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原文
射是朝家夙所長,承平游豫那宜忘。
攜來新附控弦部,駐此當年避暑莊。
親御矢弧聊示度,數頒幣帛用旌良。
樹侯疊中休稱頌,敬仰前猷敢不蘉。
詩詞問答
問:射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射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射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八
2. 是日發矢二十七中十之九破的者六及易小鵠復連中舊部新蕃暨哈薩克陪臣侍觀者無不喜躍稱異
參考注釋
朝家
(1).國家;朝廷。《後漢書·應劭傳》:“ 鮮卑 隔在漠北……苟欲中國珍貨,非為畏威懷德。計獲事足,旋踵為害。是以朝家外而不內,蓋為此也。” 李賢 註:“朝家猶國家也。” 宋 陸游 《估客有自蔡州來者感悵彌日》詩:“和親自古非長策,誰與朝家共此憂。”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序》:“餘生長京邸,孩時即聞朝家事。” 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再贈梁汾》詞:“袞袞門前題鳳客,竟居然潤色朝家典,憑觸忌,舌難剪。”
(2).指皇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元旦大朝會》:“次至 玉津 御園射弓,朝家選能射武臣伴射,就園賜宴。”
所長
職位名稱。
我要參加某工商所所長職位的競爭演講
承平
太平;持久太平
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漢書·食貨志》
承平日久
游豫
(1).指帝王出巡。春巡為“游”,秋巡為“豫”。語本《孟子·梁惠王下》:“ 夏 諺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 漢 王粲 《羽獵賦》:“遵古道以游豫兮,昭勸助乎農圃。”《新唐書·文藝傳中·李适》:“凡天子饗會游豫,唯宰相及學士得從。”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國朝承 五代 荒殘之弊,事從簡略,每鳴鑾游豫,僅同藩鎮,而盡去戈戟旌旗之制。”
(2).遊樂。《文選·盧諶<贈崔溫>詩》:“逍遙步城隅,暇日聊游豫。” 李善 注引 曹植 《蟬賦》:“始游豫乎芳林。” 清 曹寅 《觀打魚歌》:“漫夸游豫逐時閒,苦似爬搔除背癢。”
亦作“ 游預 ”。1.猶遊樂。語出《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 趙岐 註:“豫亦游也。” 三國 魏 曹植 《蟬賦》:“在盛陽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日四十韻》:“ 仙亭 日登眺, 虎丘 時游預。” 元 圓至 《次韻陪星子胡主簿游報先寺》:“良時一游豫,能不念民疾。” 清 顧炎武 《杭州》詩:“兩國罷干戈,君臣日游豫。”
(2).猶豫,遲疑不決。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臨觀異同,心意懷游豫,不知當復何從。”《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即欲向前從乞食,心意懷疑生游豫。”
新附
(1).新近歸附。《三國志·魏志·梁習傳》:“ 並 土新附, 習 以別部司馬領 并州 刺史。”
(2).指新近歸附的人。《後漢書·王梁傳》:“從救 桃城 ,破 龐萌 等, 梁 戰尤力,拜 山陽 太守,鎮撫新附,將兵如故。”
(3).新近附入。 殷韻初 《<說文解字>前言》:“﹝ 徐鉉 ﹞增改之跡,約有五端……五、增加新附字。”
控弦
(1).拉弓;持弓。《史記·匈奴列傳》:“是時 漢 兵與 項羽 相距,中國罷於兵革,以故 冒頓 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餘萬。” 唐 崔元翰 《奉和登玄武樓觀射即事書懷賜孟涉應制》:“飲羽連百中,控弦踰六鈞。” 元 馬致遠 《漢宮秋》楔子:“當 秦 漢 交兵之時,中原有事,俺國強盛,有控弦甲士百萬。”《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三年》:“ 邦彥 至 金 , 金 人拒不納。既旬餘,乃命引見,夾道皆控弦露刃之士, 邦彥 大怖,不能措一詞而出。”
(2).借指士兵。 漢 賈誼 《新書·匈奴》:“竊料 匈奴 控弦大率六萬騎。”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部落之民,控弦十萬。” 唐 楊凝 《送客往夏州》詩:“夜投孤店愁吹笛,朝望行塵避控弦。” 清 屈大均 《幽州》詩:“控弦三十萬,強半是 遼東 。”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避暑
(1) 到涼爽的地方度過炎熱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幣帛
(1).繒帛。古代用於祭祀、進貢、饋贈的禮物。《墨子·尚同中》:“其祀鬼神也……珪璧、幣帛,不敢不中度量。”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紙錢》:“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幣帛,事畢則埋之。後代既寳錢貨,遂以錢送死。”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詩話·記趙夢得事》:“幣帛不為服章,而以書字,上帝所禁。”
(2).泛指財物。《左傳·襄公八年》:“敬共幣帛,以待來者,小國之道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弭訟》:“今可使諸爭婚者,未及同牢,皆聽義絶,而倍還酒禮歸其幣帛。”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又不曾執羔雁邀媒,獻幣帛問肯。”
中休
中途短時歇息;中期休整
稱頌
稱讚頌揚
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 勝未有所聞。——《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倍受稱頌
敬仰
敬重仰慕
魯迅先生是中國青年熱愛和敬仰的導師
前猷
先王的謀劃。《宋書·文帝紀》:“永瞻前猷,思敷鴻烈。”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杭學游士聚散》:“肆惟皇上,充廣前猷,炳炳宸奎,釐為四學,戔戔束帛,例及諸生。”
敢不
猶言說不定。 洪深 《走私》:“哼,懷裡敢不還揣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