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齋

作者:張方平 朝代:宋代

禪齋原文

昔年曾見琅邪老,為說楞伽最上乘。

頓悟紅爐一點雪,忽驚闇室百千燈。

便超十地猶塵影,更透三關轉葛藤。

不住無為方自在,打除都盡即南能。

詩詞問答

問:禪齋的作者是誰?答:張方平
問:禪齋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禪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張方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張方平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蒸韻

2. 自註:惠覺、智先。

參考注釋

昔年

前幾年;從前

昔年欲登未登者。——《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琅邪

亦作“ 琅琊 ”。亦作“瑯琊”。 1.山名。在今 山東省 諸城縣 東南海濱。《孟子·梁惠王下》:“吾欲觀於 轉附 朝儛 ,遵海而南,放於 琅邪 。”《史記·秦始皇本紀》:“南登 琅邪 ,大樂之,留三月。”

(2)山名。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 西晉 伐 吳 , 琅邪王 司馬伷 曾率兵駐此,因名。 宋 歐陽修 《醉翁亭記》:“環 滁 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邪 也。” 清 黃景仁 《曉過滁州》詩:“最高知 瑯琊 ,翠色披滿襟。”

(3)指 秦始皇 時於 琅玡山 上所建之 琅邪台 。《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東陼鉅海,南有 琅邪 。” 郭璞 注引 張揖 曰:“ 琅邪 ,臺名也,在 渤海 間。”

(4)指 秦 琅琊 刻石。 金松岑 《文學觀》:“碑之《泰山》、《之罘》、《琅琊》、《會稽》;詞賦之《連珠》、《七發》是也。”

楞伽

亦作“ 楞迦 ”。1.山名。梵文音譯。在古 師子國 (今 斯里蘭卡 )境。相傳佛在此山說經。 宋 王安石 《化城閣》詩:“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漢上。”《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若非圓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峰頂人。”

(2).指《楞伽經》。梵名。有四種漢文譯本,今存三種。此經提出五法、三性、八識等大乘教義,後人在詩文中常有徵引。 唐 韋應物 《寄恆璨》詩:“今日郡齋閒,思問《楞伽》字。” 明 高啟 《楞伽寺》詩:“《楞伽》義未曉,塵累方自恥。” 清 姚鼐 《法源寺》詩:“欲偕投紱老,終日問《楞迦》。” 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法相名為《瑜伽師地》,雖與瑜伽一派有殊,然《楞伽》已有‘瑜伽師有幾’之文。此則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

最上乘

(1).佛教謂最高明圓滿的教法。 唐 柳宗元 《永州龍興寺修淨土院記》:“上人者,修最上乘,解第一義。”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辯》:“禪家者流,乘有小大,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學者須從最上乘,具 * 眼,悟第一義。”

(2).借指文學藝術作品中的最上品。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二:“ 碧山 《齊天樂》諸闋,哀怨無窮,都歸忠厚,是詞中最上乘。”

頓悟

(1) 猛然醒悟

(2) 通過體現佛教禪宗精神目的的直覺領會而獲得的突然的領悟和一種意識狀態

紅爐

(1).燒得很旺的火爐。 唐 杜甫 《湖城東遇孟雲卿復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為醉歌》:“照室紅爐促曙光,縈窗素月垂文練。” 唐 鮑君徽 《惜花吟》:“鶯歌蝶舞韶光長,紅爐煑茗松花香。”些指茶爐。 唐 呂岩 《七言》詩之三六:“紅爐迸濺鍊金英,一點靈珠透室明。”此指道教煉丹爐。 明 李贄 《觀音問》:“若我則又貪生怕死之尤者,雖死後猶怕焚化,故特地為塔屋於 龍湖 之上,敢以未死之身自入於紅爐乎?”此指焚屍爐。

(2).今亦指打鐵爐。

一點

(1) 漢字的一種筆畫。常指書畫中的點畫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數量

做一點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點,不及其餘

(4) 一小時

下午一點

闇室

遮去光線的房間;別人看不見的處所。《晉書·列女傳·王廣女》:“俄於闇室擊 芳 ,不中。”《宋書·良吏傳·阮長之》:“在中書省直,夜往鄰省,誤著履出閤,依事自列門下,門下以闇夜人不知,不受列, 長之 固遣送之,曰:‘一生不侮闇室。’”《北史·薛聰傳》:“雖在闇室,終日矜莊,見者莫不懍然加敬。” 清 汪價 《三儂贅人廣自序》:“如入闇室幽曖,便悶欲絶。”

百千

成百上升,極言其多

俄而百千人大呼。——《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賞賜百千強。——《樂府詩集·木蘭詩》

十地

梵語意譯。或譯為“十住”。佛家謂菩薩修行所經歷的十個境界。大乘菩薩十地為: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另有三乘共十地,四乘十地,真言十地等,名目各有不同。 南朝 宋 謝靈運 《辨宗論附答問》:“一合於道塲,非十地之所階, 釋 家之唱也。” 唐高宗 《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詩:“蕭然登十地,自得會三歸。” 清 吳偉業 《庚戌梅信日雨過鄧尉哭剖石和尚遇大雪夜宿還元閣》詩:“自居十地莊嚴上,道出三峰玄要間。”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二講:“《華嚴經》的思想,後來又有所開展,所謂‘十地’本是由之達到成佛的思想。”參閱《華嚴經》卷二三、《成唯識論》卷九。

