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生日·其四

作者:蘇過 朝代:宋代

叔父生日·其四原文

物居覆載間,陰陽為盛衰。

我觀眾草木,春風不相遺。

春風暫能榮,還有搖落時。

區區諉消長,歲月胡能支。

世人如草木,世態豈異茲。

擾擾方寸中,坐受寵辱移。

晝錦方自眩,飲水誰汝知。

可憐千金軀,坐困毫與釐。

大哉孔孟志,夫子真能師。

浩然剛在氣,直養充四維。

貧富未易動,寒暑何從窺。

塞馬無倚伏,昭琴謝成虧。

還觀儻來物,造物戲小兒。

臞仙事吐納,閱世猶有之。

至人不導引,眉壽何復疑。

惟應廣成子,當與此心期。

詩詞問答

問:叔父生日·其四的作者是誰?答:蘇過
問:叔父生日·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支韻

參考注釋

覆載

(1).覆蓋與承載。謂覆育包容。《禮記·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隊,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莊子·天地》:“夫道覆載萬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宋 李綱 《明變序》:“天地之覆載,陰陽之生殺……莫不有數存乎其間。”《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八六回:“七緯經天,六合異照臨之下;八紘紀地,火爐同覆載之間。”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邵九娘》:“ 金 問故,始實告之。泣曰:‘妾日受子之覆載而不知也。’”

(2).指天地。《漢書·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猶被覆載之厚德兮,不廢捐於罪郵。” 宋 陸游 《賀曾秘監啟》:“雖身居湖海之遠,而名滿覆載之間。”《宋史·樂志十三》:“揭名日月,侔德覆載。” 明 劉基 《遣興》詩:“人生覆載間,與物共推遷。”

(3).比喻帝王的恩德。 宋 范仲淹 《青州謝上表》:“涓塵未補,覆載何酬?” 明 歸有光 《乞致仕疏》:“涓埃未竭,覆載難酬。”

陰陽

(1)

(2) 古代哲學概念。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範疇,並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

陰陽易位。——《楚辭·屈原·涉江》

(3) 日月運轉之學

陰陽曆算。——《後漢書·張衡傳》

研核陰陽。

(4) 天氣的變化

陰陽之變。——《呂氏春秋·察今》

盛衰

興勝和衰敗

觀眾

觀看節目或比賽、表演等的人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搖落

凋殘,零落。《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北周 庾信 《枯樹賦》:“沉淪窮巷,蕪沒荊扉,既傷搖落,彌嗟變衰。” 唐 杜甫 《謁先主廟》詩:“如何對搖落,況乃久風塵。”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詩:“江湖更搖落,何處可安棲?”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飲南樓》之一:“客心搖落傍孤笳,步屧隨時向酒家。”

區區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區區之薛。——《戰國策·齊策四》

區區之地。——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何乃太區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區區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區區之數

區區五毛錢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2) 猶方寸。形容人的心

區區之心

(3) 舊時謙辭,我

區區嚮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4) (語氣不莊重)

此人非他,就是區區

(5) 誠摯

感君區區懷。——《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消長

(1) 增減;盛衰

(2) 謂變化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世人

世上的人;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宋· 周敦頤《愛蓮說》

世態

指社會上人與人相處的人情世故

也索氫世態炎涼心中暗忖。——佚名《凍蘇秦》

擾擾

形容紛亂的樣子

綠雲擾擾,梳曉鬟也。——唐· 杜牧《阿房宮賦》

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瀾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語出《三國志》:徐庶母親被曹操抓去,徐指著胸口對劉備說:“方寸亂矣!”

