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鏡序原文
彩雲開。
月明如水浸樓台。
風弄竹聲只道是金佩響。
月移花影疑是玉人來。
意孜孜雙業眼。
急攘攘那情懷。
倚定著門兒待。
只索要呆打孩。
青鸞黃犬信音乖。
詩詞問答
問:臨鏡序的作者是誰?答:李景雲 崔時佩
問:臨鏡序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景雲 崔時佩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景雲 崔時佩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南西廂 第二十七出
參考注釋
彩雲
絢麗的雲彩
月明
(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詩:“見底月明夜,無波風定時。” 元 袁士元 《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小橋夜靜人橫笛,古渡月明僧喚舟。”《水滸傳》第九回:“兩個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從軍北征》詩:“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魚兒佛》第一出:“白苹紅蓼緑簑衣,青海灘頭一釣磯。只恐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
樓台
(1) 〈方〉∶涼台
(2) 較高的台榭,泛指樓(多用於詩詞戲曲)
近水樓台
只道
只說;只以為。 宋 楊萬里 《秋雨嘆》詩:“居人只道秋霖苦,不道行人坭更深。”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料那人爭知我,如今病未愈,只道把他孤負。”《水滸傳》第二三回:“小弟只道他死了,因此一徑地逃來,投奔大官人處,躲災避難。”
金佩
見“ 金佩 ”。
亦作“ 金珮 ”。襟帶上飾金的佩物。 元 方回 《七月十□有感》詩:“借服初金佩,峩冠尚黑頭。”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風弄竹聲,只道金珮響。”
移花
移植花木。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一:“移花種竹,疊石疏泉。”
玉人
(1).雕琢玉器的工人。《周禮·考工記·玉人》:“玉人之事。” 賈公彥 疏:“雲玉人之事者,謂人造玉瑞、玉器之事。”《荀子·大略》:“ 和 之璧,井裡之厥也。玉人琢之,為天子寳。” 宋 劉克莊 《江西詩派序·呂紫微》:“余以 宣城 詩巧之如錦工機錦,玉人琢玉,極天下之巧妙。”
(2).玉雕的人像。 晉 王嘉 《拾遺記·蜀》:“ 河南 獻玉人,高三尺。”《北史·隱逸傳·崔賾》:“ 藍田 令 王曇 於 藍田山 得一玉人,長三四寸,著大領衣,冠幘。”
(3).容貌美麗的人。《晉書·衛玠傳》:“﹝ 玠 ﹞年五歲,風神秀異……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裴楷 ﹞麤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後多用以稱美麗的女子。 唐 元稹 《鶯鶯傳》:“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前蜀 韋莊 《秋霽晚景》詩:“玉人襟袖薄,斜憑翠欄乾。” 宋 謝逸 《南歌子》詞:“畫樓朱戶玉人家,簾外一眉新月、浸梨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魯公女》:“睹卿半面,長繫夢魂;不圖玉人,奄然物化。” 黃侃 《無題》詩:“春晚垂楊映畫樓,玉人微撥鈿箜篌。”
(4).對親人或所愛者的愛稱。 唐 權德輿 《送盧評事婺州省覲》詩:“客愁青眼別,家喜玉人歸。” 宋 張先 《菩薩蠻》詞:“玉人又是匆匆去,馬蹄何處垂楊路。”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快疾忙報與您姐姐,道門外玉人來也。” 元 無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則今朝別了玉人,多感承謝了盤費。”
(5).仙女。 唐 賈島 《登田中丞高亭》詩:“玉兔玉人歌里出,白雲誰似莫相和。” 唐 杜牧 《寄珉笛與宇文舍人》詩:“寄與玉人天上去, 桓將軍 見不教吹。”
意孜孜
情意 * 貌。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一折:“每日家重想念,再尋思,情脈脈,意孜孜,幾時得效琴瑟配雄雌。”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趙五娘憶夫》:“臨別也曾多祝付,那些兒個意孜孜,只怕十里紅樓,貪著人豪富。”《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十:“意孜孜最是疼人處。”
業眼
造孽的眼。多於自怨自詈時用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願薄倖的冤家夢中見,爭奈按不下九曲迴腸,合不定一雙業眼。” 元 白樸 《梧桐雨》第四折:“遙觀滿地陰雲罩,俺這裡披衣悶把幃屏靠,業眼難交。” 明 屠隆 《曇花記·卓錫地府》:“人言地府幽冥……業眼看做冥冥,道眼看做朗朗。”
急攘攘
形容急忙慌亂。 元 馬致遠 《夜行船》套曲:“看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急攘攘蠅爭血。”《 * 詞話》第五三回:“ 李瓶兒 急攘攘的梳了頭,交 迎春 慌不迭的燒起茶來。”亦作“ 急穰穰 ”。 元 關漢卿 《哭存孝》第四折:“我撲簌簌淚似傾,急穰穰意如燒;我避不得水遠山遙,須有一箇日頭走到。”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騎著這骨稜稜瘦駑駘,走著這遠迢迢屈曲路,冷淒淒隻影孤形,急穰穰千辛萬苦。”
情懷
含有某種感情的心境
暢舒情懷
定著
審定著錄;寫定。 漢 劉向 《孫卿書錄》:“所校讐中 孫卿 書凡三百二十篇,以相校,除復重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二篇,皆以定殺青,簡書可繕寫。”《晉書·刑法志》:“其後遂詔有司,禁絶鉆鑽諸酷痛舊制,解祅惡之禁,除文致之請,讞五十餘事,定著於令。” 宋 曾鞏 《<陳書>目錄序》:“ 梁 陳 等書缺,獨館閣所藏恐不足以定著。”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沉潛反復,蓋有年,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領者,然後乃敢會眾説而折其中,既為定著《章句》一篇,以竢後之君子。”
猶著落。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平生蹤跡無定著,如斷蓬。”著,一本作“ 著 ”。
確定的打算和主意。《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十娘 對公子道:‘吾等此去,何處安身?郎君亦曾計議有定著否?’”《說唐》第四五回:“ 叔寳 道:‘小弟在此打攪不當,所以要往別處去,尚未有定著。’”
見“ 定著 ”。
門兒
門徑;門道。《三俠五義》第五三回:“眾轎夫俱各笑道:‘瞧不起他,真有門兒。’” 老舍 《女店員》第三幕:“你猜的有點門兒!”
