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陳本容·其四

作者:佘翔 朝代:明代

贈別陳本容·其四原文

筆陣相傳自永和,右軍書法更誰過。

黃庭寫贈清狂客,不為山陰換白鵝。

詩詞問答

問:贈別陳本容·其四的作者是誰?答:佘翔
問:贈別陳本容·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贈別陳本容·其四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歌韻

參考注釋

筆陣

(1).比喻寫作文章。謂詩文謀篇布局擘畫如軍陣。 南朝 梁 蕭統 《正月啟》:“談叢發流水之源,筆陣引崩雲之勢。”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二:“以是學士大夫,自非性天明洽,筆陣豪異,則不能為之也。” 清 唐孫華 《送王誦侯之官成都》詩:“請築詩壇整筆陣,共執桴鼓張旌旟。”

(2).比喻書法。謂作書運筆如行陣。 晉 王羲之 《題<筆陣圖>後》:“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略也。” 清 吳偉業 《項黃中家觀萬歲通天法帖》詩:“此卷仍逃劫火中,老眼縱橫看筆陣。”

相傳

(1) 長期以來流傳下來的

相傳這事發生在北方

(2) 遞相傳授

右軍

(1). 周 制,天子有三軍,稱中軍、左軍、右軍。亦泛指右翼部隊。《左傳·桓公五年》:“王為中軍, 虢公 林父 將右軍。”《史記·趙世家》:“攻 中山 。 趙袑 為右軍, 許鈞 為左軍, 公子章 為中軍,王並將之。”《國語·吳語》:“ 越王 乃中分其師以為左右軍……亦令右軍銜枚踰 江 五里以須。”《北史·周紀上·太祖文帝》:“帝率右軍 若干惠 ,大破 神武 軍,悉虜其步卒。”

(2). 晉 王羲之 曾任右軍將軍,後稱 羲之 為“右軍”。 張彥遠 《法書要錄》卷一引 南朝 齊 王僧虔 《論書》:“ 庾征西翼 書,少時與 右軍 齊名。” 唐 高適 《途中寄徐錄事》詩:“空多篋中贈,長見 右軍 書。” 清 姚鼐 《題二王帖》詩之三:“地下 右軍 如可作,詎將知己許 文皇 。”

(3).相傳 王羲之 愛鵝,後以“右軍”作為鵝的別名。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譏謔》:“ 吳 人多謂梅子為‘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又謂鵝為‘右軍’,以其好養鵝也。有一士人遺人醋梅與燖鵝,作書云:‘醋浸“曹公”一甏,湯燖“右軍”兩隻,聊備一饌。’” 宋 高承 《事物紀原·蟲魚禽獸·右軍》:“ 晉 右將軍 王羲之 好鵝。在 會稽 山陰 ,道士養群鵝, 羲之 每就玩之。道士曰:為寫《黃庭經》,當以相贈。 羲之 欣然寫畢,籠鵝而去。今人誤以鵝為‘右軍’,緣此故。”

書法

書寫藝術,特指用毛筆寫漢字的藝術

中國之畫與書法為緣,而多含文學之趣味。——蔡元培《圖畫》

黃庭

(1).指《黃庭經》。道教的經典著作。 唐 李白 《送賀賓客歸越》詩:“ 山陰 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宋 蘇軾 《留題仙都觀》詩:“飛符御氣朝百靈,悟道不復誦《黃庭》。”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白於玉》:“曩所授《黃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

(2).指 晉 王羲之 書寫的《黃庭經》法帖。 宋 秦觀 《春日》詩之四:“春禽葉底引圓吭,臨罷《黃庭》日正長。”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曹娥》、《樂毅》,尚有蹊徑可尋,至《蘭亭》、《黃庭》,幾莫知其端倪矣。”

(3).指中央。《黃庭內景經》 務成子 題解:“黃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內指事即腦中、心中、脾中,故曰黃庭。” 清 洪昇 《長生殿·覓魂》:“方向呵,鎮黃庭,通紫極,子午坤乾。”亦特指脾。一說為體中的虛擬之所。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古人以黃庭為脾。不然也,黃庭有名而無所,沖氣之所在也。”

狂客

(1).放蕩不羈的人。 唐 李白 《醉後答丁十八》詩:“一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宋 蘇軾 《滿庭芳·留別雪堂鄰里二三君子》詞:“坐中有狂客,腦亂愁腸。” 清 孫枝蔚 《春夜宴汪季甪愛園》詩:“ 西京 老狂客,何處著此身。”

(2).指 唐 詩人 賀知章 。因其自號“四明狂客”,故稱。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昔年有 狂客 ,號爾謫仙人。” 宋 蘇軾 《書王晉卿畫·四明狂客》詩:“ 狂客 思歸便歸去,更求敕賜枉天真。”

(3).楊花的別稱。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牡丹為貴客……楊花為狂客。”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山陰

山坡背陰的一面;山的北側

換白鵝

猶換鵝。 唐 李白 《送賀賓客歸越》詩:“ 山陰 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參見“ 換鵝 ”。

