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

作者:陸佃 朝代:宋代

原文

並驂鸞鶴下珍群,為愛詩人不避人。

半醉奈何非李白,獨醒愁殺是靈均。

空花在處黏成妄,草木何時鍊得真。

顧我無心爭彼此,即今開落任青春。

詩詞問答

問:《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的作者是誰?答:陸佃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陸佃的名句有哪些?答:陸佃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2. 按:此詩亦守潁州時作。第十一首“聊伴西湖地主人”句可證。末一首雲“故應此戰今須解,兵法曾教避不如”,正敘當日所以乞郡之意。詩多寓言,與前篇同。

參考注釋

鸞鶴

亦作“ 鸞鸖 ”。1.鸞與鶴。相傳為仙人所乘。 南朝 宋 湯惠休 《楚明妃曲》:“驂駕鸞鶴,往來仙靈。” 唐 黃滔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煙霞蓊蔚於城隅,鸞鸖盤旋於林表。” 清 高鶚 《題友人山水障子》詩:“林下馬牛閒自放,嶺頭鸞鶴了無奇。”

(2).借指神仙。 唐 白居易 《酬趙秀才贈新登科諸先輩》詩:“莫羨 蓬萊 鸞鶴侶,道成羽翼自生身。”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八:“益彰 叔則 鸞鶴之姿,轉映 王恭 神仙之狀。” 明 王寵 《旦發胥口經湖中瞻眺》詩:“夙有邱壑向,緬懷鸞鶴蹤。”

珍群

瑞獸。 漢 司馬相如 《封禪文》:“囿騶虞之珍羣,徼麋鹿之怪獸。”

詩人

作詩的名人

生來就是一個詩人,不是造就出來的

不避

(1)

不迴避,藐視困難和艱險

不避艱險

(2)

不讓,不亞於,不差於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 禹。——漢·晁錯《論貴粟疏》

奈何

(1) 怎么辦

無可奈何

(2) 如何

奈何不禮

不予我城奈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為之奈何。——《史記·項羽本紀》

(3) 又

且為之奈何。

奈何取之盡錙銖。(錙銖(zīzhū ),古代重量單位,一銖等於二十四分之一兩,六銖為一錙,喻微小。)—— 唐· 杜牧《阿房宮賦》

奈何飲於酒肆。——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4) 懲治;對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李白

(701—762) 中國唐朝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綿州昌隆人(今四川江油)。才華橫溢。詩歌今存900首。

獨醒

獨自清醒。喻不同流俗。《楚辭·漁父》:“ 屈原 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唐 杜甫 《贈裴南部》詩:“獨醒時所嫉,羣小謗能深。” 宋 曾鞏 《西亭》詩:“空羞避俗無高節,轉覺逢人惡獨醒。” 明 劉基 《述志賦》:“ 楚 屈原 之獨醒兮,眾皆以之為咎。” 清 孫枝蔚 《端陽前一日》詩:“焉知千秋事,且免獨醒嘆。”

愁殺

亦作“ 愁煞 ”。謂使人極為憂愁。殺,表示程度深。《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楊多悲風,蕭蕭愁 * 。” 南唐 馮延巳 《臨江仙》詞:“夕陽千里連芳草,萋萋愁煞王孫。” 明 徐渭 《長干行》之三:“月明打開猶自可,月黑打開愁殺他。” 姚雪垠 《言志篇》:“老馬伏轅征路遠,曉窗愁殺白頭翁。”

靈均

(1). 戰國 楚 文學家 屈原 字。《楚辭·離騷》:“名余曰 正則 兮,字余曰 靈均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詮賦》:“及 靈均 唱《騷》,始廣聲貌。” 宋 辛棄疾 《賀新郎·和徐斯遠韻》詞:“蘭佩芳菲無人問,嘆 靈均 ,欲向 重華 訴。” 李大釗 《青春》:“ 湘水 靈均 ,興春秋代序之感。”

(2).泛指詞章之士。 唐 劉知幾 《史通·覈才》:“但自世重文藻,詞宗麗淫,於是 沮誦 失路, 靈均 當軸。” 浦起龍 通釋:“此言 靈均 當軸,借言以詞人當史局也。” 宋 姚述堯 《念奴嬌·次劉周翰韻》詞:“興來吟詠, 靈均 誰謂今絶。”

空花

見“ 空華 ”。

在處

到處;處處。 唐 張籍 《贈別王侍御赴任陝州司馬》詩:“京城在處閒人少,惟共君行並馬蹄。” 宋 歐陽修 《與王龍圖書》:“所云少朋儔宴處為樂,此乃在處皆然,何獨 濟 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何首烏》﹝集解﹞引 蘇頌 曰:“何首烏本出 順州 南河縣 ,今在處有之。”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何時

(1).什麼時候。表示疑問。《楚辭·九辯》:“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乾?”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

(2).什麼時候。表示時間難以確定。 劉大白 《石下的松實》詩:“一棵松樹,落下許多松實;不知何時,被壓著一塊大石。”

無心

(1) 沒有心情,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無心戀戰

(2) 不是存心的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彼此

對稱詞。指你我、雙方,那個和這個

彼此錯雜。——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軍中之將,各有彼此。——《資治通鑑》

即今

今天;現在。 唐 高適 《送桂陽孝廉》詩:“即今江海一歸客,他日雲霄萬里人。” 宋 陸游 《連日有雪意戲書》詩:“壯歲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時,即今就去。”

開落

(1).(花的)開放和萎謝。 閩 徐夤 《和僕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韻》:“光陰嫌太促,開落一何頻!”

