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嶺

作者:李時勉 朝代:明代

沙嶺原文

平沙浩茫茫,積嶺長風吹。

射目星炯炯,揚飆煙霏霏。

草莽被高阜,河水流南崖。

自從出關來,幾日才及茲。

四出環城郭,到處長相隨。

險阻自天設,從古已如斯。

西通白登道,北接狐嶺陲。

鎮衛列兩戍,士卒雄虎貔。

連營堅守備,敵人焉敢窺。

聖心猶未寧,秋巡動六師。

豈惟振威武,實欲安黔黎。

熊羆盡奮發,白日雷電飛。

獨慚劍術疏,報恩將奚為。

詩詞問答

問:沙嶺的作者是誰?答:李時勉
問:沙嶺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2. 在宣府之西此由萬全出德勝口往野狐嶺由萬全左入紅堂口往山西

參考注釋

平沙

(1).指廣闊的沙原。 南朝 梁 何遜 《慈姥磯》詩:“野雁平沙合,連山遠霧浮。” 唐 張仲素 《塞下曲》:“朔雪飄飄開 雁門 ,平沙歷亂轉蓬根。”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桂林集句》詞:“平沙細浪欲盡,陡起忽千尋。”

(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對“輕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貨志一》:“ 河南 沙荒地三萬三千餘頃。可墾者分三等:曰輕沙,曰平沙,曰重沙。”

茫茫

遼闊曠遠的樣子;模糊不清楚

長天茫茫。——唐· 李朝威《柳毅傳》

野茫茫。——《樂府詩集·雜歌謠辭·敕勤歌》

夫之茫茫。——明· 顧炎武《復庵記》

茫茫的前景

別時茫茫江浸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長風

(1).遠風。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長風至而波起兮,若麗山之孤畝。”《文選·左思<吳都賦>》:“習御長風,狎翫 靈胥 。” 劉逵 註:“長風,遠風也。” 唐 杜甫 《龍門閣》詩:“長風駕高浪,浩浩自太古。” 明 高啟 《夢遊仙》詩:“長風八萬里,夜入通明天。”

(2).暴風;大風。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一引《兼明苑》:“風暴疾而起者謂之長風。” 明 劉基 《擬連珠》之五十:“長風烈烈,難行折舵之舟。”

炯炯

明亮——多用於目光

兩眼炯炯有神

煙霏

亦作“煙霏”。1.雲煙瀰漫。 唐 席元明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詩:“煙霏萬雉,花明四郊;沼苹白帶,山花紫苞。” 宋 歐陽修 《秋聲賦》:“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澹,煙霏雲斂。” 明 文徵明 《次韻吳德徵先生江南弄》:“煙霏曉色彤樓開,美人倚醉臨籹臺。”

(2).煙霧雲團。 唐 韓愈 《山石》詩:“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宋 朱熹 《鷓鴣天·叔懷嘗夢飛仙為之賦此》詞:“生羽翼,上煙霏。回頭祗見冢纍纍。”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詩:“曉登 泰山 道,行行入煙霏。”

草莽

(1) 叢生的雜草

零落同草莽。——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2) 偏僻的鄉間;落後愚昧之地

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呂氏春秋·慎行論》

身居草莽

高阜

(1).高的土山。《呂氏春秋·愛類》:“ 河 出 孟門 ,大溢逆流,無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盡皆滅之,名曰鴻水。”《舊五代史·漢書·高祖紀下》:“丙午,詔都部署 高行周 督眾攻城,帝登高阜以觀之。” 清 王蘇 《坐大樓》詩:“奴子一揮手,礮聲響高阜。”

(2).猶高起。《三國演義》第一○七回:“此城山勢高阜,必然水少,須出城取水,若斷其上流, 蜀 兵皆渴死矣。”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行軍總要》:“即在自己所紥之衙門附近選一高阜地方,或在屋頂上,令人坐立。”

河水

河裡的水,含有碳酸鹽、硫酸鹽及鈣等溶解物與海水主要含有氯化物和鈉有區別

自從

介詞,表示過去的某段時間的起點

自從去年秋天到現在

出關

(1).出關口;到塞外。《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得出,即馳去,更封傳,變姓名以出 關 。”《漢書·終軍傳》:“ 軍 為謁者,使行郡國,建節東出 關 。” 蔡寅 《大錯》詩:“入海 魯連 羞兩帝,出 關 李耳 自千秋。” 沉從文 《從文自傳·辛亥革命的一課》:“父親的還鄉,還是我哥哥出關萬里尋親接回的。”

(2).謂和尚或佛教信徒坐餓關結束。 茅盾 《子夜》十八:“ 四小姐 很想別轉了臉走過,可是 張素素 拉住了她。‘啊喲!坐關和尚出關了么?這是值得大筆特書的!’”

