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綱目書成有述·其二原文
蛇分星聚瑞符覃,崛起原從皇覺庵。
燕國帝車遙指北,金陵王氣遂昌南。
一時開創經猷集,奕世風聲節義談。
若論興王自東土,比湯慚德更無慚。
詩詞問答
問:明史綱目書成有述·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明史綱目書成有述·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明史綱目書成有述·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覃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一
2. 昔人謂三代以下開創之主要當以漢高祖元世祖明太祖為正然漢明雖起布衣?其宇內之臣也元雖非宋臣猶嫌取自其手惟我朝平李自成之亂而有天下於明為有恩比元尤為盡善雲
參考注釋
星聚
(1).謂行星聚於某宿。《史記·高祖本紀》 唐 司馬貞 述贊:“龍變星聚,蛇分徑空。”按,此指 漢 高祖 入 關 ,五星聚東井。
(2).猶會聚。 徐開壘 《競賽》:“﹝我﹞又回到這個朋友星聚的地方。”
瑞符
猶瑞應,符應。 宋 范仲淹 《天驥呈才賦》:“天產神驥,瑞符大君。” 宋 黃庭堅 《嗣深尚書弟晬日》詩:“不騰 渥水 稱神駿,應出 岐山 作瑞符。”
起原
事物產生的根源。 明 高攀龍 《同善會講話》:“做好人有説不盡的風光,説不盡的安穩,都從今日這一點上起原。” 蔡元培 《美術的進化》:“跳舞時,常用簡單的樂器,指示節拍,這就是音樂的起原。” 汪辟疆 《<唐人小說>序》:“ 唐 代文學,詩歌小說,並推奇作。稽其起原,蓋二者並與貢舉為倚伏也。”
帝車
(1).即北斗星。《史記·天官書》:“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 唐 李白 《聞李太尉出征東南》詩:“帝車信廻轉,河漢復縱橫。” 清 錢謙益 《新阡八景·石城開障》詩:“錯列垣墻天市近,縈廻閣道帝車行。”
(2).帝王所乘之車。 唐 蘇頲 《奉和聖制途次舊居》:“府吏趨神扆,鄉耆捧帝車。”
遙指
在遠處指點;向遠方指
金陵王氣
今之 南京 , 戰國 時 楚威王 埋金以鎮王氣,故曰 金陵 。後 三國 吳 、 東晉 、 宋 、 齊 、 梁 、 陳 六朝皆建都於此。所謂“金陵王氣”即指帝王所在地 金陵 的祥瑞之氣。 唐 劉禹錫 《西塞山懷古》詩:“ 西晉 樓船下 益州 , 金陵 王氣黯然收。”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秦人鑿山》:“今人第知 方山 至 石硊山 ,為 秦皇 鑿山斷 金陵 王氣之處,不知今城之西北 盧龍 、 馬鞍 二山間,亦為 秦 所鑿也。” 葉楚傖 《和倉海秋懷》之五:“ 金陵 王氣隨旄落, 厓水 哀聲夾浪流。”
一時
(1) 一個時期
此一時彼一時
一時多少豪傑。——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 短時間
一時半刻
一時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時從者千人。——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同一時候。
一時收禽(一時:同時。禽:通“擒”。收禽:逮捕奸黨)。——《後漢書·張衡傳》
一時皆下。——唐·李朝威《柳毅傳》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一些時候
攻一時。——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開創
創立,開拓創建
奕世
累世,代代。《國語·周語上》:“奕世載德,不忝前人。”《後漢書·楊震傳》:“臣奕世受恩,得備納言。” 李賢 註:“奕猶重也。”《宋書·孔琳之傳》:“而傳國之璽,歷代迭用;襲封之印,奕世相傳。” 宋 司馬光 《宣徽惠穆呂公輓辭》:“奕世台衡貴,盈門紱冕榮。” 清 何啟 胡禮垣 《新政論議》:“是故議院議員之法立,則奕世無失德之君。”
聲節
(1).音聲節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然 杜夔 調律,音奏舒雅; 荀勖 改懸,聲節哀急。” 唐 杜甫 《舟中苦熱遣懷奉呈陽中丞通簡台省諸公》詩:“聲節哀有餘,夫何激衰懦。”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遠遠在牆外賣涼貨的小販敲著‘冰盞’……叮泠有聲,清圓而瀏亮,那聲節是:‘叮嚓叮嚓,叮叮嚓,嚓嚓叮叮嚓。’”
(2).聲勢氣概。《三國演義》第六八回:“ 清河 崔琰 :天性堅剛;虬髯虎目,鐵石心腸;奸邪辟易,聲節顯昂。”
興王
(1).勵精圖治,勤於王業的君主。《國語·晉語六》:“興王賞諫臣,逸王罰之。”
(2).指開創基業的君主。《後漢書·翟酺傳》:“願陛下親自勞恤……心存亡國所以失之,覽觀興王所以得之,庶災害可息,豐年可招矣。”《隋書·李德林傳》:“皇帝載誕之初,神光滿室,具興王之表,韞大聖之能。”
東土
(1).古代指 陝 以東某一地區或封國。《書·康誥》:“乃寡兄勗,肆汝小子封,在茲東土。”《國語·鄭語》:“ 桓公 為司徒,甚得 周 眾與東土之人。” 韋昭 註:“東土, 陝 以東也。” 宋 劉克莊 《代毛穎謝表》:“伏念臣 中山 舊族,東土寒生。” 清 姚鼐 《乾隆戊子科山東鄉試策問》之一:“矧東土為聖人父母之邦,名儒繼踵,多士仰慕,師法尤易興起者乎!”
