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太史

作者:佘翔 朝代:明代

寄王太史原文

三山雲樹迥相望,太史名高翰墨場。

酒熟頻招彭澤宰,詩成獨擅輞川莊。

松蘿拂檻圖書靜,猿鳥窺人歲月長。

春到梅花開隴首,故人慾贈阻河梁。

詩詞問答

問:寄王太史的作者是誰?答:佘翔
問:寄王太史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寄王太史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佘翔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翔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參考注釋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裡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雲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詳“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 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主義日日新。”

雲樹

(1).雲和樹。 南朝 梁 劉孝威 《和皇太子春林晚雨》:“雲樹交為密,雨日共成虹。” 唐 王維 《送崔興宗》詩:“塞迥山河浄,天長雲樹微。” 明 劉基 《梅花引》詞:“晚雲凝,晚煙橫,菸草茫茫雲樹平。”

(2).高聳入雲的樹木。 唐 崔櫓 《華清宮》詩之一:“草遮回磴絶鳴鑾,雲樹深深碧殿寒。” 明 文徵明 《金山寺待月》詩:“魚龍深夜浮光怪,雲樹遙空帶渺茫。” 戴望舒 《夜蛾》詩:“飛越關山,飛越雲樹。”

(3).比喻朋友闊別遠隔。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閒遊悵然興懷寄微之》詩:“雲樹分三驛,煙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卻厭尺書頻。” 明 高啟 《讀周記室<荊南集>》詩:“生別猶疑不再逢, 楚 天雲樹隔重重。”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英雄舉動》:“但念 吳 頭 楚 尾,雲樹為遙。”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軍次實錄》:“﹝眾天將天兵﹞依依敬別,因吟以勸慰之:‘離別深情世罕拋,關心雲樹及河橋。’”參見“ 雲樹之思 ”。

相望

互相對望

雕欄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學洢·核舟記》

鄰國相望。——《史記·貨殖列傳》

死者相望。——《資治通鑑·唐紀》

東西相望。——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太史

(1) 官名。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宅,朝廷大臣。後職位漸低,秦稱太史令,漢屬太常,掌天文曆法。魏晉以後太史僅掌管推算曆法。至明清兩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責,又稱翰林為太史

(2) 指司馬遷所著的《史記》

參之太史。——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名高

崇高的聲譽;名聲顯著。《韓非子·說難》:“所説出於為名高者也,而説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三國志·魏志·徐邈傳》:“往者 毛孝先 、 崔季珪 等用事,貴清素之士,於時皆變易車服以求名高。” 宋 蘇軾 《和劉道原詠史》:“名高不朽終安用,日飲無何計亦良。” 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乃學其講道學,聚徒眾,收門生,以博名高,圖富貴。”

翰墨場

猶翰墨林。 南朝 宋 謝瞻 《張子房詩》:“濟濟屬車士,粲粲翰墨場。” 唐 杜甫 《壯遊》詩:“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 宋 張孝祥 《鷓鴣天·上元設醮》詞之三:“憶昔追游翰墨場, 武夷 仙伯較文章。”

彭澤

(1).澤名。即今 鄱陽湖 。在 江西省 北部。又名 彭湖 、 彭蠡 。《韓詩外傳》卷三:“左 洞庭 之波,右 彭澤 之水。”

(2).縣名。 漢 代始設。在今 江西省 北部。 晉 陶潛 曾為 彭澤 令,因以“彭澤”借指 陶潛 。 唐 王勃 《滕王閣詩序》:“ 睢園 緑竹,氣凌 彭澤 之樽; 鄴水 朱華,光照 臨川 之筆。” 唐 劉知幾 《史通·稱謂》:“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澤 之類是也。” 清 秋瑾 《菊》詩:“鐵骨霜姿有傲衷,不逢 彭澤 志徒雄。”

獨擅

獨自據有;獨攬

獨擅此技

輞川

(1).水名。即 輞谷水 。諸水會合如車輞環湊,故名。在 陝西省 藍田縣 南,源出 秦嶺 北麓,北流至縣南入 灞水 。 唐 詩人 王維 曾置別業於此。《新唐書·文藝傳中·王維》:“別墅在 輞川 ,地奇勝,有 華子岡 、 欹湖 、 竹里館 、 柳浪 、 茱萸沜 、 辛夷塢 ,與 裴迪 游其中,賦詩相酬為樂。” 宋 陳亮 《青玉案》詞:“黃犬書來何日許 輞川 輕舸, 杜陵 尊酒,半夜燈前雨。” 清 曹爾堪 《金魚池歌仿杜樂遊園體》:“名園豈似 金谷 奢,福地真如 輞川 爽。”