詩詞推薦

  • 小重山(彥逢弟生日)

    王之道宋代〕花艷嫣然照坐紅。池光高下見,木芙蓉。相從款款莫匆匆。新釀熟,浮瓮碧香濃。倚檻送飛鴻。登高時節近,菊披
    贈別陳本容·其四原文_贈別陳本容·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悼阿升

    劉克莊宋代〕寶惜吾兒如拱璧,那知變滅只須臾。畏啼尚宿通宵火,塗囟猶殘隔日朱。坐客相寬雲夢幻,故人來吊訝清癯。荒山
  • 鄂州節推陳榮緒惠示沿檄崇陽道中六詩老懶不

    黃庭堅宋代〕邑下羹不和,幕中往調護。紛爭非士則,各使捐細故。頗憶郗參車,能令公喜怒。應知鞅掌車,歷盡崔嵬路。
  • 寓目

    陳師道宋代〕曲曲河回復,青青草接連。去帆風力滿,來雁一聲先。野曠低歸鳥,江平進晚牽。望鄉從此始,留眼未須穿。
    贈別陳本容·其四原文_贈別陳本容·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至陳倉曉晴望京邑

    盧照鄰唐代〕佛曙驅飛傳,初晴帶曉涼。霧斂長安樹,雲歸仙帝鄉。澗流漂素沫,岩景靄朱光。今朝好風色,延瞰極天莊。
    贈別陳本容·其四原文_贈別陳本容·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江上暫別蕭四劉三旋欣接遇

    陳子昂唐代〕昨夜滄江別。言乖( 一作乘 )天漢游。寧期此相遇。尚接武陵洲。結綬還逢育。銜杯且對劉。波潭一瀰瀰。臨
    贈別陳本容·其四原文_贈別陳本容·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楚歸晉知罃

    左丘明先秦〕晉人歸楚公子谷臣,與連尹襄老之屍於楚,以求知罃。於是荀首佐中軍矣,故楚人許之。  王送知罃,曰:“子
  • 小寺

    劉克莊宋代〕小寺無蹊逕,行時認蘚痕。犬寒鳴似豹,僧老瘦於猿。澗水來旋磨,山童出閉門。城中梅未見,已有數株繁。
    贈別陳本容·其四原文_贈別陳本容·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日雜詠

    陸游宋代〕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東西。忽然來到柳橋下,露濕蓼花紅一溪。
  • 十七日觀潮三首

    陳師道宋代〕潮頭初出海門山,千里平沙轉面間。猶有江神憐北客,欲將奇觀破衰顏。
    贈別陳本容·其四原文_贈別陳本容·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解佩令

    王哲元代〕金郎察察。玉娘揠揠。堪同壽、方年二八。住在何方,一居水,一居山北。入離門、坎戶皆*。時時相拉。頻頻搜
  • 獨夜

    陸游宋代〕一生食太倉,蠹耗均雀鼠;雖雲久置散,饑飽尚撐拄。兩年失微祿,始覺困羈旅。傾身營薪米,得食已過午。人觀
  • 書桐葉

    佚名唐代〕拭翠斂蛾眉,鬱郁心中事。搦管下庭除,書成相思字。此字不書石,此字不書紙。書在桐葉上,願逐秋風起。天下
  • 再賦倚梅觀雪以前詩太哀故

    方回宋代〕清莫清哉亦壯哉,茅廬何自至瓊瑰。江南勝賞無如雪,天下難題最是梅。剪水玉蛾能送瑞,司花青帝想憐才。老臣
    贈別陳本容·其四原文_贈別陳本容·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春蔬

    張耒宋代〕新春書劍滯江城,又見南蔬入旅羹。關心太昊祠前路,小甲連畦帶雪晴。
  • 遵北岸游鏡清齋諸勝題各體·其四·罨畫軒

    乾隆清代〕山容與水態,罨畫一窗間。景漫疑真假,法寧論李關。徂雲去天末,新漲落溪灣。稍愜祈年望,詩吟片刻閒。
  • 梵唄

    乾隆清代〕人言梵唄原無解,會解翻嫌費譯思。剝盡蕉芽心莫得,尋窮鹿角夢方知。全提可識由來半,三點還他祗是□。咨汝
  • 訪林和靖舊隱

    周湞明代〕霜風摧落已多年,誰道花開在歲先。寂寞小孤山下路,更無人到草堂前。
  • 臨鏡序

    李景雲 崔時佩明代〕彩雲開。月明如水浸樓台。風弄竹聲只道是金佩響。月移花影疑是玉人來。意孜孜雙業眼。急攘攘那情懷。倚定著
  • 答徐耘朝散

    李復宋代〕昔年汾水上,曾遇海南翁。欲問三山路,先知一溉功。萬紛銷寂默。一氣抱沖融。更約丹砂訣,他時訪葛洪。
    贈別陳本容·其四原文_贈別陳本容·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贈別陳本容·其四原文_贈別陳本容·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