(2). 東晉 、 南朝 時也特指 蘇南 、 浙江 一帶。《晉書·庾翼傳》:“時東土多賦役,百姓乃從海道入 廣州 ,刺史 鄧岳 大開鼓鑄,諸夷因此知造兵器。”《宋書·自序》:“初, 錢唐 人 杜子恭 通靈有道術,東土豪家及京邑貴望並事之為弟子,執在三之敬。”
(3).古代稱 中國 。對西方而言。《穆天子傳》卷十五:“ 西王母 為天子謡……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西遊記》第八回:“ 菩薩 不敢久停,曰:‘今領 如來 法旨,上東土尋取經人去。’” 清 馬建忠 《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課書》:“而 巴黎 新聞紙傳揚殆遍,謂 日本 、 波斯 、 土耳基 人負笈 巴黎 者,固有考取格治秀才及律例舉人,而東土之人,獨未有考取文詞秀才者,有之則自 忠 始也。” 茅盾 《雨天雜寫之二》:“佛法始來東土,排場實在相當熱鬧。”
慚德
亦作“慙德”。因言行有缺失而內愧於心。《書·仲虺之誥》:“ 成湯 放 桀 於 南巢 ,惟有慙德,曰:‘予恐來世以台為口實。’”《後漢書·郭太傳》:“﹝ 蔡邕 ﹞謂 涿郡 盧植 曰:‘吾為碑銘多矣,皆有慙德,唯 郭有道 無愧色耳。’” 唐 李白 《與賈少公書》:“方之二子,實有慚德,徒塵忝幕府,終無能為。” 章炳麟 《中華民國解》:“其素性貪饕,以苞萱為應有,慙德在躬,即無以廉問羣吏。”
無慚
亦作“ 無慙 ”。 1.無所慚愧。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神之來格,所貴無慚。” 唐 杜甫 《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舅氏多人物,無慚困翮垂。”
(2).引申指不遜於或當得起。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夫山木為良匠所度,經書為文士所擇。木美而定於斧斤,事美而制於刀筆,研思之士,無慚匠石矣。”《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枰中舉國莫爭先,女將馳名善戰。玉手無慙國手,秋波合喚秋仙。高居師席把棋傳,石作門生也眩。”
(3).不知羞愧。 明 陳繼儒 《讀書鏡》卷六:“惟孜孜以安閒不擾為務,而不肯斯須就勞者,故聖人斥之為無慚人。”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書在經逾顯,人亡道更尊
- 纂纂棗林繁,欣欣藥畹榮
- 回首歙溪上,寂寞子云宅王炎《和謝安國求硯》
- 亂流欲渡,直下千尋趙文《河之水》
- 赬烏噴曉金溶溶,入檐漲帽梅花風史彌寧《送武岡法曹江叔文》
- 聳翠層巒接碧空,清涼襟袖拂天風乾隆《清涼山》
- 曾暗投新軸,頻聞獎滯身劉得仁《上姚諫議》
- 著書斥日錄,獨一陳了翁方回《覽古五首》
- 澗雨漲來流淺瀨,山風掃過斷纖泥強至《資國山口石橋》
- 瘦骨添綿護,枯腸怯酒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