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鱧鰋有懷原文
浚沼植菱芡,圍以陂與塘。
澄流深且闊,鱗屬恣潛藏。
在淵日以久,美惡類繁昌。
一朝事搜捕,欲去其莠稂。
惟此鱧鰋種,如彼獸中狼。
君子所不食,太液安可容。
況食其比倫,鯉鯽胥被戕。
獨恨頑惡流,偏足趨避方。
網罶既難獲,竿絲亦弗上。
有人謂余言,魚居水中央。
截源涸其波,彼醜安逃亡。
依策試為之,重施堤與防。
鱧鰋伏污泥,所陳鯊鰱魴。
是謂思去惡,反為善類殃。
世事有如此,對之增慨慷。
詩詞問答
問:捕鱧鰋有懷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捕鱧鰋有懷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五
2. 鱧鰋之名見於小雅魚麗鱧即俗所謂黑魚鰋即鮎魚蓋鱗屬中最賤且惡之種而捕之則甚難觸目興懷亦有所託雲
參考注釋
菱芡
菱角和芡實。《文選·張衡<東京賦>》:“獻鱉蜃與龜魚,供蝸蠯與菱芡。” 薛綜 註:“菱,芰也。芡,雞頭也。” 唐 杜甫 《渼陂西南台》詩:“況資菱芡足,庶結茅茨逈。”
潛藏
(1) 藏在隱蔽處
老虎潛藏在深山老林之中
(2) 隱藏在顯露的外表之下
特務潛藏在鄉下
惡類
(1).壞人。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至於憸人惡類,姦臣逆儔,則忿嫉之氣勃勃然。”
(2).雜質。 宋 何薳 《春渚紀聞·丹陽化銅》:“即投藥甘鍋中,須臾銅中惡類如鐵屎者,膠著鍋面。”
繁昌
(1).繁榮昌盛。《後漢書·陰識傳》:“ 子方 常言‘我子孫必將彊大’,至 識 三世而遂繁昌。” 唐 元稹 《告贈皇祖祖妣文》:“戶部績紹,傳於 魏州 ,藴欝懿粹,族用繁昌。” 巴金 《醉》:“我們所看見的只有人類的繁昌,並沒有個人的生亡。”
(2).茂盛。 前蜀 杜光庭 《邛州刺史張太博敬周為鶴鳴化枯柏再生修金籙齋詞》:“其為嘉瑞,實冠古先,有以見天枝地葉之繁昌,聖壽寶圖之永遠。” 元 揭傒斯 《京城閒居雜言》詩之六:“榆柳雖弱質,生植益繁昌。”
朝事
指古代早晨祭祀宗廟之事。《禮記·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 陳澔 集說:“朝事,謂祭之日,早朝而行之事也。朝,如字。”
(1).朝廷的政事。《禮記·禮器》:“禮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詔,朝事以樂。” 陸德明 釋文:“朝,直遙反。” 孔穎達 疏:“朝事,謂朝廷之事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且夫卿必有軍事,是故循車馬,比卒乘,以備戎事。有難則以備不虞,平夷則以給朝事。”《南史·宋紀上·武帝》:“後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后不煩臨朝。”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 成化 以來,人君不復與臣下接,朝事亦無可紀。” 清 吳偉業 《讀史雜感》詩之二:“朝事歸諸將,軍輸仰大農。”
(2).猶臣服。《釋名·釋州國》:“ 趙 ,朝也,本小邑,朝事於大國也。”
搜捕
搜查並逮捕
搜捕持不同政見者
搜捕在逃案犯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不食
(1).不吃。《論語·衛靈公》:“吾嘗終日不食。”《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太后怒,不食。”
(2).指不食之地。 唐 柳宗元 《連州司馬凌君權厝志》:“是州之南,有大岡不食,吾甚樂焉,子其以是葬吾。”詳“ 不食之地 ”。
太液
(1).古池名。 漢 太液池 ,在 陝西省 長安縣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開鑿,周回十頃。池中築 漸台 ,高二十餘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萊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 漢 班固 《西都賦》:“前唐中而後 太液 。”參閱《三輔黃圖》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後,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八:“鶯歌聞 太液 ,鳳吹遶 瀛洲 。”參閱 清 《嘉慶一統志·西安府二·大明宮》。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時名 西華潭 。 清 稱 太液池 。南北四里,東西二百餘步,池上跨長橋,舊有石牌坊,東西對峙,東曰玉蝀,西曰金鼇。橋北稱 北海 ,橋南稱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稱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
比倫
比並;匹敵。《魏書·崔楷傳》:“其實上葉御災之方,亦為中古井田之利。即之近事,有可比倫。” 唐 方乾 《朱秀才庭際薔薇》詩:“繡難相似畫難真,明媚鮮妍絶比倫。” 清 朱琦 《關將軍輓歌》:“ 虎門 粵 咽喉,險要無比倫。”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 猶太 遺黎,性長居積, 歐 人之善賈者,莫與比倫。”
