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渡原文
江上青青楊柳枝,人家萬竹閉柴扉。
春風應候花爭發,社雨生寒燕未歸。
半樹木蘭依岸綠,一行鸂鶒背人飛。
濯纓空憶滄浪思,不及漁郎有釣磯。
詩詞問答
問:桃花渡的作者是誰?答:萬石
問:桃花渡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桃花渡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微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二百七十九
參考注釋
江上
(1).江岸上。《呂氏春秋·異寶》:“﹝ 伍員 ﹞因如 吳 。過於 荊 ,至 江 上,欲涉。”《史記·伍子胥列傳》:“ 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鮑照 《發後渚》詩:“ 江 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津頭 習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歸梁》詞:“江上花開趁蝶尋,拚買醉千金。”
(2).江面上。《史記·伍子胥列傳》:“ 伍胥 遂與 勝 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後。至 江 ,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蘇軾 《江神子·江景》:“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 江 上洒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蘇轍 《初發嘉山》詩:“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
青青
(1) 茂盛的樣子
青青園中葵。——《樂府詩集·長歌行》
郁郁青青。——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溪上青青草。——宋·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盡薺麥青青。——宋· 姜夔《揚州慢》
(2) 墨綠色
雲青青兮欲雨。——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客舍青青柳葉新。——唐·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楊柳枝
(1).樂府近代曲名。本為 漢 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至 唐 易名《楊柳枝》, 開元 時已入教坊曲。至 白居易 依舊曲作辭,翻為新聲。其《楊柳枝詞》之一云:“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當時詩人相繼唱和,均用此曲詠柳抒懷。七言四句,與《竹枝詞》相類。參閱 宋 王灼 《碧雞漫志》卷五、《樂府詩集》卷八一。
(2). 唐 白居易 有妓 樊素 ,善唱《楊柳枝》,因以曲名人,代稱 樊素 。 唐 白居易 《不能忘情吟》:“鬻駱馬兮放 楊柳枝 ,掩翠黛兮頓金羈;馬不能言兮長鳴而卻顧, 楊柳枝 再拜長跪而致辭。”參見“ 楊枝 ”。
人家
(1) 代詞,指說話人或聽話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
(2) 代詞,指某個人或某些人
把信給人家送去
(3) 代詞,指說話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竹閉
弓檠,保護弓的竹片。《詩·秦風·小戎》:“虎韔鏤膺,交韔二弓,竹閉緄縢。” 孔穎達 疏:“ 鄭 注《周禮》云:‘弓檠曰柲,弛則縛於弓里,備損傷也,以竹為之。’” 朱熹 集傳:“閉,弓檠也……以竹為閉,而以繩約之於弛弓之里,檠弓體使正也。”
柴扉
柴門。亦指貧寒的家園。 南朝 梁 范雲 《贈張徐州稷》詩:“還聞稚子説,有客款柴扉。” 唐 李商隱 《訪隱者不遇成二絕》之二:“城郭休過識者稀,哀猿啼處有柴扉。”《西遊記》第六七回:“長老欣然促馬,至莊門外下馬,只見那柴扉緊閉。” 清 吳偉業 《和王太常西田雜興韻》:“亂後歸來桑柘稀,牽船補屋就柴扉。” 洪深 《申屠氏》第三本:“ 方蛟 叫門,柴扉半啟,走出一個莊客。”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應候
(1).順應時令節候。 晉 陸雲 《寒蟬賦》序:“處不巢居,則其儉也;應候守節,則其信也。” 唐 李商隱 《為滎陽公進賀冬銀乳白身狀》:“黃鐘應候,白琯舒和。” 明 俞安期 《望海》詩:“日日潮來長應候,似應西答百川朝。”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談》卷中:“及二三月,眾花應候而發,而冬花已憔悴。”
