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七十年間六度移,即今下口實權宜。

便微盈酌虛劑者,不過補偏救弊斯。

煟則扈輿資博採,禹之行水在無為。

委源源委勘一再,同事諸人共勖其。

詩詞問答

問:《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十二

2. 永定河下口初由安瀾城後改由柳岔口而王慶坨而冰窖草壩而賀老營及今之條河頭或北或南凡六徙

參考注釋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六度

(1).謂天、地、春、夏、秋、冬乃萬物之制度。《淮南子·時則訓》:“制度,陰陽大制有六度:天為繩,地為準,春為規,夏為衡,秋為矩,冬為權。繩者,所以繩萬物也;準者,所以準萬物也;規者,所以員萬物也;衡者,所以平萬物也;矩者,所以方萬物也;權者,所以權萬物也。”

(2).佛教語。又譯為“六到彼岸”。“度”是梵文pāramitā(波羅蜜多)的意譯。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滅)之彼岸的六種法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精慮(禪定)、智慧(般若)。 南朝 梁 王屮 《頭陁寺碑文》:“彼岸者,引之於有,則高謝四流,推之於無,則俯弘六度。” 唐 姚合 《贈王山人》詩:“既能施六度,了悟達雙林。” 清 錢謙益 《陸孟鳧墓志銘》:“方外之友 石林源 公合掌太息曰:君儒者也,於吾師之六度有合焉。”

即今

今天;現在。 唐 高適 《送桂陽孝廉》詩:“即今江海一歸客,他日雲霄萬里人。” 宋 陸游 《連日有雪意戲書》詩:“壯歲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時,即今就去。”

下口

(1) 指江河下游出口處

(2) 下嘴去咬或吃

包子太燙了,無法下口

(3) 指下酒飯的菜餚(多見於早期白話)

權宜

暫時適宜的措施

權宜之計

不過

(1)

 

——用在形容詞性的詞組或雙音形容詞後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過了

(2)

 

——作連詞,表示轉折,只是

然亦不過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還不錯,不過胃口還不好

(3)

 

副詞,指明範圍;只,僅僅

不過是個小孩子

補偏救弊

彌補偏差,救治弊病。偏:偏差,不正確;弊:毛病,害處

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處,故政有眊而不行,舉其偏者以補其弊而已矣。——《漢書·董仲舒傳》

博採

廣泛採取

博採眾長

行水

(1).行於水上。《周禮·考工記序》:“作車以行陸,作舟以行水。”

(2).流動的水;水流。《素問·五常政大論》:“地裂冰堅,少腹痛,時害於食,乘金則止水增,味迺鹹,行水減也。” 王冰 註:“行水,河渠流注者也。” 清 阮元 《清遠峽記》:“此二山( 七里瀧 、 羚羊峽 ),行水之地形皆與 清遠 等,而 羚羊峽 過 廣西 一省之水為尤巨。”

(3).使水流通;治水。《孟子·離婁下》:“ 禹 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漢書·溝洫志》:“令吏民勉農,盡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時。” 宋 曾鞏 《襄州宜城縣長渠記》:“後世欲行水溉田者,往往務躡古人之遺蹟,不考夫山川形勢古今之同異,用力多而收功少。”

(4).謂用水潔身以祈佛。《南史·齊竟陵王子良傳》:“數於邸園營齋戒,大集朝臣眾僧,至賦食行水,或躬親其事。”

(5).方言。指水路口的過路費、買路錢;亦指正當的稅收、養路費。 黃谷柳 《蝦球傳·渡船》:“他不是 鶴山 人,他斗膽來設卡收行水。”

巡視水勢。《國語·晉語九》“三年而 知氏 亡” 三國 吳 韋昭 註:“ 知伯 與 韓 魏 伐 趙襄子 ,圍 晉陽 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 知伯 行水, 魏桓子 御, 韓康子 驂乘。”《東周列國志》第八四回:“到第二日, 智伯 親自行水,遂治酒於 懸瓮山 ,邀請 韓 魏 二將軍同視水勢。”

無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順其自然,沒必要有所作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罰

(3) 不要,不用

無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源源

如同水流一樣不斷

委勘

交付審查。《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先將臣速斬,以快母氏之心。次將臣詩委勘,有無事情。”

一再

一次又一次地

同事

共事的人。後指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

老同事

諸人

(1).眾人。《韓非子·解老》:“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梁書·劉顯傳》:“ 任昉 嘗得一篇缺簡書,文字零落,歷示諸人,莫能識者。”《紅樓夢》第二九回:“過了一日,至初三日,乃是 薛蟠 生日,家裡擺酒唱戲,來請 賈 府諸人。”

