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許秀才原文
虬髭鐵面鶴精神,水鑒心胸不受塵。
吹耳松風靠藜杖,敞衣山月岸綸巾。
虎頭猿臂成何事,道骨方瞳亦可人。
他日西湖如過我,飲君一味武林春。
詩詞問答
問:贈許秀才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贈許秀才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贈許秀才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虬髭
亦作“虯髭”。1.捲曲的鬍鬚。 南朝 陳 徐陵 《移齊文》:“於是 衛 、 霍 、 甘 、 陳 ,虬髭瞋目,心馳 隴 路,志飲 河 源,乘勝長驅,未加所限。”
(2).即 虬髯客 。 唐 李鹹用 《別李將軍》詩:“一拜 虯髭 便受恩,宮門細柳五搖春。男兒自古多離別,懶對英雄淚滿巾。”參見“ 虬髯客 ”。
鐵面
(1).古代作戰時用以自衛的鐵制面具。《晉書·朱伺傳》:“ 夏口 之戰, 伺 用鐵面自衛,以弩的射賊大帥數人。”《南史·賊臣傳·侯景》:“見賊軍皆著鐵面,遂棄軍走。”《北齊書·神武帝紀下》:“ 西魏 晉州 刺史 韋孝寬 守 玉璧 ,城中出鐵面, 神武 使 元盜 射之,每中其目。”
(2).黑臉。 宋 蘇軾 《真興寺閣》詩:“當年 王中令 ,斫木南山赬。寫真留閣下,鐵面眼有稜。”
(3).喻指剛直無私的人。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一折:“則除是 包龍圖 ,那個鐵面沒人情。”
(4).比喻剛直、不徇私情。 清 方文 《送馬倩若令陽江》詩:“君家柱後惠文冠,鐵面霜威草木寒。”原註:“ 倩若 祖 蓼初 公曾為御史,劾權相。”《黑籍冤魂》第四回:“不料這 林大人 竟是鐵面無情,一些賄賂也不能搞。” 郭沫若 《海濤集·我是中國人》:“這本是很看得起我,這樣的條件在當時也可算是相當公平,但我由於自己的潔癖,鐵面拒絕了。”參見“ 鐵面御史 ”。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水鑒
見“ 水鑑 ”。
亦作“ 水鑒 ”。1.明澈如水之照映,故稱。 晉 陸雲 《答大將軍祭酒顧令文》詩之二:“心猶水鑒,函景內照。” 宋 蘇軾 《和黃秀才鑒空閣》:“明月本自明,無心孰為境。掛空如水鑑,寫此山河影。”
(2).明鑑。 明 文徵明 《送喬冢宰致仕還太原》詩之一:“啟事從來夸水鑑,移文曾不愧山靈。”參見“ 水鏡 ”。
(3).比喻清明無私。 清 錢謙益 《寄侯豫瞻督學江西》詩:“水鑑清時吏部郎,持衡專得典文章。”
心胸
猶“心中”,“內心”
受塵
即承塵,頂棚。 晉 束晳 《貧家賦》:“有漏狹之草屋,無蔽覆之受塵。”
松風
(1).松林之風。 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松風遵路急,山煙冒壠生。”《南史·隱逸傳下·陶弘景》:“特愛松風,庭院皆植松,每聞其響,欣然為樂。” 唐 杜甫 《玉華宮》詩:“溪迴松風長,蒼鼠竄古瓦。” 清 姚鼐 《題張篁村萬木奇峰圖》詩:“松風遠自雲中起,搖盪雲光山色里。” 李廣田 《記問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後吧,山裡的泉水,萬馬奔騰的向下馳去,發出嚇人的聲響,又加以松風呼嘯,自己就像在海濤中夜行。”
(2).古琴曲《風入松》的別稱。 唐 李白 《鳴皋歌送岑徵君》:“盤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風》兮寂萬壑。” 宋 蘇軾 《十二琴銘·鶴歸》詩:“白鶴歸來見曾玄,《隴頭》《松風》入朱絃。” 明 唐順之 《銅雀台》詩之二:“翠襦霑《薤露》,錦瑟入《松風》。”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紙窗兒明,僧房兒雅,一椀松風啜罷,兩箇傾心地便説知心話。” 凌景埏 校註:“松風,指茶。”
藜杖
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質輕而堅實。《晉書·山濤傳》:“ 魏帝 嘗賜 景帝 春服,帝以賜 濤 ,又以母老,並賜藜杖一枚。”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敘飲》:“藜杖西山且挾書,蹉跎光景徂。” 陳毅 《夏夜由王家坪歸楊家嶺》詩:“ 延水 波濤翻駭浪,一燈藜杖送人歸。”