(2).應接侍候。《紅樓夢》第七二回:“這是奶奶日間操心,惦記應候宮裡的事。”
社雨
(1).謂社日之雨。 唐 韋應物 《假中對雨》詩:“殘鶯知夏淺,社雨報年登。” 宋 陸游 《春社》詩:“柴門西畔枕陂塘,社雨新添一尺強。”
(2).用以指春社多雨季節。 宋 陸游 《山園雜詠》:“已過社雨尚春寒,小醉初醒怯依欄。” 清 金農 《桑林》詩:“匼帀春山遠,冥濛社雨餘。”
樹木
(1) 樹的總稱
(2) 種樹;養樹
十年之計,莫如樹木
一行
(1) 一面;一邊。表示兩個動作同時進行
(2) 一經
一行作吏
(3) 一群,多指同行的人
貧僧一行四人
鸂鶒
亦作“ 鸂鶆 ”。水鳥名。形大於鴛鴦,而多紫色,好並游。俗稱紫鴛鴦。 唐 溫庭筠 《開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韻》:“溟渚藏鸂鶒,幽屏臥鷓鴣。” 顧嗣立 補註:“《臨海異物志》:鸂鶒,水鳥,毛有五采色,食短狐,其中溪中無毒氣。”
背人
(1) 隱諱不願使人知道
他得過背人的病
(2) 沒有人或人看不到
背人的地方
濯纓
洗濯冠纓。語本《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後以“濯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師利贊》:“體絶塵俗,故濯纓者高其跡。” 唐 白居易 《題噴玉泉》詩:“何時此巖下,來作濯纓翁。” 前蜀 韋莊 《題潁源廟》詩:“臨川試問 堯 秊事,猶被封人勸濯纓。”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詩》之五:“塵容愧濯纓,詠歸聞扣榜。”
滄浪
(1).古水名。有 漢水 、 漢水 之別流、 漢水 之下流、 夏水 諸說。《書·禹貢》:“ 嶓冢 導 漾 ,東流為 漢 。又東為 滄浪 之水。” 孔 傳:“別流在 荊州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夏水》:“ 劉澄之 著《永初山川記》云:‘ 夏水 ,古文以為 滄浪 ,漁父所歌也。’” 宋 姜夔 《清波引》詞序:“余久客古 沔 , 滄浪 之煙雨, 鸚鵡 之草樹……無一日不在心目間。”
(2).青蒼色。多指水色。《文選·陸機<塘上行>》:“發藻玉臺下,垂影滄浪泉。” 李善 註:“ 孟子 曰:‘滄浪之水清。’滄浪,水色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窣祿勤那國》:“水色滄浪,波濤浩汗。”《呂氏春秋·審時》“後時者,弱苗而穗蒼狼” 清 畢沅 輯校:“蒼狼,青色也。在竹曰‘蒼筤’,在天曰‘倉浪’,在水曰‘滄浪’。” 清 龔自珍 《賀新涼》詞:“一棹滄浪水,一行行淡煙疏柳,平生秋思。”
(3).借指青蒼色的水。 唐 韓愈 《合江亭》詩:“長綆汲滄浪,幽蹊下坎坷。” 明 高棣 《題台江別意餞顧存信歸番禺》詩:“滄浪浩蕩杳難期,此別重逢又幾時。”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譚詩·以詩存人》:“﹝ 華碩宣 ﹞《湖上》云:‘忽驚鷗鷺起,漁笛響滄浪。’”亦借指青蒼的天空。 唐 寒山 《詩》之五九:“天高不可問,鷦鵊在滄浪。”
(4).形容頭髮斑白。 唐 姚合 《奉和前司蘇郎中驚斑鬢之什》:“遶鬢滄浪有幾莖,珥貂相問夕郎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 關河 泱漭連兵氣,齒髮滄浪寄病身。”
(5).《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後遂以“滄浪”指此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孺子‘滄浪’,亦有全曲。” 清 陳夢雷 《寄答李厚庵百韻》:“君節誠不虧,鼓枻歌‘滄浪’。”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幾年前
(2)
趕不上,來不及
躲避不及
後悔不及
(3)
夠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為對風采的描繪…,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
漁郎
打魚的年輕男子。 唐 許渾 《灞上逢元九處士東歸》詩:“舊交已變新知少,卻伴漁郎把釣竿。” 明 文徵明 《桃園圖》詩:“桑麻雞犬自成村,天遣漁郎得問津。” 清 魏源 《天台石樑雨後觀瀑布歌》:“山中勝不傳山外, 武陵 難向漁郎道。”
釣磯
釣魚時坐的岩石。 北周 明帝 《貽韋居士詩》:“坐石窺仙洞,乘槎下釣磯。” 唐 趙嘏 《曲江春望懷江南故人》詩:“此時愁望情多少,萬里春流遶釣磯。” 宋 陸游 《晚春感事》詩:“幽居自喜渾無事,又向湖陰坐釣磯。” 清 杜濬 《送友》詩之一:“送客停橈傍釣磯,江風初起浪花稀。”