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其四原文
邪徑捷轘轅,康莊塞荊榛。
趨舍既異路,誰能復隨群。
作苦念田家,值茲伏臘辰。
酒酣仰天呼,盡醉同比鄰。
生世聊復爾,委身亦奚論。
詩詞問答
問:詠懷·其四的作者是誰?答:張達
問:詠懷·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六部 出處:元音遺響卷九
參考注釋
邪徑
亦作“ 邪逕 ”。1.比正道近便的小路。《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成帝 時謌謡又曰:‘邪徑敗良田,讒口亂善人。’” 晉 皇甫謐 《高士傳·焦先》:“冬夏袒不著衣,臥不設席,又無蓐,以身親土,其體垢污,皆如泥滓。不行人間,或數日一食,行不由邪徑,目不與女子。” 清 顧圖河 《任運》詩:“善走須得途,邪徑不可行。”
(2).比喻不正當的行徑。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子且下車,子適知邪徑之速,不慮失道之迷。”《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背真原,驀邪逕,夸俊誇能頭上騁。” 明 何景明 《何子·上作》:“正道壞則邪徑成,公室衰則私門盛。” 章炳麟 《魏武帝頌》:“布貞士於周行,遏苞苴於邪徑。”
轘轅
(1) 形勢險要的道路
凡兵主必先審知地圖轘轅之險。——《管子》
(2) 即轘轅山,在河南省偃師縣東南,鞏縣西南,登封縣西北,山路環曲奪險,古稱轘轅道
使司徒禁掠欒氏者,歸所取焉,使候出諸 轘轅。——《左傳》
(3) 關名,在河南轘轅山
轘轅之險,濫車之水。——《集韻》
康莊
(1).四通八達的大道。 唐 白居易 《和松樹》詩:“漠漠塵中槐,兩兩夾康莊。”
(2).謂寬闊平坦。《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自如 淳于髠 以下,皆命曰列大夫,為開第康莊之衢。”《恨海》第五回:“原來是一條康莊大道,那逃難的人馬絡繹不絶。”
(3).喻指心胸寬廣。 唐 權德輿 《送別沅汎》詩:“徇吾刺促心,婉爾康莊姿。”
荊榛
(1).亦作“ 荊蓁 ”。泛指叢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 三國 魏 曹植 《歸思賦》:“城邑寂以空虛,草木穢而荊榛。”一本作“ 荊蓁 ”。 唐 李白 《古風》之一:“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金 元好問 《續小娘歌》之七:“傷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荊榛不見人。” 清 吳偉業 《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詩:“三江風月尊前醉,一郡荊榛笛里聲。”
(2).謂沒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錦箋記·聞訃》:“閨中何意,半道荊蓁,情隔雲泥。”
(3).比喻艱危,困難。《舊唐書·宦官傳·楊復恭》:“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 元 許謙 《馮公嶺》詩:“胸中芥蒂未盡去,須信坦道多荊榛。”
(4).比喻惡人。 元 麻革 《過陝》詩:“豺狼滿地荊榛合,目斷 中條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未許其冠帶春秋,遂至夫荊榛天地。” 清 厲鶚 《東城雜記·陳御史元倩》:“手披荊榛,身御魑魅。” 周實 《民立報出版日祝賦》詩:“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荊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笑譚之頃,便起荊榛。”
趨舍
(1).亦作“ 趨捨 ”。取捨。亦引申為好惡。《韓非子·解老》:“人無愚智,莫不有趨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禍福之所由來。” 陳奇猷 集釋:“趨舍,即取捨。” 晉 葛洪 《抱朴子·交際》:“故雖位顯名美,門齊年敵,而趨舍異規,業尚乖互者,未嘗結焉。” 唐 駱賓王 《螢火賦》:“殆未明其趨舍,庸詎識其旨意,子尚不知魚之為樂,吾又安知螢之所利。” 宋 葉適 《宋廄父墓志銘》:“每與余言,自謂樂甚,非人所知。且其趨捨不同流,知奚用為?” 明 湯顯祖 《復牛春宇中丞書》:“夫以貴鄉二老趨舍不同,則南北之情益無足異矣。”
(2).進退;動止。 漢 荀悅 《申鑒·雜言上》:“夫酸鹹甘苦不同,嘉味以濟,謂之和羹。宮商角徵不同,嘉音以章,謂之和聲。臧否損益不同,中正以訓,謂之和言。趨舍動靜不同,雅度以平,謂之和行。” 明 方孝孺 《許士修墓銘》:“言必出乎正,動必由乎禮,趨舍取予,鹹則乎古之君子,而無所苟。”
