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邵雍的《代書寄劍州普安令周士彥屯田》
全文:
二蜀至三吳,中間萬城餘。
去年方北望,今歲復西驅。
劍閣離天日,秦川限帝都。
臨風相憶處,能飲一杯無。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二蜀
指古時 蜀 地。即今 四川省 。《南史·梁武陵王紀傳》:“ 大寶 元年六月辛酉, 紀 乃移告諸州征鎮,遣世子 圓照 領二 蜀 精兵三萬,受 湘東王 繹 節度。” 唐 項斯 《聞蟬》詩:“一棹三 湘 浪,腳踏車二 蜀 塵。” 宋 董逌 《廣川書跋·成都蘭亭》:“ 寶月 刻《蘭亭序》, 東坡居士 為讚於後,蓋 子由 得於 中山 舊石,故今所摹,獨傳二 蜀 ,中州人或未知也。”
三吳
(1).地名。 晉 指 吳興 、 吳郡 、 會稽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水》:“ 永建 中, 陽羨 周嘉 上書,以縣( 會稽 )遠,赴會至難,求得分置,遂以 浙江 西為 吳 ,以東為 會稽 。 漢高帝 十二年,一 吳 也,後分為三,世號‘ 三吳 ’。 吳興 、 吳郡 , 會稽 其一焉。”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榻寫》:“ 江 南地潤無塵,人多精藝, 三吳 之跡,八絶之名, 逸少 右軍, 長康 散騎,書畫之能,其來尚矣。”
(2).地名。 唐 指 吳興 、 吳郡 、 丹陽 。《通典·州郡十二》:“ 蘇州 , 春秋 吳國 之都也……與 吳興 、 丹陽 為 三吳 。 齊 因之。 陳 置 吳州 。 隋 平 陳 ,改曰 蘇州 。 煬帝 初,復曰 吳州 ,尋為 吳郡 。大 唐 為 蘇州 ,或為 吳郡 。”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三:“今天下安危,在於 淮 楚 。師振則 三吳 安, 三吳 安則國家不失外府。” 唐 杜牧 《題桐葉》詩:“ 三吳 煙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
(3).地名。 宋 指 蘇州 、 常州 、 湖州 。 宋 司馬光 《送楊太祝忱知長洲縣》詩:“ 三吳 佳縣首,民物舊熙熙。”
(4).泛指 長江 下游一帶。 唐 李白 《猛虎行》:“ 三吳 邦伯皆顧盼,四海雄俠兩追隨。” 金 劉致君 《鷓鴣天》詞:“修月客,弄雲娘, 三吳 清興入淋浪。”
中間
(1) 中心
中間突破
(2) 在事物兩端之間或兩個事物之間
中間馳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傳》
坐在他們兩個中間
(3) 在裡面
生活在人民民眾中間。
邵雍名句,代書寄劍州普安令周士彥屯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