(2).指《輞川圖》。 清 魏源 《富陽董文恪山水屏風歌》:“ 摩詰 《輞川》難獨步, 郭熙 《清明》何足道。”參見“ 輞川圖 ”。

(3).借指 唐 詩人 王維 。 宋 張元乾 《跋<山居圖>》:“後十二年, 青社 趙無量 通守 晉安 ,出示 叔毅 所圖《山居》,開卷恍然,殆前身 輞川 、今代 龍眠 歟!”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四:“ 王半山 ‘山中十日雨,雨晴門始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後二語全用 輞川 ,已是下乘。”

松蘿

亦作“ 松羅 ”。1.即女蘿。地衣門植物。體呈絲狀,直立或懸垂,灰白或灰綠色,基部多附著在松樹或別的樹的樹皮上,少數生於石上。可入藥,有祛寒退熱的作用。《詩·小雅·頍弁》“蔦與女蘿,施於松上” 毛 傳:“女蘿、兔絲,松蘿也。” 唐 黃滔 《敷水盧校書》詩:“宅帶松蘿僻,日唯猿鳥親。”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四·松蘿》:“松蘿能平肝邪、去寒熱,同瓜蒂諸藥則能吐痰。”

(2).借指山林。 唐 王維 《別輞川別業》詩:“依遲動車馬,惆悵出松羅。” 唐 孟郊 《擢第後東歸書懷》詩:“松蘿雖可居,青紫終當拾。” 宋 蘇軾 《杜處士傳》:“古人有三聘而起松蘿者,迫實用也。”

(3).茶名。因產於 安徽省 歙縣 松蘿山 ,故名。 明 許次紓 《茶疏·產茶》:“若 歙 之松羅, 吳 之虎邱, 錢唐 之龍井,香氣穰郁,並可雁行。”

圖書

(1) 泛指書籍

圖書目錄

(2) 圖籍。指疆域版圖與戶籍等簿冊

(3) 指圖章或圖章的印記

刻兩方圖書。——《儒林外史》

(4) 指河圖洛書

(5) 圖冊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梅花

(1) 梅樹的花

(2) 〈方〉∶臘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齋志異·促織》

隴首

(1).古山名。 漢 班固 《西都賦》:“右界 褒斜 、 隴首 之險,帶以 洪河 、 涇 、 渭 之川。”《後漢書·班固傳上》引此文, 李賢 註:“ 隴首 ,山名,在今 秦州 。”

(2).指 隴山 之巔。《漢書·禮樂志》:“朝 隴 首,覽西垠。” 顏師古 註:“ 隴坻 之首也。” 南朝 梁 沉約 《游鍾山詩應西陽王教》之三:“春光發 隴 首,秋風生桂枝。” 唐 李白 《古風》之二二:“ 秦 水別 隴 首,幽咽多悲聲。”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有《小方壺憶梅詩》,節其大概云:‘……歲雲暮矣風雪驟,驛使音稀斷 隴 首。’”

(3).泛指高山之巔。 宋 柳永 《醉蓬萊》詞:“漸亭皋葉下,隴首雲飛,素秋新霽。”

故人

(1) 舊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國演義》

(2) 古稱前妻或前夫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來。——《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從門入,故人(指前妻)從閣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誼,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對門生故吏既親切又客氣的謙稱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後漢書·楊震傳》

河梁

(1).橋樑。《列子·說符》:“ 孔子 自 衛 反 魯 ,息駕乎河梁而觀焉。” 晉 陸雲 《答兄平原》詩:“南津有絶濟,北渚無河梁。”

(2).舊題 漢 李陵 《與蘇武》詩之三:“攜手上河梁,遊子暮何之?……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後因以“河梁”借指送別之地。 南朝 齊 王融 《別蕭諮議》詩:“徘徊將所愛,惜別在河梁。” 宋 葉適 《送宋知錄》詩:“與子比鄰計未疎,河梁新駕月明初。” 清 唐孫華 《偕同年吳元朗游西涇次友人韻》:“送別臨河梁,暮涼怯綃縠。”

詩詞推薦

寄王太史原文_寄王太史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