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和闐玉棲霞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詠和闐玉棲霞圖原文

白玉如脂絕點瑕,玉人追琢寫棲霞。

予原俗器付不顧,斯卻行宮肖弗差。

暮詠朝游昔覺暢,山情水態此非遐。

避其惡乃投其好,足見君難惕以嗟。

詩詞問答

問:詠和闐玉棲霞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和闐玉棲霞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和闐玉棲霞圖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麻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五十六

2. 按正韻玉玉二字不同點在下者寶玉字也點在中者須玉許敕息六三切玉工也

參考注釋

白玉

(1).白色的玉。亦指白璧。《禮記·月令》:“﹝孟秋之月﹞衣白衣,服白玉。”《楚辭·九歌·湘夫人》:“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晉書·慕容德載記》:“ 障水 得白玉,狀若璽。”《紅樓夢》第四回:“ 賈 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王闓運 《采芬女子墓志銘》:“至於青瑤窗里,明月初回;白玉房前,垂楊自見。”

(2).喻指豆腐。 明 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豆腐詩》:“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適吾口,不畏老齒摧。”

玉人

(1).雕琢玉器的工人。《周禮·考工記·玉人》:“玉人之事。” 賈公彥 疏:“雲玉人之事者,謂人造玉瑞、玉器之事。”《荀子·大略》:“ 和 之璧,井裡之厥也。玉人琢之,為天子寳。” 宋 劉克莊 《江西詩派序·呂紫微》:“余以 宣城 詩巧之如錦工機錦,玉人琢玉,極天下之巧妙。”

(2).玉雕的人像。 晉 王嘉 《拾遺記·蜀》:“ 河南 獻玉人,高三尺。”《北史·隱逸傳·崔賾》:“ 藍田 令 王曇 於 藍田山 得一玉人,長三四寸,著大領衣,冠幘。”

(3).容貌美麗的人。《晉書·衛玠傳》:“﹝ 玠 ﹞年五歲,風神秀異……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裴楷 ﹞麤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後多用以稱美麗的女子。 唐 元稹 《鶯鶯傳》:“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前蜀 韋莊 《秋霽晚景》詩:“玉人襟袖薄,斜憑翠欄乾。” 宋 謝逸 《南歌子》詞:“畫樓朱戶玉人家,簾外一眉新月、浸梨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魯公女》:“睹卿半面,長繫夢魂;不圖玉人,奄然物化。” 黃侃 《無題》詩:“春晚垂楊映畫樓,玉人微撥鈿箜篌。”

(4).對親人或所愛者的愛稱。 唐 權德輿 《送盧評事婺州省覲》詩:“客愁青眼別,家喜玉人歸。” 宋 張先 《菩薩蠻》詞:“玉人又是匆匆去,馬蹄何處垂楊路。”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快疾忙報與您姐姐,道門外玉人來也。” 元 無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則今朝別了玉人,多感承謝了盤費。”

(5).仙女。 唐 賈島 《登田中丞高亭》詩:“玉兔玉人歌里出,白雲誰似莫相和。” 唐 杜牧 《寄珉笛與宇文舍人》詩:“寄與玉人天上去, 桓將軍 見不教吹。”

追琢

雕琢,雕刻。追,通“ 雕 ”。《詩·大雅·棫樸》:“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毛 傳:“追,彫也。金曰彫,玉曰琢。” 唐 劉禹錫 《上僕射李相公啟》:“夫溝中之木與犧象同體,追琢不至,坐成枯薪。” 清 黃鷟來 《述別敘懷》詩:“殷勤望後輩,追琢離雕蟲。”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五:“自性靈中出佳,從追琢中來亦佳。”

棲霞

寺廟名

擁至棲霞禪院。—— 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不顧

(1).不回頭看。《史記·刺客列傳》:“於是 荊軻 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 林宗 異而問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顧?’ 叔達 曰:‘甑已破,視之無益。’”

(2).不顧念;不照顧。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務在獨樂,不顧眾庶。”《楚辭·劉向<九嘆·離世>》:“不顧身之卑賤兮,惜皇輿之不興。” 王逸 註:“不敢顧念身之貧賤。”

(3).不理會。《楚辭·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寶珞,世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 馬周 初入京,至 灞上 逆旅,數公子飲酒,不顧 周 , 周 市斗酒濯足,眾異之。”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 朱暮堂 不顧 湯富海 的意見,不滿地說:‘非篩不行! 蘇賬房 !’”

(4).不考慮;不顧忌。《韓非子·十過》:“耽於女樂,不顧國政,則亡之禍也。”《後漢書·列女傳·太原王霸妻》:“君少修清節,不顧榮祿。”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二·帝王 * 》:“人有恣其淫性而不顧五倫,真禽獸也。”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十章:“戰士們不顧一切地在鋼架上爬行。”

行宮

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室

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登泰山記》

山情

為山中景物所引起的情趣。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正始寺》:“崎嶇石路,似壅而通,崢嶸澗道,盤紆復直。是以山情野興之士,游以忘歸。” 隋 江總 《攝山棲霞寺碑》:“山情率易,野製疏朴。”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原甫廳壁許道寧山水》:“山情水思半軒間,試問來居有底閒。” 明 李夢陽 《澗富嶺赴安福》詩之二:“山行忽百里,步步山情新。”

水態

猶言水上景色。 唐 蘇頲 《興慶池侍宴應制》詩:“山光積翠遙疑逼,水態含青近若空。” 唐 杜牧 《齊安郡晚秋》詩:“雲容水態還堪賞,嘯志歌懷亦自如。” 清 何紹基 《別濟南》詩之二:“水態山容似客忙,誰從漁父問行藏。”

足見

可以看出,不難想見

他的發言內容豐富,足見他是作了認真準備的

詩詞推薦

詠和闐玉棲霞圖原文_詠和闐玉棲霞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