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淵之原文
君不見十月狂風吹白雪,長安城中地欲裂。朱門酒壚紅炙天,空里瓊花旋消滅。
由來都國盛繁華,青雲絡繹滿仙車。
浪說黃金賜寒士,爭言白璧謁侯家。
驕矜意氣遙相羨,片善朝推蒙夕薦。
待詔虛沉金馬門,傳宣直上麒麟殿。
王郎濩落爾何求,千里乘驢被黑裘。
空論作賦稱才子,未肯低眉事貴游。
知君不得逢楊意,終愧明時老督郵。
詩詞問答
問:贈王淵之的作者是誰?答:徐禎卿
問:贈王淵之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徐禎卿的名句有哪些?答:徐禎卿名句大全
參考注釋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十月
格里氏歷(即陽曆)每年的第十個月——縮寫Oct.
狂風
(1) 氣象術語中指速度為每小時88到108公里的風
(2) 猛烈的風。比喻破壞性的力量或影響
戰爭的狂風摧毀了他的家
白雪
(1).潔白的雪。《孟子·告子上》:“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唐 岑參 《熱海行送崔侍御還京》:“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遙旋滅。”《紅樓夢》第四九回回目:“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陳毅 《延安寶塔歌》:“紅日照白雪,萬眾齊仰望。”
(2).比喻白色物。 唐 張鷟 《遊仙窟》:“黑雲裁兩鬢,白雪分雙齒。” 宋 蘇舜欽 《次韻和師黯》:“青雲失路初心遠,白雪盈簪壯志閒。”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詩說·白雪黃雲》:“詩人喜 荊公 ‘繰成白雪桑重緑,割盡黃雲稻正青’之句,莫不極口稱誦,而不知其有斧鑿痕。竊謂雪不成繰,雲不可割,請易繰為捲,易割為收,則絲麥自見。” 元 盧摯 《沉醉東風·春情》曲:“白雪柳絮飛,紅雨桃花墜。”
(3).古琴曲名。傳為 春秋 晉 師曠 所作。 戰國 楚 宋玉 《諷賦》:“中有鳴琴焉,臣援而鼓之,為《幽蘭》、《白雪》之曲。”《淮南子·覽冥訓》:“昔者 師曠 奏《白雪》之音,而神物為之下降。”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揚《白雪》,發清角,理正聲,奏妙曲。” 唐 李白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詩:“《白雪》亂縴手,《緑水》清虛心。” 清 曹寅 《冬蘭》詩:“此即希聲曲,應和《白雪》彈。”
(4).喻指高雅的詩詞。 唐 羅隱 《秋日有酬》詩:“腰間印佩黃金重,卷里詩裁白雪高。” 前蜀 韋莊 《對酒》詩:“白雪篇篇麗,清酤盞盞深。” 宋 王禹偁 《次韻和仲鹹送池秀才西遊》:“青霄路在何難到,白雪才高豈易酬。” 清 陳維崧 《沁園春·同遠公和友人贈答之作》詞:“況白雪連箱,讀之氣盡;紅牙一曲,聞者心灰。”
(5).詞調名。 宋 楊無咎 創作。雙調九十五字。《詞譜》卷二四:“《白雪》,調見《逃禪集》, 楊無咎 自製曲題,本賦雪,故即以‘白雪’名調。”
(6).道教語。指水銀。一說指唾液。 唐 呂岩 《敲爻歌》:“拔取天根並地髓,白雪黃芽自長成。” 宋 蘇軾 《辨道歌》:“離南為室坎為家,先凝白雪生黃芽。”《西遊記》第十七回:“原來是三個妖魔,席地而坐……都在那裡高談闊論。講的是立鼎安爐,摶砂鍊汞,白雪黃芽,傍門外道。”
長安
長安地名始於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陝西西安一帶
中地
(1).指土質中等的土地。《周禮·地官·小司徒》:“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管子·乘馬》:“上地方八十里與下地方百二十里,通於中地方百里。”《後漢書·仲長統傳》:“今者土廣民稀,中地未墾。” 李賢 註:“上田已耕,唯中地以下未也。”
