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絡緯

作者:毛茂清 朝代:清代

齊天樂·絡緯原文

碧梧芳信驚初到,秋聲晚來無數。

金井闌邊,豆花籬落,做得淒涼幾許。

蕭蕭振羽。

似一度高吟,一番低訴。

乍斷還連,依稀吹入小窗戶。

還疑春繭曳緒,引秋情暗起,宛轉千縷。

錦字縈愁,哀弦紡夢,獨立空階風露,不勝酸楚。

共促織鳴悲,寒螿啼苦。

絮盡新愁,夜涼誰共語。

詩詞問答

問:齊天樂·絡緯的作者是誰?答:毛茂清
問:齊天樂·絡緯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參考注釋

碧梧

(1).綠色的梧桐樹。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明 劉基 《調笑令》詞之二:“簾捲,簾捲,人與碧梧俱晚。”

(2).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儀態。 唐 韓愈 《殿中少監馬君墓誌》:“退見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業者也。” 清 許思湄 《與趙南湖書》:“久不見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風清,輒深神往。”

芳信

(1).花開的訊息。春日百花盛開,因亦以指春的訊息。 宋 蘇軾 《謝關景仁送紅梅栽》詩之一:“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宋 尤袤 《入春半月未有梅花》詩:“幾度杖藜貪看早,一年芳信恨開遲。” 明 陸采 《懷香記·承明雪宴》:“ 建章 宮闕積瓊瑤,盡道梅花芳信到。”

(2).敬稱他人來信。 唐 白居易 《祇役駱口驛喜蕭侍御書至》詩:“忽驚芳信至,復與新詩並。”

(3).指閨中人的書信。 宋 史達祖 《雙雙燕·詠燕》詞:“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

(4).猶佳音。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相奉旨招婿》:“管取門楣得俊才,為傳芳信仗良媒。”

秋聲

指秋天裡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蟲鳥聲等。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唐 劉禹錫 《登清暉樓》詩:“ 潯陽江 色潮添滿, 彭蠡 秋聲雁送來。” 明 吳甡 《雜興》詩:“空林何歷歷,落葉盡秋聲。”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龍泉寺 邊的深林叢樹時時送出秋聲,一陣一陣蕭蕭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離別。”

晚來

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題鄭縣亭子》詩:“更欲題詩滿青竹,晚來幽獨恐傷神。” 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裡家務忙,到晚來背著弟弟在菜油燈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時還親眼見過,我至今也還記得。”

無數

(1) 無法計數,指數量極多

可能的組合是無數的

(2) 不知底細

胸中無數

金井

(1).井欄上有雕飾的井。一般用以指宮庭園林里的井。 南朝 梁 費昶 《行路難》詩之一:“唯聞啞啞城上烏,玉欄金井牽轆轤。” 宋 蘇軾 《用前韻答西掖諸公見和》:“雙猊蟠礎龍纏棟,金井轆轤鳴曉瓮。” 清 陳維崧 《品令·夏夜》詞:“夜色涼千頃,攜笛簟,依金井,轆轤清冷。”一說即石井。金,謂其堅固。 唐 李賀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九月》:“雞人罷唱曉瓏璁,鴉啼金井下疎桐。” 葉蔥奇 註:“金井,即石井。古人凡説堅固,多用金,如金塘、金堤等。”

(2).借指墓穴或骨瓮。《古今小說·范巨卿雞黍生死交》:“因此扶柩到此,眾人拽棺入金井,並不能動,因此停住墳前,眾都驚怪。”《廣西僮族文學》第四章:“這個‘地理先生’給 儂智高 看好了一塊風水地,叫 儂智高 把自己父親的骨骸裝在‘金井’(即骨瓮)里,埋在好風水的地方。”

豆花

(1).指豆類植物開的花。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大豆》:“豆花憎見日,見日則黃爛而根焦也。” 唐 許渾 《題韋隱居西齋》詩:“山風藤子落,溪雨豆花肥。”《豆棚閒話·漁陽道劉健兒試馬》:“只有扁豆一種,交到秋時,西風發起,那豆花越覺開得熱鬧。”

(2).方言。即豆腐腦。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四:“雪嫩的豆花--這和豆腐一樣的製作,是比豆腐還要簡單,還要好吃。” 嵐雲 《逐漸消失的行業》:“雖可吃到甜鹹加料的豆花,卻不如挑擔而來的薑湯豆花味美。”參見“ 豆腐腦 ”。

