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樹曲原文
芳樹秉春茂,柔柯壓檻濃。
葉無浮鴨綠,花艷奪猩紅。
感物生離思,思君損玉容。
人生不如樹,歲歲自春風。
詩詞問答
問:芳樹曲的作者是誰?答:江源
問:芳樹曲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一部
參考注釋
芳樹
(1).泛指佳木;花木。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十三:“芳樹垂緑葉,清雲自逶迤。”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芳樹籠 秦 棧,春流遶 蜀 城。” 明 餘思復 《寒食日游焦山》詩:“郭外參差一徑斜,亂煙芳樹帶樵家。”
(2).樂府曲名。《漢鐃歌》十八曲之一。見《樂府詩集·鼓吹曲辭一·漢鐃歌》。
柔柯
指柔弱的枝條。 宋 蘇軾 《滿庭芳》詞:“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翦柔柯。”參見“ 柔條 ”。
花艷
艷麗。《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襄陽樂一》:“朝發 襄陽城 ,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 唐 韓愈 《送李尚書赴襄陽八韻得長字》:“風流 峴首 客,花艷大堤倡。” 元 無名氏 《爭報恩》楔子:“聚義的三十六個英雄漢,那一個不應天上惡魔星,繡納襖千重花艷。”
猩紅
一種鮮紅色,比蘋果的紅色黃而略淺,比洋紅黃而淺,比卡斯蒂利紅黃而暗,比茜草的深紅色黃而淺,比辣椒稍藍、稍淡而略暗
感物
(1).謂有感於怪異之事。《文選·班彪<王命論>》:“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 呂公 覩形而進女。” 李善 註:“《漢書》曰: 高祖 常從 王媼 、 武負 貰酒,時飲醉臥, 武負 、 王媼 見其上常有怪。”
(2).見物興感。 唐 韓愈 《薦士》詩:“念將決焉去,感物增戀嫪。”《詩刊》1977年第11期:“即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感物詠志耳。”
(3).感動或感化他物。 漢 班固 《幽通賦》:“精通靈而感物兮,神動氣而入微。”《後漢書·邳彤傳》:“一夫荷戟大呼,則千里之將無不捐城遁逃,虜伏請降。自上古以來,亦未有感物動民其如此者也。” 明 劉基 《書紹興府達魯花赤九十子陽德政詩後》:“政之感人,猶氣之感物也。”
生離
猶生別離。生時與親友的難以再見的別離。《楚辭·九辯》:“重無怨而生離兮,中結軫而增傷。” 晉 葛洪 《抱朴子·用刑》:“暴兵百萬,動數十年,天下有生離之哀,家戶懷怨曠之嘆。” 元 馬致遠 《黃粱夢》第一折:“想為人在世,最苦是生離。”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一場:“她是捨不得和她的兒女生離,所以才那樣悲哀。”
玉容
容顏姣好;美貌
玉容花色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後面所說的
天時不如地利。——《孟子·公孫丑下》
自以為不如。——《戰國策·齊策》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