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陵釣台

作者:胡安國 朝代:宋代

嚴陵釣台原文

歸隱桐江知幾春,靜看浮世一漚輕。

此心有處元無著,誤說持竿作釣名。

詩詞問答

問:嚴陵釣台的作者是誰?答:胡安國
問:嚴陵釣台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嚴陵釣台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庚韻

2. 輿地紀勝卷八《兩浙西路·嚴州》

參考注釋

歸隱

回到民間或故鄉隱居

歸隱故園

桐江

富春江 的上游。即 錢塘江 流經 桐廬縣 境內一段。 唐 陸龜蒙 《釣車》詩:“ 洛 客見詩如有問,輾煙衝雨過 桐江 。” 宋 楊萬里 《甲午出知漳州晚發舩龍山暮宿桐廬》詩之一:“海潮也怯 桐江 浄,不遣濤頭過 富春 。” 元 薩都剌 《釣台夜興》詩:“仙茶旋煮 桐江 水,坐客遙分石壁燈。” 明 張居正 《應制題畫漁人》詩之二:“若非 渭水 持竿客,定是 桐江 把釣人。”

知幾

謂有預見,看出事物發生變化的隱微徵兆。《易·繫辭下》:“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凟,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後漢書·袁紹傳》:“監軍之計,在於持牢,而非見時知幾之變也。” 唐 吳筠 《覽古》詩之十二:“達者貴量力,至人尚知幾。” 清 方文 《贈錢馭少》詩之二:“ 伯子 知幾早,逃名 震澤 西。”

浮世

人間,人世。舊時認為人世間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稱。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逍遙浮世,與道俱成。” 唐 許渾 《將赴京留贈僧院》詩:“空悲浮世雲無定,多感流年水不還。”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覷百年浮世,似一夢 華胥 。” 丁玲 《母親》二:“ 曼貞 這時,也正有著一種悲涼的浮世的感覺。”

一漚

一個水泡。佛教用以喻無常生滅。《楞嚴經》卷六:“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庭戒諸兒》:“欲言則差,欲心則謬,如一漚生,一漚滅,還入於海。漚自妄見,海無生滅。” 金 元好問 《巨然松吟萬壑圖》詩:“胸中刺鯁無九澤,畫裡風煙纔一漚。”《三藏法數》卷四:“漚者,水泡也。海本澄湛,因風飄鼓,發起水泡。以譬大覺之性,真浄明妙,因心妄動,生起虛空世界。虛空世界在大覺性中,如大海中之一漚耳。”

有處

謂有處置的辦法。《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你兩人且莫悲傷,我看你不像哥妹,快説真情,下官有處。”《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宋敦 道:‘這價錢也是公道了。’想起……不上一百銅錢,總湊與他,還不勾一半。‘我有處了, 劉順泉 的船在 楓橋 不遠。’便對 陳三郎 道:‘價錢依了你,只是還要到一個朋友處借辦,少頃便來。’”

有處所。《呂氏春秋·圜道》:“ 黃帝 曰:‘帝無常處也,有處者乃無處也。’” 陳奇猷 校釋:“此文謂帝無永恆不變之處所,乃是在‘有處所’與‘無處所’之間遞相變換。”

無著

沒有落腳依靠之處

無著入手

持竿

執持釣竿。指釣魚。《莊子·秋水》:“ 莊子 釣於 濮水 , 楚王 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莊子 持竿不顧。” 唐 綦毋潛 《春泛若耶溪》詩:“生事且瀰漫,願為持竿叟。”

釣名

作偽以求虛名。《管子·法法》:“釣名之士,無賢士焉。”《漢書·公孫弘傳》:“夫以三公為布被,誠飾詐欲以釣名。” 顏師古 註:“釣,取也。言若釣魚之謂也。” 唐 張志和 《漁父》詞之八:“蘭棹快,草衣輕,只釣鱸魚不釣名。” 蘇曼殊 《天涯紅淚記》第一章:“夫隱者固非釣魚而釣名耳,老夫何與焉!”

詩詞推薦

嚴陵釣台原文_嚴陵釣台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