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復得詩四首並示諸臣·其四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百年禮樂慶昭融,保泰常持惕若衷。

漫以新詩鳴豫大,誰將忠告贊欽崇。

傅岩夢賚應無藉,唐室賡歌訝許同。

心喜百僚知我意,不將高議詡升中。

詩詞問答

問:《是日復得詩四首並示諸臣·其四》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三

2. 按唐書張說倡封禪議帝召說與禮官學士置酒集仙殿云云故其時諸臣詩中有高議待升中及將陪玉檢泥之句夫以崇儒之雅舉隱遂滿盈之私志非朕所取惟有兢兢業業與日俱長頌不如規我君臣其共勉之

參考注釋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禮樂

禮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禮記·樂記》:“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穎達 疏:“樂主和同,則遠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呂氏春秋·孟夏》:“乃命樂師習合禮樂。” 高誘 註:“禮所以經國家,定社稷,利人民;樂所以移風易俗,盪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詩之三:“禮樂攻吾短,山林引興長。”

昭融

(1).謂光大發揚。語出《詩·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終”。 毛 傳:“融,長。朗,明也。” 高亨 註:“融,長遠。” 唐 韓愈 《河中府連理木頌》:“天子之光,庶德昭融,神斯降祥。” 明 吳承恩 《二郎搜山圖歌》:“ 軒轅 鑄鏡 禹 鑄鼎,四方民物俱昭融。” 清 顧炎武 《同族兄存愉拜黃門公墓》詩:“賢兄能發憤,陳跡遂昭融。”

(2).借指帝王的鑑察。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策行遺戰伐,契合動昭融。”

新詩

(1).新的詩作。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 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

(2).指“五四”以來的白話詩。 毛 * 《關於詩的一封信》:“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寫新詩,我填舊詞,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

鳴豫

謂逸豫過分。《易·豫》:“鳴豫,凶。” 王弼 註:“處豫之初,而特得志於上,樂過則滛,志窮則凶,豫何可鳴?”《明史·申時行王錫爵等傳贊》:“ 時行 諸人有鳴豫之凶,而無幹蠱之略。” 清 魏源 《<簡學齋詩集>序》:“使 李 杜 但在 天寶 以前,除《清平調》及《何將軍山林》外,亦無以鳴豫而鼓盛。”

忠告

(1) 誠懇地勸告

忠告他們避免魯莽行動

(2) 也指忠告的話

不聽忠告

欽崇

崇敬。《書·仲虺之誥》:“欽崇天道,永保天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郗嘉賓 欽崇 釋道安 德問,餉米千斛。” 唐 王維 《賀神兵助取石堡城表》:“元後欽崇之福,遠至邇安。” 郭沫若 《文藝論集·論中德文化書》:“ 馬克思 與 列寧 終竟是我輩青年所當欽崇的導師。”

岩夢

《史記·殷本紀》:“ 武丁 夜夢得聖人,名曰 説 。以夢所見視羣臣百吏,皆非也。於是迺使百工營求之野,得 説 於 傅巖 中。是時 説 為胥靡,築於 傅險 。見於 武丁 , 武丁 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 殷 國大治。”後以“巖夢”喻指君主求賢的願望。 唐 孟郊 《題韋少保靜恭宅藏書洞》詩:“洞隱諒非久,巖夢誠必通。”

無藉

不用襯墊。《禮記·曲禮下》:“執玉,其有藉者則裼,無藉者則襲。” 鄭玄 註:“藉,藻也……無藻為質。” 陳澔 集說:“所謂無藉,謂圭璋特達,不加束帛。”

(1).見“ 無籍 ”。

(2).無所顧忌,無賴。《醒世恆言·張孝基陳留認舅》:“﹝那先生﹞只當不知,不去拘管他,所以 過遷 得人(任)意無藉,家中毫不知覺。”

(3).指無賴漢。 明 李日華 《南西廂記·飛虎授首》:“慕少艾而猖狂,逼人閨閫;合無藉以擾攘,亂我王師。”《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相交了這般無藉,肯容你在家受用不成?”