坐受

白白地承受。 唐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臣以為鹽商納榷,為官糶鹽,子父相承,坐受厚利,比之百姓,實則校優。”《元史·世祖紀九》:“ 瀘州 管軍總管 李從 ,坐受軍士賄,縱其私還,致萬戶 爪難 等為賊所殺,伏誅。”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霍筠》:“吾老矣,豈可使 筦 筤 二子,坐受其累哉!” 張鼎丞 等《閩西三年游擊戰爭》:“他們不是讓民眾坐受敵人摧殘,便是迫使民眾作無希望的鬥爭。”

寵辱

榮寵與恥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棲逸》:“ 阮光祿 在 東山 ,蕭然無事,常內足於懷。有人以問 王右軍 , 右軍 曰:‘此君近不驚寵辱,雖古之沉冥,何以過此。’” 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詩:“是非紛妄作,寵辱坐相驚。”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晝錦

《漢書·項籍傳》載 秦 末 項羽 入 關 ,屠 鹹陽 。或勸其留居 關中 , 羽 見 秦 宮已毀,思歸 江 東,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史記·項羽本紀》作“衣繡夜行”。後遂稱富貴還鄉為“衣錦晝行”,省作“晝錦”。《北史·毛鴻賓傳》:“ 明帝 以 鴻賓 兄弟所定處多,乃改 北地郡 為 北雍州 , 鴻賓 為刺史。詔曰:‘此以晝錦榮卿也。’” 前蜀 貫休 《送友人及第後歸台州》詩:“嫖姚留不住,晝錦已歸遲。” 清 吳偉業 《項王廟》詩:“淒涼思晝錦,遺恨在 彭城 。”

自眩

見“ 自炫 ”。

飲水

(1).喝水。《禮記·檀弓下》:“啜菽飲水,盡其歡,斯之謂孝。” 孫希旦 集解:“飲有漿醴之屬,今但飲水而已,飲之貧也。” 唐 韓愈 《復志賦》:“固余異於牛馬兮,寧止乎飲水而求芻?”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名跡》:“其詩有‘人到心閒飲水甜’之句,余甚愛之。”亦指喝的和做飯用的水。

(2).謂清廉。語本《晉書·良吏傳·鄧攸》:“時 吳郡 闕守,人多欲之,帝以授 攸 。 攸 載米之郡,俸祿無所受,唯飲 吳 水而已。” 唐 杜甫 《贈裴南部》詩:“塵滿 萊蕪 甑,堂橫 單父 琴。人皆知飲水,公輩不偷金。”

給牲口喝水。《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那店一連也有十幾間門面……門前搭著一路罩棚,棚下擺著走桌條凳,棚口邊安著飲水馬槽。”亦指給花木菜蔬澆水。 清 唐訓方 《里語徵實》卷中之上:“澆花木菜蓏曰飲水。”

可憐

(1) 值得憐憫

露出一副可憐相

(2) 數量少或質量壞得不值一提

可憐的家產

千金軀

極言身體之寶貴。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一:“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 唐 杜甫 《哀王孫》詩:“豺狼在邑龍在野,王孫善保千金軀。” 清 葉廷琯 《鷗波漁話·劉書樵晉游詩選》:“善保千金軀,長視同心結。”

坐困

坐守一處,苦無溪徑

孔孟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和 孟子 的並稱。 晉 張協 《洛禊賦》:“於是搢紳先生,嘯儔命友,攜朋接黨,冠童八九,主希 孔 孟 ,賓慕 顏 柳 。臨涯詠唫,濯足揮手。” 宋 王安石 《哭梅聖俞》詩:“棲棲 孔 孟 葬 魯 鄒 ,後始卓犖稱 軻 丘 。” 元 郝經 《原古上元學士》詩:“麟死九鼎淪,萬世無 孔 孟 。文字糠粃餘,扶藉不絶聖。” 清 朱軾 《<張子全書>序》:“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 孔 孟 為法。”

夫子

(1) 古時對男子的尊稱

(2) 舊時稱呼學者或老師

公輸盤曰:“夫子何命焉為?”——《墨子·公輸》

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孟子·梁惠王上》

(3) 舊時稱自己的丈夫

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後漢書·列女傳》

(4) 稱呼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含譏諷意)

