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楞伽經原文
楞伽三萬六千偈,百八句中成自性。
法法非法離法塵,心心無心入心病。
漸熟當似庵羅果,頓照猶如大圓鏡。
龜毛兔角妄有無,海浪空華不清淨。
詩詞問答
問:讀楞伽經的作者是誰?答:張方平
問:讀楞伽經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張方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張方平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敬韻
參考注釋
楞伽
亦作“ 楞迦 ”。1.山名。梵文音譯。在古 師子國 (今 斯里蘭卡 )境。相傳佛在此山說經。 宋 王安石 《化城閣》詩:“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漢上。”《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若非圓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峰頂人。”
(2).指《楞伽經》。梵名。有四種漢文譯本,今存三種。此經提出五法、三性、八識等大乘教義,後人在詩文中常有徵引。 唐 韋應物 《寄恆璨》詩:“今日郡齋閒,思問《楞伽》字。” 明 高啟 《楞伽寺》詩:“《楞伽》義未曉,塵累方自恥。” 清 姚鼐 《法源寺》詩:“欲偕投紱老,終日問《楞迦》。” 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法相名為《瑜伽師地》,雖與瑜伽一派有殊,然《楞伽》已有‘瑜伽師有幾’之文。此則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
自性
(1).佛教語。指諸法各自具有的不變不滅之性。 南朝 梁武帝 《淨業賦》:“既除客塵,又還自性。” 唐 寒山 《詩》之二三八:“寄語諸仁者,復以何為懷。達道見自性,自性即如來。” 宋 楊圭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序》:“切以諸佛説法,不離自性,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六一:“若有自性互不成,互不成者誰佛剎?”
(2).個性;本性。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人必發揮自性,而脫觀念世界之執持。” 魯迅 《書信集·致宮竹心》:“寄《婦女雜誌》的文章由我轉去也可以,但我恐怕不能改竄,因為若一改竄,便失了原作者的自性,很不相宜。”
非法
不合法
非法手段
非法的行為
法塵
佛教語。六塵之一。意根所對之境,能產生意識。《楞嚴經》卷一:“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法苑珠林》卷八八:“意識獨緣之境名曰法塵。” 宋 蘇軾 《水陸法像贊·一切常住達摩耶眾》:“以意為根,是謂法塵。” 宋 洪邁 《容齋五筆·八種經典》:“空法塵,依佛智,莫過於《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心心
(1).佛教語。指連綿不斷的思想念頭。《仁王經·奉持品》:“斷諸功用,心心寂滅,無身心相,猶如虛空。” 五代 齊己 《殘秋感愴》詩:“日日加衰病,心心趣寂寥。”
(2).猶心愿。 前蜀 貫休 《桐江閒居作》詩之九:“孰知吾所適,終不是心心。”
(3).彼此間的情意。 隋 江總 《長相思》詩之二:“心心不相照,望望何由知。” 唐 孟郊 《結愛》詩:“心心復心心,結愛務在深。”
(4).一心一意,專心。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二》:“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職,其職必舉。”
無心
(1) 沒有心情,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無心戀戰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心病
(1) 令人憂慮和煩惱的事
那事兒沒徹底解決,總是他的一塊心病
(2) 指難以告人的隱私等
(3) 心有病;心臟病
庵羅
即菴摩勒。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羨 靈鷲 之名山,企堅固之貞林,希菴羅之芳園。”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上:“更鏤金玉水精為幡蓋流蘇、菴羅、薝蔔等樹,構百珤為樓閣臺殿。”參見“ 菴摩勒 ”。
猶如
好像
他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圓鏡
圓形之鏡。借指圓月。 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乍浮圓鏡,時泛明珠。”
龜毛兔角
龜生毛,兔長角。本指戰爭的徵兆。後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無實的東西。《楞嚴經》卷一:“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萬善同歸集》卷五:“何起龜毛兔角之心,作虵足鹽香之見!”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序丹灶》:“但得之者,真龜毛兔角,而為之致禍者,十八九也。” 清 錢謙益 《鼓吹新編序》:“良自知龜毛兔角,非道人所當滯淫。”亦省作“ 龜毛 ”。 元 袁桷 《楊花曲》詩:“辛勤掇拾不敢棄,願刮龜毛同作氈。”
有無
亦作“ 有亡 ”。1.有或無。《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臣 楚國 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餘年,時從出遊,游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徧覩也。” 李善 註:“覽於有無,謂或有所見,或復無也。” 漢 揚雄 《羽獵賦》:“馳弋乎神明之囿,覽觀乎羣臣之有亡。” 唐 賈島 《送僧》詩:“言歸文字外,意出有無間。”《水滸傳》第三九回:“這個不難,只取牢城營文冊一查,便見有無。”
(2).指家計的豐或薄。《禮記·檀弓上》:“ 子游 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惡乎齊?’” 陸德明 釋文:“有亡……一音無。” 孔穎達 疏:“亡,無也。言各隨其家計豐薄有無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與宗族同其有亡。”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到天王廟去殺豬,宰羊,磔狗,獻雞,獻魚,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六畜的興旺,兒女的長成,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
(3).指有餘與不足。《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孫星衍 疏:“有為有餘,無為不足也。”按,《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韓愈 《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宋 蘇軾 《過雲龍山人張天驥》詩:“墟里通有無,垣牆任摧倒。”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灑脫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同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韓愈 《處士盧君墓志銘》:“其弟 渾 ,以家有無,葬以車一乘於 龍門山 先人兆。” 宋 曾鞏 《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其喪父也,以家之有無葬,故葬不緩。”
(5).古代哲學範疇。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實有”等義;無,指事物的不存在,有“無形、無名、虛無”等義。《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幾神之區;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無之域:並獨步當時,流聲後代。”
海浪
海浪是發生在海洋表面上的表面波,即沿著水與空氣界面間傳行的一種波動,屬於重力波的一種類型。
當風吹起時,風所帶來的壓力及摩擦力對海洋表面的平衡態產生擾動,一些能量自風轉移到水上。水能夠自風得到能量是因為兩者間的摩擦力,使得表面粒子以橢圓式運動移動著,這種橢圓式運動是縱波(往覆運動)與橫波(上下運動)所合成。海浪的波動有隨機性;因為海面的風速、風向隨時隨地變化,所以海浪通常是雜亂無章的,其波高、波長和周期都為隨機量。
空華
亦作“ 空花 ”。1.佛教語。隱現於病眼者視覺中的繁花狀虛影。比喻紛繁的妄想和假相。《楞嚴經》卷四:“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 南朝 梁 蕭統 《講解將畢賦》:“意樹發空花,心蓮吐輕馥。” 宋 司馬光 《游三門開化寺》詩:“狂象調難伏,空華滅復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話説人生榮華富貴,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認為實相。” 梁啓超 《開明專制論》:“嗚呼,我青年之眩於空華,困於噩夢者,其醒耶未耶?”
(2).指雪花。 宋 洪朋 《喜雪》詩:“漫天乾雨紛紛闇,到地空花片片明。”
清淨
(1) 心境潔淨,不受外擾
清淨守節
(2) 安定,不紛擾
圖清淨
(3) 清潔純淨
清淨的山,清淨的水
(4) 簡明不繁
清淨簡易
(5) 佛教語。指遠離惡行與煩惱
出家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