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子

作者:邵璨 朝代:明代

風流子原文

蘭陵張氏。

甫兄和弟。

夙學自天成。

方盡子情。

強承親命。

禮闈一舉。

同占魁名。

為忠諫忤違當道意。

邊塞獨監兵。

宋室南遷。

故園烽火。

令妻慈母。

兩處飄零。

九成遭遠謫。

持臣節十年身陷胡庭。

一任契丹威制。

不就姻盟。

幸遇侍御。

捨生代友。

得離虎窟。

晝錦歸榮。

孝友忠貞節義。

聲動朝廷。

詩詞問答

問:風流子的作者是誰?答:邵璨
問:風流子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邵璨的名句有哪些?答:邵璨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香囊記 第一出

參考注釋

天成

(1).謂合於自然。《莊子·寓言》:“ 顏成子游 謂 東郭子綦 曰:‘自吾聞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從……七年而天成。’” 郭象 註:“無所復為。” 成玄英 疏:“合自然成。”

(2).不假人工,自然而成。《宋書·謝靈運傳論》:“至於高言妙句,音韻天成,皆暗與理合,匪由思至。” 唐 韓愈 《上襄陽於相公書》:“閣下負超卓之奇材,蓄雄剛之俊德,渾然天成,無有畔岸。” 宋 曾鞏 《墨池記》:“ 羲之 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沉宗畸 《題居庸秋望圖》詩:“天成隘阻設雄關,九塞古稱茲獨壯。”

盡子

總是;老是。《紅樓夢》第九二回:“媽媽説我瞎認,不信,説我盡子玩,那裡認得!”

禮闈

(1). 漢 代尚書省在 建禮門 內,又近禁闈,故稱之為禮闈。《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出入禮闈,朝夕舊館。” 李善 注引《十洲記》:“ 崇禮闈 ,即尚書上省門; 崇禮 東 建禮門 ,即尚書下舍門,然尚書省二門名禮,故曰‘禮闈’也。” 張銑 註:“禮闈,尚書省也。” 唐 王維 《工部楊尚書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銘》:“朝含香兮禮闈,夕青瑣兮黃扉。”

(2).指古代科舉考試之會試,因其為禮部主辦,故稱禮闈。 唐 杜甫 《哭長孫侍郎》詩:“禮闈曾擢桂,憲府舊乘驄。” 唐 劉禹錫 《宣上人遠寄賀禮部王侍郎放榜後詩因而續和》:“禮闈新榜動 長安 ,九陌人人走馬看。” 清 袁枚 《隨園隨筆·禮闈》:“ 開元 七年考功員外郎 李昂 為舉人詆呵,帝以員外郎望輕,乃移貢舉於禮部,以侍郎主之,禮部選士自此始。見《新唐書·選舉志》。”

一舉

一次行動

一舉殲滅來犯之敵

占魁

取得第一。 明 王玉峰 《焚香記·托寄》:“科場事幸然占魁,名忝狀元。”

忠諫

忠誠的勸諫

忠諫之路。——諸葛亮《出師表》

忤違

違犯,牴觸。 明 袁宏道 《與徐漢明書》:“雖於世無所忤違,而賢人君子則斥之惟恐不遠矣。”

道意

(1).指道家無為的主旨。 漢 班固 《奕旨》:“外若無為默而識,浄泊自守以道意,隱居放言遠咎悔,行象 虞仲 信可喜。”

(2).表示或傳達某種意願。 南朝 齊 王融 《為竟陵王與隱士劉虬書》:“所以不遠千里,尺書道意。” 唐 王勃 《秋晚入洛於畢公宅別道王宴序》:“仰雲霞而道意,捨塵事而論心。”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香奩艷語》:“ 春春 已為他邸所畜,獨 賽師 在,郎君若欲見之,當為道意也。” 田漢 《梵峨璘與薔薇》第四幕:“鄙人既知小姐必歸,所以特馳函道意。”

(3).道教或道家的旨意、氣質。 晉 葛洪 《抱朴子·塞難》:“儒教近而易見,故宗之者眾焉。道意遠而難識,故達之者寡焉。” 唐 戴叔倫 《漢宮人入道》詩:“蕭蕭白髮出宮門,羽服星冠道意存。” 宋 蘇軾 《辨道歌》:“真心道意非不嘉,餐金閒暇非虛譁。” 查慎行 題註:“ 東坡 晚年,留心養生之術,於龍虎鉛汞之説,不但能言,而且能行。” 宋 朱熹 《秀野以喜無多屋宇》詩之七:“仙人空山居,道意妙羣物。度世君則然,脩身吾豈不。”

