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山莊漫興

作者:王弘誨 朝代:明代

再到山莊漫興原文

身名幸自謝樊籠,招隱時來傍桂叢。

鳥語慚能忘物外,鹿游應已慣山中。

開簾東嶺看初月,欹枕南窗聽晚風。

爭席不須嫌野老,垂綸堪自擬漁翁。

詩詞問答

問:再到山莊漫興的作者是誰?答:王弘誨
問:再到山莊漫興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再到山莊漫興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弘誨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弘誨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參考注釋

身名

(1).身體和名譽。《列子·說符》:“仁義使我身名並全。”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墳土未乾,而身名並滅。”

(2).聲譽;名望。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山》詩:“身名竟誰辯,圖史終磨滅。” 唐 白居易 《妻初授邑號告身》詩:“倚得身名便慵墯,日高猶睡緑窗中。” 清 秋瑾 《敬告姊妹們》:“智識也長了,見聞也廣了,學問也高了,身名是一日一日的進步了。”

幸自

本自,原來。 唐 韓愈 《戲題牡丹》詩:“幸自同開俱隱約,何須相倚鬭輕盈。” 宋 楊萬里 《次乞米韻》:“詩腸幸自無煙火,句眼何愁著點塵。”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八:“幸自夫妻恁美滿,被旁人廝間諜。兩口兒合是成間別,天教受此悽惶苦。”

樊籠

(1) 鳥籠

(2) 比喻不自由的境地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招隱

(1).徵召隱居者出仕。 唐 高適 《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詩:“幸逢明盛多招隱,高山大澤徵求盡。” 明 楊慎 《春興》詩:“難教遲暮從招隱,擬把生涯學醉歌。” 清 周亮工 《與王啟伯總戎》詩:“ 小山 有賦人招隱,大樹無心世任看。”

(2).招人歸隱。 唐 駱賓王 《酬思玄上人林泉》詩:“聞君招隱地,髣髴 武陵 春。” 明 薛蕙 《草堂》詩:“珍重故人招隱意,草堂南郭可淹留。” 清 楊承憲 《三姝媚》詞:“拂拂空香,引訪秋騷客,來歌招隱。”

桂叢

(1).桂樹林。多指隱居之地。 明 林雲鳳 《題申維久蕉隱》詩:“招隱曾聞有桂叢,君今何事隱蕉中。”

(2).指月宮。 唐 李商隱 《和友人戲贈》之一:“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魚鎖桂叢。” 馮浩 註:“桂叢,指月殿。” 清 洪昇 《長生殿·重圓》:“聽何處奏鈞天,想近著桂叢邊。”

鳥語

(1).鳥鳴聲。《後漢書·蔡邕傳》:“昔 伯翳 綜聲於鳥語, 葛盧 辯音於鳴牛。” 宋 梅堯臣 《和歐陽永叔<啼鳥>十八韻》:“君今山郡日無事,靜聽鳥語如交爭。” 郭沫若 《蘇聯紀行·六月二十七日》:“湖畔綠草如茵,林木參天,時聞清脆的鳥語。”

(2).指難懂的言語。古代多指四夷、外國之語。《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論》:“則緩耳雕腳之倫,獸居鳥語之類,莫不舉種盡落。”

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飄然物外

初月

(1).新月。《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春歌五》:“碧樓冥初月,羅綺垂新風。” 宋 楊萬里 《癸未上元後永州夜飲趙敦禮竹亭聞蛙醉吟》:“茅亭夜集俯萬竹,初月未光讓高燭。” 清 厲鶚 《東城雜記·灌園生》:“白露下,初月上,陶然一適。”

(2).指正月。《法書要錄·右軍書記》:“初月一日 羲之 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際,致嘆至深,君亦同懷。”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釋俗》:“宦者宮人言,正月與上諱同音,故共易為初月。” 宋 陸游 《老學庵續筆記》卷一:“ 王羲之 之先諱‘正’,故《法帖》中謂‘正月’為‘一月’,或為‘初月’。”

南窗

向南的窗子。因窗多朝南,故亦泛指窗子。 晉 陶潛 《問來使》詩:“我屋南窗下,今生幾叢菊。” 南朝 梁 何遜 《閨怨》詩:“竹葉響南窗,月光照東壁。”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婦人悼亡詩》:“風雨南窗思往事,偷生此際獨沾膺。” 魯迅 《墳·未有天才之前》:“老先生要整理國故,當然不妨去埋在南窗下讀死書。”

爭席

爭坐位。表示彼此融洽無間,不拘禮節。《莊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將其家,公執席,妻執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灶。其反也,舍者與之爭席矣。” 郭象 註:“去其夸矜故也。” 成玄英 疏:“除其容飾,遣其矜誇,混跡同塵,和光順俗,於是舍息之人與爭席而坐矣。” 唐 王維 《積雨輞川莊作》詩:“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金 元好問 《上致政馮內翰》詩之二:“少日打門無俗客,老年爭席有樵夫。” 明 高啟 《出郊抵東屯》詩之四:“忽逢一田父,舍畊拜路隅。疑我是長官,恠我體貌殊……不能使爭席,心愧 禦寇 徒。”

不須

不用;不必。《後漢書·逸民傳·周黨》:“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 巢父 ,而建號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齊 ,而王道以成。” 唐 張志和 《漁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哥哥若到 襄陽府 ,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養著四大盆石榴,兩盆夾竹桃,和許多不須費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

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農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傳》

垂綸

(1).垂釣。 三國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之十五:“流磻平皋,垂綸長川。”《南史·王彧傳》:“ 文帝 嘗與羣臣臨 天泉池 ,帝垂綸良久不獲。” 明 劉基 《題秋江獨釣圖》詩:“秋風江上垂綸客,知是 嚴陵 是 太公 ?” 蘇曼殊 《與劉半農書》:“不慧比來胸膈時時作痛,神經紛亂,只好垂綸湖畔。”

(2).傳說 呂尚 ( 姜太公 )未出仕時曾隱居 渭 濱垂釣,後常以“垂綸”指隱居或退隱。 晉 葛洪 《抱朴子·嘉遯》:“蓋祿厚者責重,爵尊者神勞。故 漆園 垂綸而不顧卿相之貴, 柏成 操耜而不屑諸侯之高。” 北周 庾信 《擬詠懷》詩之二:“赭衣居 傅巖 ,垂綸在 渭川 。” 唐 李頎 《送喬琳》詩:“汀洲芳杜色,勸爾暫垂綸。” 王闓運 《上征賦》:“任治亂之迭運兮,豈妨余之垂綸。”

(3).借指隱士。 唐 杜甫 《奉寄章十侍御》詩:“朝覲從容問幽仄,勿雲 江 漢 有垂綸。”

(4).指釣魚的用具。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五章:“余乃負杖出門,隨步所之,遇漁翁,相與閒話,迄翁收拾垂綸,余亦轉身歸去。”

漁翁

老漁人。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七:“關塞極天惟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水滸傳》第一○三回:“五個人一徑搖到那打魚船邊, 李俊 問道:‘漁翁,有大鯉魚嗎?’” 劉半農 《游香山紀事詩》之六:“網畔一漁翁,閒取黃煙吸。”

詩詞推薦

再到山莊漫興原文_再到山莊漫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