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其二

作者:余繼登 朝代:明代

讀史·其二原文

公孫年六十,猶是孝廉身。

射策偶見收,遂為侍從臣。

主愛詐亦忠,赫赫侯平津。

長孺不解事,區區論積薪。

淮陽久不調,壯志竟沉淪。

空令千載下,為爾淚沾巾。

詩詞問答

問:讀史·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余繼登
問:讀史·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余繼登的名句有哪些?答:余繼登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真韻

參考注釋

公孫

(1).諸侯之孫。《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不得禰先君;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不得祖諸侯。”《漢書·惠帝紀》:“內外公孫。”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公孫,宗室侯王之孫也。”

(2).對貴族官僚子孫的尊稱。《儒林外史》第十回:“ 蘧公孫 呈上乃祖的書札並帶了來的禮物。”

(3).複姓。 戰國 魏 有 公孫痤 。見《史記·秦本紀》。

猶是

(1).由此。猶,通“ 由 ”。 漢 劉向 《列女傳·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鳳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鳳 , 章 猶是為 鳳 所陷。” 三國 魏 嵇康 《與呂長悌絕交書》:“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猶是許足下以至交。”

(2).還是。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蜀 食井鹽,如仙井 大寧 猶是大穴。” 明 胡應麟 《詩藪·近體下》:“初 唐 絶句精巧,猶是六朝餘習。”

孝廉

漢代選拔官吏的兩種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潔之士。後來被舉薦的人也稱為“孝廉”

舉孝廉不行。——《後漢書·張衡傳》

射策

(1). 漢 * 試取士方法之一。《漢書·蕭望之傳》:“ 望之 以射策甲科為郎。” 顏師古 註:“射策者,謂為難問疑義書之於策,量其大小署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顯。有欲射者,隨其所取得而釋之,以知優劣。射之言投射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又對策者,應詔而陳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獻説也。言中理準,譬射侯中的。二名雖殊,即議之別體也……對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南史·儒林傳序》:“及 漢武帝 時,開設學校,立《五經》博士,置弟子員,射策設科,勸以官祿,傳業者故益眾矣。” 宋 蘇軾 《策略第一》:“自 漢 以來,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務為射策決科之學,其言雖不叛於聖人,而皆泛濫於辭章,不適於用。”

(2).泛指應試。 唐 皮日休 《三羞》詩序:“丙戌歲, 日休 射策不上,東退於 肥陵 。” 清 吳偉業 《哭志衍》詩:“射策 長安城 ,驄馬黃金絡。”

侍從

指在帝王或官吏身邊侍候衛護的人

陛下在他的侍從簇擁下走向祭壇

赫赫

顯赫的樣子

赫赫乎可象也。——明· 劉基《賣柑者言》

平津

(1).坦途;大道。 晉 陶潛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詩:“平津苟不由,棲遲詎為拙?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 唐 曇翼 《招隱》詩:“連峯數千里,修林帶平津。”

(2).古地名。 漢 時為 平津邑 , 武帝 封丞相 公孫弘 為 平津侯 ,即此。後多用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級官僚。 前蜀 貫休 《酬韋相公見寄》詩:“空諷 平津 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門么?” 宋 歐陽修 《寄題相州榮歸堂》詩:“不須授簡樽前客,好學 平津 自有文。” 清 吳偉業 《東萊行》詩:“侍中叩閣數彊諫,上書對仗彈 平津 。”

(3).舊時 北平 (今 北京 、 天津 )的並稱。 茅盾 《歡迎古物》:“ 平 津 尚未陷落,而古物已經裝箱待運。”

不解事

不懂事。 宋 陳與義 《道中寒食》詩:“楊花不解事,更作倚風輕。”

區區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區區之薛。——《戰國策·齊策四》

區區之地。——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何乃太區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區區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區區之數

區區五毛錢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2) 猶方寸。形容人的心

區區之心

(3) 舊時謙辭,我

區區嚮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4) (語氣不莊重)

