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

作者:葉蘭 朝代:元代

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原文

徂征歲雲宴,雪霰零暮寒。

逶迤邁行役,遠涉胡為難。

暝昏憩所息,斂策棲門端。

主迎慰遠問,賓階序文翰。

劇談識鄉里,宿契銘金蘭。

追舊盡遺老,灑涕興哀酸。

徘徊倒中素,掩戚還餘歡。

會合諒勿苟,離筵且加餐。

芳蔬薦春餤,華蠟明夜盤。

雅酌逸清趣,情酣以忘闌。

顧容覺衰謝,流光若飛湍。

久喧欲潛寂,勞者思其安。

理道固當遺,益誨何迷漫。

分離重再拜,明發瞻青巒。

詩詞問答

問: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的作者是誰?答:葉蘭
問: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葉蘭的名句有哪些?答:葉蘭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寒韻 出處:鄱陽五家集卷十

參考注釋

徂征

(1).前往征討;出征。《書·大禹謨》:“惟時 有苗 弗率,汝徂征。” 宋 陸游 《睡起已亭午終日涼甚有賦》詩:“頗聞王旅徂征近, 敷水 條山 興已狂。”《金史·完顏匡傳》:“徂征 三秦 ,震驚來附。”《清史稿·禮志九》:“ 乾隆 十四年,定命將儀三……徂征儀二。”

(2).謂遠行。《文選·陸機<於承明作與士龍>詩》:“牽世嬰時網,駕言遠徂征。” 呂延濟 註:“駕言,謂駕車馬出遊也。徂,往;征,行也。” 唐 李嘉祐 《送從侄端之東都》詩:“故關逢落葉,寒日逐徂征。” 宋 梅堯臣 《送周寺丞宰新鄭》詩:“仲冬吉徂征,曉月在環玦。”

(3).奔流;流逝。 漢 應瑒 《靈河賦》:“汾澒涌而騰騖兮,恆亹亹而徂征。” 明 劉基 《感懷》詩之二八:“沉思空幽寂,歲月已徂征。”

雪霰

雪和霰。亦偏指雪。《 閩 徐夤 《憶牡丹》詩》:“緑樹多和雪霰栽, 長安 一別十年來。” 宋 張孝祥 《轉調二郎神》詞:“陣陣迴風吹雪霰,更旅雁一聲沙際。” 明 陳璉 《歲寒軒賦》:“雪霰紛紛,山川寂寥兮。” 顧工 《在世界屋脊的土地上》詩:“可憐的草原,受著多變氣候的凌辱,冰雹和雪霰,常常擊打著它那薄薄的皮膚。”

逶迤

蜿蜒曲折;拐來拐去

山路逶迤

匍匐逶迤。——《文選·劉峻·廣絕交論》

逶迤退食。——《後漢書·楊秉傳》

五嶺逶迤騰細浪。——毛 * 《長征》

行役

(1).舊指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出外跋涉。《詩·魏風·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周禮·地官·州長》:“若國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則帥而致之。” 賈公彥 疏:“行謂巡狩,役謂役作。”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行役戍備,自古有之,非獨今也。” 唐 戴叔倫 《將巡郴永途中作》詩:“行役留三 楚 ,思歸又一春。”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計之,二十歲而入伍,五十歲而出伍,始終三十年,止歷七踐更耳。”

(2).泛稱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惲 《搗衣詩》:“行役滯風波,遊人淹不歸。” 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譬如雲中鳥,一去無蹤跡。”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三:“天下名山福地,類因行役窮日力,且為姑俟回程來觀之語所誤,竟失一往,貽終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憂庵記》:“余好游,時時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憂庵也。” 郁達夫 《星洲既陷厄蘇島困孤舟中賦此見志》詩:“傷亂倦行役,西來又一關。”