索要
向人要;索取
索要賄賂
索要錢財
呆打孩
見“ 呆打頦 ”。
青鸞
(1).古代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赤色多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多為神仙坐騎。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乾魚啟》:“文鰩夜觸,翼似青鸞。” 唐 李白 《鳳凰曲》:“ 嬴 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青鸞不獨去,更有攜手人。” 王琦 注引《藝文類聚》:“《決疑註》曰:……多赤色者鳳,多青色者鸞。” 元 楊暹 《劉行首》第二折:“跟著我騎白鶴,上青霄;跨青鸞,遠市朝。” 清 陳珮 《哭程夫人》詩:“忽駕青鸞返碧虛,瓊花吹折痛何如。”
(2).即青鳥。借指傳送信息的使者。 宋 趙令畤 《蝶戀花》詞:“廢寢忘餐思想徧。賴有青鸞,不必憑魚雁。” 清 納蘭性德 《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詞:“青鸞杳,碧天雲海音絶。”
(3).相傳 罽賓王 於 峻祁之山 ,獲一鸞鳥,飾以金樊,食以珍羞,但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後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鸞睹形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見《藝文類聚》卷九十引 南朝 宋 范泰 《鸞鳥詩序》。後因以“青鸞”借指鏡。 閩 徐夤 《上陽宮詞》:“妝臺塵暗青鸞掩,宮樹月明黃鳥啼。” 明 湯三江 《題唐玄宗還宮感舊·雙調夜行船序》套曲:“侍兒扶傍粧臺,懶把青鸞高照。”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三:“青鸞不用羞孤影,開匣常如見故人。”
(4).亦作“ 青鑾 ”。鑾鈴。天子之車衡上有鸞,鸞口銜鈴,故以“青鑾”借指天子車駕。 南朝 齊武帝 《耕藉詔》:“鳴青鸞於東郊,冕朱紘而蒞事。” 南朝 梁 江淹 《倡婦自悲賦》:“侍青鑾以雲聳,夾丹輦以霞飛。”
(5).指女子。 唐 王昌齡 《蕭駙馬宅花燭》詩:“青鸞飛入合歡宮,紫鳳銜花出禁中。” 宋 柳永 《木蘭花》詞:“坐中年少暗消魂,爭問青鸞家遠近。” 明 楊珽 《龍膏記·錯媾》:“偷看,分明舊識青鸞,卻做雙棲新燕。”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二十八日生歸,見惟空室,悵悢若失,乃為詩曰:‘靈瑣知何處,青鸞杳不回。’”
黃犬
(1).獵犬。《史記·李斯列傳》:“ 二世 二年七月,具 斯 五刑,論腰斬 鹹陽 市。 斯 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晉 向秀 《思舊賦》:“昔 李斯 之受罪兮,嘆黃犬而長吟。” 唐 李白 《襄陽歌》:“ 鹹陽 市上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 明 楊珽 《龍膏記·脫難》:“且向那勢利塲中弄滑,把英雄來叱吒。到頭來燃臍有樣,黃犬堪嗟。”
(2).指 晉 陸機 的黃耳犬。 機 有犬曰黃耳,曾為 機 長途傳遞書信。事見 晉 祖沖之 《述異記》。後遂以“黃犬”為信使的代稱。 宋 秦觀 《別程公闢給事》詩:“裘敝黑貂霜正急,書傳黃犬歲將窮。”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越越的青鸞信杳,黃犬音乖。” 明 單本 《蕉帕記·備聘》:“佳兆托紅鴛,好信憑黃犬。”
信音
音信,訊息。 宋 周邦彥 《解連環》詞:“怨懷無託。嗟情人斷絶,信音遼邈。”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三折:“自從那夜嬤嬤將小娘子喚將回去,並無一個信音。”《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三更鼓做了這個夢,半夜搥牀搗枕哭到天明,埋怨著我不接三官,今日特來問問三舅的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