此人非他,就是區區

(5) 誠摯

感君區區懷。——《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積薪

(1).積聚木柴。《墨子·備城門》:“城下州道內,百步一積薪,毋下三千石以上,善塗之。”《國語·周語中》:“虞人入材,甸人積薪。”《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回:“夫人自聞 晉君 見獲,便攜太子服喪服,徒步出宮,至於後園崇臺之上,立草舍而居。臺下俱積薪數十層,送饔飱者履薪上下。”

(2).指積聚的木柴。《漢書·西域傳下·車師後國》:“﹝ 陳良 等﹞即將數千騎至校尉府,脅諸亭令燔積薪,分告諸壁。” 元 袁桷 《愍誓·哀謝先生》:“燃積薪以逞安兮,羣豢食而自戲。”

(3).《漢書·賈誼傳》:“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後以“積薪”喻隱伏危機。《後漢書·黃瓊傳》:“前 白馬 令 李雲 ,指言宦官罪穢宜誅,皆因眾人之心,以救積薪之敝。”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於戲!邦勢若此,念積薪之已然;民力幾何,懼奔駟之將敗。” 清 譚瑩 《寄懷徐鐵生大令》詩之四:“幕府談兵大有人,東南重鎮太平民;督師郤令同孤注,所主原期似積薪。”

(4).《漢書·汲黯傳》:“ 黯 褊心,不能無少望,見上,言曰:‘陛下用羣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後以“積薪”喻選用人才後來居上。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儻使士有澹雅若 嚴君平 ,清廉如 段乾木 ,與僕易地而處,亦將彈鋏告勞,積薪為恨。” 宋 蘇軾 《辭免翰林學士第二狀》:“如前所陳,實以勞舊尚多,必有積薪之誚,兄弟並進,豈無連茹之嫌。” 清 錢謙益 《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張振秀授奉直大夫制》:“大破累年之留滯,用昭新政之清夷,積薪之流,半登於啟事。”《花月痕》第十四回:“人材有積薪之嘆,捷徑多窘步之憂。”

(5).喻後來居上。 黃人 《<清文匯>序》:“夫以吾國文學之雄奇奧衍……一入今朝,則又兼收並畜,大會細入,兩京、三 唐 ,不免積薪之愧, 姬 孔 之際,於斯為盛。”

不調

(1).不協調。《漢書·元帝紀》:“陰陽不調,黎民饑寒。”《後漢書·章帝紀》:“比年陰陽不調,飢饉屢臻。”

(2).特指音調不和諧。《韓非子·難三》:“且 中期 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調,弄不明, 中期 之任也。”《漢書·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3).與人合不來。《楚辭·東方朔<七諫·謬諫>》:“不論世而高舉兮,恐操行之不調。” 王逸 註:“調,和也……恐不知於俗而見憎於眾也。”

(1).未得升遷。《漢書·張安世傳》:“有郎功高不調。” 顏師古 註:“調,選也。”

(2).猶言不才。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下:“時京城不調少年相效,謂之拍彈。” 宋 王禹偁 《謝賜侄男大理評事表》:“伏以法寺美官,聖朝好爵,凡雲選授,必擇器能。豈期不調之材,遽忝起家之命。” 宋 范仲淹 《與中舍書》:“如子弟不調,或在襄邑作過逃來,即發遣他去,恐相負累,請仔細相度。”

壯志

豪壯的志願、襟懷;偉大的志向

壯志未酬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為爾

猶言如此。 晉 王羲之 《問慰諸帖上》:“吾至乏劣,為爾日日,力不一一。”《南史·王融傳》:“為爾寂寂, 鄧禹 笑人。”

沾巾

沾濕手巾。形容落淚之多。 漢 張衡 《四愁詩》:“我所思兮在 雁門 ,欲往從之雪紛紛,側身北望涕沾巾。” 唐 黃滔 《司直陳公墓志銘》:“愚沾巾宿草,無媿抽毫。” 清 汪懋麟 《朝采投詩慰余秋懷迭韻為答》:“涼雨何分舊與新,每逢搖落欲沾巾。”

詩詞推薦

  • 遊絲

    李溥明代〕春來到處弄輕柔,綰霧縈煙不自由。情密暗牽楊柳外,恨深偏系杏梢頭。鶯梭引緯應難織,魚餌投綸恐莫收。日暮
  • 至香山寺報秀叔

    梅堯臣宋代〕家近心還速,川長馬易疲。望山孤寺出,渡水夕陽遲。來向來間宿,歸須月上時。只應庭際鵲,已報汝先知。
    讀史·其二原文_讀史·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又題月台

