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山靜日長圖原文
我非山中人,愛說山中話。
行遇好山水,自覺中心快。
豈能長留玩,聊且娛眼界。
山靜日長圖,相傳伯虎畫。
為愛景物幽,持向壁間掛。
峰巒翠欲滴,樹石紛古怪。
縛茅為屋宇,飛泉流數派。
中有常住人,看經不行邁。
伊余勞逸殊,徒此償詩債。
靜對轉增慚,烹茶洗慸芥。
詩詞問答
問:唐寅山靜日長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唐寅山靜日長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卦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八
參考注釋
中人
(1) 在兩方之間調解、做見證或介紹買賣的人
(2) 一般人;中等人
中人之家
(3) 宦官
中人監織造者。——《明史》
(4) 普通人
才能不及中人。——漢· 賈誼《過秦論》
說山
舊時指拉車的與僱主閒聊,希圖博得好感,增加車資。 老舍 《趙子曰》第二十:“如遇上愛說話的坐車的,拉車的就可以和他一問一答的而跑得慢一些,而且因言語的感動,拉到了地方,還可以有多掙一兩個銅子的希望……所以他們管這個叫‘說山’,意思是:坐車的人們的心,和山上的石頭一樣硬。”
山水
(1) 山上流下來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
山水相連
(3) 指山水畫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寫 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自覺
(1) 自己有所認識而主動去做
自覺地遵守紀律
(2) 自己感覺到;自己有所察覺
疾病的個人自覺症狀
中心
(1)
(2) 跟四周距離相等的位置;中央
花園的中心有一個池塘
(3) 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區;某一方面的主要機構
商業中心
(4) 事物的主要部分
中心工作
(5) 內心
我有嘉賓,中心喜之
豈能
怎能;哪能
我豈能反對?
聊且
姑且;暫且
聊且一年終局,來年各尋投向
眼界
目力所及的範圍,借指見識的廣度
窗中縞練舒眼界。——蘇軾《和子瞻雪浪齋》
長圖
(1).大幅的地圖。借指廣闊的地域。《文選·何晏<景福殿賦>》:“遙目九野,遠覽長圖。” 李善 注引《周禮》:“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圖經田野。”
(2).久遠之計。 南朝 宋 鮑照 《登大雷岸與妹書》:“長圖大念,隱心者久矣。” 清 黃景仁 《醉歌行別伍三》:“揮手且去,各為長圖。”
相傳
(1) 長期以來流傳下來的
相傳這事發生在北方
(2) 遞相傳授
愛景
(1).愛,通“ 曖 ”。和煦的陽光。《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群臣酒行歌》:“玉墀留愛景,金殿藹祥煙。”
(2).愛,通“ 曖 ”。昏暗的光色。 宋 曾鞏 《代翰林侍讀學士錢藻遺表》:“犬馬之質,難駐於頽齡;日月之光,尚攀於愛景。”
向壁
面對牆壁。多表示心情不悅或不欲與人接談。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五》:“夫人遂轉向壁,歔欷不復言。”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東亭 轉臥向壁嘆曰:‘人固不可以無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柳》:“﹝ 張福 ﹞泣跪庭下,願仍讀。母返身向壁,置不聞。” 葉聖陶 《窮愁》:“﹝ 阿松 ﹞忽復停針,瞪目向壁……自傷生涯慘澹。”
峰巒
連綿的山峰
峰巒起伏
峰巒重疊
古怪
(1) 稀奇怪異
一種古怪的美
(2) 奇怪。指明顯地異乎尋常,偏離一般,非正常
走著走著,忽見路旁的樹十分古怪。——《西湖漫筆》
縛茅
亦作“ 縛茆 ”。謂蓋造簡陋的房屋。茅,謂茅屋。 明 宋濂 《寶蓋山實際禪居記》:“非有絶念之深功,不能超出死生而入常寂之場,子盍縛茅於重山密林而究明之乎?” 清 周亮工 《題與然大師畫冊前》:“自號曰 與然 ,岩棲谷汲,縛茆於人跡罕至地,顏曰 縣溪庵 。”
屋宇
房子,房屋
震撼屋宇
泉流
泉水流出形成的水流