三關

(1).古代三個重要關隘的合稱。著名者有:(1) 上黨關 、 壺口關 、 石陘關 。約在今之 山西 東南部。《後漢書·馮衍傳上》:“夫 上黨 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西為國蔽,奈何舉之以資彊敵?” 李賢 註:“三關,謂 上黨關 、 壺口關 、 石陘關 。”(2) 陽平關 (今 陝西 沔縣 西)、 江關 (今 四川 奉節 東)、 白水關 (今 四川 舊 昭化 西北)。《文選·乾寶〈晉紀總論〉》:“三關電掃, 劉禪 入臣。” 李善 註:“蜀有 陽平 、 江關 、 白水關 。”(3) 平靖關 、 武勝關 、 黃峴關 。在今 河南 信陽 南。《南齊書·州郡志下》:“ 泰始 中,立州於 義陽郡 。有三關之隘。”(4) 溢津關 、 瓦橋關 、 淤口關 。在今 河北 雄縣 、 霸縣 一帶。《新五代史·周世宗紀》“﹝六年夏四月﹞辛丑,取 益津關 ,以為 霸州 。癸卯,取 瓦橋關 ,以為 雄州 ” 宋 徐無黨 註:“ 世宗 下三關, 瓦橋 、 益津 以建州及見, 淤口關 止置寨,故舊史、實録皆闕不書。”(5) 明 代以 雁門 、 寧武 、 偏頭 為外三關,在今 山西 太原 之北;以 居庸 、 紫荊 、 倒馬 為內三關,在今 河北 曲陽 之北。《明史·翟鵬傳》:“增游兵三支,分駐 雁門 、 寧武 、 偏頭 ……又於 宣 、 大 三關間,各設勁兵。”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三關者, 雁武 、 寧武 、 偏頭 也。在 太原 之北, 大同 之南。” 清 馮桂芬 《費樹臣飲馬長城圖小影序》:“ 曲陽 在 居庸 、 紫荊 、 倒馬 內三關之南,距 倒馬 百二十里。”

(2).指人體的三個重要部分,說法不一。(1)指耳、目、口。《淮南子·主術訓》:“夫目妄視則淫,耳妄聽則惑,口妄言則亂。夫三關者,不可不慎守也。”(2)指口、手、足。《黃庭內景經·三關》:“三關之中精氣深,九微之內幽且陰。” 梁丘子 註:“據下文,口、手、足為三關。又 元陽子 以明堂、洞房、丹田為三關。”

(3).特指下丹田。《黃庭內景經·脾長》:“閉塞三關握固停。” 梁丘子 註:“臍下三寸為元關,亦曰三關,言固精護氣不妄施泄。” 前蜀 杜光庭 《王宗玠宅弘農郡夫人降聖日修大醮詞》:“正身心於九室,撿神氣於三關。”《西遊記》第四一回:“須臾間,氣透三關,轉明堂,衝開孔竅,叫了一聲:‘師父啊!’”

(4).中醫學名詞。小兒指紋診斷法的三個部位,又稱三指關。即風關、氣關、命關。《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四診總括》:“四診總括:惟憑面色識因病,再向三關診熱寒。”註:“三關者,手虎口處風、氣、命三關也。”

葛藤

比喻糾纏不清的關係

不住

(1).不停;不斷。 南朝 梁 沉約 《千佛頌》:“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宋 岳飛 《小重山》詞:“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見老爺臉上有點喜色,不住的點頭。”

(2).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的目的沒有實現。 魯迅 《故事新編·補天》:“﹝伊﹞疑心這東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裡,禁不住很詫異了。” 艾蕉 《雨》:“母親忍不住了,連忙幫女兒脫下了濕衣。”

無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順其自然,沒必要有所作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罰

(3) 不要,不用

無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自在

(1) 自由;無拘束

自在嬌鶯恰恰啼。——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無家身自在,時得到蓮宮。——唐· 李鹹用《游寺》

(2) 安閒自得,身心舒暢

他心中好不自在

(3) 心離煩惱的系縛,通達無礙

南能

指 唐代 佛教禪宗南宗創始人 慧能 。 唐 雍陶 《同賈島宿無可上人院》詩:“還因愛閒客,始得見 南能 。” 明 楊慎 《無宵宿北岩開公房》詩:“何須分垢浄,持此問 南能 。” 清 趙翼 《題蘗庵僧遺像》詩:“故國遺墟傷北望,空門法席演 南能 。” 趙朴初 《喜春來·新年話舊小令寄日本友人》之五:“ 雪舟 山水多清韻,妙跡風流兩國聞。豈徒衣鉢繼 南能 。”參見“ 南能北秀 ”。

詩詞推薦

禪齋原文_禪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