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四首·其四

作者:釋思慧 朝代:宋代

偈四首·其四原文

南詢諸友,踏破草鞋。

絕學無為,坐消日月。

凡前易脫,聖解難忘。

但有纖毫,皆成滲漏。

可中為道,似地擊山。

應物顯形,如驢覷井。

縱無計較,途轍已成。

若論相應,轉沒交涉。

勉諸仁者,莫錯用心。

各自歸堂,更求何事。

詩詞問答

問:偈四首·其四的作者是誰?答:釋思慧
問:偈四首·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五燈會元》卷一六

參考注釋

草鞋

用稻草或其他長纖維草手工編制的一種簡易鞋

絕學

失傳的學問

不然起絕學,猶當垂後統。——劉因《張燕公讀書堂》

無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順其自然,沒必要有所作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罰

(3) 不要,不用

無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消日

消磨時光。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飽食醉酒,忽忽無事,以此消日,以此終年。” 唐 岑參 《過酒泉憶杜陵別業》詩:“愁里難消日,歸期尚隔年。” 宋 歐陽修 《學書消日》:“至於學字,為於不倦時往往可以消日。乃知昔賢留意於此,不為無意也。”

難忘

(1) 無法忘記

難忘的時刻

(2) 永遠留在腦海里

一個具有政治膽識的難忘行動

(3) 值得記憶的

難忘的歲月

纖毫

亦作“纎豪”。極其細微。《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君秉國之鈞,正色處中,纖毫之惡,靡不抑退。”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一:“清修公正,纖毫無私。” 唐 杜甫 《夏夜嘆》:“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朱子語類》卷十八:“前聖后聖心心一符,如印記相合,無纎豪不似處。”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噶雄》:“月射四壁,纖毫畢照。” 葉聖陶 《倪煥之》六:“這可愛的剪影,纖毫不漏地印在 煥之 的眼裡,同時也印在他的心裡。”

滲漏

(1) 氣體或液體通過孔隙流失

很多溪流在某些地段因滲漏而失水

(2) 侵蝕

(3) 損耗

可中

(1).如果。 唐 皎然 《桃花石枕歌贈康從事》:“可中棄置君不顧,天生秀色徒璘玢。” 唐 李涉 《早春霽後發頭陀寺寄院中》詩:“草檄可中能有暇,迎春一醉也無妨。”《敦煌變文集·燕子賦變文》:“可中論房課,定是賣君身。”

(2).謂日、月將升到中天。 唐 皎然 《游溪待月》詩:“可中纔望見,撩亂擣寒衣。” 明 焦竑 《焦氏筆乘·蓮花漏》:“可中時,巳也;正中時,午也。”舊題 明 施耐庵 《<水滸傳>序》:“朝日初山,蒼蒼涼涼,澡頭面,裹巾幘,進盤飱,嚼楊木。諸事甫畢,起問可中。中已久矣。中前如此,中後可知。”

(3).正好。 唐 羅隱 《繡》詩:“ 蜀 錦謾夸聲自貴, 越 綾虛説價功高。可中用作鴛鴦被,紅葉枝枝不礙刀。”

為道

(1).猶言修道。《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2).指矯性而為高遠難行之事。《禮記·中庸》:“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作嚮導。《左傳·隱公五年》:“ 邾 人告於 鄭 曰:‘諸君釋憾於 宋 ,敝邑為道。’” 陸德明 釋文:“道,音導。本亦作‘導’。”

應物

(1).順應事物。《莊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慮恂達,耳目聰明,其用心不勞,其應物無方。” 鍾泰 發微:“‘應物無方’,言不執滯也。”《史記·太史公自序》:“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 宋 歐陽修 《道無常名說》:“無常以應物為功,有常以執道為本。”《西遊記》第二回:“這猴王自從了道之後,身上有八萬四千毛羽,根根能變,應物隨心。”

(2).猶言待人接物。《晉書·外戚傳·王濛》:“虛己應物,恕而後行。”《隋書·循吏傳·劉曠》:“ 劉曠 ,不知何許人也。性謹厚,每以誠恕應物。” 明 孫柚 《琴心記·挑動春心》:“你看他清標應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氣逼人,似野鶴之出羣。” 清 姚鼐 《揚雄<太玄>目錄序》:“雖庸愚不肖,苟筮之而見所以處事應物者,皆合乎聖人之道也。”