中有
即中陰。《俱舍論·分別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大乘義章》卷八:“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四講:“ 犢子 主張有‘中有’(‘生有’與‘死有’之間的狀態),此論也有‘中間涅槃’即在中有中入滅的說法。”詳“ 中陰 ”。
常住
(1).佛教語。永存。《法華經》卷一:“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蘇跋陀羅窣堵波》:“勿謂如來畢竟寂滅,法身常住。”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孔子說與楞嚴經合》:“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
(2).法無生滅變遷稱作常住。 南朝 梁 沉約 《謝齊竟陵王示華嚴瓔珞啟》:“法身與金剛齊固,常住與至理俱存。”《南齊書·顧歡傳》:“此非所歸,歸在常住。”
(3).僧、道稱寺舍、田地、什物等為常住物,簡稱常住。《雲笈七籤》卷一二二:“道士用常住物如子孫用父母物耳,何罪之有?” 唐 馮翊 《桂苑叢談·太尉朱崖辯獄》:“太尉 朱崖 出鎮 浙 右,有 甘露 知主事者訴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隱用。”《水滸傳》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個雲遊和尚引著一個道人來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沒的都毀壞了。” 清 錢謙益 《揚州石塔寺復雷塘田記》:“近寺有雷塘田一千二百五十五畝,寺僧開墾作常住田。”
(4).道觀中的主事者。《雲笈七籤》卷一二二:“尊師令其家各備香油為之焚香……常住亦為辦齋食供養。”
不行
(1)
不可以,強調非…不可
學外語不記單詞不行
(2)
沒用,不會有用或有效
這個方法不行
(3)
不成功,無用
這孩子一定不肯吃飯,要回去,說亦不行,哄亦不行,打亦不行
(4)
——表示程度很深,猶言不得了
高興得不行
(5)
不好
他畫畫不行
(6)
指接近於死亡
老太太病得快不行了
伊余
自指,我。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伊余小子,恃寵驕盈。” 五代 貫休 《古離別》詩:“只恐 長江 水,儘是兒女淚。伊余非此輩,送人空把臂。” 明 劉基 《北上感懷》詩:“伊余朽鈍材,嬾拙更無比。”
勞逸
勞苦與安逸
注意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
詩債
謂他人索詩或要求和作,未及酬答,如同負債。 唐 白居易 《晚春欲攜酒尋沉四著作先以六韻寄之》:“顧我酒狂久,負君詩債多。”自註:“ 沉 前後惠詩十餘首,春來多醉,竟未詶答,今故云爾。” 明 徐渭 《女狀元》第四出:“因此上難下筆,險做了賴詩債。” 梁啓超 《楚卿至自上海小集旋別賦贈》:“且乘健會酬詩債,頗惜多情誤佛緣。”
對轉
(1).舊指官吏不按秩遞升而直接越級遷調。 宋 洪邁 《容齋四筆·蔣魏公逸史》:“其三云:‘舊制,執政雙轉,謂自工部侍郎轉刑部,刑部轉兵部,兵部轉工部尚書。惟宰相對轉,工部侍郎直轉工書,比執政三遷也。’予考舊制……宰相為侍郎者,升三曹;為尚書者,雙轉。如工侍轉戶侍,禮侍轉兵侍,若係戶侍,當改二丞,而宰相故事不立丞,故直遷尚書。今言工侍對轉工書,非也。”
(2).音韻學術語。古音學上指主要元音相同的陰聲、陽聲、入聲之間的相互轉變。 清 代學者 孔廣森 將入聲歸入陰聲,首先明確提出“陰陽對轉”的理論。多數學者則主張入聲分立。“對轉”說的提出,為正確解釋古代韻文的異部通押和訓詁學上的通假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如:《詩·大雅·抑》六章的“子”(陰聲)、“承”(陽聲)為韻,八章的“則”(入聲)、“子”為韻,即因對轉而得通押。又如:《儀禮·士虞禮》:“中月而禫。” 鄭玄 註:“古文禪或為導。”《漢書·高帝紀上》:“令趨銷印。” 顏師古 註:“趨讀曰促。”“禫”(陽聲)與“導”(陰聲),“趨”(陰聲)與“促”(入聲),亦因對轉而得通假。
烹茶
煮茶或沏茶
慸芥
見“ 慸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