頑惡
(1).愚妄而桀驁不馴。 三國 魏 嵇康 《管蔡論》:“ 管 ( 管叔鮮 ) 蔡 ( 蔡叔度 )流言,叛戾東都。 周公 征討,誅以凶逆。頑惡顯著,流名千載。”《明史·雲南土司傳一·廣西》:“ 維摩 、 雲龍 、 永寧 、 浪渠 、 越順 等州縣蠻民頑惡,不遵政教,宜置兵戍守,以控制之。”《東歐女豪傑》第一回:“不料貴國平日以文明自許,其頑惡猶復如此。”
(2).指愚妄而桀驁不馴的人。 宋 岳飛 《題新淦蕭寺壁》詩:“斬除頑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侯。”
趨避
躲避;規避;快走躲開
遙見奔馬,趨避路旁
有人
(1).謂有傑出的人物。《晉書·忠義傳序》:“ 卞壼 、 劉超 、 鍾雅 、 周虓 等已入列傳,其餘即敍其行事,以為《忠義傳》,用旌 晉氏 之有人焉。” 唐 韓愈 《興元少尹房君墓誌》:“ 房 故為官族,稱世有人。”
(2).謂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盡心下》:“有人曰:‘我善為陳,我善為戰,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櫻桃小口嬌聲顫,不防花下,有人腸斷。” 巴金 《春》一:“有人從梅林那面走過來,發出了這樣的叫聲。”
余言
(1).謂未盡的話語。《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秦昭王 與 應侯 羣臣議曰:‘ 白起 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 秦王 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
(2).其他的話;別的話。《梁書·王亮傳》:“ 高祖 變色曰:‘卿可更餘言。’ 縝 ( 范縝 )固執不已, 高祖 不悅。”
中央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範圍內適中的統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離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中央。——清· 方苞《獄中雜記》
圓柱矗立在市廣場中央
(2) 指國家或黨派政治權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韓非子·揚權》
逃亡
逃跑在外;出走逃命
策試
以寫策論方式進行的科舉考試
重施
優厚的施與。《左傳·僖公十三年》:“重施而報,君將何求?重施而不報,其民必攜。” 楊伯峻 註:“重施,指既納 夷吾 ,又糶之粟。”《左傳·文公二年》:“ 孟明 增修國政,重施於民。” 宋 謝枋得 《謝宋亦山惠米啟》:“吾能報德,敢忘重施之 秦 輸。”
污泥
由水和污水處理過程所產生的固體沉澱物質
善類
善良的人;有德之士。《子華子·孔子贈》:“明旌善類而誅鋤醜厲者,法之正也。” 宋 范公偁 《過庭錄》:“ 忠宣 守 陳州 ,黨錮禍起,盡竄善類。”《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剪除惡人,救拔善類,這是最難得的事。” 葉聖陶 《窮愁》:“爾出入茲地,亦豈善類?”
世事
(1) 世上的事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書憤》
(2) 人情世故
善於世事
有如
(1).猶如,好像。《詩·大雅·召旻》:“昔先王受命,有如 召公 ,日辟國百里,今也日蹙國百里。” 唐 韓愈 《寄三學士》詩:“歸舍不能食,有如魚中鉤。”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吾聞人心不同,有如其面。”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來自田間,心直口快,待 曾 家的子女,有如自己的骨肉。”
(2).如果,假如。《史記·商君列傳》:“ 公叔 病有如不可諱,將柰社稷何?”《資治通鑑·後晉齊王開運二年》:“今 唐 兵不出數千,將軍擁眾萬餘,不乘其未定而擊之,有如 唐 兵懼而自退,將軍何面目以見陛下乎!” 清 顧炎武 《義士行》:“有如不幸先朝露,此恨悠悠誰與訴?”
(3).古人誓詞中常用語。《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楊伯峻 註:“‘有如’亦誓詞中常用語, 文 十二年《傳》‘有如 河 ’……‘有如白水’即‘有如河’,意謂 河 神鑒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晏子 仰天嘆曰:‘ 嬰 所不唯忠於君、利社稷者是與,有如上帝!’”
慨慷
亦作“ 慨忼 ”。1.感慨。 晉 左思 《雜詩》:“壯齒不恆居,歲暮常慨慷。” 宋 陸游 《初夏休日園中閒賦》詩:“良時動人懷,東望一慨慷。” 清 姚鼐 《瞻園松石歌為陳東浦方伯作》:“人事興衰變倏忽,古蹟銷磨多慨慷。”
(2).情緒激昂。 晉 成公綏 《嘯賦》:“時幽散而將絶,中矯厲而慨慷。” 宋 文天祥 《白溝河》詩:“思公有奇節,一死何慨慷!” 清 顧炎武 《哭楊主事廷樞》詩:“竟入南冠囚,一死神慨忼。” 清 周永銓 《義卒行》:“翻然出門去,意氣何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