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阿桂奏報攻克木思工噶克丫口等碉柵詩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自報克獲康薩爾,頓兵三月未能進。

雖時斬剿賊小創,以近巢穴守愈峻。

定計兩路為夾攻,宜喜下壓乘其釁。

精兵既益調遣定,爰趁天晴入奮迅。

丫口為賊境咽喉,未因宜喜潛抽引。

而我將卒鼓敵愾,直冒煙火無回吝。

三面險碉一時奪,自此徑進勢應順。

西路捷實賴天佑,更稱望見北路近。

得楞碉卡已攻獲,薩克薩谷下一瞬。

一日可收三年功,佇待明亮報實信。

詩詞問答

問:《將軍阿桂奏報攻克木思工噶克丫口等碉柵詩以志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六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十

2. 阿桂自攻得康薩爾以來雖屢籌進

參考注釋

克獲

謂戰勝並有所擄獲。《漢書·武帝紀》:“ 元朔 六年,夏四月, 衛青 復將六將軍絶幕,大克獲。”《周書·莒莊公洛生傳》:“至於攻戰,莫有當其鋒者,是以克獲常冠諸軍。”《新唐書·宦者傳上·魚朝恩》:“故 朝恩 因麾下數克獲竊以自高。”

俘獲。《後漢書·蓋延傳》:“ 延 等往來要擊 憲 別將於 彭城 、 郯 、 邳 之間,戰或曰數合,頗有剋獲。”《晉書·祖逖傳》:“諸塢主感戴, 胡 中有異謀,輒密以聞,前後剋獲,亦由此也。”《北史·韓雄傳》:“每抄掠 東魏 ,所向剋獲。”

頓兵

(1).駐屯軍隊。《後漢書·耿弇傳》:“若先攻 西安 ,不卒下,頓兵堅城,死傷必多。”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頓兵 岐 梁 下,卻跨沙漠裔。”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六:“惟 老官屯 有賊壘,為前歲 額爾登額 頓兵處。” 毛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五個月的戰爭,使 德 軍既沒有打進 高加索 油田,也沒有打下 史達林格勒 ,迫使 希特勒 頓兵於高山與堅城之下,欲進不能,欲退不得,損失甚大,陷於僵局。”

(2).停戰,按兵不動。 三國 蜀 諸葛亮 《絕盟好議》:“頓兵相持,坐而須老,使北賊得計,非算之上者。”《周書·賀拔勝傳》:“大王帝室藩維,與國休戚,受任征討,理宜唯敵是求,今乃頓兵不進,猶豫不決。” 明 劉基 《浙東處州分府元帥石末公德政記》:“女輩雖非與盜通,然頓兵玩寇,以致蔓延,不為無罪。”

(3).損壞兵器。謂打仗而有損失。頓,通“ 鈍 ”。《左傳·昭公十五年》:“軍吏曰:‘獲城而弗取,勤民而頓兵,何以事君?’” 楊伯峻 註:“ 襄 四年《傳》:‘甲兵不頓。’ 孔 疏:‘頓謂挫傷折壞。’此同。兵指兵器。” 漢 王充 《論衡·福虛》:“使 宋 楚 之君合戰頓兵,流血殭屍,戰夫禽獲。”《孫子·謀攻》“故兵不頓而利可全” 宋 張預 註:“以完全立勝於天下,故無頓兵血刃之害,而有國富兵強之利。”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兵智·制勝》:“太守 張文錦 ,與守備 楊鋭 等合謀,令軍士鼓譟,登城大駡,激怒逆 濠 ,使頓兵挫鋭于堅城之下。”

三月

(1) 格里曆(即陽曆)每年的第三個月

(2) 農曆(陰曆)每年的第三個月,第三個朔望月

(3) 三個月

巢穴

(1) 蟲鳥獸類棲身之處

(2) 比喻盜匪等盤踞的地方

海盜們沉了一條船,切斷通向他們巢穴的去路

定計

制定計策或辦法

定計打敵

夾攻

從兩面同時攻擊

兩面夾攻

精兵

訓練有素、戰鬥力強的士兵

調遣

調動派遣

調遣兵馬

聽從調遣

奮迅

(1).形容鳥飛或獸跑迅疾而有氣勢。《爾雅·釋畜》“絶有力,奮” 晉 郭璞 註:“諸物有氣力多者,無不健自奮迅,故皆以名雲。”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三:“馬即能起,奮迅嘶鳴,飲食如常。” 唐 劉禹錫 《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詩:“猜鷹屢奮迅,驚麏時跼跳。” 宋 蘇軾 《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乾馬》:“龍膺豹股頭八尺,奮迅不受人間羈。” 趙朴初 《壽陽曲·錫蘭紀游》:“ 僧伽羅 奮迅獅兒多健武,卻別有一股媚嫵。”

(2).精神振奮,行動迅速。《後漢書·耿純傳》:“大王以龍虎之姿,遭風雲之時,奮迅拔起,期月之間兄弟稱王。” 唐 王維 《老將行》:“ 漢 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崩騰畏蒺藜。” 金 元好問 《入濟源寓舍》詩:“奮迅舊嫌扶老杖,龍鍾今屬負暄牆。” 陳毅 《雪夜行軍》詩:“衝破黑夜,奮迅行軍。”

