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風拂鱗塍爽且涼,肩輿迤邐賞煙光。
綠苗簇簇將成穗,已覺流匙玉粒香。
詩詞問答
問:《循堤遂至聖化寺南溪堂有作·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七十五
參考注釋
鱗塍
密集的田壟。 清 馮桂芬 《懌園記》:“牆外鱗塍雉堞,一目數里。”
肩輿
代步工具,由人抬著走
導使睿乘肩輿,具威儀。——《資治通鑑》。胡注:“肩輿,平肩輿也,人以肩舉之而行。
迤邐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連綿貌。 南朝 齊 謝朓 《治宅》詩:“迢遰南川陽,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鳳棲梧》詞之三:“玉樹瓊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輪上》:“她把眼從窗戶望出去,是迤邐不斷的青山。”
(2).指唱歌聲和鳥鳴聲的悠揚圓轉。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曉》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語,偏向閒庭戶。”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蘇軾 《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蓋本處地勢,自 銀林堰 以西,地形從東迤邐西下。” 鄭觀應 《盛世危言·邊防上》:“在東北、西北,由 東三省 、內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與 俄 接壤。”
(4).緩行貌。《古今小說·眾名姬春風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別了眾名姬,擕著琴劍書箱,扮作遊學秀士,迤邐上路。”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屍,幸賴 法忍 扶餘,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陳》:“和這個胖女人較了半天勁,累得他筋疲力盡,他迤里歪斜走出來。”
(5).漸次;逐漸。 宋 蘇軾 《與楊元素書》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來千,餘可迤邐還。” 宋 賀鑄 《更漏子》詞:“迆邐黃昏,景陽鐘動,臨風隱隱猶聞。”《古今小說·閒雲庵阮三償冤債》:“﹝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煙光
亦作“煙光”。1.雲靄霧氣。 唐 元稹 《飲致用神麴酒三十韻》:“雪映煙光薄,霜涵霽色冷。” 宋 黃庭堅 《題宗室大年畫》詩之一:“水色煙光上下寒,忘機鷗鳥恣飛還。” 金 元好問 《九月晦日玉村道中》詩:“煙光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清 於養志 《不寐》詩:“小苑煙光薄,疏簾月影清。”
(2).指春天的風光。 唐 黃滔 《祭崔補闕》:“ 閩 中二月,煙光秀絶。”
簇簇
(1).一叢叢;一堆堆。 唐 白居易 《開元寺東池早春》詩:“池水暖溫暾,水清波瀲灩。簇簇青泥中,新蒲葉如劍。”《紅樓夢》第二九回:“到了初一這一日, 榮國府 門前車輛紛紛,人馬簇簇。”
(2).叢列成行貌。 唐 王建 《橫吹曲辭·隴頭水》:“ 隴 東 隴 西多屈曲,野麋飲水長簇簇。胡兵夜回水傍住。憶著來時磨劍處。”
(3).衣衫鮮明整潔貌。《醒世恆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 趙二 在混堂內洗了個浄浴,打扮得帽兒光光,衣衫簇簇,自家提了一碗燈籠前來接親。”
流匙
古代舀食物的器具。 唐 杜甫 《佐還山後寄》詩之二:“老人他日愛,正想滑流匙。” 元 王禎 《農書》卷十六:“田家當此時,村舂響相答。竹間炊玉香,會見流匙滑。” 明 邵璨 《香囊記·供姑》:“誰信我家貧,日晏方炊黍,看流匙軟粒,似玉還似珠。” 清 朱彝尊 《江城子·黃雀》詞:“凝想流匙真箇滑,全不數,鴨餛飩。”
玉粒
(1).指米、粟。 南朝 梁簡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發私藏之銅鳧,散垣下之玉粒……受惠之家、飡恩之士鹹謂 櫟陽 之金自空而墜, 南陽 之粟自野而生。” 唐 杜甫 《茅堂檢校收稻》詩之一:“紅鮮終日有,玉粒未吾慳。” 宋 蘇軾 《清遠舟中寄耘老》詩:“今年玉粒賤如水,青銅欲買囊已空。” 清 吳偉業 《題二禽圖》詩:“卻笑雪衣貪玉粒,羽毛憔悴閉雕籠。”
(2).猶玉散。指仙藥。 南朝 陳 徐陵 《天台山館徐則法師碑》:“玉粒雖軟,金膏未鎔,方流道業,濟彼昏蒙。”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循堤遂至聖化寺南溪堂有作·其二原文_循堤遂至聖化寺南溪堂有作·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