顯形

顯出原形;露出真相

計較

(1) 計算比較得失

斤斤計較

(2) 爭辯

我不好計較

(3) 打算

明天起床後再作計較

(4) 計畫、商量

另行計較

(5) 策略

你可有計較

(6) 清點,查清

計較下山人數

(7) 講究

你們城裡人,偏有許多計較,主副食還要注重怎么搭配

途轍

(1).路上之車跡。《五燈會元·智海平禪師法嗣·淨因繼成禪師》:“那知微笑已成途轍,縱使默然,未免風波。”

(2).喻行事所遵循的途徑或方向。 康有為 《<禮運注>序》:“始循 宋 人之途轍,炯炯乎自以為得之矣,既悟 孔子 不如是之拘且隘也。” 李大釗 《法俄革命之比較觀》:“抑知人群演進之途轍,其最大之成功,固皆在最大犧牲、最大痛苦之後。” 郭沫若 《羽書集·青年化,永遠青年化》:“那種途轍和我們民族精神的動向根本相反,我們的民族自有歷史以來便是反抗那種行徑的。”

相應

(1) 相宜,應該

隨著工業的發展,對環境保護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2) 彼此相當的或互補的;互動,互惠

商定彼此都給對方公民以相應的權利

沒交涉

猶言不相干。《五燈會元·百丈海禪師法嗣·溈山靈祐禪師》:“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將為禪道,且沒交涉。”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宋朝雜記上》:“雖然沒交涉,其奈略相似。” 胡適 《<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導言》:“在古代社會中,最大多數人是和文字沒交涉的。”

仁者

(1).有德行的人。《左傳·定公四年》:“《詩》曰:‘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唯仁者能之。”《論語·子罕》:“ 子 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墨子·節葬》:“仁者之為天下度也,辟之,無以異乎孝子之為親度也。”《南史·孔靈符傳》:“夫題里逆心而仁者不入。” 宋 石延年 《曹太尉西師》詩:“仁者雖無敵,王師尚有徵。”

(2).有恩情的人。《禮記·喪服四制》:“比終茲三節者,仁者可以觀其愛焉,知者可以觀其理焉,強者可以觀其志焉。” 鄭玄 註:“仁,有恩者也。” 孔穎達 疏:“孝子居喪,性有仁恩則居喪思慕,可以觀其知愛親也,若不愛親,則非仁恩也。”

(3).佛教語。對人的尊稱。《大日經疏》卷四:“梵音爾儞,名為仁者。”《法華經·序品》:“四眾龍神,瞻察仁者。”

錯用

不正確地用

錯用字句,使別人無法了解他

自歸

自行投案;自行歸順。《史記·遊俠列傳》:“ 解 使人微知賊處。賊窘自歸,具以實告 解 。”《漢書·王莽傳上》:“ 竦 與 崇 族父 劉嘉 詣闕自歸, 莽 赦弗罪。”《新五代史·吳世家·楊行密》:“ 遇 疑不受命, 再用 圍之, 隆演 使客將 何蕘 諭 遇 使自歸。”

何事

(1).什麼事;哪件事。 南朝 齊 謝朓 《休沐重還道中》詩:“問我勞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乾 《經周處士故居》詩:“愁吟與獨行,何事不傷情?”《朱子語類》卷八:“陽氣發處,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為何,何故。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何事待嘯歌?灌木自悲吟。”《新唐書·沉既濟傳》:“若廣聰明以收淹滯,先補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劉過 《水調歌頭》詞:“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來?” 清 李漁 《奈何天·狡脫》:“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謎:何事痴呆漢,到處逢佳麗?”