四出

(1).向四面延伸;從四處長出。《周禮·春官·典瑞》“四圭有邸”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 云:“圭本著於璧,故四圭有邸,圭末四出故也。” 宋 王安石 《揖仙閣》詩:“水花紅四出,山竹翠相圍。”

(2).指到各處去。《後漢書·董卓傳》:“ 卓 先遣將 徐榮 、 李蒙 四出虜掠。”《明史·顧清傳》:“營差四出,海內騷然。” 王汶石 《大木匠》:“如今 桃葉 自己挑中了一個人,媽媽四出訪問,盤根究底。”

(3).指四出文錢。古代貨幣名,因錢背有紋四出,故稱。 清 顧炎武 《錢 * 》:“﹝ 漢 ﹞逮於 靈獻 ,為四出,為小錢, 漢 錢凡九變。”

環城

(1).環繞城牆。《左傳·襄公六年》:“甲寅,堙之環城,傅於堞。”《東觀漢記·馮異傳》:“ 異 擊走 朱鮪 ,追至 雒陽 城門,環城一匝乃還。” 唐 杜牧 《池州造刻漏記》:“暇日,公與賓吏環城見銅壺銀箭,律如古法。”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海潮大至,過 唯亭 ,環城而西。”

(2).環繞城市。如環城公路。

到處

各處;處處

陪客人到處參觀

到處找他

相隨

(1).亦作“ 相隋 ”。謂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之相隨。” 馬王堆 漢 墓帛書《老子·道經》作“相隋”。

(2).伴隨;跟隨。《史記·蘇秦列傳》:“是何慶弔相隨之速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夫説貴撫會,弛張相隨。” 馬烽 《飼養員趙大叔》:“說完,匆匆忙忙相隨那女人走了。”

險阻

道路險惡難行,不易通過

這一段山路真是險阻難行

如斯

如此。《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三·代死失火》:“苟謂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黃山之歌》:“ 峨眉 號稱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通白

(1).猶通帛。《戰國策·齊策一》“ 章子 為變其徽章,以雜 秦 軍” 宋 姚宏 註:“通白曰章幅,變易之使與 秦 旗相同,欲以襲 秦 。”

(2).通報;傳達。 明 葉權 《賢博編》:“適 世蕃 召舉子為豪飲,因為通白。”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成仙》:“ 王氏 弟來省姊,宴於內寢。 成 適至,家人通白, 周 坐命邀之。”

鎮衛

鎮守捍衛。《三國志·蜀志·先主傳》:“爵號不顯,九錫未加,非所以鎮衛社稷,光昭萬世也。”《晉書·孝武帝紀》:“ 楊亮 為西戎校尉, 雍州 刺史,鎮衛山陵。”《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勇不足以鎮衛社稷,而暴足以侵軼里閭。”

士卒

舊稱士兵

身先士卒

虎貔

比喻勇猛的戰士。語出《書·牧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 唐 楊巨源 《寄申州盧拱使君》詩:“領郡仍聞總虎貔,致身還是見男兒。” 唐 李商隱 《韓碑》詩:“行軍司馬智且勇,十四萬眾猶虎貔。”

連營

(1).紮營相連。《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帝聞 備 兵東下,與 權 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里。”《北史·宇文護傳》:“ 護 連營漸進,屯軍 弘農 。”

(2).指連綿不絕的營寨。 唐 李白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詩:“ 函谷 絶飛鳥, 武關 護連營。” 清 王省山 《秣陵紀事》詩:“沿江數十里,連營高壘起。”

(3).星名。《晉書·天文志上》:“貫索九星在其前,賤人之牢也……一曰連營,一曰天牢,主法律,禁暴強也。”

