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儒服由來本稱身,乞恩因以畫麒麟。
詎圖章采榮梓里,亦謂勤勞同藎臣。
緇席寧如赤芾子,鶯衣合著鷲翎人。
木天從此增佳話,黃絹原歸冠榜賓。
詩詞問答
問:《大學士于敏中乞翎帽黃褂笑而俞之並成是什仍命和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五
2. 漢文職大臣由鼎甲出身者無賞花翎黃褂之例昨因金川功成詔同諸功臣畫像紫光閣中敏中以是為請故賜之
參考注釋
儒服
(1).古代儒者的服飾。《禮記·儒行》:“ 魯哀公 問於 孔子 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 孔子 對曰:‘ 丘 少居 魯 ,衣逢掖之衣。長居 宋 ,冠章甫之冠。 丘 聞之也,君子之學也博,其服也鄉。 丘 不知儒服。’” 鄭玄 註:“逢,猶大也。大掖之衣,大袂襌衣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子路 後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
(2).泛指讀書人的服裝。 清 卓爾堪 《從軍行》:“上堂仍儒服,未忍換戎裝。” 丁玲 《母親》:“不同的只是 武陵 家裡供的是一個鳳冠霞帔的老太太,而這裡是一個儒服儒巾的少年。”
(3).謂作為儒生。 明 李贄 《答鄧明府》:“居士向日儒服而強談佛,今居佛國矣,又強談儒。”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稱身
(衣服)合身
乞恩
乞求施恩。《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孤不能承前君之制,修德自守,亡眾棲於 會稽 之山,請命乞恩。”《三國志·魏志·明帝紀》:“非謀反及手 * ,亟語其親治,有乞恩者,使與奏當文書俱上,朕將思所以全之。” 明 錢澄之 《胡星卿茅屋歌》:“奪爵猶加主國號,上書乞恩無不報。”
畫麒麟
刻畫的麒麟。比喻虛有其表的人。
圖章
(1) 圖書印章
(2) 後泛指印章為圖章
蓋圖章
采榮
取得榮名。《文選·揚雄<解嘲>》:“ 藺生 收功於 章臺 ,四皓采榮於 南山 。” 李善 註:“采榮,採取榮名也。”
梓里
指故鄉
榮歸夸梓里。——劉迎《題劉德文戲彩堂》
勤勞
(1) 擾勞;辛勞
此蓋小事,何忍勤勞使君。——《隋書》
(2) 引申為努力勞動,不怕辛苦
人之勤勞。——清· 黃宗羲《原君》
千萬倍之勤勞。
勤勞致富
(3) 疲勞
奔走可擊;勤勞可擊。——《吳子·料敵》
(4) 功勞
多建勤勞
未有勤勞
藎臣
《詩·大雅·文王》:“王之藎臣,無念爾祖。” 朱熹 集傳:“藎,進也,言其忠愛之篤,進進無已也。”本謂王所進用之臣,後引申指忠誠之臣。 唐 白居易 《韓愈等二十九人亡母追贈國郡太夫人制》:“生此哲人,為我藎臣,率由茲訓,教有所自,恩不可忘。” 清 薛福成 《強鄰環伺謹陳愚計疏》:“蓋既經藎臣碩輔,內外合謀,苦心經營者亦逾二十年, 中國 之聲威稍稍異於疇昔。”
赤芾
赤色蔽膝。為大夫以上所服。《詩·曹風·候人》:“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鄭玄 箋:“芾,冕服之韠也……大夫以上,赤芾乘軒。” 宋 司馬光 《論兩府遷官狀》:“凡公卿者,百吏之表率,今國家方以百吏繁冗,思革其弊,而公卿無故一切遷官,將何以使三百赤芾受爵不讓者有所愧心哉!”《東周列國志》第三五回:“朝中服赤芾乘軒者三百餘人。”
鶯衣
黃鶯的羽毛。 宋 陸游 《小園獨立》詩:“新泥添燕戶,細雨溼鶯衣。”
合著
共同編寫或制訂
鷲翎
即鷲羽。 唐 盧綸 《和張僕射塞下曲》之一:“鷲翎金僕姑,燕尾繡蝥弧。”參見“ 鷲羽 ”。
木天
(1).木製天棚。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 廬陵威王 ﹞齋前悉施木天,以蔽光景,春花秋月之時,暗如深夜撤燭。”
(2).指宏敞高大的木結構建築物。 宋 孫升 《孫公談圃》卷中:“ 玉清昭應宮 , 丁晉公 領其使監造。土木之工極天下之巧……以其餘材建 五嶽觀 ,世猶謂之木天。則 玉清 之宏壯可知。”
(3).秘書閣的別稱。因其屋宇高大宏敞,故名。 宋 陸游 《恩除秘書監》詩:“扶上木天君莫笑,衰殘不似壯遊時。” 元 王逢 《無題》詩之四:“椒闥珮琚遺白草,木天圖籍冷青藜。”
(4).指翰林院。 明 唐寅 《貧士吟》:“宮袍著處君恩渥,遙上青雲到木天。”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傅徵君》:“是年應試中選者,俱授翰林院檢討。然其人各以文學自負,又復落拓不羈,與科第進者前後相軋,疑謗旋生,多不能久於其位,數年以後,鴻儒掃跡於木天矣。”
從此
(1) 從那個時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擔更重了
(2)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佳話
美談,傳誦一時的美事
在農村傳為佳話
黃絹
(1).黃色之絹。 唐 許渾 《甘露寺感事貽同志》詩:“青山盡日尋黃絹,滄海經年夢絳紗。” 南唐 陳陶 《題贈高閒上人》詩:“鴛鷺輸黃絹,場壇遶白苹。”《花月痕》第四八回:“六逆妻妾,喚做主娘,黃絹蓋頭,騎馬跣足,這全是 粵 西 西溪峒 村媼。”
(2).見“ 黃絹幼婦 ”。
(3).謂隱語。 唐 馮翊子 《桂苑叢談·班支使解大明寺語》:“﹝獨 班 支使曰﹞得非‘ 大明寺 水天下無比’八字乎?眾皆恍然曰:黃絹之奇智亦何異哉?”
(4).佛教之經卷。 唐 寒山 《詩》之一二一:“囊里無青蚨,篋中有黃絹。”絹,一本作“ 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