遠涉

渡過長距離水域

遠涉重洋

胡為

何為,為什麼。《詩·邶風·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禮記·檀弓上》:“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漢書·黥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 顏師古 註:“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宋 蘇軾 《鄭州別後馬上寄子由》詩:“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嗟我胡為在塵網,遠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畫夢錄·扇上的煙雲》:“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我一點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為;任意亂來。《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有名有譽的,後來大權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駡,飲恨而終。”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由他閒戲,任你胡為。”《紅樓夢》第一一一回:“ 寳釵 聽著這話,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該給他行禮,但只老太太去世,咱們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為。’”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蓋 中國 藝術家,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末之怪畫,一怪,即便於胡為,於是畸形怪相,遂瀰漫於畫苑。”

斂策

(1).謂不誇耀自己的計謀。《後漢書·皇甫嵩朱儁傳論》:“時人説 皇甫嵩 之不伐, 汝 豫 之戰,歸功 朱儁 , 張角 之捷,本之於 盧植 ,收名斂策,而己不有焉。” 李賢 註:“斂策,不論其功。”

(2).收起馬鞭。喻歸隱。 晉 陶潛 《祭從弟敬遠文》:“余嘗學仕, * 人事,流浪無成,懼負素志,斂策歸來,爾知我意。”

賓階

西階。古時賓主相見,賓自西階上,故稱。《書·顧命》:“大輅在賓階面,綴輅在阼階面。” 唐 韓愈 《送區冊序》:“升自賓階,儀觀甚偉。”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房前各有階,右為賓階,左為阼階。”

文翰

(1) 文章

惠文翰凡數十首。——《三國志·孫賁傳》

(2) 指公文書信

元敬掌文翰,號稱職。——《新唐書·薛收傳》

劇談

猶暢談。《漢書·揚雄傳上》:“口吃不能劇談,默而好深湛之思。” 晉 左思 《蜀都賦》:“劇談戲論,扼腕抵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今日與 謝孝 劇談一出來。” 金 元好問 《空山何巨川虛白庵》詩之二:“劇談不盡江湖景,重與青燈約對牀。”

鄉里

(1) 家鄉(指小城鎮或農村)

(2) 同一城鎮或鄉村的人

為鄉里所患。——《世說新語·自新》

(3) 又

鄉里皆謂已死。

宿契

(1).猶宿緣。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經三宿三日後,女即自言曰:‘君是生人,我鬼也。共君宿契,此會可三宵,不可久居,當有禍矣。’” 唐 唐彥謙 《游南明山》詩:“投閒息萬機,三生有宿契。”《太平廣記》卷二九六引 唐 無名氏《八朝窮怪錄·蕭總》:“﹝神女﹞謂 總 曰:‘ 蕭郎 遇此,未曾見邀,今幸良晨,有同宿契。’” 清 曹寅 《題史蕉飲春泉洗藥圖》詩:“省識畫圖猶宿契,年年靈樹祝長春。”

(2).先前的約言;事先的許諾。《南史·崔慧景傳》:“於時 盧陵王 長史 蕭寅 、司馬 崔恭祖 守 廣陵城 , 慧景 以 寶玄 事告 恭祖 。 恭祖 先無宿契,口雖相和,心實不同。”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後三年,歲在丁丑,﹝ 淳于棼 ﹞亦終於家。時年四十七,將符宿契之限矣。”按, 槐安國 王曾語 淳于 :“後三年當令迎卿。”

(3).久已投合。《雲笈七籤》卷七二:“君無友喪國,臣無友失忠,庶人無友喪家,道無友失真,所以 玄元 與 尹喜 宿契, 孔子 與 漁父 合機。”

(4).大願,宏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憍薩羅國》:“我求佛聖果,我學佛能捨,是身如響,是身如泡,流轉四生,往來六趣,宿契弘誓,不違物慾。”

金蘭

原指朋友間感情投合,後來用做結拜為兄弟姐妹的代稱

山公與 嵇、阮一面,契若金蘭。——《世說新語·賢媛》

金蘭之友

追舊

謂追念舊事或故人。 宋 秦觀 《悼王子開》詩之一:“桐棺遠歸祔,追舊幾澘然。”