綸巾
古代用青絲帶做的頭巾,又名諸葛巾
虎頭
(1).謂頭形似虎,古時以為貴相。《東觀漢記·班超傳》:“相者曰:‘生燕頷虎頭,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南史·陳紀下·宣帝》:“ 張子煦 見而奇之,曰:‘此人虎頭,當大貴也。’” 宋 陸游 《憶昔》詩:“虎頭空有相,麟閣竟無緣。”
(2).一種屋飾。《淮南子·本經訓》“盤紆刻儼” 漢 高誘 註:“刻儼,浮首、虎頭之屬,皆屋飾也。”
(3).頭部畫有虎形的艦隻。 宋 陳師道 《和魏衍三日》之二:“虎頭魚尾不知數,朱旗一點來奔雲。” 任淵 注引 虞世基 《水土記》:“ 梁孝元 作神獸艦,頭畫虎豹,以助軍威。”
(4). 晉 代畫家 顧愷之 字。 唐 杜甫 《題玄武禪師屋壁》詩:“何年 顧虎頭 ,滿壁畫 瀛州 。”
猿臂
亦作“猨臂”。1.謂臂長如猿,可以運轉自如。《史記·李將軍列傳》:“ 廣 為人長,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臂如猨,通肩。” 唐 羅鄴 《老將》詩:“弓欺猿臂秋無力,劍泣虯髯曉有霜。” 清 方登嶧 《紀事》詩:“都尉魚麗開 細柳 ,將軍猿臂射長楊。”
(2).形容勇武。 前蜀 貫休 《上盧使君》詩:“賓從皆鳳毛,爪牙悉猿臂。” 明 申時行 《大閱詩應制》:“虬鬚天策將,猿臂羽林兒。”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道骨
修道者的氣質。 唐 王昌齡 《就道士問<周易參同契>》詩:“嗟余無道骨,發我入 太行 。” 宋 孔平仲 《送謝仲規致仕》詩:“觀公眉宇秀,凜凜有道骨。” 明 馮夢龍 《女丈夫·洪客祈雨》:“道骨合棲 蓬島 ,奈雄心一片難消。”
方瞳
方形的瞳孔。古人以為長壽之相。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 老聃 在 周 之末,居 反景日室 之山,與世隔絶,有黃髮老叟五人……瞳子皆方,面色玉潔,手握青筠之杖,與 聃 共談天地之數。” 唐 李白 《游太山》詩之二:“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王琦 註:“按仙經云:八百歲人瞳子方也。” 宋 蘇軾 《子玉以詩見邀同刁丈游金山》詩:“更有方瞳八十一,奮衣矍鑠走山中。” 清 趙翼 《反曤目篇壽王西莊七十》詩:“直至方瞳年,巖電常晶熒。”
可人
適合人的心意
他日
(1) 將來;來日,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他日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驢一鳴。——《戰國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傳》
願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區以西,三面環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長15公里,被孤山、白堤、蘇堤分隔為外西湖、里西湖、後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一味
(1) 盲目,不顧客觀條件
一味蠻幹
(2) 單純地
先生何故一味推脫
武林
(1).舊時 杭州 的別稱,以 武林山 得名。 宋 蘇軾 《送子由使契丹》詩:“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應夢 武林 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題畫》:“自家 武林 蘭瑛 ,表字 田叔 ,自幼馳聲畫苑。” 林紓 《重修宋輔文侯牛公墓記》:“ 武林 為東南山水名區。” 葉葉 《夢吳江行》詩:“忽聞羽書自東來, 武林 今夕成蒿萊。” 宋 周密 有《武林舊事》一書,專記 杭州 事跡。
(2).武術界。如:武林高手,武林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