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谷禮成述事原文
元日值齋移次辛,乃緣舊例此遵循。
未能敬事法皇考,亦曰因時奉懿親。
志必誠而儀必肅,樂惟和則禮惟彬。
武功成更歲逢稔,稠疊蒙庥倍切寅。
詩詞問答
問:祈谷禮成述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祈谷禮成述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祈谷禮成述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二
2. 恭查順治十五年正月初四日上辛齋戒正值元旦改於次辛行禮又康熙五十四年以次年正月初十日上辛尚未立春議改次辛或下辛行禮載在會典遵行然此非獨本朝為然考宋史禮志真宗景德三年待制陳彭年言來年正月三日上辛祈谷至十日始立春請以立春後上辛行禮又文獻通考載英宗治平二年禮院言元日朝會壽聖節多與上辛相近改用中辛此因春前及元日移改次辛所由昉也又查雍正七年於次皇考諭旨以定例正月上辛若在初五以前則改辛但元旦朝賀乃朕躬之禮儀若因此而展祈谷之期於心深有未安著於初二日上辛行禮煌煌升聖訓實萬世不刊之論朕因思皇考時元旦殿僅受群臣之賀自當停朝正以從賀元辰躬率王公大臣詣束朝拜祈谷朕今遇聖母歲首慶典不應有闕且次辛用事史冊及本期舊例可徵準禮從宜各惟其正因其時恐有未喻朕意者犮詳識於此
參考注釋
元日
(1).正月初一。《書·舜典》:“月正元日, 舜 格於 文祖 。” 孔 傳:“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於是孟春元日,羣後旁戾。” 薛綜 註:“言諸侯正月一日從四方而至。” 宋 王得臣 《麈史·占驗》:“江湖間人,常於歲除汲江水秤,與元日又秤,重則大水。”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李恭勤公》:“元日俗例,上司屬員雖不接見,亦必肩輿到門。”
(2).吉日。《呂氏春秋·仲春》:“擇元日,命人社。” 高誘 註:“元,善也。”《漢書·王莽傳中》:“冠以戊子為元日,昏以戊寅之旬為忌日。” 顏師古 註:“元,善也。”《南史·宋紀上》:“敬簡元日,升壇受禪。”
移次
謂移動的次序。《隋書·音樂志中》:“六典聯事,九司鹹則。率由舊章,於焉允塞。掌禮移次,燔柴在焉。煙升玉帛,氣歛牲牷。”
舊例
以前的事例或條例
遵循
遵從;依照
敬事
(1).敬慎處事。《逸周書·諡法》:“敬事供上曰恭。” 朱右曾 校釋:“敬事,不懈於位。”《論語·學而》:“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清 朱燾 《北窗囈語》:“持躬植品,敬事慎言。”
(2).恭敬奉事。《書·立政》:“以敬事上帝,立民長伯。” 漢 王粲 《出婦賦》:“竦余身兮敬事,理中饋兮恪勤。” 晉 葛洪 《抱朴子·勤求》:“帝王之貴,猶自卑降以敬事之。”
法皇
指教皇。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法皇宮庭,實為怨府,又以居於 意 也,乃並 義大利 人而疾之。”
懿親
(1).至親。《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如是則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 唐 趙璘 《因話錄·角》:“ 盧子嚴 説,早年隨其懿親 鄭常侍 東之 同游 宣州 、 當塗 。” 清 龔自珍 《寒月吟》:“我有平生交,外氏之懿親。”
(2).特指皇室宗親、外戚。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昔 周公 弔 管 蔡 之不鹹,廣封懿親,以藩屏王室。”《舊唐書·牛仙客傳》:“時有監察御史 周子諒 竊言於御史大夫 李适之 曰:‘ 牛仙客 不才,濫登相位,大夫國之懿親,豈得坐觀其事?’”《資治通鑑·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 昭義 節度使 張從恩 以地迫 懷洛 ,欲入朝於 契丹 ……判官 高防 諫曰:‘公 晉 室懿親,不可輕變臣節。’”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天聰 已前,鈞衡帷幄,悉任懿親,異姓儒臣但令給事文館。”
武功
(1) 專指在軍事方面取得的成就;戰功
文治武功
(2) 武工
稠疊
稠密重迭;密密層層。 南朝 宋 謝靈運 《過始寧墅》詩:“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緜。” 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忠弼》:“三軍晦光彩,烈士痛稠疊。” 宋 梅堯臣 《和楊子聰會董尉家》:“古辭何稠疊,無乃惜芳菲。” 清 納蘭性德 《鳳凰台上憶 * ·除夕得梁汾信》詞:“稠疊頻年離恨,匆匆里一紙難題。”
倍切
愈加親切。 蘇曼殊 《非夢記》:“ 劉 見生,慰問倍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