遺老

(1) 指改朝換代後仍忠於前一朝代的老年人

(2) 指經歷世變的老人

灑涕

灑泣,揮淚。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六郎》:“聽村鷄既唱,灑涕而別。”

哀酸

(1).哀痛心酸。《三國志·魏志·龐娥傳》“刊石表閭” 裴松之 注引 晉 皇甫謐 《列女傳》:“晝夜哀酸,志在殺 壽 。” 唐 裴鉶 《傳奇·元柳二公》:“二公見之,前告叩頭,辭理哀酸,求返人世。”

(2).指悲酸的情思。 葉聖陶 《未厭集·苦辛》:“一縷哀酸直透我的童心。”

徘徊

(1) 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猶豫不決

三納之而未克,徘徊容與,追者益近。——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危險常顧

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中素

亦作“ 中愫 ”。猶衷情。 明 宋濂 《故龍泉縣教諭湯府君墓志銘》:“大書塋間,表厥中素。” 清 顧炎武 《復張又南書》:“白石清泉,共談中愫。”

會合

(1) 聚集到一起

兩軍會合後繼續前進

(2) 兩個或多個物體在預定的時間和地點以零相對速度相遇

離筵

(1).餞別的宴席。 唐 杜甫 《奉送蘇州李二十五長史文之任》詩:“客間頭最白,惆悵此離筵。”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離筵已散,再留戀應無計。” 劉國鈞 《餞春詞》:“離筵惆悵日西斜,客舍留青轉自嗟。”

(2). 唐 代新進士在 曲江 舉行的宴會。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宴名》:“大相識……關醼(此最大宴,亦謂之離筵)。”參見“ 離會 ”。

加餐

(1).慰勸之辭。謂多進飲食,保重身體。《後漢書·桓榮傳》:“願君慎疾加餐,重愛玉體。” 唐 李頎 《送三陰姚丞攜妓之任兼寄蘇少府》詩:“加餐共愛鱸魚肥,醒酒仍憐甘蔗熟。” 清 納蘭性德 《送張見陽令江華》詩:“吾憐 張仲蔚 ,臨別勸加餐。” 郁達夫 《奉答長嫂兼呈曼兄》詩之四:“刪去相思千萬語,當頭還是勸加餐。”

(2).猶進餐。 清 戴名世 《詹烈婦傳》:“至三日,烈婦收淚請姑加餐。姑曰:‘汝食,吾方食。’”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一部:“人的五腑六髒只供那些烏鴉加餐。”

明夜

(1).白天和黑夜。《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上》:“ 晉王 遣 李嗣恩 不分明夜,奔入 晉陽 城治兵備御。”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四折:“正歡娛有甚進退,且談笑不分明夜。”

(2).夜猶未明,後半夜。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越越的哭得燈兒滅,慚愧啞、秋天甫能明夜,一枕清風半窗月。”

清趣

清雅的意趣

山水盆景,殊有清趣

衰謝

(1) 枯萎凋謝

(2) 衰退

筋力衰謝

流光

時光

總把流光誤。——《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飛湍

急流。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廬江水》:“﹝ 白水 ﹞水出山腹,掛流三四百丈,飛湍林表,望若懸素。” 唐 李白 《蜀道難》詩:“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厓轉石萬壑雷。” 明 練於寧 《二月望日與饒隱君游玉笥山》詩:“三十六峯凌虹霓,飛湍噴雪臨迴溪。”

潛寂

沉寂。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因兆類而為有,托潛寂而為無。”

理道

(1).道理;理法。 漢 徐幹 《中論·修本》:“人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則異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三年四月》:“今陛下還宮已數日,將士直突呼叫,入至殿門,誠為不知理道。” 嚴復 《論世變之亟》:“ 中國 理道與西法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

(2).理政之道。 唐 韓偓 《朝退書懷》詩:“孜孜莫患勞心力,富國安民理道長。”《舊五代史·世襲傳二·錢鏐》:“﹝ 錢鏐 ﹞迨於晚歲,方愛人下士,留心理道,數十年間,時甚歸美。” 宋 王讜 《唐語林·夙慧》:“ 開元 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訛。”