(4).猶著意。 宋 李清臣 《欽聖憲肅皇后哀冊文》:“至性溫溫,令儀翼翼。道意禮學,生知自得。”

邊塞

邊疆設防的地方

監兵

監軍。《史記·李斯列傳》:“ 始皇 有二十餘子,長子 扶蘇 以數直諫上,上使監兵 上郡 , 蒙恬 為將。” 元 楊維楨 《送監郡觀閭公秩滿序》:“公獨佐監憲某官監兵某官,與賊持者十有三日。” 明 邵璨 《香囊記·分歧》:“上疏奏 承明 ,要除奸佞。卻被奸謀謫貶,遠塞監兵,飄飄置身一羽輕。”參見“ 監軍 ”。

南遷

(1).遷都南方。《魏書·靈徵志下》:“ 魏氏 世居幽朔,至 獻帝 世,有神人言應南遷。”《宋書·武帝紀論》:“ 晉 自社廟南遷,祿去王室,朝權國命,遞歸台輔。”《明史·英宗前紀》:“甲子,京師聞敗,羣臣聚哭於朝,侍講 徐珵 請南遷,兵部侍郎 于謙 不可。”

(2).被貶謫、流放到南方。 唐 李白 《江上贈竇長史》詩:“萬里南遷 夜郎國 ,三年歸及 長風沙 。” 宋 徐鉉 《和州酬江中丞見寄》詩:“ 賈 傅南遷久,江關道路遙。”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徐漢玉》:“吾得罪必南遷,安得在畿乎?”

故園

對往日家園的稱呼

別夢依稀咒浙川,故園三十二年前。——毛 * 《七律·到韶山》

烽火

(1) 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

(2) 比喻戰火或戰爭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令妻

(1).謂德行美善的妻子。《詩·魯頌·閟宮》:“ 魯侯 燕喜,令妻壽母,宜大夫庶士,邦國是有,既多受祉正,黃髮兒齒。” 孔穎達 疏:“謂為之祝慶,使妻善而母壽也。” 唐 劉禹錫 《崔公神道碑》:“惟夫人 姑臧 冠族,以苹蘩組紃輔佐君子為令妻,積三十餘年。”

(2).敬稱對方的妻子。《剪燈餘話·鸞鸞傳》:“將軍夫人妒忌,所擄婦女,皆處於別室,除浣洗衣裳,炊造飲食之外,不容輒出,近亦有給還其親屬者。令妻若在,吾當為玉成。”

慈母

古謂父嚴母慈,故稱母為慈母;古稱撫育自己成人的庶母為慈母

飄零

(1) (花葉等)凋謝脫落;飄落

黃葉飄零

(2) 比喻漂泊流落

九成

(1).猶九闋。樂曲終止叫成。《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 孔穎達 疏:“成猶終也,每曲一終,必變更奏。故《經》言九成,《傳》言九奏,《周禮》謂之九變,其實一也。”《隋書·音樂志中》:“禮終三爵,樂奏九成。” 唐 張祜 《簫》詩:“還將九成意,高閣竚芳音。”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四折:“猛聽得仙音院鳳管鳴,更説甚《簫韶》九成。”

(2).猶九重,言極高。《呂氏春秋·音初》:“ 有娀氏 有二佚女,為之九成之臺。”《文選·馬融<長笛賦>》:“託九成之孤岑兮,臨萬仞之石磎。” 李善 註:“ 郭璞 曰:‘成,亦重也。’言九者,數之多也。”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黃金建百尺之臺,白玉作九成之觀。”

(3). 唐 代宮名。 清 陳文述 《讀詔寄都下諸侍御》詩:“ 唐 室方熾昌, 驪山 九成 出。”參見“ 九成宮 ”。

(4).十分之九。如:這件衣服有九成新。

遠謫

貶到邊遠的地方。 唐 李白 《流夜郎贈辛判官》詩:“我愁遠謫 夜郎 去,何日金鷄放赦回。” 宋 呂惠卿 《建寧軍節度使謝表》:“衰疲遠謫,人皆知其難堪;親愛生離,聞者為之太息。”《花月痕》第十三回:“ 蘇東坡 遠謫 惠州 , 朝雲 也曾隨侍。”

