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齋居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夏日齋居原文

昨曉為霖隨快霽,晚風陣雨送雲行。

碧天今日纖翳淨,廣廈細旃峭爽生。

農務莫教縈萬慮,人心那得有恆情。

齋居政簡偏非簡,報閱台灣費細評。

詩詞問答

問:夏日齋居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夏日齋居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夏日齋居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四十

2. 自前月下旬沾渥之後麥田將屆收穫即大田亦資長發又宜晴曬而數日內間有駛雨猶若陰晴未定惟昨日曉雨旋霽將晚陣雨片刻今早天氣晴朗漬雲淨斂為之欣慰

參考注釋

陣雨

短時間內強度有顯著變化的降雨

雲行

(1).形容隨從出行者之多。 漢 桓寬 《鹽鐵論·刺權》:“貴人之家,雲行於塗,轂擊於道。” 明 李東陽 《立春日車駕詣南郊》詩:“雲行復道龍隨輦,霧散仙壇日滿臺。”

(2).喻迅捷。 南朝 陳 徐陵 《梁貞陽侯與陳司空書》:“至於雲行電邁,谷靜山空。扼 鵲尾 而定王畿,登 牛渚 而掃天闕。”

(3).猶廣布。 晉 傅玄 《答程曉》詩:“皇澤雲行,神化風宣。”

(4).猶雲遊。 唐 呂溫 《送文暢上人東遊》詩:“水止無恆地,雲行不計程。” 宋 陶穀 《清異錄·三隻襪》:“去習者雲行至 峨眉山 而隱。”參見“ 雲遊 ”。

碧天

青天;藍色的天空。 晉 王羲之 《蘭亭》詩:“仰視碧天際,俯瞰緑水濱。”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蔡少霞》:“碧天虛曠,瑞日瞳矓。” 前蜀 毛文錫 《巫山一段雲》詞:“雨霽 巫山 上,雲輕映碧天。” 清 陳維崧 《滿路花·荷珠》詞:“惆悵迴船,碧天早掛明鏡。” 朱自清 《荷塘月色》:“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纖翳

(1).微小的障蔽。多指浮雲。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司馬太傅 齋中夜坐,於時天月明浄,都無纖翳。” 宋 陸游 《入蜀記》卷六:“是日,天宇晴霽,四顧無纖翳。” 明 劉基 《梁甫吟》:“誰謂秋月明?蔽之往往由纖翳。”

(2).指事情的障礙。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蔡專使元培代表布 * 文》:“其至少數抱猜忌之見,騰離間之口者,皆將為泰和所同化,而無復纖翳之留。”

廣廈

高大的房屋

細旃

細織之毛氈。《漢書·王吉傳》:“廣夏之下,細旃之上。” 顏師古 註:“旃與氈同。”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著述·大學衍義》:“蓋深得修齊宗旨,故以此書日置細旃,非 宋理宗 務名比也。” 章炳麟 《訄書·訂文》:“細旃之所承,金匱之所藏,著於文史者,三千名而足。”

農務

指農事。

例句:

晉 陶潛 《移居》詩之二:“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一:“農務村村急,春流岸岸深。” 

清 林則徐 《札蘇藩司繼續勸捐疏浚白茆河道工費》:“乘此春融天霽,農務未興之時,妥速早為興工。”

莫教

猶莫非。《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 吳教授 聽得外面聲音,不是別人,是我渾家和 錦兒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這裡?莫教也是鬼?”

萬慮

(1).反覆思考。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 魏文 下詔,辭義多偉,至於‘作威作福’,其萬慮之一蔽乎!”

(2).思緒萬端。 唐 韓愈 《感春》詩之四:“數盃澆腸雖暫醉,皎皎萬慮醒還新。” 清 陳夢雷 《西郊雜詠》之三:“俯仰念物化,萬慮此俱寂。”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願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那得

1.怎得;怎會;怎能。

有恆

有恆心,堅持不懈

持之有恆

齋居

(1).齋戒別居。《明史·左懋第傳》:“三月,大風霾。帝布袍齋居,禱之不止。”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芙蓉閣》:“時 世宗 齋居西宮,建設醮壇,勅大臣製青詞一聯,懸於壇門。”

(2).家居;閒居。 宋 王安石 《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坐鎮均勞逸,齋居養智恬。” 清 黃景仁 《荻港舟次》詩:“紛紛賓從厭粱肉,公也齋居飽饘粥。”

(3).家居的房舍;書房。 清 吳嘉賓 《得一齋記》:“吾宗繼之,以 顏氏 子得一之義,名其齋居。”

台灣

台灣省,簡稱為“台”,省會台北,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台灣省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僅占全國的0.38%,2013年人口總數達到2337.3517萬(含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轄22縣、市,是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全省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 * 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其中台灣島海岸線長達1600多千米,面積為35873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也是中國東南海上屏障和重要門戶。

