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衙門行宮作原文
來東當向西而進,卻異昔年返御園。
南苑塗經駐行館,前朝璫勢號衙門。
隨緣率可生乾惕,即景那能默語言。
年少肄文習武處,耄哉睫眼閱高奔。
詩詞問答
問:舊衙門行宮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舊衙門行宮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舊衙門行宮作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元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五十三
2. 丙申展謁暢春東陵旋蹕詣園問奉安翼日起程祇謁則徑西陵俟還蹕至南苑恭慈與巡幸山東今詣西陵昔年之行不堪追憶
參考注釋
昔年
前幾年;從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返御
回車返行。 明 何景明 《蹇賦》:“昔予膏車而北騖兮,顧九折而返御。”
南苑
(1).御苑名。因在皇宮之南,故名。歷代所指不一。《宋書·明帝紀》:“以 南苑 借 張永 ,雲‘且給三百年,期訖更啟’。” 唐 杜甫 《哀江頭》詩:“憶昔霓旌下 南苑 ,苑中萬物生顏色。” 唐 溫庭筠 《河傳》詞:“天際雲鳥引晴遠,春已晚,煙靄渡 南苑 。”
(2).即 南海子 。在 北京 永定門 外, 明 永曆 中始建為園囿。 清 置總尉防禦等官把守,其中養殖禽獸,專供皇帝遊獵享樂。《清一統志》:“ 南苑 在京城 永定門 外二十里,方一百六十里。 元 為 下馬飛放泊 , 明 永樂 中增廣,亦名 南海子 。周圍繞以短垣,麋鹿雉兔,蕃息其中,時命禁旅行圍,以肄武事。” 清 趙翼 《南苑大閱恭紀》詩:“雪晴 南苑 曙光皚,翠輦親臨閲武來。”
行館
舊時官員出行在外的臨時居所。《水滸傳》第三八回:“ 張順 答道:‘些小微物,何足掛齒。兄長食不了時,將回行館做下飯。’” 明 袁宏道 《自從行別袁水部》詩:“我見行館 沙市 傍,市上桃花照春浪。”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憂國焦勞,馳驅盡瘁,遂卒於 廣寧 行館。” 李烈鈞 《辛亥革命及督贛時期》:“余奉電先開省議會決定一切,並以 百花洲 陳列館為總理行館。”
前朝
以前。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前朝恩封三子為侯,固辭不受。” 元 王禎 《蠶連詩》:“前朝繭如山,今朝卵如粟。” 明 高啟 《夢歸》詩:“覺來不見家人面,恰似前朝始別時。”
(1).過去的朝代。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之一:“請君莫唱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醒世恆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在城有個 寳蓮寺 。這寺從前朝至今,累世相傳,房廊屋舍,數百多間,田地也有上千餘畝。”《紅樓夢》第四回:“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讀讀,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了。” 清 唐才常 《感懷》詩:“年來莫問前朝事,曾否當筵借箸籌。”
(2).上一朝代。《南史·檀道濟傳》:“ 道濟 立功前朝,威名甚重。”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楔子:“夫主姓 崔 ,官拜前朝相國。”
(3).前殿,正殿。《續資治通鑑·宋太宗淳化二年》:“今之 文德殿 ,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在 周 為中朝,在 漢 為前朝,在 唐 為正衙。”
衙門
舊時官吏辦公的地方;官署
隨緣
(1).佛教語。謂佛應眾生之緣而施教化。緣,指身心對外界的感觸。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然羣生之神,其極雖齊,而隨緣遷流,成麤妙之識,而與本不滅矣。” 唐 戴叔倫 《贈行腳僧》詩:“補衲隨緣住,難違塵外蹤。”
(2).順應機緣;任其自然。《北齊書·陸法和傳》:“ 法和 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 唐 張籍 《贈道士宜師》詩:“自到王城得幾年, 巴 童 蜀 馬共隨緣。”《古今小說·單符郎全州佳偶》:“隨緣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郭沫若 《聖者》:“到處隨緣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可生
卻是。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二折:“我可生悔氣,這色兒不順。”
即景
(1) 就眼前的景物
即景生情
(2) 就眼前的景物即興創作的作品
即景詩
那能
方言。怎么樣。
出處:章炳麟 《新方言·釋詞》:“凡諸形狀皆謂之態,亦謂之能; 蘇州 問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態字,猶通語言曾(俗作怎)么樣矣。”
例句:殷夫 《監房的一夜》:“ 小王 說:‘老和尚後來那能了呢?’說著笑了。”
語言
用以表達情意的聲音。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跟思想有密切關係,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本質特徵
年少
1、:年輕
例子:青春年少 | 年少有為。
《史記·秦始皇本紀》:“王年少,初即位,委國事大臣。”清 袁一相《睢陽袁氏(袁可立)家譜序》:“開美(袁賦正)、與參(袁賦誠)年少力學,好觀古人成敗之跡,開美固著書名山,而與參則乘時建樹,所在藉藉。”
2、:青少年(多指男子)
例子:翩翩年少| 英俊年少五陵年少爭纏頭。——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習武
練習武事;練習武藝。《詩·秦風·駟驖序》 唐 孔穎達 疏:“諸侯之君,乃得順時游田,治兵習武,取禽祭廟。” 茅盾 《子夜》一:“如果不是二十五年前習武騎馬跌傷了腿……那么現在 吳老太爺 也許不至於整天捧著《太上感應篇》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