臣節

人臣的節操。《孔子家語·致思》:“長事 齊 君,君驕奢失士,臣節不遂,是二失也。”《漢書·路溫舒傳》:“詔書令公卿選可使 匈奴 者, 溫 舒 上書,願給廝養,暴骨方外,以盡臣節。”《三國志·魏志·田疇傳》:“今欲奉使展效臣節,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南朝 宋 鮑照 《出自薊北門行》:“時危見臣節,亂世識忠良。” 明 焦竑 《玉堂叢語·行誼》:“往 西涯公 處 劉瑾 、 張永 之際,不可言臣節矣,士惠其私,猶曲貸而與之,幾無是非之心。”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岳王祠聯》:“天章褒臣節,想當年竭力致身,忠孝兼全,萬古精誠光日月。”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一任

(1).擔任官職期滿為一任。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致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無官謗,中無所愧於心。”《宋史·孝宗紀一》:“ 乾清 二年六月戊戌,詔:改官人實歷知縣一任,方許關升,著為定式。” 元 楊顯之 《瀟湘雨》第一折:“幼習儒業,頗看詩書,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歡歡喜喜,小生今上朝取應去。”

(2).聽憑。 唐 杜甫 《鷗》詩:“雪暗還須浴,風生一任飄。” 仇兆鰲 注引 羅大經 云:“雖風雪凌厲,亦不暇顧。” 元 無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一任你漫天飛柳絮;儘著你滿地落風塵。”《兒女英雄傳》第十回:“他早已猜透 十三妹 要把他兩家合成一家、一舉三得的用意,所以一任 十三妹 調度,更不過問。” 魯迅 《書信集·致李霽野》:“這種東西,我本無用,她也無用,一任 羅太太 拋入字紙簍去罷!”

契丹

中國古代的一個民族,四至五世紀時在今遼河上游遊牧

契丹與吾約為兄弟。—— 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威制

用威力壓服或用暴力制服。《漢書·趙廣漢傳》:“威制豪彊,小民得職。”《魏書·崔浩傳》:“此是國家威制諸夏之長策也。”

不就

(1).不能完成。《史記·禮書》:“今上即位,招致儒術之士,令共定儀,十餘年不就。” 宋 曾鞏 《<陳書>目錄序》:“ 思廉 遂受詔為《陳書》,久之猶不就。”

(2).不就職,謂不接受任命。《後漢書·仲長統傳》:“每州郡命召,輒稱疾不就。” 宋 曾鞏 《徐幹<中論>目錄序》:“《先賢行狀》亦稱 乾 篤行體道,不耽世業, 魏太祖 特旌命之,辭疾不就。”

侍御

(1).侍奉(君王)。《書·冏命》:“今予命汝作大正,正於羣僕侍御之臣。”《史記·樂毅列傳》:“今足下使人數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書對。” 宋 蘇轍 《梁惟簡供備庫使誥》:“朕惟崇慶,日總萬機,號令所至,澤遍海內。況其左右侍御之臣,朝夕執事之勞,而有不被其賜者乎?”《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禮部官見了 玉英 這個容儀,已是萬分好了。但祇年紀幼小,恐不諳侍御,發回寧家。”

(2).侍奉君王的人。《書·冏命》:“昔在 文 武 ,聰明齊聖。小大之臣,鹹懷忠良,其侍御僕從,罔匪正人。” 孔 傳:“小臣皆良,僕役皆正。”《列子·周穆王》:“既寤,所坐猶嚮者之處,侍御猶嚮者之人。”

(3).指帝王的侍姬。《公羊傳·僖公二年》:“ 獻公 朝諸大夫而問焉,曰:‘寡人夜者寢而不寐,其意也何?’諸大夫有進對者曰:‘寢不安與,其諸侍御有不在側者與?’ 獻公 不應。” 清 李漁 《玉搔頭·情試》:“陛下的心事,臣等盡知,不過為皇嗣未生,東宮暫缺,故此要博選嬪妃,以充侍御耳。”

(4).泛指婢妾。《漢書·外戚傳上·孝昭上官皇后》:“ 安 醉則裸行內,與後母及父諸良人、侍御皆亂。” 顏師古 註:“良人謂妾也。侍御則兼婢矣。”

(5).為尊者御車。《孔子家語·觀周》:“ 公 曰:‘諾。’與 孔子 車一乘,馬二疋,豎子侍御。”

(6).唐代稱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為侍御。後世因沿襲此稱。 唐 李白 有《贈韋侍御黃裳》詩。 王琦 注引《因話錄》:“御史台三院,一曰台院,其僚曰侍御史,眾呼為端公;二曰殿院,其僚曰殿中侍御史,眾呼為侍御;三曰察院,其僚曰監察御忠,眾呼亦曰侍御。” 明 車璽 《<河汾諸老詩集>序》:“侍御 沁水 李公 叔淵 企仰鄉賢。”《花月痕》第二回:“一路蕭蕭疎疎,落起細雨來。同行一為 謝小林 侍御,一為 鄭仲池 太史。”

