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方山原文
我宿方山率有詩,此來七字可無之。
承歡侍笑嗟非昔,抹月披風又一時。
勝處忘憂那能忘,箇中宜詠信相宜。
歷年舊作聯新句,補闕聊因勉綴詞。
詩詞問答
問:宿方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宿方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宿方山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六十七
2. 去聲
參考注釋
方山
(1).山名。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東南。傳說為 秦始皇 鑿斷 金陵山 以疏 淮水 處,其地四方而峭絕,故名。 清 侯方域 《定鼎說》:“﹝ 秦 ﹞鑒觀 秣陵 ,厥有王氣,令朱衣三千之眾,鑿立 方山 ,疏迤水道。”
(2).指方山冠。 章炳麟 《雜感》詩之二:“誰教兩犬競呀呀,貂尾方山總一家。恨少 舞陽 屠狗侶,掃除羣吠在 潼 華 。”此借指 漢 族文職官僚。參見“ 方山冠 ”。
七字
指七言詩。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詩:“七字排 居敬 ,千詞敵 樂天 。” 唐 陸龜蒙 《和襲美病後春思韻》:“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勞言語傍花開。”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引 清 許可覲 《敘事解疑》:“ 仇長文 闈戰後,忽憶 青青柳 ‘有信欲傳’之句,題七字於扇頭,以贈 許丹忱 云:‘誰將十萬快腰纏,漫道 揚州 好著鞭,不謂秋來多客思,夢魂已到玉臺前。’”
歡侍
承歡侍奉。 唐 賈島 《送董正字常州覲省》詩:“春來懽侍阻,正字在東宮。”
披風
穿在其他衣服之上的無袖的寬鬆外衣。亦稱“斗篷”
一時
(1) 一個時期
此一時彼一時
一時多少豪傑。——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 短時間
一時半刻
一時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時從者千人。——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同一時候。
一時收禽(一時:同時。禽:通“擒”。收禽:逮捕奸黨)。——《後漢書·張衡傳》
一時皆下。——唐·李朝威《柳毅傳》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一些時候
攻一時。——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勝處
美好的地方。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清水》:“南峰北嶺,多結禪棲之士,東巖西谷,又是剎靈之圖;竹柏之懷與神心妙遠,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更為勝處也。”《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承供養者,現世福資,為亡者轉生於勝處。” 明 唐順之 《石屋山志序》:“ 石屋 者, 安成 山水之勝處也, 彭君 隱焉而樂之。”
忘憂
(1).忘卻憂愁。《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一:“夫酒忘憂,故能消之也。” 唐 張說 《喜度嶺》詩:“見花便獨笑,見草即忘憂。”
(2).萱草的別名。 唐 陳子昂 《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詩:“忘憂誰見賞,空此北堂中。”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本草經》云:萱,一名忘憂。” 元 錢抱素 《瑣窗寒·題玉山草堂》詞:“書帶生香,忘憂弄色,四窗虛悄。” 清 黃宗羲 《小園記》:“因買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憂、含笑。”
那能
方言。怎么樣。
出處:章炳麟 《新方言·釋詞》:“凡諸形狀皆謂之態,亦謂之能; 蘇州 問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態字,猶通語言曾(俗作怎)么樣矣。”
例句:殷夫 《監房的一夜》:“ 小王 說:‘老和尚後來那能了呢?’說著笑了。”
箇中
此中;其中
箇中訊息
相宜
合適,符合
在那個場合你說這樣的話是不相宜的
歷年
(1) 曆法上的年
(2) 過去多少年
歷年的積累
新句
詩文中清新優美的語句。 唐 張籍 《使回留別襄陽李司空》詩:“迴首吟新句,霜雲滿 楚 城。” 宋 王安石 《與郭祥正太博書》之三:“承示新句,但知嘆愧。” 宋 范成大 《次韻溫伯納涼》:“且復喔新句,相嘲 飯顆山 。”
補闕
(1).匡補君王的缺失。《左傳·襄公元年》:“凡諸侯即位,小國朝之,大國聘焉,以繼好、結信、謀事、補闕,禮之大者也。” 杜預 註:“闕,猶過也。”《後漢書·胡廣傳》:“達練事體,明解朝章。雖無謇直之風,屢有補闕之益。”《明史·孫磐傳》:“請定建言者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彈權貴者;其次,揚清激濁,能補闕拾遺。” 清 朱克敬 《瞑庵雜識》卷一:“且使外廷共見共聞,則懷忠抱義之士,於朝廷之得失,皆得以補闕拾遺,隨時論捄。”
(2).引申為彌補缺漏。 吳格 《<詩三家義集疏>點校說明》:“搜殘補闕,網羅遺佚,為後人提供迄今最完備之三家《詩》讀本。”
(3).官名。 唐 武后 垂拱 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補闕屬門下省,右補闕屬中書省,掌供奉諷諫。 北宋 時改為司諫。 南宋 及 元 明 重又設定,均隨設隨罷。《新唐書·儀衛志》:“左補闕一人在左,右補闕一人在右。”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別名》:“ 唐 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監察為合口椒,諫議為大坡、大諫,補闕(今司諫)為中諫,又曰補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