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雜詠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游山雜詠原文

赫曦方報夏,颯籟頓含涼。

避暑真仙境,游山趁夕陽。

青雲赩赤霞,背影看翻鴉。

生色王維畫,誰鋪魚網麻。

希革鹿未肥,漫試射生手。

忘機亦近人,寧獨鷗堪友。

岩花錯野繡,可嗅不可象。

黃蝶栩雙雙,量來大於掌。

迷離蔚榛煙,瀲灩霏蘿露。

蹀躞珠勒馬,逕往風涼處。

詩詞問答

問:游山雜詠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游山雜詠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九

參考注釋

赫曦

亦作“ 赫羲 ”。亦作“ 赫爔 ”。1.炎暑熾盛貌。 三國 魏 曹植 《誥咎文》:“炎旱赫羲,飈風扇發。”《文選·潘岳<在懷縣作>詩之一》:“初伏啟新節,隆暑方赫羲。” 張銑 註:“赫曦,炎盛貌。” 唐 張九齡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詩:“緬然萬里路,赫曦三伏時。” 清 魏源 《棧道雜詩》之二:“並為大嶺陰,曾無赫曦煖。”

(2).顯赫貌。 南朝 梁 江淹 《傷愛子賦》:“緬吾祖之赫羲,帝 高陽 之玄胄。” 南朝 梁 江淹 《蕭拜太尉揚州牧表》:“名爵赫曦,僶俛優泰。”

(3).光明貌。 宋 司馬光 《次韻和沖卿中秋隴月》:“豈無錦幄翠簾垂,匝樹明燈正赫曦。”

(4).指太陽。

(5).指陽光。 明 高攀龍 《答南皋四》:“讀先生合編,竟先生之言,如赫曦透體。”

避暑

(1) 到涼爽的地方度過炎熱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真仙

仙人。《舊唐書·裴潾傳》:“真仙有道之士,皆匿其名姓。” 前蜀 杜光庭 《錄異記》卷一:“ 鬼谷先生 者,古之真仙也。”《雲笈七籤》卷一○六:“或有拜謁者,真仙彌日盈座。” 宋 洪邁 《鬼國記》:“真仙邀迎國母,請赴瓊室。”

夕陽

傍晚的太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遊原》

青雲

(1) 比喻高官顯爵

平步青雲

(2) 舊時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雲之士

(3) 比喻隱居

形入紫闥,而意在青雲

(4) 天空

背影

(1).人的背面形象。 朱自清 《背影》:“我與父親不相見已有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九:“ 湯阿英 望著 陶阿毛 的寬厚的背影迅速消逝在門外的弄堂里。”

(2).指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原型或依據。 胡適 《<西遊記>考證》四:“在 印度 最古的紀事詩《拉麻傳》里尋得一個 哈奴曼 ,大概可以稱為 齊天大聖 的背影了。”

(3).猶背景。 宋還吾 《為<辱孔問題>答<大公報>記者》:“而且我們演劇的背影是什麼? 曲阜 的社會狀況何若?一般民眾的要求怎樣?記者先生也許‘更屬不知’吧?”參見“ 背景 ”。

生色

(1) 用單一顏色介質產生多種顏色的效果

(2) 增添光彩

要是在過去,現在每年的發現足以使整個世紀生色

寂寞的荒原,原始的石洞,安上這么兩個人,是一個奇蹟,使大自然頓時生色。——《風景談》

(3) 起色

略有生色

(4) 色彩鮮明,形象生動

王維

(701—761或698—759)。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祖籍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開元中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後官至尚書右丞。現存《雪溪圖》、《寫濟南伏生像》相傳是他的作品。今存《王右丞集》

魚網

用尼龍線等製成的撈魚的網

希革

謂鳥獸毛羽稀少。《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鳥獸希革。” 孫星衍 疏引 鄭玄 曰:“夏時鳥獸毛疏皮見。”

射生手

(1).精於騎射的武士。《資治通鑑·唐玄宗天寶十四載》:“ 祿山 先遣將軍 何千年 、 高邈 將 奚 騎二十,聲言獻射生手,乘驛詣 太原 。”