籬落

籬笆

村莊籬落

淒涼

(1) 孤寂冷落

夜景淒涼

(2) 悲涼

字字淒涼

幾許

多少

不知經歷幾許風波

幾許心中言。——清· 袁枚《祭妹文》

蕭蕭

(1) 形容馬嘶鳴聲

馬鳴蕭蕭

蕭蕭班馬鳴。——唐· 李白《送友人》

車轔轔,馬蕭蕭。——唐· 杜甫《兵車行》

(2) 風聲

風蕭蕭兮易水寒。——《戰國策·燕策》

風蕭蕭

(3) 冷落淒清的樣子

(4) 花白稀疏的樣子

祖父看見了鏡里的白髮蕭蕭

振羽

(1).鼓翅。《詩·豳風·七月》:“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 毛 傳:“莎雞羽成而振訊之。”《宋史·樂志十三》:“矯矯長離,振羽來儀。”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一》:“旬餘後,其聲漸厲,似飛蟲之振羽。”

(2).古樂章名。《禮記·仲尼燕居》:“客出以《雍》,徹以《振羽》。” 鄭玄 註:“《雍》、《振羽》,皆樂章也。” 孔穎達 疏:“《振羽》即《振鷺》詩,亦樂章名也。言禮畢通徹器之時歌《振鷺》也。”

一度

(1) 曾經,從前

一度是很快樂的

(2) 有過一次

他因病一度休學

高吟

(1).高聲吟誦;高聲歌唱。《樂府詩集·雜曲歌辭二·傷歌行》:“佇立吐高吟,舒憤訴穹蒼。” 唐 鄭谷 《作尉鄠郊送進士潘為下第南歸》詩:“結綬位卑甘晚達,登龍心在且高吟。” 魯迅 《花邊文學·知了世界》:“螞蟻在地面上辛辛苦苦地作工,知了卻在枝頭高吟,一面還笑螞蟻俗。”

(2).高妙的吟唱。《文選·嵇康<琴賦>》:“慕 老童 於 騩 隅,欽 泰容 之高吟。” 劉良 註:“ 泰容 , 黃帝 樂師,故慕而欽之,以為高吟,而引清志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昨日到大劇院,一見舊歌劇花露潤融,高吟沉抑。”

一番

(1).一回;一次;一陣。《詩·小雅·車攻》“射夫既同” 唐 孔穎達 疏:“此射夫皆已射一番。” 宋 范成大 《落鴻》詩:“只道一番新雨過,誰知雙袖倚樓寒。” 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一折:“你一番價探望哥哥,吃的來醺醺醉。”《西遊記》第四二回:“一番搭上手,斗經四五個回合,行者揑著拳頭,拖著棒,敗將下來。” 毛 * 《新民主主義的 * 》:“頑固到沒有辦法,所以我們就要開大會,‘促’他一番。”

(2).一種;一類。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刑部·癸卯妖書》:“但其所傾陷者,別是一番人耳。” 許地山 《命命鳥》:“她自經過這一場恐慌,精神上遂起了莫大的變化。對於婚姻別有一番見解。”

(3).一張;一片。《新唐書·藩鎮傳·王鎔》:“況繼奉天子詔和解,能無一番紙墜北路乎?”

斷還

見“ 斷還歸宗 ”。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確地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小窗

苔蘚蟲群體交叉分枝之間的一種有花邊的格線

春繭

亦作“ 春蠒 ”。1.春季的蠶繭。 宋 范成大 《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桑蠶春繭勸,花蝶夜蛾迎。” 宋 陸游 《宿武連縣驛》詩:“宦情薄似秋蟬翼,鄉思多於春繭絲。”

(2).用春蠶絲織成的錦袍。 唐 皮日休 《和魯望風人》之一:“莫言春繭薄,猶有萬重思。”

(3).食品名。猶今之春卷。 宋 吳自牧 《夢粱錄·葷素從食店》載有“子母春蠒”、“活糖沙餡諸色春蠒”、“萊萃皮春蠒”等名目。參閱 宋 周密 《武林舊事·市食》。

曳緒

抽絲。比喻連續不斷。 漢 張衡 《南都賦》:“坐南歌兮起 鄭 儛,白鶴飛兮繭曳緒。” 唐 穀神子 《博異志·劉方玄》:“俄而有歌者,歌音清細,若曳緒之不絶。” 清 毛茂清 《齊天樂·絡緯》詞:“還疑春繭曳緒,引秋情暗起,宛轉千縷。”

宛轉

(1) 圓場;圓成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2) 輾轉

路宛轉石間。——《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宛轉而不臥

(3) 婉轉

錦字

(1).指錦字書。 唐 李頻 《古意》詩:“雖非 竇滔 婦,錦字已成章。” 宋 范成大 《道中》詩:“客愁無錦字,鄉信有燈花。” 清 納蘭性德 《清平樂》詞:“塞鴻去矣,錦字何時寄。”參見“ 錦字書 ”。

