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後御園即景雜詠·其五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雪後御園即景雜詠·其五原文

前朝柳陌見微黃,今日柳梢絮若揚。

付與當年謝道韞,分疏對面轉教忙。

詩詞問答

問:雪後御園即景雜詠·其五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雪後御園即景雜詠·其五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雪後御園即景雜詠·其五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十一

參考注釋

前朝

以前。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前朝恩封三子為侯,固辭不受。” 元 王禎 《蠶連詩》:“前朝繭如山,今朝卵如粟。” 明 高啟 《夢歸》詩:“覺來不見家人面,恰似前朝始別時。”

(1).過去的朝代。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之一:“請君莫唱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醒世恆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在城有個 寳蓮寺 。這寺從前朝至今,累世相傳,房廊屋舍,數百多間,田地也有上千餘畝。”《紅樓夢》第四回:“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讀讀,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了。” 清 唐才常 《感懷》詩:“年來莫問前朝事,曾否當筵借箸籌。”

(2).上一朝代。《南史·檀道濟傳》:“ 道濟 立功前朝,威名甚重。”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楔子:“夫主姓 崔 ,官拜前朝相國。”

(3).前殿,正殿。《續資治通鑑·宋太宗淳化二年》:“今之 文德殿 ,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在 周 為中朝,在 漢 為前朝,在 唐 為正衙。”

柳陌

(1).植柳之路。 唐 劉禹錫 《踏歌詞》之二:“桃蹊柳陌好經過,燈下妝成月下歌。” 宋 周邦彥 《六醜·薔薇謝後作》詞:“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全元散曲·紅繡鞋》:“麗日和風柳陌,花開相間紅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鬧榭》:“絲竹隱隱,載將來一隊烏帽紅裙。天然風韻,映著柳陌斜曛。”

(2).舊指 * 。 元 方壺 《一枝花·妓女》套曲:“自生在柳陌中,長立在花街內。”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保甲·驅逐娼妓》:“故欲覓盜蹤,多從柳陌;欲追贜物,半費花街。”

見微

從小處看到跡兆。《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漢書·杜周傳贊》:“庶幾乎《關雎》之見微,非夫浮華博習之徒所能規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安貧》:“洪濤崔巍,輕艘塵漂,力與心違,徒嗟泣而罔建,乃悟達者之見微也。”《南史·傅亮傳》:“自知傾覆,求退無由,又作 辛有 、 穆生 、 董仲道 贊,稱其見微之美雲。”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柳梢

柳樹的末端。 唐 李商隱 《和友人戲贈》之一:“迢遞 青門 有幾關?柳梢樓角見南山。” 宋 歐陽修 《生查子》詞:“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元 劉因 《探春》詩:“春意雖微已堪惜,輕寒休近柳梢傍。”

付與

拿出;交給:盡力完成時代~我們的使命。

當年

在事情發生的同一年

這個新建的廠子當年就收回了投資

謝道韞

東晉詩人。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謝安侄女,王凝之之妻。曾在家遇雪,謝安問如何形容雪花,其侄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認為“未若柳絮因風起”,受到謝安稱賞。後世因而稱女子的詩才為“詠絮才”。

分疏

亦作“ 分疎 ”。1.辯白;訴說。《北齊書·祖珽傳》:“ 珽 自分疏,並雲與 元海 素相嫌,必是 元海 譖臣。” 唐 張鷟 《遊仙窟》:“娘子莫分疎。”《朱子語類》卷六六:“信也得,不信也得,無許多氣力分疎。” 魯迅 《墳·說鬍鬚》:“然而接著就招了改革家的反感,這也是應該的。我於是又分疏,一回,兩回,以至許多回。”

(2).指一樣一樣講清楚。《醒世恆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來到 賈 家,把這兩項銀子交付與 賈婆 ,分疏得明明白白。”

(3).疏遠。《北齊書·神武帝紀下》:“本望君臣一體,若合符契,不圖今日分疏到此。”

對面

(1)

(2) 對門

他就住在對面

(3) 當面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 正前方

楊志卻待要回言,只見對面松林里影著一個人。——《水滸傳》

詩詞推薦

雪後御園即景雜詠·其五原文_雪後御園即景雜詠·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