(5) 孔門的學生對孔子的稱呼

真能

真正的才能。《列子·仲尼》:“知而忘情,能而不為,真知真能也。”

浩然

(1).水盛大貌。《法苑珠林》卷八二引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時積雨大水, 懿 前望浩然,不知何處為淺,可得揭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崖頭之南,江流浩然自放。” 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洪波浩然,精神亦以振,國民風氣,因而一新。”

(2).廣大壯闊貌。《管子·內業》:“精存自生,其外安榮,內藏以為泉原。浩然和平,以為氣淵。”《淮南子·要略》:“誠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觀矣。” 唐 李白 《日出入行》:“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明 方孝孺 《題<鄭叔致字辭>後》:“發之為文章,則浩然而無涯。”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吾嘗登 帕米爾 之原,天風浩然,梅花開矣,白雲飛矣。”

(3).正大豪邁貌。 晉 陶潛 《扇上畫贊》:“至於 於陵 ,養氣浩然。” 元 張可久 《金字經·偕王公實尋梅》曲:“浩然英雄氣,塞乎天地間。”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三:“﹝ 趙忠節 ﹞有俠丈夫風,呼盧縱飲,意氣浩然。”參見“ 浩然之氣 ”。

(4).不可阻遏、無所留戀貌。《孟子·公孫丑下》:“夫出晝,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後浩然有歸志。” 朱熹 集註:“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 唐 溫庭筠 《送人東遊》詩:“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清 徐士鸞 《宋艷·叢雜》:“ 楊蟠 宅在 錢塘湖 上,晚罷 永嘉郡 浩然掛冠。” 朱自清 《“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再到 南美洲 去看那茫茫的大沙漠……到 南沙群島 去看那鬱郁的大森林--於是浩然歸國。”

四維

(1) 古代指禮、義、廉、恥四種道德準則,認為是維繫國家所必需的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2) 指東南、東北、西南和西北四角

帝張四維,運之以斗…——《淮南子》

(3) 指四方

流落四維

(4) 即四肢

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素問·生氣通天論》。馬蒔注:“四維者,四肢也。”

未易

不易;難於。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僕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夫街談巷説,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今觀諸聯句詩,凡 昌黎 與 東野 聯句,必字字爭勝,不肯稍讓……要之二人工力悉敵,實未易優劣。”

寒暑

(1) 氣候的冷和熱

寒暑表

(2) 冬天和夏天,常用來表示整個一年

經歷了幾十個寒暑

何從

(1).猶怎么辦。多用於對問題的抉擇。《史記·大宛列傳》:“﹝ 宛 貴人﹞約曰:‘ 漢 毋攻我。我盡出善馬,恣所取,而給 漢 軍食。即不聽,我盡殺善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漢 軍熟計之,何從?’”

(2).從何處,從哪兒。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見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亂者,何從而得之?”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 文字如此之難,工農何從看起?”

(3).猶何嘗,何曾。《白雪遺音·馬頭調·又是想來》:“一片的假意,哄奴到如今,何從有真心。”《紅樓夢》第一百回:“我這個丫頭,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從還是個娘?”

塞馬

(1).塞上的馬。 北周 庾信 《和趙王送峽中軍》詩:“胡笳遙驚夜,塞馬暗嘶羣。” 唐 元稹 《塞馬》詩:“塞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 明 馬鑾 《雨中偕友人過度來親家小飲即事》詩:“薄暮城烏息,頻年塞馬驕。”

(2).喻世事多變,得失無常,吉凶莫測。亦用以表示超然於得失禍福之外。 唐 杜牧 《贈李侍御》詩:“冥鴻不下非無意,塞馬歸來是偶然。” 宋 司馬光 《自嘲》詩:“有心齊塞馬,無意羨川魚。” 明 許自昌 《水滸記·效款》:“塞馬去無憑準, 楚 弓喪何須問。”