(7).指專供帝王食用的極精細的米糧。《詩·大雅·召旻》“彼疏斯粺” 漢 鄭玄 箋:“米之率,糲十,粺九,鑿八,侍御七。” 孔穎達 疏:“其術在《九章·粟米之法》。彼云:‘粟率五十,糲米三十,粺二十七,鑿二十四,御二十一。’言粟五升,為糲米三升。以下則米漸細,故數益少。四種之米,皆以三約之,得此數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摘注論語》:“王所食也,米至侍御而細極矣。”

捨生

見“ 捨生取義 ”。

晝錦

《漢書·項籍傳》載 秦 末 項羽 入 關 ,屠 鹹陽 。或勸其留居 關中 , 羽 見 秦 宮已毀,思歸 江 東,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史記·項羽本紀》作“衣繡夜行”。後遂稱富貴還鄉為“衣錦晝行”,省作“晝錦”。《北史·毛鴻賓傳》:“ 明帝 以 鴻賓 兄弟所定處多,乃改 北地郡 為 北雍州 , 鴻賓 為刺史。詔曰:‘此以晝錦榮卿也。’” 前蜀 貫休 《送友人及第後歸台州》詩:“嫖姚留不住,晝錦已歸遲。” 清 吳偉業 《項王廟》詩:“淒涼思晝錦,遺恨在 彭城 。”

歸榮

猶榮歸。光榮地返回故鄉。 唐 司空圖 《送草書僧歸越》:“今繫名內殿,且為歸榮,足以光於遠矣。” 宋 歐陽修 《吉州學記》:“幸予他日因得歸榮故鄉而謁於學門,將見 吉 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為公卿。” 明 無名氏 《雲間雜誌》卷中:“ 張南山 尚書歸榮,家訓云:‘為吾後人者,生子雖多,不可不教;生女雖多,不可不舉。’”

孝友

(1).事父母孝順、對兄弟友愛。《詩·小雅·六月》:“侯誰在矣, 張仲 孝友。” 毛 傳:“善父母為孝,善兄弟為友。”《後漢書·韓棱傳》:“ 棱 四歲而孤,養母弟以孝友稱。及壯,推先父餘財數百萬與從昆弟,鄉里益高之。” 唐 韓愈 《楚國夫人墓志銘》:“夫人在家,以聰明孝友為父母所偏愛。” 宋 王安石 《送郊社朱兄除郎東歸》詩:“宦遊雖晚何妨久,餓顯從來不必高,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遺兒曹。” 清 鈕琇 《觚賸續編·李生孝友》:“余因嘆其處人倫之變,而孝友不失其常,可謂賢矣。”

(2).指對兄弟友愛。《書·君陳》:“惟孝友於兄弟,克施有政。”《國語·晉語四》:“ 文王 在母不憂,在傅弗勤,處師弗煩,事王不怒,孝友二 虢 ,而惠慈二 蔡 ,刑於 大姒 ,比於諸弟。” 韋昭 註:“善兄弟為友。二 虢 , 文王 弟 虢仲 、 虢叔 。”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 城 孝友,不忍與其弟異處,皆不娶,給侍終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議論》:“昔 王祥 、 王覽 當 東漢 之末,兄弟隱居者三十餘年,以孝友著名於世。” 清 劉大櫆 《張豹林墓志銘》:“先君性孝友,以授徒為生,而所得館俸,輒分以與諸兄弟無難色。”

忠貞

忠誠堅貞

忠貞不渝

節義

亦作“ 節誼 ”。謂節操與義行。《管子·君臣上》:“是以上之人務德,而下之人守節義。”《後漢書·安帝紀》:“其賜人尤貧困、孤弱、單獨穀,人三斛;貞婦有節義十斛。” 李賢 註:“節謂志操,義謂推讓。”《新唐書·張建封傳》:“帝又使左右以所持鞭賜之,曰:‘卿節誼歲寒弗渝,故用此為況。’”按,《舊唐書·張建封傳》作“節義”。 元 李文蔚 《圯橋進履》第三折:“論節義呵,我學那存忠孝施正禮行仁道治綱常 伊尹 扶 湯 。” 清 顧炎武 《述古》詩:“ 孝武 尊六經,其功冠百王,節義生人材,流風被 東京 。”

朝廷

君主接受朝見和處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為首的中央統治機構或君主的代稱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戰國策·齊策》

吾恐上負朝廷,下愧吾師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詩詞推薦

風流子原文_風流子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