(3).指文章的義理。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文士輕薄不顧理道,有甚害義者。” 明 李東陽 《送畢驗封充淮府冊封副使》詩序:“文學足以考據理道,才略足以酬應事變。”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 陳公 ﹞為古文學,得於 桐城 姚姬傳 先生;扶植理道,寬朴博雅。”

迷漫

形容煙塵、風雪等漫天遍地,茫茫一片

塵土迷漫

煙焰迷漫。——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分離

(1) 從混合物中隔離出來

分離同位素

(2)

(3) 與其他部分或整體、主體分開

恢復他分離純維生素的研究

(4) 一個分類學單位從同一級別的另一單位分出去

從舊的系統中分離出來

再拜

(1) 古代一種隆重的禮節,先後拜兩次,表示鄭重奉上的意思

謹使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史記·項羽本紀》

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輸》

再拜大將軍足下。——《史記·項羽本紀》

公子再拜。——《史記·魏公子列傳》

(2) 趙王再拜曰。

明發

(1).黎明;平明。《詩·小雅·小宛》:“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朱熹 集傳:“明發,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二人,父母也。” 唐 王維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詩:“羨君明發去,采蕨輕軒冕。” 清 周亮工 《寒食後一日新鄉道上示許傅岩》詩:“烽燧十年歸未得,卻愁明發渡 旃然 。”

(2).謂孝思。 晉 陸機 《思親賦》:“存顧復之遺志,感明發之所懷。”《宋書·禮志四》:“伏惟至尊孝越 姬文 ,情深明發。” 宋 蘇軾 《永安陵等忌辰奏告昭憲等表本》:“顧明發之永懷,仰徽音之如在。”

(3).早晨起程。 晉 陸機 《招隱》詩之二:“明發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宋 楊萬里 《郡治燕堂庭中梅花》詩:“翁欲還家即明發,更為梅花留一月。”

(4).謂揭發查清。《後漢書·循吏傳序》:“明發姦伏,吏端禁止。”

(5).闡明,發明。《隋書·律曆志上》:“ 焯 皆校定,庶有明發。”《太平廣記》卷二二六引 唐 顏師古 《大業拾遺記·觀文殿》:“其所撰之書,屬辭比事,條貫有序,文畧理暢,互相明發。”

(6). 清 代軍機處草擬上諭有明發、廷寄之別,有關巡幸、上陵、經筵、蠲賑、及內侍郎以上,外臣總兵、知府以上黜陟調補的諭旨,稱為明發,經內閣傳抄以次交於部科。參閱 清 梁章鉅 《樞垣記略·規制一》。

青巒

蒼翠的山巒。 晉 張協 《七命》:“爾乃布飛羉,張脩罠,陵黃岑,掛青巒。” 南朝 宋 謝惠連 《松贊》:“跡絶玉除,形寄青巒。” 唐 權德輿 《戲贈天竺靈隱二寺寺主》詩:“山僧半在中峯住,共占青巒與白雲。” 明 袁宏道 《送顧升伯出使還吳》詩之二:“青巒生色水生波,處處 吳 姬餉酒醝。”

詩詞推薦

  • 偈頌一百零九首

    釋可湘宋代〕如來禪與祖師心,不在靈山及少林。日轉柳陰蓮沼靜,亂蟬嗚咽眾蛙嗂。
  • 和宋永兄詠荔支用東坡刑字韻四首

    黃公度宋代〕蜜甜誰數楚江萍,枉道偷桃是歲星。長夏日烘憐國色,去年霜薄赦秋刑。侯堂舊許祠南海,使驛曾勞走北溟。名種
    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原文_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的賞析_古詩文
  • 同勝之明叔游東郊