(2).謂張開和收落。 明 李東陽 《<南行稿>序》:“其間流峙之殊形,飛躍開落之異情,耳目所接,興況所寄,左觸右激,發乎言而成聲,雖欲止之,亦有不可得而止矣。”

(3).猶除名。《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二年》:“令兩京及諸州每歲造僧帳,有死亡、歸俗,皆隨時開落。”

青春

(1) 青年時代

壯麗的青春

(2) 也用於比喻

百年老廠恢復了青春

(3) 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齡

青春幾何

(4) 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蔥色,所以春天稱青春

青春作伴好還鄉。——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標籤:芍藥

詩詞推薦

  • 高登宋代〕無邪煩艾子,有慍賴桐孫。
    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原文_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吳光宋代〕泉聲如有語,山色自忘形。花覺青春半,山淨白晝陰。
    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原文_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黃昏驟寒

    趙蕃宋代〕過午風猶怒,及昏寒驟增。衣皆袷無絮,被只楮非繒。所賦端如此,誰令病不勝。更憐余習在,挾冊自篝燈。
  • 班班林間鳩寄內

    歐陽修宋代〕班班林間鳩,穀穀命其匹。迨天之未雨,與汝勿相失。春原洗新霽,綠葉暗朝日。鳴聲相呼和,應答如吹律。深棲
  • 水漲乘小舟

    樓鑰宋代〕一番凍雨洗郊丘,冷逼征衫四月秋。只喜青山瀉懸瀑,不知黃潦漲平疇。登途已厭頻輿轎,得意何妨且榜舟。處順
    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原文_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題西湖十景·其二·柳浪聞鶯

    乾隆清代〕那論清波及涌金,春來樹樹綠陰深。間關幾囀供清聽,還似年時步上林。
  • 布袋贊

    釋可湘宋代〕破布袋,甚奇特。背負肩駝,不肯拋擲。只知入水去求人,爭奈腳跟浮逼逼。
    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原文_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商怨 葭萌驛作

    陸游宋代〕江頭日暮痛飲,乍雪晴猶凜。山驛淒涼,燈昏人獨寢。鴛機新寄斷錦,嘆往事、不堪重省。夢破南樓,綠雲堆一枕
    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原文_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寒山

    艾性夫宋代〕山影飄搖落雁風,寒歌斷續釣魚翁。一溪霜葉如猩血,奪盡斜陽十里紅。
    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原文_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二十二首

    釋妙倫宋代〕將不去,拈不來。兩個漢,一場獃。至今平地上,狼藉覆蒼苔。
  • 寄廬山莊隱士

    李中唐代〕煙蘿擁竹關,物外自求安。逼枕溪聲近,當檐岳色寒。藥苗應自采,琴調對誰彈?待了浮名後,依君共掛冠。
    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原文_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敬和道山堂慶瞻御書韻

    文天祥宋代〕墨灑天奎映籀紅,斯堂殿閣與俱隆。方壺圓嶠神仙宅,溫洛榮河造化工。列聖文章千載重,諸孫聲氣一時同。著庭
  • 疏梅二首

    張耒宋代〕疏梅落寒晴,高柳暗春夕。低星上蒼寒,遠鍾韻澄寂。頗私朝市間,更得闤闠僻。且復罷經過,深泥濺馬臆。
  • 花心動(客中見梅寄暖香書院)

    趙長卿宋代〕風軟寒輕,暗香飄、撲面無限清楚。乍淡乍濃,應想前村,定是早梅初吐。馬兒行過坡兒下,危橋外、竹梢疏處。
    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原文_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過鎮遠小田溪見路西一洞甚奇

    祁順明代〕曉過小田溪,崆峒傍路西。巧從天地設,幽稱鬼神棲。雨足蒼苔潤,雲深白日迷。窮探吾未暇,對景謾留題。
  • 李才翁懶窩

    林憲宋代〕幽人肯一杯,受用今夜月。攜手步虛庭,履遍沙界雪。疏林寂無聲,細蟲吟自切。浩蕩天宇開,虛襟共明潔。
    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原文_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寧國縣十全堂

    張景脩宋代〕醫莫以人試,藥能生死人。十失為一次,望而知謂神。嘗聞秦醫和,診君知其臣。豈無肘後方,埋沒隨埃塵。韞師
  • 曉泊蘭溪

    楊萬里宋代〕金華山高九天半,夜雪裝成珠玉案。蘭溪水清千頃強,朔風凍作琉璃釭。日光雪光兩相射,病眼看來忘南北。恨身
  • 仲春玉泉山

    乾隆清代〕春光未鬯已誾然,最是可觀勝可憐。平沼有波泛輕舫,經冬不凍藉靈泉。綠蒲白芷將出水,弱柳稚楊初帶煙。點筆
  • 滿江紅

    華岳宋代〕自古稱稀,須信道、人生七十。當七月、慶生佳節,更逢七夕。丹鼎 * 多兩轉,蟠桃王母無雙實。更竹林、作者
    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原文_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
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原文_依韻和雙頭芍藥十六首·其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