倚伏

依存隱伏

相為倚伏。——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還觀

仔細觀察。《左傳·文公十八年》:“ 行父 還觀 莒僕 ,莫可則也。” 楊伯峻 註:“ 杜 注云:‘還,猶周旋也。’則還觀為徧觀、細審之意。”

儻來物

意外得來之物。《新唐書·紀王慎傳》:“況榮寵貴盛,儻來物也,可恃以凌人乎!” 宋 趙抃 《贈別周元忠秀才》詩:“了知富貴儻來物,誰向浮雲問有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桂庵》:“妾家僅可自給,然儻來物頗不貴視之。”參見“ 儻來 ”。

造物

(1) 創造萬物,也指創造萬物的神力

(2) 指運氣;造化

小兒

(1) 小孩子;小兒子

兩小兒辯鬥。——《列子·湯問》

(2) 又

兩小兒笑曰。

最喜小兒無賴。——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3) 謙稱自己的兒子

臞仙

舊時借稱身體清瘦而精神矍鑠的老人。文人學者亦往往以此自稱。 宋 劉克莊 《最高樓》詞:“這先生,非散聖,即臞仙。” 金 劉長言 《通叔以詩送古鏡為長言生日之壽次韻謝之》:“綵衣祿隱非臞仙,猶有向來文字緣。” 清 趙翼 《寒夜澄懷園步月》詩:“惜無人送半臂來,不覺臞仙兩肩聳。” 高燮 《題蔡哲夫所繪沉孝則冰雪廬圖即步哲夫韻》:“潔清不數臞仙臞,誰知聞聲有彼姝。”

吐納

(1).吐故納新。道家養生之術。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又呼吸吐納,服食養身,使形神相親,表里俱濟也。”《新唐書·宦者傳上·高力士》:“朕將吐納導引,以天下事付 林甫 ,若何?”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七:“ 摶 不知吐納修養之理,假令白日沖天,亦何益於聖世?” 清 孫枝蔚 《題華山高枕圖壽吳香林》詩:“那用仙家吐納頻,陶然一枕自生春。”

(2).泛指呼吸。 魯迅 《墳·雜憶》:“因此我常常欣慕現在的青年,雖然生於 清 末,而大抵長於 民國 ,吐納共和的空氣,該不至於再有什麼異族軛下的不平之氣,和被壓迫民族的合轍之悲罷。” 葉聖陶 《倪煥之》十五:“心臟的每一回跳動,鼻息的每一回吐納,都奏出‘我愛著你’那句話的激動的節拍。”

(3).猶吞吐。吐出與吞進。 漢 王粲 《游海賦》:“苞吐納之弘量,正宗廟之紀綱。” 晉 郭璞 《江賦》:“呼吸萬里,吐納靈潮。” 清 唐孫華 《同宋藥洲太史登滕王閣》詩:“吐納江流九派小,平壓雉堞群峰低。”

(4).比喻貿易,買賣。 吳晗 《朱元璋傳》第六章二:“商品的生產和吐納的中心,手工業作坊和批發行號的所在地,集中著數量相當巨大的後備手工業工人和小商攤販。”

(5).言談;談吐。《魏書·元翼傳》:“美姿貌,善吐納,兼有將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竺道生》:“吐納問辯,辭清珠玉,雖宿望學僧,當世名士,皆慮挫詞窮,莫敢酬抗。” 清 吳偉業 《送何省齋》詩:“吐納既風流,姿容更瓌異。”

(6).指發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神思》:“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議論》:“ 崔 記教坊 任智方 四女皆善歌,其中二姑子,吐納悽惋,收斂渾淪。”

閱世

經歷時世。 唐 劉禹錫 《宿誠禪師山房題贈》詩之二:“視身如傳舍,閲世甚東流。” 宋 蘇軾 《樓觀》詩:“門前古碣臥斜陽,閲世如流事可傷。” 清 鈕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硯﹞端凝靜默,有勵俗之守焉;厚重不毀,有閲世之壽焉。” 季羨林 《西諦先生》:“我們當時差不多都才二十歲左右,閱世未深,尚無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時候。”

至人

(1).道家指超凡脫俗,達到無我境界的人。《莊子·齊物論》:“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 河 漢 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莊子·外物》:“唯至人乃能游於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

(2).舊指思想或道德修養最高超的人。《荀子·天論》:“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 司馬貞 索隱引 張機 曰:“體盡於聖,德美之極,謂之至人。”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若夫 鄭 聲,是音聲之至妙。妙音感人,猶美 * 志,耽槃荒酒,易以喪業,自非至人,孰能御之!”