(3).振起。 漢 揚雄 《劇秦美新》:“會 漢祖 龍騰 豐 沛 ,奮迅 宛 葉 。”《晉書·謝安傳》:“繕甲俟會,思更奮迅。”《明史·袁崇煥傳》:“顧勇猛圖敵,敵必讎;奮迅立功,眾必忌。”

咽喉

(1) 喉嚨,包括咽、食管上部、喉及氣管的通向胃和肺的通道

(2) 頸的前方上部緊接面頰的部分;上咽頭

(3) 比喻形勢險要的交通孔道

此二處皆是漢中咽喉。——《三國演義》

未因

無由,無從。 晉 辛曠 《與皇甫謐書》:“願附驥尾,撫塵而游,諮覩未因,而西望延企。”

抽引

(1).抽取引出。《釋名·釋采帛》:“紬,抽也。抽引絲端出細緒也。”《淮南子·要略》:“夫作為書論者,所以紀綱道德,經緯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諸理,雖未能抽引玄妙之中才,繁然足以觀終始矣。” 艾思奇 《辯證唯物主義綱要》第一章:“哲學不僅僅是人們從各種事物的知識中抽引出來的最普遍的概括和總結,同時它又能夠反過來對於人們的一切認識活動發揮指導方向的作用。”

(2).提拔薦舉。《晉書·虞預傳》:“臣愚謂為國之要在於得才,得才之術在於抽引。苟其可用,讎賤必舉。”

敵愾

對敵人的憤恨

同仇敵愾

煙火

(1) 火和煙

嚴禁菸火

滿面塵灰煙火色。——唐· 白居易《賣炭翁》

(2) 熟食

不食人間煙火

(3) 煙花

教賁四叫花兒匠來,做幾架煙火。——《 * 》

(4) 祭祖時點的香火,借指後嗣

(5) 指烽火

三面

(1).三個方向,三方面。《漢書·張良傳》:“南有 巴 蜀 之饒,北有 胡 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

(2).指傳統戲劇中的丑角。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梨園以副末開場,為領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謂之男腳色。”

一時

(1) 一個時期

此一時彼一時

一時多少豪傑。——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 短時間

一時半刻

一時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時從者千人。——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同一時候。

一時收禽(一時:同時。禽:通“擒”。收禽:逮捕奸黨)。——《後漢書·張衡傳》

一時皆下。——唐·李朝威《柳毅傳》

一時齊發,眾妙畢備。——《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一些時候

攻一時。——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天佑

上天的佑助。《漢書·杜鄴傳》:“故內無感恨之隙。外無侵侮之羞,俱享天祐,兩荷高名者,蓋以此也。”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而天祐匪降,疾恙無瘳。”

上天佑助、佑護。《書·鹹有一德》:“非天私我 有商 ,惟天佑於一德。” 孔 傳:“非天私 商 而王之,佑助一德所以王。”《清史稿·理密親王允礽傳》:“果蒙天佑,狂疾頓除,改而為善,朕自有裁奪。” 劉半農 《歐洲花園》:“以 撒拔司丁 之英毅,竟不蒙天佑,身死國辱,隳其祖宗之遺烈。”

稱望

名望。《舊唐書·韋嗣立傳》:“臣望下明制,具論前事,使有司改換簡擇,天下刺史、縣令,皆取才能有稱望者充。”

北路

(1).北方之路。 南朝 宋 謝靈運 《撰征賦》:“眷北路以興思,看東山而怡目。”

(2).泛指北方地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七回:“炒了幾個鷄蛋,烙了幾張餅,大家圍著糊裡糊塗吃了,就算一頓。這是北路風光如此。”

(3).特指 新疆 北部地區。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四:“北路屯田二十三萬八千六百餘畝,南路四萬九千四百餘畝。”

碉卡

碉堡哨卡。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金川之戰》:“由 川 南入者,攻其 河 西諸碉卡。”《清史稿·食貨志一》:“ 嘉慶 初, 銅仁 、 石峴苗 地建碉卡,置屯軍。”

攻獲

奪取。《戰國策·趙策二》:“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騎射,臣恐其攻獲之利,不如所失之費也。”

一瞬

瞬間,一剎那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眥睚 * 。——宋·王讜《唐語林·雅量》

一日於驢上。——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2) 一天,一晝夜

一日之內。——唐·杜牧《阿房宮賦》

常如一日。——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奉一日歡。——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明亮

(1)

(2) 發亮或發光

明亮的眼睛

(3) 光線充足

明亮的房間

(4) 含有閃耀強烈光亮

午夜的街道比中午更輝煌明亮

實信

(1).確實的訊息。《水滸傳》第四一回:“俺聽知哥哥在 江州 為事吃官司,我們弟兄商議定了,正要來劫牢,只是不得個實信。”《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花關索出身傳》:“爺不須煩惱,交(教)人出去莊前見個實信。” 趙樹理 《邪不壓正》四:“我說到這年邊了,不得個實信,過著年也心不安,不如來打聽打聽!”

(2).確實相信。 姚雪垠 《長夜》二七:“那些半懂事不懂事的孩子們實信了他的允諾,快活得亂蹦亂跳。”

(3).真實可靠。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五章:“採訪極廣,務求實信。”

詩詞推薦

將軍阿桂奏報攻克木思工噶克丫口等碉柵詩以原文_將軍阿桂奏報攻克木思工噶克丫口等碉柵詩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