守備

(1) 守御戒備

加強守備

(2) 明清時代武職官員名

敵人

(1)

(2) 企圖使某人或某事受到損害,或企圖推翻使某人某事遭到失敗的人

(3) 互相仇恨而敵對的人或敵對的方面

然倉皇中不可落於敵人之手以死。——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聖心

(1).聖人的心懷。亦專用於 孔子 。《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後漢書·韋彪傳》:“其二千石視事雖久,而為吏民所便安者,宜增秩重賞,勿妄遷徙,惟留聖心。” 清 龔煒 《巢林筆談》卷三:“夫子詔四子言志,原在酬知。春風 沂水 ,卻是所問非所對,而一片化機流溢,不覺深契聖心,喟然嘆與。”

(2).帝王的心意。《三國志·魏志·楊阜傳》:“然今之小人,好説 秦 漢 之奢靡,以盪聖心。” 南朝 宋 謝靈運 《九日從宋公戲馬台集送孔令》詩:“良辰感聖心,雲旗興暮節。” 唐 杜甫 《北征》詩:“聖心頗虛佇,時議氣欲奪。” 明 宋濂 《進<元史>表》:“此皆天語之丁寧,愈見聖心之廣大。”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各省起義·四川起義清方檔案》:“庶趁此機勢,邊陲肅安,大局早靖一日,聖心早寬一日。”

六師

周 天子所統六軍之師。《書·康王之誥》:“張皇六師,無壞我高祖寡命。” 曾運乾 正讀:“六師,天子六軍。 周 制一萬二千五百人為師。”《孟子·告子下》:“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後以為天子軍隊之稱。《三國志·蜀志·先主傳》:“盡力輸誠,奬厲六師……以寧社稷,以報萬分。” 唐 許敬宗 《奉和入潼關》詩:“濟 潼 紆萬乘,臨 河 耀六師。”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六:“及車駕將至,冰驟堅,六師畢濟。”亦泛指全部軍隊。參見“ 六軍 ”。

豈惟

見“ 豈唯 ”。

威武

(1) 威力強大,有氣勢

威武雄壯

(2) 聲勢

以助威武

(3) 權勢壓力

威武不能屈

黔黎

百姓

願黔黎其誰聽,惟請死而獲可。——潘岳《西征賦》

熊羆

(1).熊和羆。皆為猛獸。因以喻勇士或雄師勁旅。《書·牧誓》:“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書·康王之誥》:“則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 唐 楊炯 《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勝殘去殺,上馮宗廟之威;禁暴戢姦,下藉熊羆之用。” 元 朱守諒 《秋夜偶成》詩:“暫止熊羆消大暑,秋深雲合殄妖氛。” 黃燮清 《黃天盪懷古》詩:“八千勁旅走熊羆,曾斷 金 人十萬師。”

(2).指生男之兆。語本《詩·小雅·斯乾》:“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三國志·魏志·高柔傳》:“而頃皇子連多夭逝,熊羆之祥,又未感應羣下之心,莫不悒戚。” 唐 李群玉 《哭小女痴兒》詩:“平生未省夢熊羆,稚女如花墜曉枝。” 明 謝讜 《四喜記·大宋畢姻》:“更須夸蘭玉祥開,何必慮熊羆占緩。”

(3).指帝王得賢輔。典出《史記·齊太公世家》:“ 西伯 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 周 西伯 獵,果遇 太公 於 渭 之陽,與語大説……載與俱歸,立為師。” 西伯 ,指 周文王 。 唐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 燕王 買駿骨, 渭老 得熊羆。” 宋 王安石 《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舟檝 商巖 命,熊羆 渭水 占。”

(4).比喻貪殘的人。《楚辭·劉向<九嘆·愍命>》:“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羆羣而逸囿。” 王逸 註:“熊羆,猛獸,以喻貪殘也。”

奮發

精神振作,情緒高昂

奮發有為的青年

白日

(1) 白天

(2) 太陽

白日依山盡。——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

(3) 泛指時光

浪費白日

雷電

空中帶電的雲在放電時所發強光與聲音

劍術

(1) 舞劍或用劍刺殺的技藝或技能

(2) 日本用木棒對刺的一種體育運動——亦稱“劍道”

報恩

報答所受到的恩惠

詩詞推薦

沙嶺原文_沙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