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襟樓原文
幾架書樓傍碧池,遠觀近俯總相宜。
颯然風至披襟處,宋玉微言有所思。
詩詞問答
問:披襟樓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披襟樓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披襟樓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八十七
參考注釋
書樓
(1).供藏書讀書的樓房。 唐 王建 《郭家溪亭》詩:“妝閣書樓傾側盡,雲山新賣與官家。” 唐 白居易 《池上閒詠》:“青紗臺上起書樓,緑藻潭中繫釣舟。”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第七場:“ 梁兄 ,這裡不是說話之處,請到小妹書樓小坐。”
(2).博學者的雅號。《新唐書·李磎傳》:“ 磎 好學,家有書至萬卷,世號 李書樓 。”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古今博洽之士,有稱府者,有稱庫者……有稱樓者( 李蹊 號 李書樓 )。”
碧池
水色清澄的池塘。 唐 李适 《帝幸興慶池戲競渡應制》詩:“拂露金輿丹旆轉,凌晨黼帳碧池開。” 唐 呂溫 《衡州夜後把火看花留客》詩:“紅芳暗落碧池頭,把火遙看且少留。”
遠觀
(1).遠望。 晉 崔豹 《古今注·都邑》:“古者每門樹兩觀於其前,所以標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 宋 周敦頤 《愛蓮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謂看得深遠。《淮南子·要略》:“乃以明物類之感,同氣之應,陰陽之合,形埒之朕,所以令人遠觀博見者也。”
總相
佛教語。猶共相。對“別相”而言。《大智度論》卷三一:“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種相,總相、別相是二相空,故名為相空。問曰:何等是總相,何等是別相?答曰:總相如無常等,別相者諸法雖皆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為堅相,火為熱相……以是種種名為無我,如是等,名為總相。”參見“ 共相 ”。
颯然
(1) 形容風吹時沙沙作響
有風颯然而至
(2) 爽利的樣子
或如刀劍鐵騎,颯然浮空。——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披襟
(1).敝開衣襟。多喻舒暢心懷。 戰國 楚 宋玉 《風賦》:“有風颯然而至,王廼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 宋 張景星 《秋日白鷺亭》詩:“開樽屏絲竹,披襟向蕭籟。” 清 杜岕 《張大育頭陀抱琴來同孟新聽彈》詩:“一曲《塗山操》,披襟此日過。”
(2).指衣衫破爛,把衣襟拖掛下來。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那些壯丁們在每一個人身上穿著一件衛生衣……大框小洞,帶片披襟,甚至有的一邊袖筒短了一截。”
(3).亦作“ 披衿 ”。猶披心。謂推誠相與。《晉書·周顗傳》:“ 伯仁 總角於東宮相遇,一面披襟,便許之三事,何圖不幸自貽王法。”《藝文類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臨海伏府君集>序》:“與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衿。” 唐 杜甫 《奉贈盧五丈參謀琚》詩:“入幕知 孫楚 ,披襟得 鄭僑 。” 清 陳盟 《與親友話舊》詩:“所願故鄉歸有路,披襟重話再生歡。”
宋玉
戰國 時 楚 人,辭賦家。或稱是 屈原 弟子,曾為 楚頃襄王 大夫。其流傳作品,以《九辯》最為可信。《九辯》首句為“悲哉秋之為氣也”,故後人常以 宋玉 為悲秋憫志的代表人物。又傳說其人才高貌美,遂亦為美男子的代稱。 唐 張鷟 《遊仙窟》:“華容婀娜,天上無儔;玉體逶迤,人間少匹。輝輝面子,荏苒畏彈穿;細細腰支,參差疑勒斷。 韓娥 宋玉 ,見則愁生; 絳樹 青琴 ,對之羞死。” 宋 周邦彥 《紅羅襖·秋悲》詞:“ 楚 客憶江蘺,算 宋玉 未必為秋悲。” 明 陳所聞 《閨思》曲之一:“銷魂鶯燕偏拖逗,不知 宋玉 何緣獨怨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若非 宋玉 牆邊過,定是 潘安 車上來。”
微言
(1) 含蓄而精微的言辭
微言議賑捐
(2) 密謀;密言
有所
有所,無所類同。有:存在。無:沒有,不存在。所:此為代詞。
例句:戰國·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列子》:子貢倦於學,告仲尼曰:"願有所息。"仲尼曰:"生無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