(2).中原;中國。《魏書·崔浩傳》:“ 太祖 用漠北醇樸之人,南入中地,變風易俗,化洽四海。”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飲茶》:“始自中地,流於塞外。”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中地素以驕奢之習為寶,或詩畫美艷,金玉精奇,非一無可取,第是寶之下者也。”
(3).中心;中央。 南朝 陳後主 《洛陽道》詩之三:“建都開 洛 汭,中地乃城陽。”《舊唐書·禮儀志一》:“立秋後十八日迎黃靈於中地,祭 黃帝 。”
(4).指中部地區。 清 梅曾亮 《王剛節公家傳》:“兩 廣 總督檄以兵控兩省中地。”
(1).適應各種土壤。《周禮·考工記·車人》:“倨句磬折,謂之中地。” 鄭玄 註:“中地之耒,其疵與直者如磬折,則調矣。” 孫詒讓 正義引 戴震 曰:“中地謂無不宜也。宜堅不宜柔,宜柔不宜堅為不中地;利推不利發,利發不利推為不中地。”
(2).指命中之處。《莊子·德充符》:“游於 羿 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
(3).及至於地。《淮南子·俶真訓》:“今夫冶工鑄器,金踴躍於罏中,必有波溢而播棄者,其中地而凝滯,亦有以象於物者矣。”
朱門
(1) 古代王公貴族的住宅大門漆成紅色,表示尊貴
(2) 舊時借指豪富人家
酒壚
賣酒處安置酒瓮的砌台。亦借指酒肆、酒店。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傷逝》:“ 王濬沖 為尚書令,著公服,乘軺車,經 黃公 酒壚下過。” 宋 周邦彥 《側犯》詞:“見説胡姬,酒壚寂靜,煙鎖漠漠,藻地苔井。” 明 徐禎卿 《贈別獻吉》詩:“日暮經過 燕 趙 客,解裘同醉酒壚旁。” 郁達夫 《秋夜懷人》詩之四:“憶煞 藍亭 舊酒壚,當年曾醉病 相如 。”
酒罏:即酒壚。《漢書·食貨志下》“率開一盧以賣”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如淳 曰:“酒家開肆待客,設酒罏,故以罏名肆。”《全元散曲·水仙子帶折桂令·飲興》:“小糟新酒滴珍珠,醉倒 黃公 舊酒罏。” 明 何景明 《春日劉薛二子過》詩:“未似 高陽 侶,垂鞭向酒罏。”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畿輔·禁歌妓》:“國初 臨川 人 揭軌 ,以舉明經至京,宴南市樓,有詩云:‘詔出金錢送酒罏,綺樓勝會集文儒。’”參見“ 酒壚 ”。
瓊花
(1).一種珍貴的花。葉柔而瑩澤,花色微黃而有香。 宋 淳熙 以後,多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 唐 李白 《秦女休行》:“西門 秦氏 女,秀色如瓊花。”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下:“ 揚州 后土廟 有瓊花一株,或雲自 唐 所植,即 李衛公 所謂玉蕊花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瓊花》:“ 揚州 后土祠 瓊花,天下無二本,絶類聚八仙,色微黃而有香。 仁宗 慶曆 中,嘗分植禁苑,明年輒枯,遂復載還祠中,敷榮如故。 淳熙 中, 壽皇 亦嘗移植南內,逾年憔悴無華,仍送還之。其後,宦者 陳源 ,命園丁取孫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則大減矣。 杭 之 褚家塘 瓊花園是也。今 后土 之花已薪,而人間所有者,特當時接本,髣髴似之耳。”
(2).古歌曲名。即《玉樹後庭花》。 清 洪昇 《長生殿·定情》:“《瓊花玉樹》,《春江夜月》,聲聲齊唱。” 清 陳文述 《青溪吊江總宅》詩:“當時《玉樹》臨風曲,異日《瓊花》水調歌。”
(3).比喻雪花。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早春雪中作吳體見寄》:“威仰噤死不敢語,瓊花雲魄清珊珊。” 宋 楊萬里 《觀雪》詩:“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蘂玉無香。” 元 呂止庵 《集賢賓·嘆世》曲:“到冬來落瓊花陣陣飄,剪鵝 * 片飛。” 陳毅 《蝶戀花·訪問亞洲三國喀布爾望雪山》詞:“一望瓊花爭怒放,飛越羣山,人喜從天降。”
