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照齋原文
宜照由來在夕陽,偶臨早晚那符常。
既思設具淵明意,亦可閒吟商隱章。
豈必東西定拘泥,適然瀟灑正何妨。
西南望捷仍戚戚,三載於斯一瞬徉。
詩詞問答
問:宜照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宜照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宜照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御製詩餘集卷十九
2. 是齋為出入西北門傳餐臨憩之所齋名宜照本於夕景為宜而來此多值清晨攬景拈吟亦正無容拘滯爾
參考注釋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夕陽
傍晚的太陽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登樂遊原》
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練氣功
(2) 時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這早晚多半已經到家了
(3) 〈方〉∶泛指將來某個時候
你早晚進城來,到我們這裡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淵明
深遠明達。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劉後主志》:“非淵明弘鑒,則中興之業,何容易哉?”
隱章
指 漢 初的約法三章。據《漢書·刑法志》載: 漢 興之初,約法三章,刑網疏闊。後因以“隱章”借指疏闊寬大的法律。 清 錢謙益 《苕上吳子德輿次東坡獄中寄子由韻感而和之》之一:“禍遘隱章知 漢 法,行逢贈策感 秦 人。”
豈必
猶何必。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清 顧樵 《秋夜柬顧茂倫》詩:“哀樂境所遇,豈必 雍門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豈必面目同員方!”
東西
(1)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拘泥
拘守;固執成見而不知變通
要在看得活絡,無所拘泥,則無不通耳。——《朱子全書·易》
拘泥於細節
適然
(1).偶然。《韓非子·顯學》:“故有術之君,不隨適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宋 歐陽修 《瀧岡阡表》:“吾始一二見之,以為新免於喪適然耳,既而其後常然。”《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兩處取名,適然相同。”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九:“人之賦形,有羊白,有兔缺,有六指,非適然而有,由星氣胎感致之。”
(2).當然。 漢 賈誼 《治安策》:“至於俗流失,世壞敗,因恬而不知怪,慮不得於耳目,以為是適然耳。”《漢書·禮樂志》:“至於風俗流溢,恬而不怪,以為是適然耳。” 顏師古 註:“言正當如此,非失道也。”
瀟灑
(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瀟灑)
畫法瀟灑
(2) 不拘謹的或無拘束的;不矯揉造作的
衣著瀟灑文雅
何妨
(1) 為什麼不
何妨一試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你何妨試一試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諸峰。——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3) 指我國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區
戚戚
(1) 相親的樣子
戚戚兄弟
(2) 低語聲
戚戚低語
(3) 憂懼;憂傷的樣子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4) 心動的樣子
於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於斯
同“ 於此 ”。《楚辭·漁父》:“ 屈原 既放,游於江潭……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至於斯。’”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詒厥孫謀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嘗從事於斯矣。”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漢 之得材,於斯為貴。” 南朝 梁 任昉 《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家國之事,一至於斯,非臣之尤,誰任其咎。”
一瞬
瞬間,一剎那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