    王炎宋代〕天心湖面月團圓,中著胡床坐廣寒。玉鑒照空無盡境,冰輪碾水不生瀾。搗成兔藥人難老,舞徹霓裳夜未闌。願躡
    讀史·其二原文_讀史·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城上晚思

    陳與義宋代〕獨憑危堞望蒼梧,落日君山如畫圖。無數柳花飛滿岸,晚風吹過洞庭湖。
  • 開元寺仁王院見叢竹偶書

    強至宋代〕一別琅玕數畝陰,七年飛夢繞家林。北僧好事猶能種,偶向塵埃灑寸心。
    讀史·其二原文_讀史·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寄子

    章某宋代〕九十衰翁七十兒,此時那可兩分離。客鄉已是三年別,人世應無百歲期。春雁北飛頻送目,夕陽西下幾顰眉。何如
    讀史·其二原文_讀史·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演雅十章

    張至龍宋代〕犬眠蒼玉地,貓臥香綺叢。徜無鼠與盜,貓犬命亦窮。
  • 宿田家竹亭

    裘萬頃宋代〕我家西山巔,四壁皆此君。朅來事賓士,日與茅葦親。方思坡仙詩,恐入俗士群。止我宿者誰,此君滿其門。欣然
  • 己未新歲

    陸游宋代〕餞歲愁雖劇,迎年喜亦深。桃符帶草寫,椒酒過花斟。車馬久無跡,兒孫聊慰心。更欣春意早,處處有鳴禽。
    讀史·其二原文_讀史·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又代作

    項安世宋代〕羲仲量沙數砌蓂,甘公聚米算周星。無邊海福兼山壽,不盡天英與地靈。翰苑文章看李白,岩廊風度待張齡。春風
  • 牡丹

    羅鄴唐代〕落盡春紅始著花,花時比屋事豪奢。買栽池館恐無地,看到子孫能幾家。門倚長衢攢繡轂,幄籠輕日護香霞。歌鐘
  • 送吳顯道五首

    王安石宋代〕忽憶舊鄉頭已白,牙齒欲落真可惜。臨江把臂難再得,江水江花豈終極。
    讀史·其二原文_讀史·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題界溪顧處士梅隱齋

    那希顏元代〕竹外橫斜一兩枝,花敷不與眾芳齊。孤山月下無多樹,分得仙姿在界溪。
  • 題徐參議畫軸三首墨梅

    王炎宋代〕酷似西湖處士詩,雖無半樹有橫枝。天寒地冷清癯甚,故著緇衣護玉肌。
    讀史·其二原文_讀史·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贈益陽成之主簿

    黃庭堅宋代〕兩祖門中種陰德,名塞四海世有人。諸兒莫斷詩書種,解有無雙聳搢紳。人間卿相何足道,胸次詩書要不忘。男兒
  • 乾隆清代〕棕颸竹氣三庚餘,池亭波影含冰疏。幽人晝永匡床靜,簾間便是虛無居。
  • 烏石山

    黃某宋代〕□□□□石,硉突倚山顛。□□□羊伏,漫漫萬馬聯。何年□□□,終古□桑田。□□□□□,□仙□允傳。
  • 淑清院見桃花始開泛杯有作

    乾隆清代〕琤琮韻里繁枝斜,才苞錦纈遲蒸霞。如是色聲堪靜悟,不必能聽倩綠芭。峭寒尚切披香殿,青韶卻釀淑清院。天公
  • 贈田家翁

    耿湋唐代〕老人迎客處,籬落稻畦間。蠶屋朝寒閉,田家晝雨閒。門閭新薙草,蹊徑舊諳山。自道誰相及,邀予試往還。
  • 定風波(四·沈內翰宅百花堆)

    仲殊宋代〕南徐好,溪上百花堆。宴罷歌聲隨水去,夢回春色入門來。芳草遍池台。文彩動,奎璧爛昭回。玉殿儀刑推舊德,
    讀史·其二原文_讀史·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讀史·其二原文_讀史·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