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北征上侍御老師·其二原文
自憐甘懶拙,颯沓誤儒冠。
短劍空存鋏,敝裘寧耐寒。
戒途猶渺渺,顧徑且盤盤。
即未離鄉井,已懷行路難。
詩詞問答
問:將北征上侍御老師·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將北征上侍御老師·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將北征上侍御老師·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寒韻
參考注釋
自憐
亦作“ 自憐 ”。自傷;自我憐惜。 漢 王褒 《九懷·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 晉 束晳 《貧家賦》:“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 北齊 顏之推 《神仙》詩:“鏡中不相識,捫心徒自憐。” 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 宋 歐陽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霜鬢惜年華。” 魯迅 《南腔北調集·學生和玉佛》:“驚擾詎雲妄?奔逃只自憐。”
見“ 自憐 ”。
懶拙
怠惰笨拙。多表示不汲汲於功名富貴,藏拙自適。 宋 范成大 《晚集南樓》詩:“懶拙已成三昧解,此生還證一圓通。”
嬾拙:疏懶笨拙。 唐 杜甫 《發秦州》詩:“我衰更嬾拙,生事不自謀。”一本作“ 懶拙 ”。 明 劉基 《北上感懷》詩:“伊余朽鈍材,嬾拙更無比。” 清 汪懋麟 《焦山》詩之一:“夙負嬾拙性,人事厭城郭。”
颯沓
(1).紛繁、眾多貌。《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魚貫鳬躍,颯沓鱗萃。” 李周翰 註:“颯沓鱗萃,言多也。”
(2).盤旋貌。 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颯沓矜顧,遷延遲暮。” 唐 李白 《上雲樂》詩:“淋漓颯沓,進退成行。” 明 唐順之 《從軍行送呂兵曹募兵遼海》:“飛沙颯沓迷亭障,組練繽紛皆北向。”
(3).迅疾貌。 漢 應瑒 《西狩賦》:“按轡清途,颯沓風翔。屬車轇轕,羽騎騰驤。” 唐 李白 《俠客行》:“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清 錢謙益 《己卯除夕偕孟陽守歲崇德郁振公吳可黃二先輩俱集》詩:“流光颯沓將過客,世事朦朧欲曙天。”
(4).象聲詞。 南朝 齊 謝朓 《和劉西曹<望海台>》:“差池遠鴈沒,颯沓群鳬驚。” 明 袁宗道 《葛醫序》:“然每寒暑之夜,聞馬蹄颯沓,問之則紫襴客也。” 清 徐士俊 《汪十四傳》:“箭聲颯沓來。”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沛公 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 鄧生 ﹞詬公謂:‘若乃養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儒冠之榮,無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蕭賡九北歸》詩:“ 長乾 一見喜且悲,儒冠端被虛名誤。”
短劍
短小的劍;匕首
敝裘
破舊的皮衣。 唐 岑參 《聞宇文判官西使還》詩:“白髮悲明鏡,青春換敝裘。” 明 劉基 《呼燈》詩:“西風一夜吹庭樹,驚起呼燈問敝裘。” 清 黃鷟來 《雨中感懷》詩:“起行視天宇,太息攬敝裘。”
耐寒
能適應寒冷的環境
戒途
亦作“ 戒塗 ”。1.出發,準備上路。《晉書·文六王傳論》:“遂乃褫龍章於袞職,徒侯服於下藩,未及戒塗,終於憤恚,惜哉!”《周書·文帝紀上》:“自大都督臣 岳 歿後,臣頻奉詔還闕,秣馬戒途,志不俟旦。” 唐 張文琮 《昭君怨》詩:“戒途飛萬里,回首望 三秦 。” 明 宋濂 《送和贊善北歸》詩序:“蓋生逢有道之朝,皇上執孝道以御天下,故 希文 朝有請而夕戒塗也。” 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軼事》:“而生亦年至耳順矣,因束裝思歸,戒途有日。”
(2).戒備於途。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時土匪未靖,行旅戒途。”
渺渺
形容悠遠;久遠
雲海渺渺無際
盤盤
曲折迴環的樣子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幾千萬落。——唐· 杜枚《阿房宮賦》
鄉井
鄉里;家鄉
行路難
(1).行路艱難。亦比喻處世不易。 唐 杜甫 《宿府》詩:“風塵荏苒音書絶,關塞蕭條行路難。” 唐 白居易 《太行路》詩:“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
(2).樂府雜曲歌辭名。內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情別意。原為民間歌謠,後經文人擬作,采入樂府。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難》三首都較著名。《晉書·袁山松傳》:“初, 羊曇 善唱樂, 桓伊 能輓歌,及 山松 《行路難》繼之,時人謂之‘三絶’。” 陳去病 《少年行》之三:“勸君莫誦《行路難》,勸君莫復居 長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