    韓維宋代〕仲冬景氣佳,曠然思遠涉。晨遵大堤去,寒日在馬鬣。浮屠紅塵外,樓殿煥層疊。地遐幽景閒,瑤碧秀林葉。清香
  • 自嘲

    陸游宋代〕身見紹興初改元,百罹敢料至今存。生涯破碎余龍具,學問荒唐守兔園。獨立未除還笏氣,餘生猶待闔棺論。北窗
    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原文_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的賞析_古詩文
  • 頌古九十八首

    釋印肅宋代〕不奈何,不奈何,一長三短大謠訛。當時不是江西老,一口橫吞起碧波。
    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原文_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的賞析_古詩文
  • 如園

    乾隆清代〕憶昔游建康,瞻園愛其景。歸來爰肖之,信如卷阿境。斯豈類新豐,彼以都城整。徒供耳目娛,吾過吾早省。吳民
  • 酹江月

    劉處玄元代〕碧軒闃坐,頓忘言、閒了詩書千卷。松徑攜筇真念道,妙奧天機深遠。物外人間,京華雲洞,慧眼開時見。有無俱
  • 再題惠山園八景·其四·澹碧齋

    乾隆清代〕春水初生瀲碧漪,澹然滌慮偶憑之。設方明鏡原宜照,萬物形形色色時。
  • 華陽山堂落成

    諸葛舜臣宋代〕小築菟裘石磴間,登臨極望意蒼然。三更栗葉中峰雨,四月桃花一洞天。時聽茅君歸碧落,恍聞玉女煉丹鉛。江湖
  • 次韻易高士

    鄧深宋代〕新詩嘆干戈,流移痛眼邊。公若據要路,不惜金軀捐。同舟曾有約,償行亦憂煎。政恐無此吟,掩卷空自憐。
    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原文_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的賞析_古詩文
  • 書事二首

    劉克莊宋代〕謙之紼翣迎歸福,平甫灰釘送返莆。空累兩家營後事,僅留四壁遺諸孤。學徒誰是單傳者,史藁曾經乙覽無。貧富
  • 沉醉東風

    盧摯元代〕掛絕壁松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周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雲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
    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原文_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的賞析_古詩文
  • 贈慎東美伯筠

    王令宋代〕世網掛士如蛛絲,大不及取小綴之。宜乎倜儻不低斂,醉腳倒踏青雲歸。前日才能始誰播,一口驚張萬夸和。雷公
  • 送野上人游西山

    李洪宋代〕詩名翰墨獨兼全,海上從游十許年。進退兩忘中有德,律禪不礙任隨緣。岫雲又作無心出,桃塢何勞一笑妍。好把
    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原文_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的賞析_古詩文
  • 徐制參輓歌

    王柏宋代〕北風高兮歲律將殘,望東隴兮目斷旌丹。有美君子兮擥眾芳而自飾,直哉惟清兮不亢不激。郁十五年之朝望兮,僅
  • 相和歌辭棹歌行

    駱賓王唐代〕寫月圖黃罷,凌波拾翠通。鏡花搖芰日,衣麝入荷風。葉密舟難盪,蓮疏浦易空。鳳媒羞自托,鴛翼恨難窮。秋帳
    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原文_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的賞析_古詩文
  • 新僧堂

    釋月澗宋代〕薦福重開地獄門,要從衲子結生冤。若還將脅沾他席,熱鐵燒身又一番。
  • 和陶讀山海經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岩再住

    吳芾宋代〕師本窮和尚,我亦窮秀才。忍窮俱已徹,老肯不歸來。今師雖暫別,泉石莫相猜。應緣聊復耳,師豈有公哉。
    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原文_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的賞析_古詩文
  • 石洲遇陳季申話舊

    戴復古宋代〕綠樹掛烏帽,清波照白頭。合隨秋燕去,那作賈胡留。紅吐檳榔唾,香薰茉莉球。樽前話疇昔,一笑不能休。
    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原文_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的賞析_古詩文
  • 慶元府人日鄉飲酒禮

    顏頤仲宋代〕王春人日喜陰晴,文物衣冠萃四明。禮樂幾年今一見,主賓百拜酒三行。人心天理須興起,士習民風悉變更。太守
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原文_廣信道中別萬益謙鄉老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