導引

領路;帶路

眉壽

長壽。《詩·豳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毛 傳:“眉壽,豪眉也。” 孔穎達 疏:“人年老者必有豪眉秀出者。” 高亨 註:“眉壽,長壽也。”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詩:“納寒場,為春酒,昭景福,介眉壽。” 唐 唐正辭 《唐趙夫人夏侯氏墓志銘》:“期天降鑒,介以眉壽。”《清史稿·世宗紀》:“旌 廣東 興寧縣 老民 幸登運 年一百二歲,其子五人,各七八十歲,一門眉壽,加賜上用緞一匹。”

廣成子

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晉 葛洪 《神仙傳·廣成子》:“ 廣成子 者,古之仙人也。居 崆峒 之山石室之中。 黃帝 聞而造焉。” 唐 陳子昂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軒轅台》詩:“尚想 廣成子 ,遺跡白雲隈。”一說即 老子 。《莊子·在宥》:“ 黃帝 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 廣成子 在於空同之山,故往見之。” 陸德明 釋文:“ 廣成子 ,或雲即 老子 。”

心期

(1).心中相許。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實欣心期,方從我游。” 唐 王勃 《山亭興序》:“百年奇表,開壯志於高明;千里心期,得神交於下走。”

(2).引申為相思。 宋 晏幾道 《採桑子》詞:“心期昨夜尋思徧,猶負殷勤,齊斗堆金,難買丹誠一寸真。” 明 陸采 《懷香記·赴約驚回》:“悲命,今宵良會未成,還要把心期再整。”

(3).深交。 南朝 梁 任昉 《贈郭桐廬出溪口見候》詩:“客心幸自弭,中道遇心期。”《南史·向柳傳》:“我與 士遜 心期久矣,豈可一旦以勢利處之。”

(4).期望。《南齊書·豫章王嶷傳》:“居今之地,非心期所及。” 唐 袁郊 《甘澤謠·紅線》:“憂往喜還,頓忘於行役;感知酬德,聊副於心期。” 明 唐寅 《題畫》詩:“心期此日來游賞,載酒攜琴過野橋。” 高旭 《癸丑元旦》詩:“新朝甲子舊神州,老子心期算略酬。”

(5).心愿,心意。 唐 羅隱 《讒言·越婦言》:“通達後,以匡國致君為己任,以安民濟物為心期。” 宋 陸淞 《瑞鶴仙》詞:“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卻把心期細問。” 清 納蘭性德 《浪淘沙》詞:“回首碧雲西,多少心期;短長亭外短長堤。” 梁遇春 《“失掉了悲哀”的悲哀》:“許多的志願,無數的心期,全在這幾年裡銷磨盡了。”

(6).胸懷。 唐 錢起 《送沉仲》詩:“心期邈霄漢,詞律響瓊琚。” 宋 文天祥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心期耿耿浮雲上,身事悠悠落日西。” 宋 亦英 《沁園春·悼念 * 同志》詞:“世頌殊勛,人誇大度,美德高風孰比擬?公永在,有照人肝膽,日月心期。”

(7).情緒,心境。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診祟》:“又不是困人天氣,中酒心期,魆魆地常如醉。” 余疚儂 《步石予先生送行原韻》:“身世最憐趨俗慣,心期最恨有家牽。”

標籤:生日

詩詞推薦

叔父生日·其四原文_叔父生日·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