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調大侄南還原文
相對疑夢寐,言別百愁生。
孤飛易為感,使我心魂驚。
聚散人生常,此別難為情。
爾我本一樹,相期共枯榮。
爾今折枝條,芽肄何時萌。
沾潤我本懷,老髦願難行。
爾今返吳中,閉門守硜硜。
勉哉崇令德,努力以揚名。
取法不在遠,祖父有遺型。
周親我老矣,垂涕重丁寧。
詩詞問答
問:送孟調大侄南還的作者是誰?答:方京
問:送孟調大侄南還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方京的名句有哪些?答:方京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2. 古意古音,勖之以正。
參考注釋
相對
(1) 面對面;相向
大與小相對
(2) 非絕對的(跟“絕對”相對)
各個具體過程的發展都是相對的
(3) 比較來說
相對不錯
夢寐
睡夢;夢中
壯士臨陣,不死帶傷,理之自然也。何故以夢寐之事疑心乎?——《三國演義》
心魂
心神,心靈。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左思<詠史>》:“百年信荏苒,何用苦心魂!” 宋 蘇舜欽 《和菱溪石歌》:“畫圖突兀亦頗怪,張之屋壁驚心魂。” 清 顧貞觀 《賀新郎·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詞:“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曹靖華 《飛花集·洱海一枝春》:“尤其是大紅的茶花,老遠就把人的眼睛,人的心魂都吸引住了。”
散人
(1).平庸無用的人。《墨子·非儒下》:“君子笑之,怒曰:‘散人焉知良儒!’”《莊子·人間世》:“ 匠石 歸,櫟社見夢曰:‘女將惡乎比予哉……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
(2).不為世用的人;閒散自在的人。 唐 陸龜蒙 《江湖散人傳》:“散人者,散誕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無覊限,為時之怪民,束於禮樂者外之曰:‘此散人也。’” 宋 司馬光 《和宇文公南途中見寄》:“深慙白首戀微祿,不向青山為散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一》:“雲水散人,拙於應對,不如避之為佳。”
難為情
害羞,臉面不好看;情面上過不去
眾目睽睽之下,她倒有點難為情
相期
期待;相約。 唐 李白 《贈郭季鷹》詩:“一擊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宋 王安石 《送孫立之赴廣西》詩:“相期鼻目傾肝膽,誰伴溪山避網羅。” 清 侯方域 《太平仁義之效論》:“人臣之進説於其君者,有以王者之治相期者矣,有以霸者之治相期者矣。” 郭沫若 《井岡山巡禮·登郁孤台》詩註:“ 贛江 一帶綠化頗佳,相期十年,可以戰勝洪水。”
枯榮
草木的盛衰。比喻人的得志和失意
枝條
同“枝 1 ”
芽肄
樹木再生之嫩芽。 清 方京 《送孟調大侄南還》詩:“爾今折枝條,芽肄何時萌?”
何時
(1).什麼時候。表示疑問。《楚辭·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麼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
沾潤
(1).浸濕;滋潤。《後漢書·獨行傳·諒輔》:“未及日中時,而天雲晦合,須臾澍雨,一郡沾潤。”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中:“一日,馳馬從禽,忽值暴雨,而浮光裘略無沾潤,上方嘆為異物也。” 葉聖陶 《涿鹿的劈山大渠》詩:“如許英雄幹勁足,渠成當在預期先。久渴之坡得沾潤,從今歲歲是豐年。”
(2).比喻受益。《老殘遊記》第五回:“如能救得他們三人性命,一則是件好事,二則大家也可沾潤幾兩銀子。” 鄭觀應 《盛世危言·銀行上》:“存銀之人或今日存入,明日支出,彼亦不得不為代勞,是不啻眾人之總帳房,苟不予以沾潤,誰樂為之?” 葉聖陶 《城中·在民間》:“認識文化,享用文化,在一般人至多只有一點一滴的沾潤罷了。”
本懷
(1).自己的心跡;自己的心愿。 晉 陸機 《謝平原內史表》:“區區本懷,實有可悲。”《魏書·苻堅傳》:“卿遠來草創,得無勞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懷。” 鄒魯 《招降滿洲將士布告》:“我國民之為 滿洲 將士者,非其本懷,特為 滿洲 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2).本來的心愿。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謫 江州 ,有《自誨》一首,謂:年已四十四,即活至七十,亦不過二十六年,惟當飢而食,渴而飲,晝而興,夜而寢,何必捨此而遑遑他求!此尤其思退之本懷也。”