消滅
(1) 消失;滅亡
(2) 使消滅;除掉人或事物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都國
國都,都城。《荀子·儒效》:“工匠之子莫不繼事,而都國之民安習其服。居 楚 而 楚 ,居 越 而 越 ,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積靡使然也。”《韓非子·揚權》:“故曰:毋富人而貸焉,毋貴人而逼焉,毋專信一人而失其都國焉。” 明 何景明 《子昂畫馬歌》:“吁嗟內乘無人識,想見奔騰過都國。”
繁華
(1) 繁榮熱鬧
繁華大街
(2) 指容貌美麗或地位顯貴
青雲
(1) 比喻高官顯爵
平步青雲
(2) 舊時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雲之士
(3) 比喻隱居
形入紫闥,而意在青雲
(4) 天空
絡繹
亦作“ 絡驛 ”。連續不斷;往來不絕。《文選·馬融<長笛賦>》:“繁縟絡繹, 范 蔡 之説也。” 李善 註:“辭旨繁縟,又相連續也。” 張銑 註:“笛聲繁多,相連不絶,如 范雎 、 蔡澤 之説辭也。”《後漢書·烏桓傳》:“是時四夷朝賀,絡驛而至。”《明史·聊讓傳》:“邇歲土木繁興,異端盛起,番僧絡驛,污吏縱橫。” 沉從文 《泥塗》:“婦人們記起家中出痘疹的兒子,上年紀的想起自己的腰脊骨風痛,絡繹走來,又陸續的回去了。”
浪說
(1).妄說;亂說。《禮記·王制》“假於鬼神,時日卜筮以疑眾,殺” 唐 孔穎達 疏:“妄陳禍福,浪説妖祥。” 宋 司馬光 《示道人》詩:“君不見 太上老君 頭似雪,世人浪説駐童顏。”《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浪説曾分 鮑叔 金,誰人辨得 伯牙 琴?”
(2).漫說,別說。
黃金
(1)
(2) 銅
黃金折。——《戰國策·齊策四》
太傅齎黃金。
(3) 金
天作黃金色。——《廣東軍務記》
(4) 金黃色
黃金絡馬頭。——《樂府詩集·陌上桑》
(5) 見“金”
寒士
(1) 出身低微的讀書人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 貧困的人
爭言
爭辯;爭吵。《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昭王 至,聞其( 范雎 )與宦者爭言,遂延迎。”《漢書·灌夫傳》:“今人毀君,君亦毀之,譬如賈豎女子爭言,何其無大體也!”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府縣·劉際明太守》:“有一別駕起明經者,偶以酒令與 高相 爭言,遂各出揭相攻。”
白璧
平圓形而中有孔的白玉。《管子·輕重甲》:“ 禺氏 不朝,請以白璧為幣乎?”《史記·滑稽列傳》:“於是 齊威王 乃益齎黃金千溢,白璧十雙,車馬百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鮑丘水》:“ 北平 徐氏 有女, 雍伯 求之,要以白璧一雙。” 宋 劉過 《念奴橋·留別辛稼軒》詞:“白璧追歡,黃金買笑,付與君為主。”
侯家
猶侯門。指顯貴人家。 明 何景明 《明月篇》詩:“侯家臺榭光先滿, 戚里 笙歌影乍低。”
驕矜
驕傲自負。《韓非子·難一》:“使小臣有智慧型而遁 桓公 ,是隠也,宜刑;若無智慧型而虛驕矜 桓公 ,是誣也,宜戮。”《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聞之,意驕矜而有自功之色。” 宋 歐陽修 《送徐生之澠池》詩:“我昔初官便 伊 洛 ,當時意氣尤驕矜。” 清 沉育 《謁董江都祠墓》詩:“一代師儒崇道義,諸王子弟斂驕矜。” 魏巍 《誰是最可愛的人》:“他們並不驕矜地,而是謙遜地注視著我。”
意氣
(1) 志向與氣概
意氣風發
意氣揚揚。——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精神;神色