(2).別人。 唐 穀神子 《博異志·崔玄微》:“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 元 楊暹 《西遊記》第十一出:“諸人怕你吃,恁爺不怕你吃。”

詩詞推薦

  • 莫春感懷·其一

    張仲深元代〕草樹林園日夜新,清和庭院靜無塵。一簾晴景遲遲晝,滿眼風煙澹澹春。多病漸於詩律廢,看花莫惜杖藜頻。望中
  • 和座主尚書春日郊居

    吳融唐代〕海燕初歸朔雁回,靜眠深掩百花台。春蔬已為高僧掇,臘醞還因熟客開。檐外暖絲兼絮墮,檻前輕浪帶鷗來。謝公
    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原文_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梁永連假歸

    李孫宸明代〕與君同藉獻長楊,燕市才名起雁行。半載旅懷兄弟遣,三秋歸夢別離長。西山爽氣虛游屐,穗石秋風待舉觴。莫漫
  • 游翠岩山

    舒坦宋代〕桃源深處一招提,門對寒雲路繞溪。長使千峰光景動,未應洞裹老金雞。
    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原文_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的賞析_古詩文
  • 袁太史封楚藩

    余繼登明代〕為銜恩命出明光,驛路迢迢向武昌。禮樂共瞻周太史,聲名曾冠漢賢良。楚筵酒設黃金縷,郢曲吟成白雪章。何事
  • 休日

    宋庠宋代〕彌旬出沐道山頭,僦廡蕭蕭避俊游。枉是胸中無塊壘,可能皮里有陽秋。駕車款段慚鄉品,托乘鴟夷笑客愁。曲突
  • 九江逢盧員外

    韋莊唐代〕前年風月宿琴堂,大媚仙山近帝鄉。別後幾沾新雨露,亂來猶記舊篇章。陶潛豈是銅符吏,田鳳終為錦帳郎。莫怪
    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原文_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從子令憲西歸

    魏了翁宋代〕茆檐竹几對床頭,晨暮參商未渠休。寧用停雲乙親友,是身安健復何憂。
  • 山中偶作三首·其一

    釋清遠宋代〕分明不了卻成迷,無限風光付與誰。若得家山田地穩,自然處處不思議。
  • 命張若澄圖鎮海寺雪景因而有作

    乾隆清代〕寺景宜遙看,到寺無多奇。卻見遙看處,紛然畫景披。予因是絜矩,萬事皆如茲。動而世為道,言行法則垂。此言
  • 謝章子厚

    劉定宋代〕故人天上有書來,責我疏愚喚不回。兩處共瞻千里月,十年不寄一枝梅。塵泥自與雲霄隔,駑馬難追德驥才。莫謂
  • 中秋夜對月

    乾隆清代〕崖巔升玉魄,流彩座中移。明是今宵甚,看尤邊塞宜。桂香初想處,笳韻未終時。猶憶幃城外,秋思動者誰。
  • 舟過道士莊

    陸游宋代〕江蘺芳杜滿沙汀,道士莊前酒半醒。上下風煙還竟日,往來魚鳥各忘形。歸人薄晚常爭渡,病葉先秋亦自零。興欲
  • 題太白五松書堂

    林桷宋代〕翰林最愛五松山,長說千年未擬還。而我抗塵良自愧,來游只得片時閒。
    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原文_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的賞析_古詩文
  • 最高樓(和人投贈)

    方岳宋代〕秋崖底,雲臥欲生苔。無夢到公台。有月鋤、曉帶烏犍去,與煙蓑、夜釣白魚來。問誰能,供酒料,辦詩材。君莫
  • 東坡八首(並敘)

    蘇軾宋代〕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於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
  • 送君時

    彭汝礪宋代〕未曉乾坤大,能容此類蕃。連雲障飛翼,穴石聚遺根。籃縷誰家子,奔忙幾處村。焉知神聖意,饑渴念元元。
  • 送凝藏主婦蜀

    釋師範宋代〕凝藏主,五載惡相聚。我既橫點頭,公亦未相許。就中猶尀耐,拗折露明柱。似此拙去就,端的不可恕。蕭蕭九月
  • 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

    莊綽宋代〕力辭富貴回天上,不事樓台起宅中。問道但懷重舍蓋,對優甯興獨延崇。精神宛似初平蔡,信突那應久在東。帝念
    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原文_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的賞析_古詩文
  •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

    李鹹用唐代〕展轉檐前睡不成,一床山月竹風清。蟲聲促促催鄉夢,桂影高高掛旅情。禍福既能知倚伏,行藏爭不要分明。可憐
    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原文_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的賞析_古詩文
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原文_閱永定河下口詩以示裘曰修周元理何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