詩詞推薦

  • 書懷二首

    陳造宋代〕薄宦爬沙地,平生一不施。才名將底用,齒髮欻如斯。自笑書汗馬,誰今手不龜。惟餘五色筆,忍賦四愁詩。
  • 玉樓春

    歐陽修宋代〕春蔥指甲輕攏捻。五彩垂絛雙袖卷。雪香濃透紫檀槽,胡語急隨紅玉腕。當頭一曲情何限。入破錚琮金鳳戰。百分
    偈四首·其四原文_偈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五供養

    王玉峰明代〕旦上:曉鶯催起意盤桓。羞對孤鸞。湘簾春雨澀。楚雲漫。憔悴也東君不管。慵梳綰。一絲絲腸斷亂縈牽。
  • 仙鄉子

    侯善淵元代〕咄這醜形骸。臭穢蛆蟲塞滿懷。地水火風虛積聚,沉埋。類我平生惹禍災。欲免死生催。莫執凡軀作聖胎。保煉琅
  • 清平樂(題黃寧洞天吹笛台)

    佚名宋代〕蒼崖疊嶂。有路梯雲上。忽見地平方數丈。坐石風林相向。鳳膺時作龍聲。夜深驚動寒星。幾點光芒欲下,傍人頭
    偈四首·其四原文_偈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移松

    乾隆清代〕松在雜林下,屈抑弗得長。雨潤及日晅,莫被天恩盪。沮然色半黃,恧矣顏如強。上伏地溽濕,草木鹹資養。乘暇
  • 喜遷鶯

    秦觀宋代〕梅花春動。見佳氣充庭,祥煙縈棟。華發方歡,斑衣正舞,飛下九霄丹鳳。溫詔輝煌寵渥,御墨淋流恩重。平世里
  • 歸沐

    宋祁宋代〕彌旬出沐道山頭,僦廡蕭蕭避世游。枉是胸中存壘塊,可能皮里有陽秋。駕車款段慚鄉品,托乘鴟夷笑客愁。曲突
  • 心泉

    蒲壽宬宋代〕冷冷一澗泉,炯炯千樹雪。歲寒鐵石心,山中玩芳潔。
  • 春懷(戊戌後作)·其一

    李昱元代〕信是春多雨,村村水接連。荷蓑黃犢外,倚杖白鷗前。既足供詩句,何須乞酒錢。古人應念此,動即賦歸田。
  • 題韓乾猿馬圖

    乾隆清代〕馬放霜蹄馳峻坂,猿伸月臂掛喬枝。既雲意寓參同契,淩厲超騰又底為。
  • 久滯越中貽謝南池會稽賀少府

    孟浩然唐代〕陳平無產業,尼父倦東西。負郭昔雲翳,問津今已迷。未能忘魏闕,空此滯秦稽。兩見夏雲起,再聞春鳥啼。懷仙
  • 雙港溪

    李寄明代〕懸崖一線巉巉路,下有溪聲步步聞。水勢縈迴殊自得,山形轉折太多文。竹橋晨與白雲渡,紙碓高將清口分。苦竹
  •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連

    徐夤唐代〕五月巴陵值積陰,送君千里客於郴。北風吹雨黃梅落,西日過湖青草深。競渡岸傍人掛錦,采芳城上女遺簪。九嶷
  • 至鄂期年以饟事不給於詩己亥夏五廿有八日始

    岳珂宋代〕宵聲傳柝重城閉,曉漏迷鍾古寺荒。仰看繁星垂四野,不知身世變炎涼。
  • 王才臣求園中六詩楊秘監謝尚書皆賦南谷

    周必大宋代〕志士非匏瓜,焉能擊不食。毋安白駒空,請放鳴騶入。
  • 望江南

    李真人元代〕北方水,龍虎自交彰。水火運時歸一體,臨爐早見五神光。根本昔中
    偈四首·其四原文_偈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太古堂

    乾隆清代〕就山以搆堂,堂豈如山久。斯堂固今為,山實太古有。居然堂占之,寧渠非享帚。名山意若雲,復久待可否。
  • 題臥屏十八花山茶

    葛立方宋代〕十月幽園開曉風,層層絳蕊艷芳業。江南只慣收鷹爪,誰顧山前鶴頂紅。
    偈四首·其四原文_偈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 新安道中玩流水

    吳融唐代〕一渠春碧弄潺潺,密竹繁花掩映間。看處便須終日住,算來爭得此身閒。縈紆似接迷春洞,清冷應連有雪山。上卻
    偈四首·其四原文_偈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
偈四首·其四原文_偈四首·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