意氣自若。——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意氣之盛。——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3) 志趣
意氣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緒
意氣用事
片善
微小的優點。 南朝 宋 鮑照 《代放歌行》:“一言分珪爵,片善辭章萊。” 唐 白居易 《賦賦》:“微才無忽,片善是求。” 宋 葉適 《觀文殿學士陳公文集序》:“公雖負絶類異能,不以己形物,後生片善,譽奬不容口。” 明 何景明 《壽許司馬》詩:“片善無攸伏,微言得具陳。”
待詔
(1).等待詔命。《文選·揚雄<甘泉賦>序》:“ 孝成帝 時,客有薦 雄 文似 相如 者……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 張銑 註:“待詔,待天子命也。” 唐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 清 惠士奇 《送蔣樹存之官餘慶》詩:“待詔吾留 金馬門 ,修書君上 南薰殿 。”
(2).官名。 漢 代徵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詔公車,其特異者待詔 金馬門 ,備顧問,後遂以待詔為官名。《漢書·王莽傳中》:“ 莽 誅滅待詔,而封告者。” 唐 有翰林待詔,負責四方表疏批答、應和文章等事。後改為翰林供奉。 明 清 翰林院屬官有待詔,秩從九品,掌校對章疏文史,為低級事務官。
(3).待命供奉內廷的人。 唐 代不僅文詞經學之士,即醫卜技術之流,亦供直於內廷別院,以待詔命。因有醫待詔、畫待詔等名稱。 宋 元 時對手藝工匠尊稱為待詔,本此。《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裱褙鋪里﹞ 璩待詔 問:‘府幹有何見諭?’虞候道:‘無甚事,閒問則個。’”《水滸傳》第四回:“ 智深 走到鐵匠鋪門前看時,見三個人打鐵。 智深 道:‘兀那待詔,有好鋼鐵么?’”《醒世恆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看那娘子,正與澆蠟燭待詔説話。”
(4).舊時農村里稱理髮師為“待詔”。 李劼人 《 * 》第一部第二章:“ 楚用 幾個人早都交卷完畢,在理髮室找待詔梳了髮辮。”
金馬門
漢 代宮門名。學士待詔之處。《史記·滑稽列傳》:“ 金馬門 者,宦﹝者﹞署門也。門傍有銅馬,故謂之曰‘金馬門’。” 唐 劉禹錫 《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詩:“籍通 金馬門 ,身在 銅駝陌 。” 宋 高似孫 《緯略》卷七:“待詔 金馬門 , 漢 盛選也。以 漢 之久,而膺此選者僅若此耳,殊不輕畀也。”亦省稱“ 金門 ”。 漢 揚雄 《解嘲》:“與羣賢同行,歷 金門 上 玉堂 有日矣。” 唐 李賀 《酒罷張大徹索贈詩》:“ 金門 石閣 知卿有,豸角雞香早晚含。”
傳宣
(1).傳達宣布。《後漢書·公孫瓚傳》:“令婦人習為大言聲,使聞數百步,以傳宣教令。”《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天禧三年》:“使臣傳宣取物,承前止是口傳詔令,別無憑由,致因緣盜取錢物。”
(2).指宣傳。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三章:“再增乎此,則地太遠,人太多,傳宣之腦筋漸不敏捷,則合眾難。”
(3).傳令宣召。 宋 范鎮 《東齋記事》卷一:“正月十四日,上御樓,遣中使傳宣從官”。《宣和遺事》後集:“ 粘罕 使人白帝曰:‘此北國皇后弟也,傳宣至此,催促陛下議諭事。’”《三俠五義》第十七回:“有勞夫人,傳宣官差完了。”
(4).猶傳揚。 明 邵璨 《香囊記·褒封》:“億兆騰歡,四海傳宣。” 郭沫若 《集外·不滅的光輝》:“ 魯迅 精神是早在被人傳宣著的,但這精神的真諦,不就是‘不妥協’的三個字嗎?”