全省多山地丘陵,最高峰玉山達3952米,地跨北回歸線,為熱帶、 * 帶季風氣候。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山族是台灣省最早的居民和最主要的少數民族。閩南語是台灣省民間的主要方言。南宋時澎湖屬福建路。明代始稱台灣,明末曾被荷蘭、西班牙殖民者侵占,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並進行開發。清代於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正式建立行省。1895年被日本竊據,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歸中國。1949年 * 退守台灣,造成了台灣問題。1960年代台灣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實現經濟騰飛,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台灣經濟和科技、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都很高,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已達到發達水平。

詩詞推薦

  • 山中示周日貞黃應暉應遠及仁伯代驤兩從弟

    李孫宸明代〕歸來萬事興從慵,雲水惟耽訪逸蹤。累日可能從叔度,移文應不到周顒。自慚諸謝傳池草,得似三茅駕玉龍。多恐
  • 喜孫伯遠王周彥遠訪

    李新宋代〕晚聞佳客過煙城,拋檄歸來掃榻塵。連騎莫憂原叔病,食蛙誰謂庾郎貧。定因殘雪尋穿覆,聊覓江梅遺故人。重與
  • 雄縣道中作

    乾隆清代〕迤南向暖更臨水,麥壟多看芃長苗。曉幸雲生旋雲散,越殷時近懼時遙。蓬蓬莫作勞耳聽,靉靉其濃佇意焦。或者
  • 發荊州

    范成大宋代〕初上篷籠竹笮船,始知身是劍南官。沙頭沽酒市樓暖,徑步買薪江墅寒。自古秦吳稱絕國,於今歸峽有名灘。千山
  • 至後飯客

    朱翌宋代〕新陽為我解憂端,梅破南枝雪造寒。繡刺五紋添日刻,餅炊十字薦春盤。遣排百念有時盡,邂逅一尊無限歡。更待
  • 松風二首·其二·風

    乾隆清代〕作噫千林響,偏宜十八公。金聲非擲地,濤韻祗行空。勁送布帆影,香含蕙草叢。便教台上值,誰與辨雌雄。
  • 復雨放言(六月初八日)

    乾隆清代〕協紀大雨應時行,昨目間作今盆傾。望霈一滴亦艱致,既沾千里無留停。急點欲飛空轉白,沛勢少蓄雲先青。小箏
  • 寄題王以道蘭墅

    樓鑰宋代〕百卉生深林,無人皆自芳。楚騷發妙意,惟蘭乃能當。我欲效潞公,賸種坡之陽。不須強披拂,風來味愈長。君乃
  • 沈園

    陸游宋代〕夢斷香銷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 醉蓬萊(廷評慶壽)

    韋驤宋代〕漏新春消耗,柳眼微青,素梅猶小。簾幕輕寒,引爐煙裊裊。鳳管雍容,雁箏清切,對綺筵呈妙。此際歡虞,門庭
    夏日齋居原文_夏日齋居的賞析_古詩文
  • 入浙江境

    乾隆清代〕輕舟曉日別吳門,川路溪煙漾晏溫。柳葉青籠雞犬社,菜花黃入苧蘿村。分疆頓覺民風異,轉壑都關吾意存。恩沛
  • 賦得水精簾贈友人新昏

    伍瑞隆明代〕冰文隱隱碧光浮,繡戶璚窗映更幽。晻曖半遮金縷帶,玲瓏分照玉搔頭。迎風響散招仙閣,罩月寒生待鳳樓。頗怪
  • 十蟲吟

    舒岳祥宋代〕蟲有賣油公,什伍處陰濕。長腳如蠨蛸,愛莫能助細走不及。兒童反接之,邀其吐微汗。所挾雖不多,坐此遭攟拾
  • 玉樓春

    晏幾道宋代〕採蓮時候慵歌舞,永日閒從花里度。暗隨蘋末曉風來,直待柳梢斜月去。停橈共說江頭路,臨水樓台蘇小住。細思
    夏日齋居原文_夏日齋居的賞析_古詩文
  • 大疑

    釋普度宋代〕此心未決應須決,決了而今更問誰。日用堂堂無向背,春山一任鷓鴣啼。
    夏日齋居原文_夏日齋居的賞析_古詩文
  • 幸太學倡和

    呂大防宋代〕清曉金輿出建章,祠宮轉仗指虞庠。三千逢掖裾如雪,十萬勾陳錦作行。再拜新儀瞻魯聖,一篇古訓贊周王。崇儒
  • 秋日遣懷

    陸游宋代〕今年秋氣早,風露應時令;晨起換熟衣,殘暑已退聽。松聲滿庭戶,蕭然失衰病。人眾何足言,天固不可勝。
    夏日齋居原文_夏日齋居的賞析_古詩文
  • 鶴領子·其一

    乾隆清代〕淵材信胎生,出卵卻頻見。野鶴如家雞,園中向所豢。
  • 痕都斯坦玉瓜瓣瓢

    乾隆清代〕玉瓢一握如瓜瓣,有蒂有葉還有花。和闐出玉不解琢,琢自痕都萬里遐。昆崙之岡產美質,喀嗎水磨攻錯加。制為
  • 雜書

    陸游宋代〕一身頂踵無非病,兩飯齏鹽亦闕供。正可清言學夷甫,不須豪氣似元龍。
    夏日齋居原文_夏日齋居的賞析_古詩文
夏日齋居原文_夏日齋居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