(2).喻華美的文辭。 唐 盧照鄰 《樂府雜詩序》:“霜臺有暇,文律動於京師;繡服無私,錦字飛於天下。” 明 何景明 《懷高鐵溪先生》詩之二:“新詩裁錦字,麗賦擲金聲。”

縈愁

牽惹愁思。 宋 蘇軾 《和人迴文詩》之三:“看君寄憶傳紋錦,字字縈愁寫斷腸。” 沉祖棻 《浣溪沙》詞之十:“故國青山頻入夢,江潭老柳自縈愁。”

哀弦

亦作“ 哀絃 ”。 1.悲涼的弦樂聲。 三國 魏 曹丕 《善哉行》:“哀弦微妙,清氣含芳。” 唐 杜甫 《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詩:“哀絃繞白雪,未與俗人操。” 宋 張先 《惜雙雙·溪橋寄意》詞:“斷夢歸雲經日去,無計使哀絃寄語。” 鄭振鐸 《屈原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有良心的作家們﹞不由得不同情 屈原 ……而發出同樣的哀弦促節的歌聲來。”

(2).喻指可憐的妻子。 林紓 《祭高梧州文》:“君出逾年,我搆家難,大喪甫除,哀絃中斷。”

獨立

(1) 單獨的站立

獨立寒秋。——毛 * 《沁園春·長沙》

(2) 不依靠他人

獨立生活

(3) 一個國家或一個政權不受別的國家或政權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獨立(不依靠他人)國獨立(自主)。——清· 梁啓超《飲冰室全集·文集》

(4) 軍隊在編制上不隸屬於上一級單位,直接隸屬於更高一級單位

獨立營(不隸屬於團而直接隸屬於師的營)

(5) 孤立無依

煢煢獨立

風露

(1).風和露。《韓非子·解老》:“時雨降集,曠野閒靜,而以昏晨犯山川,則風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齡 《東溪翫月》詩:“光連虛象白,氣與風露寒。” 郁達夫 《采石磯》二:“昨天晚上,因為月亮好得很, 仲則 竟犯了風露,在園裡看了一晚的月亮。”

(2).猶風寒。《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那老媽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風露,一病不起。”

不勝

受不住,承擔不了。勝:承受,經得起

刑人如恐不勝。——《史記·項羽本紀》

驢不勝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酸楚

苦楚;悲痛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唐· 李白《望木瓜山》

促織

蟋蟀的別名。《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唐 杜甫 《促織》詩:“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 元 薛昂夫 《甘草子》曲:“促織兒啾啾添瀟灑, 陶淵明 歡樂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 宣德 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鳴悲

猶悲鳴。 唐 柳宗元 《零陵贈李卿元侍御簡吳武陵》詩:“鎩羽集枯榦,低昂互鳴悲。” 宋 范成大 《次韻子永見贈建除體》:“破窗風鳴悲,孤客多慨傷。”

寒螿

(1).即寒蟬。 漢 王充 《論衡·變動》:“是故夏末蜻蛚鳴,寒螿啼,感陰氣也。”《爾雅·釋蟲》“蜺寒蜩” 晉 郭璞 註:“寒螿也。似蟬而小,青赤。《月令》曰:‘寒蟬鳴。’”《文選·謝惠連〈搗衣〉詩》:“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螿啼。” 李善 注引 許慎 《淮南子》註:“寒螿,蟬屬也。”一說指水鳥。見《文選·劉鑠〈擬行行重行行〉詩》 李善 注引 高誘 《淮南子》注。參見“ 寒蟬 ”、“ 寒將 ”。

(2).借指深秋的鳴蟲。 唐 張仲素 《秋思》詩之一:“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螿淚溼衣。” 元 薩都剌 《滿江紅·金陵懷古》詞:“玉樹歌殘秋露冷,胭脂井壞寒螿泣。” 陳三立 《雨》詩:“懷人江海斷,鐙火訴寒螿。”

新愁

新添的憂愁。 南朝 梁 鮑泉 《奉和湘東王春日詩》:“新枝雖可結,新愁詎解顏。” 唐 薛能 《一葉落》詩:“客心空自比,誰肯問新愁。” 元 倪瓚 《寄朱府判》詩:“尊前舊恨多年積,枕上新愁何處生?” 明 夏完淳 《一斛珠》詞:“新愁不許春山鬭。酒醒荷香,昨夜相思透。”

詩詞推薦

齊天樂·絡緯原文_齊天樂·絡緯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