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磯觀音閣

作者:王弘誨 朝代:明代

燕磯觀音閣原文

紺宇懸崖出,雲林傍水開。

黿鼉持法供,龍象護經台。

梵語潮音接,禪燈岸火回。

迷津堪一望,彼岸幾人來。

詩詞問答

問:燕磯觀音閣的作者是誰?答:王弘誨
問:燕磯觀音閣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燕磯觀音閣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王弘誨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弘誨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灰韻

參考注釋

紺宇

即紺園。佛寺之別稱。 唐 王勃 《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朱軒夕朗,似游明月之宮;紺宇晨融,若對流霞之闕。” 宋 歐陽修 《廣愛寺》詩:“都人布金地,紺宇巋然存。” 清 姚鼐 《重宿幽棲寺》詩:“紺宇中臨千嶂小,黃梅旁出一枝尊。”參見“ 紺園 ”。

懸崖

陡峭山崖

懸崖之顛。——明· 顧炎武《復庵記》

雲林

(1).隱居之所。 唐 王維 《桃源行》:“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 金 張斛 《還家》詩:“雲林無俗恣,相對可終老。” 清 陳大章 《送胡卜子南歸》詩:“白雉岡頭荒圃在,未妨述作老雲林。”

(2). 漢 宮館名。《漢書·外戚傳上·孝宣霍皇后》:“ 霍後 立五年,廢處 昭臺宮 ,後十二歲,徙 雲林館 ,乃 * 。”《晉書·外戚傳序》:“遂使 悼後 遇 雲林 之災, 愍懷 濫 湖城 之酷。”

(3).指 雲夢澤 。《文選·枚乘<七發>》:“游涉乎 雲林 ,周馳乎蘭澤。” 劉良 註:“ 雲林 、 雲夢澤 也。”

(4). 元 代畫家 倪瓚 的別號。 清 侯方域 《倪雲林<十萬圖>記》:“壬辰過 陽羨 之 亳村 , 定道人 出所藏 雲林 《十萬圖》相示,皆有 雲林 自跋。” 清 納蘭性德 《憶江南》詞:“ 江 南好,真箇到 梁溪 。一幅 雲林 高士畫,數行泉石故人題。”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閒情記趣》:“余掃墓山中,檢有巒紋可觀之石……用 宜興 窰長方盆疊起一峯,偏於左而凸於右,背作橫方紋,如 雲林 石法,巉巖凹凸,若臨江石磯狀。”

黿鼉

大鱉和豬婆龍。《國語·晉語九》:“黿鼉魚鱉,莫不能化。”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詩:“扣欄出黿鼉,幽姿可時睹。” 清 孫枝蔚 《金山》詩之一:“僧老黿鼉大,鐘殘鼓角哀。”

法供

佛教語。謂對佛、法、僧三寶的供養。《魏書·釋老志》:“ 承明 元年八月, 高祖 於 永寧寺 ,設太法供,度良家男女為僧尼者百有餘人。” 唐 楊炯 《盂蘭盆賦》:“陳法供,飾盂蘭。” 清 龔自珍 《發大心文》:“佛涅槃時,受我最後法供。”

龍象

(1).龍與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故佛氏用以喻諸阿羅漢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大般涅槃經》卷二:“世尊,我今已與諸大龍象菩薩磨訶薩斷諸結漏。”

(2).指高僧。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記序》:“二邊雲徹,方知實相之尊;十剎風行,乃識真如之貴。將使龍象緇服,維明克允。” 清 錢謙益 《<空一齋詩>序》:“ 紫柏大師 以法門龍象,唱道東南。”

(3).指羅漢像。 唐 羅隱 《甘露寺火後》詩:“只道鬼神能護物,不知龍象自成灰。” 宋 蘇軾 《自海南歸過清遠峽寶林寺敬贊禪月所畫 * 阿羅漢·第十一羅怙羅尊者》:“龍象之姿,魚鳥所驚。” 清 顧炎武 《重登靈岩》詩:“山靜鼪猱棲佛地,堂空龍象散諸天。”

(4).象中體格壯健高大者。《維摩經·不思議品》:“譬如 迦葉 ,龍象蹴踏,非驢所堪。” 嘉祥 疏:“此言龍象者,只是一象耳,如好馬名龍馬,好象雲龍象也。”

(5).指皇帝。 五代 齊己 《寄吳國西供奉》詩:“瑤闕合陪龍象位,春山休記鷓鴣啼。” 宋 岳珂 《桯史·獻陵疏文》:“爰竭蚍蜉之誠,仰乾龍象之馭。”

經台

用於諷誦佛經的平台。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面南嶺,建經臺;倚北阜,築講堂;傍危峰,立禪室;臨浚流,列僧房。” 清 董國華 《憶舊遊·秋寺》詞:“悽然經臺靜,嘆蓮花香老,冷到 * 。”

梵語

一種古印度語言,正如印度語法家(如帕尼尼Panini)所描述的,是印度和印度教的古典語言

潮音

潮水的聲音。亦指僧眾誦經之聲。 宋 范成大 《宿長蘆寺方丈》詩:“夜闌雷破夢,欹枕聽潮音。” 明 屠隆 《曇花記·還鄉報信》:“明日裡幢蓋來臨,開法界,聽潮音。” 清 黃景仁 《張鶴柴招集賦得寒夜四聲·梵聲》詩:“潮音初浩蕩,塵夢一惺忪。”

禪燈

寺廟燈火。 唐 賈島 《送慈恩寺霄韻法師》詩:“清磬先寒角,禪燈徹曉烽。”

迷津

找不到渡口,多指使人迷惘的境界

此即迷津也,深有萬丈,遙亘千里。——《紅樓夢》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詩:“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捨。”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蓼岸風多橘柚香, 江 邊一望 楚 天長。”《西遊記》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並無客旅。”《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隔牆一望,裡面塔影沖霄,松聲滿耳,香菸冷落,殿宇荒涼。”

(2).指目力所及的距離。亦泛指較近的距離。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一折:“則見貝闕蓬壺一望中。”《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為緊要。”《西遊記》第九三回:“我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衛國 。”

彼岸

(1) 另一邊,對岸

大西洋彼岸

(2) 比喻所追求和嚮往的一種境界

到達理想的彼岸

(3) 佛教。認為脫離塵世煩惱、取得正果之處

詩詞推薦

燕磯觀音閣原文_燕磯觀音閣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