(2).指善騎射的軍隊。《新唐書·兵志》:“擇便騎射者置衙前射生手千人,亦曰供奉射生官,又曰殿前射生手。”參見“ 射生軍 ”。

忘機

指沒有巧詐的心思,與世無爭

陶然忘機

近人

(1) 近代的或現代的人

(2) 跟自己關係比較近的人

近人不說遠話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黃蝶

亦作“黃蜨”。黃色的蝴蝶。 唐 王建 《過綺岫宮》詩:“ 武帝 去來羅袖盡,野花黃蝶領春風。” 唐 長孫佐輔 《尋山家》詩:“主人聞語未開門,遶籬野菜飛黃蝶。” 明 孫仁孺 《東郭記·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羞他廉恥沒些些,對野花黃蜨增悲咽。”

雙雙

(1).相併;成雙。《公羊傳·宣公五年》:“‘冬, 齊 高固 及子 叔姬 來。’何言乎 高固 之來?言 叔姬 之來,而不言 高固 之來,則不可。 子公羊子 曰:其諸為其雙雙而俱至者與?” 何休 註:“言其雙行匹至,似於鳥獸。” 唐 權德輿 《秋閨月》詩:“稍映妝臺臨綺窗,遙知不語淚雙雙。”《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説著便自己過去,扶了 張姑娘 同 安公子 站齊了,雙雙磕下頭去。” 茅盾 《脫險雜記》十八:“那兩個蹲在地上的挑夫好像觸了電,一下子就雙雙跳了起來,而且搶過我們的行李,就要上挑了。”

(2).一對對。 南朝 梁 簡文帝 《詠蝶》:“復此從風蝶,雙雙花上飛。” 宋 柳永 《安公子》詞:“拾翠汀洲人寂靜,立雙雙鷗鷺。”《西遊記》第二十回:“崖前有怪石雙雙,林內有幽禽對對。”

迷離

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迷糊

睡眼迷離

雌兔眼迷離。——《樂府詩集·木蘭詩》

榛煙

指樹叢中繚繞的雲霧。 唐 張說 《東山記》:“ 東山 之曲,有別業焉,嵐氣入野,榛煙出谷。”

瀲灩

(1) 形容水盈溢

(2) 形容水波蕩漾

浟湙瀲灩,浮天無岸。——木華《海賦》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湖光瀲灩

蹀躞

(1) 小步走路的樣子

蹀躞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古樂府《白頭吟》

(2) 往來徘徊

勒馬

拉緊馬韁繩,使馬或賓士向前,或緩步徐行,或回頭轉向,或臨崖急剎

陳留王勒馬向前,叱曰…——《三國演義》

兀朮與 哈迷蚩、 黃炳權,上了 金山,勒馬徐行。——《說岳全傳》

關勝無心戀戰,勒馬便回。——《水滸全傳》

舍著命提刀仗劍,更怕甚勒馬停驂。——元· 王實甫《西廂記》

風涼

(1).指涼風。 唐 杜甫 《立秋雨院中有作》詩:“樹濕風涼進,江喧水氣浮。”

(2).謂有風而涼爽;涼爽。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作酢法》:“初置瓮於北蔭中風涼之處,勿令見日。”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二·景隆八發》:“爾乃以瓦為枕,以棺為鋪,逍遙乎風涼,從容乎日晡。” 洪深 《五奎橋》第一幕:“此刻倒風涼了。”

(3).使身體清涼爽快;納涼。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他想出去風涼風涼,一推門,燈光射出去,只見……飛舞著好一片大雪。” 華山 《陣地春節散記》:“他滿臉紅光,正在洞口風涼,大概是在火爐邊包了好半天餃子,熱了。”

(4).猶輕鬆。 郭沫若 《<創造十年>發端》:“這一段文章說得倒還風涼,不過先生的苦心我們是不好忽略看過的。” 魏金枝 《任樟元和三個地主》:“你倒說得風涼,收了我的租,不幫我,還來勸我。”

(5).古地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渭水三》:“《關中圖》曰: 麗山 之西,川中有阜,名曰 風涼原 ,在 磈山 之陰, 雍州 之福地,即是原。” 唐 皎然 《送如獻上人游長安》詩:“閒尋 鄠 杜 看修竹,獨上 風涼 看古原。”

詩詞推薦

游山雜詠原文_游山雜詠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