唐室

唐王室,唐王朝

唐室固以微矣。—— 宋· 蘇軾《教戰守》

賡歌

酬唱和詩。 唐 李白 《明堂賦》:“千里鼓舞,百寮賡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愛推同氣了良緣,賡歌一絶于歸樂。” 鄭觀應 《盛世危言·議院》:“ 中國 歷代帝王,繼統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賡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見。”

百僚

亦作“ 百寮 ”。百官。《書·皋陶謨》:“百僚師師,百工惟時。” 孔 傳:“僚、工,皆官也。”《後漢書·鄧彪傳》:“ 彪 在位清白,為百僚式。”《新五代史·周太祖紀》:“文武百寮,六軍將校,議擇賢明,以承大統。” 宋 蘇軾 《代張方平諫用兵書》:“群臣百寮,窺見此指,多言用兵。” 張懷奇 《頤和園詞》:“雲欄月樹似 南朝 ,斑扇當樓擁百僚。”一說,一種奴隸。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關於中國古史研究中的兩個問題》:“百僚的‘僚’分明是‘隸臣僚’的僚,是一種奴隸。”

知我

(1).深切了解我。《詩·王風·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史記·管晏列傳》:“ 管仲 曰:‘吾始困時,嘗與 鮑叔 賈,分財利多自與, 鮑叔 不以我為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鮑子 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王長史 云:‘ 劉尹 知我,勝我自知。’” 宋 蘇軾 《觀魚台》詩:“若信萬殊歸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魚。”

(2).器重我。《史記·刺客列傳》:“﹝ 豫讓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寵之……﹝ 豫讓 ﹞曰:‘嗟呼!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説己者容。今 智伯 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以報 智伯 ,則吾魂魄不愧矣。’”

不將

(1).不送。《莊子·應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成玄英 疏:“將,送也。”

(2).猶不長。 唐 元結 《呂公表》:“嗚呼!使公年壽之不將也,天其未厭兵革,不愛蒼生歟?”按,《楚辭·嚴忌<哀時命>》:“白日晼晚其將入兮,哀余壽之弗將。” 王逸 註:“將猶長也。”

(3).陰陽家語。指宜於婚嫁的吉日。陰陽家謂:“陽將傷夫,陰將傷婦;陰陽俱將,夫婦俱傷;陰陽不將,夫婦榮昌。”見《協紀辨方書·義例·陰陽不將》。《儒林外史》第十回:“ 陳和甫 選在十二月初八日不將大吉,送過吉期去。”

高議

(1).高明的議論。《戰國策·齊策四》:“ 齊 人見 田駢 ,曰:‘聞先生高議,設為不宦,而願為役。’” 唐 杜甫 《寄柏學士林居》詩:“幾時高議排 金門 ,各使蒼生有環堵。”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詩:“高議參造化,清文煥皇猷。”

(2).指大發議論。《六韜·上賢》:“博聞辨詞,虛論高議,以為容美,窮居靜處,而誹時俗,此奸人也。” 南朝 梁 江淹 《詣建平王上書》:“次則結綬 金馬 之庭,高議 雲臺 之上。” 宋 范仲淹 《與朱氏書》:“京師交遊,慎於高議。”

升中

古帝王祭天上告成功。 唐 武則天 《昇仙太子碑》序:“西鶼東鰈,已告太平之符; 鄗 黍 江 茅,屢薦昇中之應。”

(1).古帝王祭天上告成功。《禮記·禮器》:“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於天。” 鄭玄 註:“升,上也。中,猶成也。謂巡守至於方獄,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後以“升中”指祭天。 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類帝禋宗,光有神器。升中以祀羣望,攝袂而朝諸夏。”《舊唐書·孝友傳·裴守真》:“況升中大事,華夷畢集,九服仰垂拱之安,百蠻懷率舞之慶。” 清 王士禛 《滇南凱旋歌》之三:“升中大禮視圜丘,黃幄天清宿霧收。”

(2).指祭天。

詩詞推薦

是日復得詩四首並示諸臣·其四原文_是日復得詩四首並示諸臣·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