(5).傳達號令的官吏。《續資治通鑑·宋真宗天禧三年》:“今請下入內侍省置傳宣契約司,專差內臣一員主之。”《說岳全傳》第五七回:“ 宋 營軍士拾得箭書,忙與傳宣説知。”
直上
(1).方位詞。上,上面。用於名物詞之後。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頭直上亂紛紛雪似篩,耳邊廂颯剌剌風又擺。” 元 李景賢 《劉行首》第二折:“我身穿著百衲袍,腰纏著碌簌絛。頭直上丫髻三角。”
(2).向上,向前。 唐 丘為 《尋西山隱者不遇》詩:“絶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 侯興 與渾家都搬將入去,直上去趕。”
麒麟殿
漢 代宮殿名。《漢書·佞幸傳·董賢》:“後上置酒 麒麟殿 , 賢 父子親屬宴飲。”亦省稱“ 麒麟 ”。《文選·張衡<西京賦>》:“ 麒麟 、 朱鳥 , 龍興 、 含章 。” 李善 註:“ 漢 宮闕名,有 麒麟殿 、 朱鳥殿 。”
濩落
原謂廓落。引申謂淪落失意。 唐 韓愈 《贈族姪》詩:“蕭條資用盡,濩落門巷空。” 唐 王昌齡 《贈宇文中丞》詩:“僕本濩落人,辱當州郡使。” 宋 蘇軾 《欲就蒜山松林中卜居》詩:“我材濩落本無用,虛名驚世終何益?” 沉礪 《感懷》詩之四:“莫更生涯嗟濩落, 天津橋 畔有啼鵑。”
里乘
鄉鎮志;地方志。 沉昌直 《<柳溪竹枝詞>序》:“而即此鄉里軼聞,小小點綴,以備里乘之搜採,且亦不可得。”
黑裘
紫貂皮製成的裘。 唐 杜甫 《村雨》詩:“攬帶看朱紱,開箱覩黑裘。” 唐 溫庭筠 《過西堡塞北》詩:“白馬犀匕首,黑裘金佩刀。”
空論
空洞不切實際的言論
切不可只發空論
稱才
美才,賢才。《後漢書·陳蕃傳》:“夫獄以禁止姦違,官以稱才理物。若法虧於平,官失其人,則王道有缺。”參見“ 稱材 ”。
低眉
形容順從或和善的樣子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貴游
亦作“ 貴游 ”。指無官職的王公貴族。亦泛指顯貴者。《周禮·地官·師氏》:“掌國中失之事以教國子弟,凡國之貴遊子弟學焉。” 鄭玄 註:“貴遊子弟,王公之子弟。游,無官司者。”《梁書·儒林傳序》:“朕肇基明命,光宅區宇,雖耕耘雅業,傍闡藝文,而成器未廣,志本猶闕,非以鎔范貴游,納諸軌度,思欲式敦讓齒,自家刑國。”《北史·魏收傳》:“見當塗貴游,每以言色相悅。” 唐 韋應物 《長安道》詩:“貴游誰最貴, 衛 霍 世難比。” 清 黃景仁 《雜詩》:“後門別寒素,前門揖貴游;前後難俱存,終捐舊朋儔。”
見“ 貴游 ”。
不得
用在動詞後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吾不得而見之矣。——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明時
(1).闡明天時的變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時。” 孔穎達 疏:“脩治厤數以明天時也。”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治歷明時,盈縮之度無準。”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治歷明時之本,固在於此也。”
(2).指政治清明的時代。古時常用以稱頌本朝。《隸續·漢沛相范皮闕》:“嗟痛明時, 仲治 旡年。”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志欲自效於明時,立功於聖世。” 嚴復 《戊戌八月感事》詩:“求治翻為罪,明時誤愛才。”
督郵
官名。 漢 置,郡的重要屬吏,代表太守督察縣鄉,宣達教令,兼司獄訟捕亡。 唐 以後廢。《漢書·尹翁歸傳》:“ 延年 大重之,自以能不及 翁歸 ,徙督郵。”《後漢書·何敞傳》:“立春日,常召督郵還府。” 唐 盧綸 《送鮑中丞赴太原》詩:“專幙臨都護,分曹制督郵。”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羅鄴》:“既而俯就督郵,不得志。” 清 袁枚 《隨園隨筆·督郵》:“ 史弼 遷 山陽 太守,其妻 鉅野 薛氏 ,以三互之禁,轉拜 平原 相督郵,似督郵官卑而權重。此 淵明 所以有折腰之説。”
詩文賞析
【注釋】:(淵之放游濩落廿年,頃來京師,將從卑宦,飲以卮酒,
並為歌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