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雲堂放歌原文
堂後雙栝千百年,堂前數松拱把耳。
我愛栝兮如古人,我撫松兮若幼士。
後生可畏不云乎,松當齊栝本常理。
少言須待三百年,其時應付何人視。
仿佛種栝者有雲,至哉逸少已標旨。
詩詞問答
問:翠雲堂放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翠雲堂放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紙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二十七
參考注釋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堂前
(1).正房前面。 漢 無名氏 《艷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 晉 陶潛 《歸園田居》詩之一:“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唐 杜甫 《又呈吳郎》詩:“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2).正廳。 唐 朱慶餘 《近試上張籍水部》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 翠蓮 ﹞泡了一盤茶,托至堂前,擺下椅子,走到公婆面前,道:‘請公公、婆婆堂前吃茶。’”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 羿 又在房裡轉了幾個圈子,走到堂前,坐下,仰頭看著對面壁上的彤弓、彤矢、盧弓、盧矢、弩機、長劍、短劍。”
(3).代指母親。《宋史·列女傳·陳堂前》:“ 陳堂前 , 漢州 雒縣 王氏 女,節操行義為鄉人所敬,但呼曰堂前,猶私家尊其母也。”
拱把
指徑圍大如兩手合圍。《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養之者。” 楊伯峻 註:“ 趙岐 注云:‘拱,合兩手也;把,以一手把之也’此言樹之尚小。”《後漢書·崔駰傳》:“譬猶 衡 陽之林, 岱 陰之麓,伐尋抱不為之稀,蓺拱把不為之數。”《雲笈七籤》卷十五:“夫十圍之木,起於拱把;百仞之臺,起於足下。”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三折:“一年開花,二年結果,三年拱把,十年合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又顧殿東隅,修竹拱把,下有巨池,野藕已花。”亦以喻指弱小或成長初期。 宋 蘇軾 《送王竦朝散赴闕》詩:“擢子拱把中,雲有驥騄姿。”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後生可畏
後生:青年人。青年人可以積學成德,值得敬畏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也。——《論語·子罕》
云乎
助詞。用於句末,表示疑問、感嘆。《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見用幣,非禮也。然則曷用?棗栗云乎?腶脩云乎?” 何休 註:“云乎,辭也。”《孟子·萬章下》:“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豈曰友之云乎?”
常理
(1).一般的規律。 晉 陶潛 《形贈影》詩:“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 宋 歐陽修 《筆說·物有常理者》:“凡物有常理而推之不可知者聖人之所不言也。”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其人長至二丈,有不可以常理論也。”
(2).通常的道理。《晉書·五行志下》:“此是非常事,不得以常理斷之。” 孫中山 《革命軍是打破不平等的》:“革命軍就是用一個人去打一百個人,像這樣的戰鬥是非常的戰鬥,不可以常理論。”
須待
(1).依靠。 漢 王充 《論衡·非韓》:“儒生,耕戰所須待也;棄而不存,如何也?”
(2).等待。《三國志·魏志·趙儼傳》:“若綿絹不調送,觀聽者必謂我顧望,有所須待也。”《漢書·郊祀志上》“宿留海上” 唐 顏師古 註:“宿留,謂有所須待也。”
三百
《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刑昺 疏:“按今《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後以“三百”指代《詩經》。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詩集>序》:“文士得三百之義者,莫如 杜子美 。”參見“ 三百篇 ”。
其時
(1).那時;當時。《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其時, 白敏中 以中書侍郎請告歸家, 白居易 新授 杭州 太守,回來赴任。兩個都到 遐叔 處賀喜。” 魯迅 《朝花夕拾·父親的病》:“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閨女生急病,來請他了,因為他其時已經闊得不耐煩,便非一百元不去。”
(2).猶言正當時;正是時候。 徐遲 《牡丹》五:“真抗戰,假抗戰,他瞭若指掌。助 紂 為虐,他是不乾的,渾水摸魚,此其時也。”
應付
(1) 採取某種方法對待某人某事
應付複雜的局面
(2) 應酬;敷衍
採取應付的態度
(3) 將就;湊合
這頂帽子今冬還能應付過去
佛種
佛教謂成佛之因。《華嚴經·明法品》:“復次於眾生田中,下佛種子,是故能令佛種不斷。” 南朝 梁 沉約 《述僧設會論》:“此法既冥,則僧非佛種,佛種既離,則三寶墜於地矣。” 唐 法藏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一:“菩薩所行名為佛種。”
逸少
美少年。 南朝 梁武帝 《淨業賦》:“覽當今之逸少,想後來之英童。”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應是浣紗人妒
- 傳聞是日慈寧殿,亦把爐香祝帝師。秦檜客《句》
- 歸來樓閣上燈後,時覺天風清滿衣張伯玉《鑑湖晚歸》
- 居人多上冢,遠客未歸田孫岩《武林絕句二首》
- 移家雖帶郭,野逕入桑麻僧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 任從新曆改,只向舊巢歸
- 栗棘金圈一拶開,從君細嚼渾侖咽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不將鐘鼎易朱紱,要老桐山守白雲何昭德《贈山房先生得宣命》
- 二年得趁花前約,潘鬢緣愁恐更華陳造《鷓鴣天》
- 雲淡風輕,傍花隨柳,將謂少年行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