“價重 銅龍樓 ,聲高重門側。” 宋 張元乾 《怨王孫》詞:“紅潮醉臉,半掩花底重門。”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閨詠》:“鎖香閨慵窺蝶翅,掩重門休看蜂隊。” 清 王灼 《游歙西徐氏園記》:“由堂左折,循牆入重門,中敞以廣庭,前繚以曲榭。”
(3).猶重關。喻指邊防要塞。《梁書·武帝紀下》:“不能使重門不閉,守在海外,疆埸多阻,車書未一。”《明史·孫繼魯傳》:“天設重險,以藩衛國家,豈可聚師曠野,洞開重門以延敵?”
留壁
指駐軍設防。壁,軍壘。《史記·留侯世家》:“願 沛公 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資治通鑑·唐高祖武德三年》:“大王破賊,逐北至此,功亦足矣,深入不已,不愛身乎!且士卒飢疲,宜留壁於此,俟兵糧畢集,然後復進,未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