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屬八音具八音,泠泠清響靜中斟。
前巡詩思分明在,疑向若冰洞裡尋。
詩詞問答
問:《再題惠山園八景·其五·水樂亭》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侵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七十
2. 惠山寺右首有若冰洞
參考注釋
不屬
(1).不及。《書·盤庚中》:“爾忱不屬,惟胥以沉,不其或稽,自怒曷廖。” 孔 傳:“汝忠誠不屬逮古。” 孔穎達 疏:“汝等不用徙者,由汝忠誠不能屬逮於古賢。”
(2).不連線。《韓非子·說疑》:“要領不屬,手足異處。”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緜世浸遠,光靈不屬。”
(3).不專注。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先生知其意已不屬,遂驅之出閣。” 清 王韜 《淞隱漫錄·十二花神》:“若見俗客,輒為攢眉,囁嚅不能吐一詞,蓋外雖應酬而意不屬也。” 茅盾 《大澤鄉》:“心神不屬地看著的兩位軍官,猛覺得有些異樣的味兒兜上心窩來了。”
(1).不依附。《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前有老主而不踰,後有儲主而不屬,矜矣。”
(2).不隸屬。 三國 魏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孤與將軍,恩如骨肉,割授 江 南,不屬本州。”《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聖朝無外,普天下那一處不屬我大 唐 的?”
八音
(1).我國古代對樂器的統稱,通常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種不同質材所制。《書·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 孔 傳:“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 鄭玄 註:“金,鐘鎛也;石,磬也;土,塤也;革,鼓鞀也;絲,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宋書·謝靈運傳論》:“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由乎玄黃律呂,各適物宜。” 宋 蘇軾 《賀韓丞相啟》:“付八音於 師曠 ,孰敢爭能。”
(2).泛指音樂。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 離朱 剖秋毫於百步,而不能辯八音之雅俗。”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冶鑄》:“虛其腹以振盪空靈,而八音起。”
(3).八風之音。《呂氏春秋·孝行》:“雜八音,養耳之道也。” 高誘 註:“八音,八卦之音。” 陳奇猷 校釋:“八音,八風之音……陰陽家以八風分屬八卦,故 高 謂八卦之音。”
泠泠
(1) 形容清涼;冷清
白露泠泠
(2) 本指流水聲。借指清幽的聲音
清響
(1).清脆的響聲。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二:“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 唐 孟浩然 《夏日南亭懷辛大》詩:“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魯迅 《彷徨·傷逝》:“在久待的焦躁中,一聽到皮鞋的高底尖觸著磚路的清響,是怎樣地使我驟然生動起來呵!”
(2).聲音清脆宏亮。 徐遲 《牡丹》:“她的聲音明亮如山泉,但這方面,她也嚴格地控制著自己,因而連她的細若遊絲的行腔也是清響激越的。”
詩思
做詩的思路、情致。 唐 韋應物 《休暇日訪王侍御不遇》詩:“怪來詩思清人骨,門對寒流雪滿山。” 清 王夫之 《乍開梅》詩:“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詩思在些些。”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談》:“先只聽得一片鼓鈸和鐵索聲,我正想做‘超現實主義’的語錄體詩,這么一來,詩思被鬧跑了。”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向若
假如。 唐 皇甫曾 《遇風雨作》詩:“向若家居時,安枕春夢熟。” 唐 趙璘 《因話錄》卷六:“嗟夫!向若 楊君 不遇……安得秉鈞入輔,為帝股肱?”
標籤: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