(3).指舉止,行為。《淮南子·俶真訓》:“夫趨舍行偽者,為精求於外也。”
見“ 趨舍 ”。
作苦
(1).耕作辛苦。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炰羔,斗酒自勞。” 宋 王安石 《山田久欲拆》詩:“龍骨已嘔啞,田家真作苦。”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蛙神》:“兒婦朝侍食暮問寢,事姑者,其道如何?所短者,不能吝佣錢,自作苦耳。”
(2).感到痛苦。謂難受。《水滸傳》第六七回:“哥哥憂得作苦,便請回山。”
田家
(1) 農家
邀我到田家。——唐· 孟浩然《過故人莊》
(2) 農夫
伏臘
亦作“ 伏臈 ”。1.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伏”在夏季伏日,“臘”在農曆十二月。《史記·留侯世家》:“ 留侯 死,並葬黃石,每上冢伏臘,祠 黃石 。”《後漢書·孝明帝紀》:“今百姓送終之制,競為奢靡。生者無擔石之儲,而財力盡於墳土。伏臘無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 明 唐順之 《皇陵行》:“伏臈烝嘗時不後,清明寒食更澆酒。”
(2).指伏祭和臘祭之日,或泛指節日。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周書·晉盪公護傳》:“每四時伏臘, 高祖 率諸親戚,行家人之禮,稱觴上壽。”《梁書·處士傳·何胤》:“每伏臘放囚還家,依期而返。” 清 錢謙益 《壽何嶧縣序》:“兩從叔翩翩少年,歲時伏臘,與先生輩徵逐讌飲,有承平王孫之樂。”
(3).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質資料。 唐 白居易 《江樓早秋》詩:“欲作雲泉計,須營伏臈資。” 宋 蘇舜欽 《答韓持國書》:“此雖與兄弟親戚相遠,而伏臘稍充足,居室稍寬。”《金史·王去非傳》:“督妻孥耕織以給伏臘。”
酒酣
謂酒喝得盡興,暢快。《呂氏春秋·長攻》:“ 代君 至,酒酣,反斗而擊之,一成腦塗地。”《史記·高祖本紀》:“酒酣, 高祖 擊築,自為歌詩。”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不醒不醉曰酣。一曰酣,洽也。” 晉 左思 《詠史》之六:“ 荊軻 飲 燕 市,酒酣氣益振。”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六:“微雨喜初霽,酒酣江復清。”
仰天
仰面向天
仰天大笑
盡醉
盡情醉酒。 唐 杜甫 《雨過蘇端》詩:“濁醪必在眼,盡醉攄懷抱。”《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老伯酒量極高的,當日同先君吃半夜,今日也盡醉纔好。”
比鄰
(1) 近鄰,街坊
跟車站比鄰的那個工廠
生女猶得嫁比鄰。——唐· 杜甫《兵車行》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2) 鄰近
融與 鴻豫州里比鄰。——《後漢書·孔融傳》
生世
(1).活在世上。《後漢書·儒林傳下·周澤》:“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六:“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宋 陸游 《作籬》詩:“生世八十餘,日夜迫衰老。”
(2).猶身世。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 信 生世等於 龍門 ,辭親同於 河洛 。” 明 李贄 《初潭集·夫婦四》:“ 蔡文姬 、 王明君 同是上流婦人,生世不幸,皆可悲也。”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 湘水 流域和 屈原 的生世有密切關聯。”
(3).猶言一生一世;一輩子。 宋 周邦彥 《玉團兒》詞:“賴得相逢,若還虛過,生世不足。” 明 李贄 《與周友山書》:“故知學出世法真為生世在苦海之中,苦而又苦,苦之極也,自不容不以佛為乘矣。” 吳組緗 《山洪》十三:“我這生世是個孤老命,我也修修來世。”
(4).謂有生民之世。 陳去病 《論戲劇之有益》:“彼其見解其理想,以為吾自祖宗以來,知有 珠申 ,生世以降,即蒙辮髮。”
聊復爾
見“ 聊復爾耳 ”。
委身
將身心交付
委身為賈人婦。——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她中年時委身一位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