難行
(1).不易做到。《韓非子·八經》:“法之所外,雖有難行,不以顯焉。”
(2).行走困難;不易前進。 唐 韓愈 《江漢答孟郊》詩:“流沙信難行,馬足常往還。”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共有三十餘灘,石大灘險難行。”
(3).佛教語。猶苦行。修行時身心所受的磨鍊。《說郛》卷八五引 宋 張商英 《護 * 》:“何獨至於佛而疑之,曠大刼來修難行苦行,成等正覺,為聖中至聖。”
吳中
今 江蘇 吳縣 一帶。亦泛指 吳 地。《史記·項羽本紀》:“ 項梁 * ,與 籍 避仇於 吳中 。” 唐 韓愈 《答李秀才書》:“故友 李觀 元賓 ,十年之前,示 愈 《別吳中故人》詩六章,其首章則吾子也。” 宋 張孝祥 《念奴嬌》詞:“ 吳中 何地,滿懷俱是離索。”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畫竹記》:“﹝ 余尉 ﹞詭辭以歲久剝落,將入 吳中 求國工裝之以獻。”
硜硜
形容一個人見識淺薄又非常固執的樣子
不知老大王克守臣節,硜硜不貳,雖在羑里,定無怨言。——《封神演義》
令德
(1).美德。《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子產 寓書於 子西 ,以告 宣子 曰:‘子為 晉國 ,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幣, 僑 也惑之。’”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定謚》:“昔 周公 , 文王 之子,諡曰 文公 。苟有令德,不嫌同諡。” 清 劉大櫆 《程府君墓志銘》:“奕奕 程 宗,世繼其美,傳序及君,令德愷悌。”
(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漢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太子官屬,宜搜選令德,豈有但取丘墓凶醜之人?”
努力
儘量將力量使出來
努力鑽研業務
揚名
(1) 傳播名聲
(2) 出名
取法
效法
不在
(1)
指不位於或處於某處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房上班上
(2)
婉稱人去世了
長征幹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祖父
(1) 父親的父親;在世繫上比父母更長一輩的男性祖先——亦稱“爺爺”
(2) 祖父和父親。“祖父”對“子孫”說
其他祖父積。——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思厥先祖父。——宋· 蘇洵《六國論》
遺型
(1).指先前的式樣。 清 葉廷琯 《吹網錄·二礎雲麾碑》:“更數百年,原石且剝泐不可辨,將惟假重刊數本,緬想遺型。”
(2).指留下的標準。 清 方京 《送孟調大侄南還》詩:“取法不在遠,祖父有遺型。”
周親
至親。《書·泰誓中》:“雖有周親,不如仁人。” 孔 傳:“周,至也。言 紂 至親雖多,不如 周 家之少仁人。”《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周親忍去騙孤孀,到此良心已盡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雲蘿公主》:“彼雖周親,然舌耕謂何也?”
垂涕
落淚或流涕。指哭泣。《荀子·禮論》:“垂涕恐懼,然而幸生之心未已,持生之意未輟也。”《後漢書·光武帝紀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 漢 官威儀!’”《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那老頭子天天從山裡回來,不是垂涕抹淚,便是短嘆長吁。” 茅盾 《子夜》十八:“往常那些使她醒來時悲嘆,苦笑,而且垂涕的亂夢,現在又一齊回來,弄得她顛顛倒倒,如醉如迷。”
丁寧
叮嚀,反覆地囑咐
詩詞推薦
慎思來城居吾家,連夕談學多感,有與天園詠凌寒亭薜蘿唱和詩,遂亦次韻
方守敦〔清代〕哀時補屋懶牽蘿,賴有佳賓逸興多。一角園亭真寂寞,百年風雨在林柯。詩篇結習矜酬唱,學派爭鳴掃臼窠。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